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30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9月28日,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謝春濤來我縣調研指導定點扶貧工作。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趙志強,縣委書記劉勇,縣長王成宗,縣委副書記侯玉東,縣委常委、副縣長董明發,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陳寶生參加調研。
謝春濤一行來到審坡鎮賈寺院村查看暖心棚、「賈寺院耕讀文化小鎮」建設工作,參觀了柳編館和書院,並為該村幼兒、小學生捐贈國學聽讀機50臺,為審坡鎮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校中小學生捐贈助學金5萬元,向縣教育局捐贈了電腦、沙發、書櫃等辦公物資。
在縣委黨校,謝春濤詳細了解縣委黨校建設和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幫扶情況,觀摩了智慧黨建學習一體機應用情況,參觀了李保國精神黨性教育主題教室,並為建檔立卡集中供養中心授牌。
座談會上,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趙志強代表市委市政府對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謝春濤到武邑調研指導表示熱烈歡迎,並要求武邑縣要以調研指導為契機,持續做好脫貧攻堅工作,不辜負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有關領導的期望。
縣委書記劉勇匯報了我縣脫貧攻堅工作,他說,近年來,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大力幫扶下,我縣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黨動員、全民參與,不斷取得脫貧新成效。2017年順利摘掉戴了23年的貧困帽子,2019年貧困發生率降至0.09%,連續兩年在全省脫貧考核中保持「好」的等次。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做到了強化黨建引領,全面凝聚攻堅合力。縣委、縣政府堅定扛起脫貧攻堅政治責任,在上下聯動、協同作戰中持續唱響「扶貧路上黨旗紅」。一是層層壓實責任。二是建強基層隊伍。三是提升幹部動力。作為全國扶貧楷模李保國同志的家鄉,在全縣範圍內大力開展「弘揚李保國精神,爭做奮鬥武邑人」活動,連續三年評選「奮鬥型」團隊和「奮鬥型」幹部,形成「有為才有位」的良性導向。做到了強化產業支撐,全面提升脫貧能力。一是壯大產業體系。持續深化「1+X+1」產業扶貧機制,精心打造了493個「縣鄉村戶」四級產業平臺,鼓勵引導貧困群眾通過投資、勞動、土地等多重合作方式,深度嵌入到產業鏈上。截至2019年底,貧困戶戶均參與產業項目達2.6個,確保了長期穩定增收。二是培育新興業態。把發展農村電商作為扶貧開發的重點工程,高標準建成電商孵化中心,推動農村電商「一村一站」全覆蓋,並與京東、天貓、中國扶貧網等合作,搭建起100多個本地電商平臺。同時順應「電商+直播」新趨勢,搭建淘寶、快手、抖音等3個直播平臺,建成投用5個實體直播間。三是突出產業帶動。以產業促進就業扶貧,依託硬木雕刻、金屬櫥櫃兩大傳統特色產業,箱包生產、手工柳編、麻唐布鞋等17個特色「扶貧工坊」,2200多個農村電商,直接帶動貧困戶和防貧困戶就業致富。四是發力現代都市農業。把現代科技廣泛植入扶貧產業,培育出武邑紅梨、麻醬西瓜、零農殘韭菜等60多個高端安全食品品牌,以高附加值的利潤回報,不斷鼓起貧困群眾的「錢袋子」。做到了強化未貧先防,全面遏制貧困增量。不斷強化「重脫貧,更防返貧」的理念,創新構建精準防貧「一二三」機制,有效築起防止貧困發生的「攔水壩」。做到了強化戰略謀局,全面銜接鄉村振興。一是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二是大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三是大力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四是大力構建鄉村社會治理新格局。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謝春濤對我縣脫貧攻堅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並對我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表示祝賀。
謝春濤指出,在今後的脫貧攻堅工作中,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將繼續關心關注武邑,在人才、政策、機制等方面加大對幫扶縣的支持力度,不遺餘力地推進定點扶貧工作。掛職扶貧幹部要把定點扶貧縣作為第二故鄉,把貧困群眾當成自己的親人,立足實際,發揮優勢,主動作為,深入研究扶貧策略,精準制定扶貧措施,努力為武邑縣乃至衡水市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更大貢獻。
END
來源:掌上武邑
原標題:《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謝春濤來我縣調研指導定點扶貧工作》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