【推薦關注公眾號:《網易輕鬆一刻工作室》】
每個人去吃自助餐的時候,都是抱著一種心態:我一定要吃回本!
更有的直接放出話,要我吃,我一定吃垮這家自助餐廳!
為了在自助餐廳吃回本甚至「薅羊毛」,網上出現了各種自助餐攻略,也總結出無數自助餐經驗。
有人仔細研究各種食物的飽腹感差異,精心設計就餐時間、進食順序,甚至連餐位也仔細挑選,比如離主餐檯近一些,就能在搶奪昂貴食材時佔得先機等等...
還有就是吃自助餐的秘訣,什麼「先水果後海鮮」、「少喝飲料多吃肉」...
在不同類型食物中間再來點沙拉讓肚子「緩一緩」,循序漸進方能回本..
雖然網上有這麼多攻略,但是吃自助餐要想吃回本,吃垮自助餐廳,不是說說那麼簡單的。
首先,食材並不是那麼貴。
零售的梭子蟹一斤就要花四五十塊錢,而餐廳進貨時15斤才花100元;1斤冷凍花蛤肉的價格接近50元,但採購價格不過13元。
因為大量進貨,所以食材的價格被壓得很低,優惠力度很大。
而且,相比於你在專門的餐廳吃到的菜品,自助餐廳會放寬一些對食材品質的要求,來降低成本價格。
比如,你在一般餐廳裡吃到的鮑魚,配上品質一隻價格可能在20元左右,但是在自助餐廳,他們所使用的,可能每隻價格不過五元。
如此一來,即使你在自助餐廳吃四隻鮑魚,也不過是平常一隻鮑魚的價格。
還有常見的生蠔、扇貝這類食物,雖然很多自助餐也會供應,但往往個頭很小,蒜蓉生蠔可能咬下去都是蒜蓉的味道。
還有一類自助餐是牛排自助,比如我家牛排、豪客來等,這些都是自助水果、披薩等等,但是牛排都是要再單點的,相比於普通的牛排店,它看起來是比較實惠的,但是牛排的質量不可言說。
另外,自助餐一個省錢的妙計就是,自助餐的服務成本很低。
在自助餐的經營模式下,商家的主要任務就是源源不斷的提供食物,除了收拾餐具其他時候基本沒有服務員的身影。
不需要像普通飯店那樣點菜、傳菜,這節省了很大的人力成本。
除了低價供應,自助餐廳還有很多手段來控制消費者。
最簡單也是最常見的方法,就是規定就餐時長或者控制菜品供應速度,不僅能防止有些顧客一直吃下去,還能提高餐廳的翻臺率。
現在的自助餐廳一般都是限定消費者吃兩個小時,不會再無限時間了。
有些餐廳還會明確規定,如果菜品浪費超過多少,會進行罰款。儘管真正會罰款的餐廳很少,但顧客取食物時也會有所顧忌。
還有一些就是商家採用的心理戰術。
比如,份小盤多。自助餐廳用了更小的餐具,需要少量多次盛取食物,給你一種「吃了很多」的錯覺。
這其實有心理學依據:康奈爾大學的研究發現,餐具尺寸越大,人們盛放的食物往往就越多。使用尺寸更小的餐具,既減少了浪費,也無形之中減少了食量。
還有就是,自助餐的種類花樣繁多。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吸引顧客,還可以省錢。
顧客很容易被自助餐的各種花樣吸引,其實自助餐的種類越多,對高端食材的消耗就越少,不少商家都以此來節省成本。
顧客一次吃了好幾十道菜,吃得開心,誰還管吃沒吃回本這件事呢?
即使遇到真正的大胃王,也不礙事,大多數人即使吃得多也不會誇張到哪裡去,自助餐廳主要是依靠人流量來實現盈利的,只要客人能夠源源不斷的走進餐廳就可以給經營者帶來收入。
說了這麼多自助餐賺我們錢的方法,這代表我們就一定不要去自助餐嗎?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能用一定的價格吃到相當多不同種類的食物,就是自助餐的體驗,是一種相當不錯的選擇。
如果說在海底撈用錢買到的是服務,那麼在自助餐廳,花錢買到的就是「五花八門的選擇」。
再換個角度想想,吃自助餐就一定要吃回本或者吃垮餐廳嗎?
不見得。
這已經不是一個只追求吃飽的年代了。人們還想要菜品精緻、服務舒適、生活健康……去撐死自己吃一家自助餐顯得得不償失。
所以,現在的自助餐廳開始追求精細化的菜品,除了在定價上使用自助餐模式,其它的與普通餐廳也非常接近。而人均二三十的低價自助餐,也往往會尋找更健康的賣點,比如素食自助。
所以,無論是吃自助還是吃什麼,吃得開心便好,何必去給自己那麼大的心理壓力呢?
學冷知識,就在《胖編小課堂》!
胖編怪聊,替代你的生理需求!網易每日輕鬆一刻工作室《胖編怪聊》出品,公眾號(pangbian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