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打嗝時,麻麻們的畫風大概是這樣的:
我家寶寶老是打嗝怎麼回事? 孩子老打嗝是不是哪裡發育不好啊? 怎麼幫寶寶停止打嗝呢?好著急吶……
小寶寶容易打嗝,比如吃奶吞咽過急、被嚇著了等都可能引起,輕者嗝個幾分鐘自己就不嗝了,重者可能會引起嬰幼兒臉色發青、呼吸困難,甚至影響睡眠等,而布穀媽媽發現,很多有經驗的二胎媽媽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鑑,這篇文章就來給大家科普小寶寶打嗝問題。
01為什麼小寶寶容易打嗝?
在我們的身體裡有一塊名叫「膈肌」的肌肉,它把胸腔和腹腔分隔開,起到保護和分隔胸、腹腔器官的作用。打嗝就是由於膈肌的不由自主地收縮痙攣引起的。
嬰幼兒是以腹式呼吸為主的,膈肌是寶寶呼吸肌的一部分。在嬰兒期,特別是出生後到3月齡的小寶寶,膈肌功能還不成熟,一丟丟小刺激就可能會引起膈肌痙攣,而出現打嗝不止。
所以,小寶寶比成人更容易打嗝。
02引起寶寶打嗝的原因有哪些?
護理不當
吸入冷空氣會誘發打嗝,也就是俗話說的「喝了冷風」。
餵養不當
寶寶吃奶量過多不消化,或者吃了比較多的生冷奶水、寒涼藥物等,也會誘發打嗝。
在不恰當的時機哺乳
吃奶過急,受驚嚇或大哭過後吃奶一時被噎住,也可能誘發。
03如何預防寶寶打嗝?
嬰幼兒打嗝要以預防為主。
儘量避免寶寶吸奶時吸入大量空氣
母乳餵養的寶寶,不要讓寶寶吸奶吸得太快,麻麻在餵奶時可以用手幫助寶寶控制吸奶的速度,以免寶寶吸入太多的空氣,引起打嗝
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不要給寶寶喝太涼的奶,溫度接近人體體溫最好,否則也可能會刺激到寶寶的膈肌而引起打嗝。和母乳餵養的寶寶一樣,奶粉餵養的寶寶也不要吸得太快。
而且,奶瓶內的空氣在奶粉衝泡搖晃的過程中會在最上面形成白色泡泡,所以,在給寶寶餵奶時,可以留一兩口,別喝完,這樣能減少吸入空氣的量。
對於有些特別容易打嗝、脹氣的寶寶,可以考慮適當選用防脹氣的奶嘴、奶瓶。
儘量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
寒冷刺激是引起寶寶打嗝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當室內外溫差較大時,要注意保暖。
如果沒有其他疾病,寶寶忽然不斷地高聲打嗝,很有可能是你家穿紙尿褲的發出的信號——
「好冷,本寶寶需要加衣服了!」
衝泡奶粉時要注意方式
奶粉餵養的寶寶,在衝泡奶粉時,應該先加適量的溫水,再加奶粉,免得奶粉結塊堵塞奶嘴導致寶寶吸入過多空氣。
另外,在衝泡奶粉時,最好握住奶瓶側身左右搖勻,不要上下搖晃,能減少白色泡泡的形成哦。
04寶寶打嗝了怎麼緩解?
打嗝是非常常見的生理現象,大多數情況下,麻麻們實在不必過於緊張。麻麻們也不要「病急亂投醫」,像民間盛傳的「嚇一嚇就不嗝了」、「拉舌頭止嗝法」等方法,壹媽是牆裂牆裂不推薦嘗試的
那麼,有哪些有效的止嗝辦法呢?
簡單歸納來說就是:「一拍二逗三撓四放鬆」。
一拍:豎抱寶寶靠在肩膀上,用手掌小心地輕輕拍打寶寶上背部,幫助寶寶排出氣體。
二逗:可以嘗試著逗寶寶笑,一般寶寶發出笑聲後,打嗝會停止。但要注意,持續太久時間的大笑也是不可取的,反而可能讓寶寶又吸入更多額外的空氣。
三撓:麻麻可以將寶寶抱起來,用一隻手的食指指腹在寶寶的小嘴、小耳朵或者小腳板等敏感的地方,輕輕撓癢,當寶寶哭或者嘎嘎笑得時候,就放鬆下來了,打嗝也更容易消失。
四放鬆:可以用玩具、輕柔的音樂等,來吸引寶寶,轉移寶寶的注意力,以減少寶寶的打嗝頻率。另外,餵寶寶一點溫開水,也可以嘗試哦。
寶寶慢慢長大,膈肌的功能也會越來越完善,一般3個月後,寶寶經常打嗝的情況會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