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0 17:5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清晨的陽光染遍了連翹樹梢
雲雀的歌聲柔美嘹亮
遠處的山風捎來陣陣新鮮的空氣
7月16日,記者一行沿326省道,來到安澤縣杜村鄉桑曲村。一進村莊,最吸引和感染人的是一張張笑臉。這些笑臉背後是「有活幹,有錢賺」的踏實,是「吃得好,穿得靚」的滿足,更是「挪窮窩,奔小康」的期許。
「太嶽軍區司令部舊址就在我們村,吃苦耐勞的精神一輩一輩傳承著,淳樸踏實的品質一代一代延續著,老區人的精氣神兒在老百姓臉上看得見!」進村後,「第一書記」劉萍熱情地向記者介紹,「桑曲人窮過,但老區人不怕窮,他們是一群渴望通過雙手脫貧致富的人,只是曾經囿於沒有門路。」
村民安晚香今年58歲,她和老伴兒吳明保相依為命。「兩個女兒出嫁了,我們老兩口身體不是很好,就靠著幾畝玉米田勉勉強強過日子,心裡可不是滋味了。」
安晚香和吳明保閒不住,年輕的時候很能幹,是大家眼裡的勤快人。「老了老了不中用了。」安晚香有些無奈,「我們倆坐不住,嘗試找各種事情做,可惜年齡大了,務工沒有門路。」
2019年,依託本地的紅薯、土豆等資源,桑曲村成立了手工粉條廠,優先為貧困戶提供工作崗位。
安晚香得知後第一個前來報名:「我和老伴以前在家製作過粉條,讓我們試試吧!」
從此以後,每天早上五點半,老兩口就早早來到粉條廠,切土豆、磨玉米、制粉條,一刻都閒不下來。「我們村這幾年變化可大了,發展了許多產業,除了粉條廠,還有紅色旅遊、藥茶產業等,貧困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兒,沒有一個閒人。」安晚香一邊切粉條一邊笑著說,「有活兒幹就是好日子,能掙錢心裡就踏實。」
臨近中午
太嶽軍區司令部舊址附近的
一個小屋子香氣滿溢
村民路保元正在做午飯
「吃個雞蛋面吧,簡單點。」路保元孑然一身,是村裡的五保戶,依靠兜底扶貧過上了吃穿不愁的日子。「我現在也能幹點活兒,給太嶽軍區司令部舊址看門,打掃打掃衛生,一年下來也能有幾千塊錢的收入,我挺滿意的。」
「我70歲了,身體也不好,實在沒辦法自己掙錢,享受著好政策卻總覺得心裡不得勁。」路保元說,「有這份工作就好好幹,能為集體貢獻點力量就多貢獻點。」
曾經的路保元吃穿用度都要精打細算,如今的他也能「吃得好、穿得靚,日子越過越體面。」
2017年
帶著一套鋪蓋
村民貢栓萍易地搬遷到了新家
3年過去了
他們一家過得怎麼樣
「水電暖都不用擔心,買菜就在家門口,進縣城就是等個公交的事兒,太方便了。」貢栓萍笑得合不攏嘴,「想不到,真想不到能過上這麼好的日子,我覺得自己也算是個城裡人了,還有啥不滿意的?」
「桑曲村的老百姓都特別勤快淳樸,你能在他們的眼神中看到想要改變現狀過上好日子的渴望。」劉萍說,「桑曲村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藉助打造太嶽革命老區的契機,可以讓我們的紅色旅遊資源熠熠生輝。今年,縣委、縣政府提出大力發展藥茶產業,村裡的藥茶產業發展也將迎來春天。紅色加綠色的發展方向,一定會讓桑曲村有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原標題:《有活幹!有錢賺!這種感覺真好》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