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我主動申請並經組織同意,到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最早的定點扶貧縣——雲南省大關縣掛職縣委常委、副縣長,做扶貧工作。此番扶貧掛職帶著沉甸甸的責任,要把校(院)扶貧政策、資金項目帶下去、安排好,還要把定點縣需求帶上來、反饋好,加上政府分管的工作,同時作為校(院)青年教師,還要深入基層研究實際問題,總之,任務很多很重。所以,扶貧掛職後,我頻繁地跑鄉鎮,遍訪村(社區)、進組入戶,努力訪貧情、究貧因、挖貧根。
事不經歷不知難,人有經歷才有閱歷。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對年輕幹部提出7點要求,我結合扶貧掛職經歷去學習,深刻體會到講話精神真是解渴。年輕幹部在基層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落實政策、解決問題、幹成事情。我所扶貧掛職的大關縣貧困程度曾高達46%,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校(院)定點扶貧4個縣中基礎條件最薄弱的。大關縣一般性公共預算收入長期穩定在1.2億元左右,2018年GDP只增長0.6%。我剛到時,大關縣正準備2019年脫貧摘帽,那時脫貧攻堅正到了最後的決戰決勝階段,但大關仍有一半以上的貧困村和人口未脫貧,任務壓力極大。沒有時間經歷慢慢轉型過渡,只能「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直接開幹了,我現在還清晰地記得報到的第一天,就直接被帶進了會場開脫貧攻堅推進會。
現在回過頭看,壓力的確能夠激發能力,我雖然剛開始還有些懵懂、迷茫甚至畏難,但在邊幹邊學中迅速過了語言關、飲食關和角色轉變關,很快就把各級各類脫貧攻堅政策基本吃透、把縣鄉村貧情貧因貧根基本摸清,並按照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精準施策。在這個過程中,工作節奏每天都像在應急管理非常緊張,我努力地琢磨問題、思考問題,幹了一些工作,也幹成了幾件事情。
作為一名黨校的青年教師,從沒有過這樣長時間地扎在基層。深入脫貧攻堅一線戰場,給我帶來的體驗是多方面的。大關縣99%的土地都是山地,全縣沒有一塊超過1平方公裡的壩子,走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很多坡都長達幾百米甚至更長,上坡磨襪跟,下坡磨襪尖,所以很費襪子。我養成了左右腳換穿襪子的習慣,這樣穿能夠節省襪子,結果每雙襪子扔掉時,都是襪尖兩個洞,襪後跟一個大洞,像一個「笑臉」,我自己也覺得挺好笑的。特別從2019年「春季攻勢」開始,我調研和走村入戶工作更加頻繁,襪子都不夠穿了,為此,遠在千裡之外的愛人,從北京寄來了一批加厚、耐磨的襪子。雖然是小事情,但想想從前自己從校門入校門的簡單經歷,是扶貧工作讓我真正地融入實際,接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磨鍊了意志,拓寬了視野。
基層的問題和困難就擺在那裡,只有身處其中才會更深刻地體會扶貧的價值和意義。校(院)掛鈎的甘頂村集體林,一直都因缺乏產業路而難以全面開發利用,老百姓上山打筍子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十分艱難。2019年5月,我和同為校(院)派出的掛職扶貧幹部、甘頂村駐村第一書記李文濱,帶著縣交通、林草等部門的同志一起實地研究扶貧產業路建設可行性,在陡峭的山野上找路,往下跳跨溪水溝時,由於溪水有點寬,加之下山速度也比較快,差點摔倒,右腳狠狠地滑撞在溪邊石頭上。當時著急下山也沒管太多,回縣城宿舍脫鞋一看,大腳趾撞腫了,趾甲和肉分離,流了不少血。當時感慨,我還年輕,白天輕裝便行下山尚且出了這等小事故,想想甘頂村老鄉們凌晨摸黑上山打筍子,還要帶筍子負重下山,這一路得有多少艱辛呀!想到這裡,我更加堅定了推動扶貧產業路建設的決心,寫報告申請項目和資金。校(院)領導高度重視,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長何毅亭和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副校(院)長甄佔民2019年6月4日蒞臨施工現場指導、鼓舞士氣。同時,校(院)辦公廳、扶貧辦在項目論證和資金協調上給予大力支持。經過數月緊張施工,這條扶貧產業路終於在2020年3月底建成了。道路連通甘頂、丁木、向陽3個村1.46萬畝筇竹林,不僅徹底解決了群眾採筍行路難題,而且還帶動3個村集體經濟發展,更直接惠及1569戶6282人,在全縣起了很強的示範引導作用。
還有一件事情發生在2019年10月。當時,大關縣委縣政府為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提出了「種竹養豬、採矽抽氣、文旅康養」產業發展思路,在「文旅康養」領域發出「旅遊再出發」號召,位於上高橋鄉的青龍洞被確定為「旅遊再出發」第一個重大項目,作為分管文化和旅遊局的掛職副縣長,我責無旁貸要參加這個項目。在進行洞外旅遊配套設施建設考察時,我在下山途中不慎滑倒,後背重重地摔在一塊石頭上,一時氣積胸腔,氣嗓裡像被塞進了一塊毛巾,巨大的悶疼讓我連話也說不出來,躺在地上動彈不得,後來慢慢恢復才勉強下得山來。回縣城發現後背上有一個碗口大的紫色淤青。付出的辛勤和汗水是值得的,我們深入細緻的調研成果被縣委縣政府認可,經過科學規劃、集體決策,大關縣最終明確了以股權自主可控為原則、以市場化運營為導向,用山海經文化IP賦能,對齊4A標準,高起點、高規格、高品質打造青龍洞景區。景區已於2019年11月開工,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設,計劃於2021年元旦開門迎客。
扶貧掛職讓我在地理上離北京、離黨中央的位置遠了,但在心理上卻離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更近了。
我曾把穿破襪子的事說給一位卡戶老鄉聽,他笑了,我反問道有趣吧,他卻說自己笑不是因為有趣,而是覺得幹部幹工作能把襪子穿破了,老百姓就一定會得實惠笑了。是啊,在脫貧攻堅的路上,只有這樣走才實實在在,老鄉笑了,我心裡也就踏實了,我想這是我們每一名扶貧幹部的心聲。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部副教授,掛職雲南省大關縣委常委、副縣長〕
【原標題:扎紮實實走好脫貧攻堅路】
【來源:學習時報】
(責編:李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