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寫的是梅花優美的姿態和幽香的氣味;「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描寫了梅花堅貞孤傲的傲骨;「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讚美的是梅花的幽香。讚美梅花的詩詞不止這些,在中華詩詞中,還有很多的詩詞描寫梅花。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陸遊《卜算子·詠梅》
寂寞無主的幽梅,在驛館外斷橋邊開放。已是日落黃昏,她正獨自憂愁感傷,一陣陣悽風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她完全不想佔領春芳,聽任百花群豔心懷妒忌將她中傷。縱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塵泥,清芬卻永留世上。梅花是詩人一生對惡勢力不懈的抗爭精神和對理想堅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寫照。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盧梅坡《雪梅·其一》
詩的後兩句巧妙地託出二者的長處與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沒有梅香,道出了雪、梅各執一端的根據。讀完全詩,我們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寫這首詩是意在言外:借雪梅的爭春,告誡我們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是正理。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黃櫱禪師《上堂開示頌》
作者用梅花來象徵一種精神,這象徵本身已包含某種哲理;倘再就其經受的「徹骨寒」與最終獲得的「撲鼻香」,予以因果上的提示,則作為喻體的「梅花」,更寄寓著另一層深刻的道理。表達對堅志修行得成果的決心,說出了人對待一切困難所應採取的正確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