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

2020-12-15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馬雨晶

        錦城春暖。隨著公園、博物館等陸續開放,成都重新恢復了新冠肺炎疫情前的煙火氣。

        竹椅、矮桌、蓋碗茶……歇業幾個月的成都市人民公園鶴鳴茶社恢復營業,茶客們又坐到熟悉的位置上,乘著梧桐樹蔭,盡享綠意。不遠處傳來「叮」的一聲,這是舒耳郎來了。

        另一邊,沿著錦城綠道江家藝苑蜿蜒的休閒步道,穿過綠堤、草坪、花叢,直抵寬闊的親水平臺,湖面上有專業的皮艇訓練。天人菊、金光菊、馬利筋……片片花田交錯。在這裡,市民不僅可以賞花,還可以種花、買花,一體化消費。

        這些都是公園城市建設為成都市民帶來的福祉。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成都天府新區考察時,首次提出「公園城市」理念,強調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

        兩年多來,成都圍繞服務「人」、建好「城」、美化「境」、拓展「業」,推動理念落地,加快建設美麗宜居之城,努力將生態價值轉化為發展動能。

        2019年12月,成都公園城市建設案例被選為《中國人類發展報告特別版》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城市發展典型成功經驗。

 綠蔓錦城 張勝攝

        公園城市 並非公園+城市

        何為公園城市?是城市裡的公園,還是公園之中有城市?

        公園城市不是簡單的公園+城市,而是一種新的營城理念。

        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說:「公園城市不是在城市中建公園,而是秉持公園城市理念營建城市新形態、探索發展新路徑,推動生態價值創造性轉化。」

        2018年5月,成都成立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與聯合國人居署、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組織開展公園城市內涵、形態、生態價值、消費場景、園林園藝等課題研究。

        經過探索,成都形成了從「產、城、人」到「人、城、產」,從「空間建造」到「場景營造」的發展理念。

        借鑑雄安新區規劃經驗,成都科學編制《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規劃》,以及《東部新城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天府綠道總體規劃》《錦江公園總體規劃》《成都市公園城市街道一體化設計導則》等專項規劃、導則,形成「1+N」公園城市規劃體系,精準標定城市成長坐標。

        《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規劃》提出,成都將塑造以綠色為底色、以山水為景觀、以綠道為脈絡、以人文為特質、以街區為基礎的人、城、境、業和諧統一的新型城市形態。

樂在北湖 冷恆銘攝

        綠道為脈 串聯城市生態空間

        從錦城湖出發,沿著錦城綠道一路向東,途經桂溪生態公園、中和溼地,可以到達江家藝苑的高迪主題藝術世界。

        湖中道、淺丘道、溼地道、林蔭道……錦城綠道通過多座跨線橋梁實現全域無縫連接,景觀與城市慢行系統互聯互通,成為成都市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錦城綠道是成都天府綠道的一部分。成都規劃設計全球最長的1.69萬公裡綠道系統——天府綠道。

        天府綠道總體規劃提出,建設「一軸兩山三環七帶」的市域主幹綠道體系,打造區域級、城區級、社區級3級綠道體系。

        按照「景觀化、景區化、可進入、可參與」的建設理念,打造具有生態保障、慢行交通、休閒旅遊、城鄉融合、文化創意、體育運動、農業景觀、應急避難等功能的城市生態廊道。

        建成後,天府綠道將覆蓋成都全域,串聯起成都境內的生態區、公園、小遊園、微綠地,將整個成都變為一座巨大的公園。

        目前,成都已建成綠道3429公裡,沿綠道串聯生態區55個、綠帶155個、公園139個、小遊園323個、微綠地380個。

        今年,成都將完成「一軸兩環」主幹綠道建設,推進3級綠道體系串聯成網。

陸港綠道 白桂斌攝

        全域增綠 綠色成為公園城市底色

        錦江河畔,總能看到一隻只白鷺,有的在水面上嬉戲,有的躲在樹梢上休息,場面好不愜意。

        白鷺成為「常居客」,離不開成都的生態本底向好。

        成都大力實施全域增綠行動,推進城市建設由單一的綠化生態廊道向以大尺度生態廊道建設優化轉變。

        2019年,完成全域增綠項目1218個,完成營造林22.44萬畝,全市森林面積增加9.52萬畝,森林覆蓋率增長0.43個百分點,全市森林面積達到858.5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9.93%。

        提升公園城市品質。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增綠增景4萬畝,完成道路綠化提升411條、公園城市示範街區建設35個、拆牆透綠點位建設200個,完成立體綠化33.5萬立方米,推進「百個公園」示範工程,啟動48個公園建設。2019年,全市新增綠地面積3735萬平方米,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36.98%、綠化覆蓋率達43.46%。

        今年,成都將大力推進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錦江公園、錦城公園等大尺度生態廊道建設,打造35個公園城市示範街區,創建公園小區50個,新建小遊園、微綠地102處,實現二環高架路主線28公裡的立體綠化全覆蓋。

棠湖春光 王進攝

        以人為本 是公園也是家園

        春日,成華區下澗槽公園城市示範街區,街道開闊整潔,工業元素的布置讓街區更具特色,小遊園裡三三兩兩的居民悠閒漫步、享受陽光。

        下澗槽公園城市示範街區位於成華區二仙橋街道辦事處下澗槽社區,總面積約72萬平方米,是成都市打造的公園城市示範街區之一。

        依託老舊院落改造項目,成華區不僅對該片區道路綠化品質進行了提升,還對原有十裡翠苑等3個小遊園、微綠地進行提升改造,打造了多處特色花境,同時發動居民一起進行屋頂、陽臺綠化。

        下澗漕社區居民袁大爺已在此生活了10餘年。他說:「小區裡和街道,都變得好漂亮,增設了健身運動設施,文化活動也多了。」

        公園城市,使城市發展從工業邏輯回歸人本邏輯、從生產導向轉向生活導向,人民生活在城市中更有幸福感和獲得感。

        成都圍繞服務「人」,致力於營造開放舒適的公園街區,增綠增景,拆牆透綠,讓市民在城市中感受自然清新。優化綠色公共服務供給,豐富居民健康綠色活動。

        強化軌道+公交+慢行「三網」融合,提升道路林蔭化率與綠視率,打造200餘條連接軌道交通站點、公交站臺與居住小區之間「回家的路」「上班的路」社區綠道,方便市民「最後一公裡」出行。

        根據《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規劃建設導則(試行)》,成都將結合15分鐘公共服務圈,打造綠色、美麗、共享、人文、活力、生活等6種公園社區模式。

錦江春色 龍慧君攝

        豐富業態 生態價值轉化為發展動能

        走進高新區江灘公園,沙灘排球、無邊界遊泳池、碗池滑板場……豐富多樣的運動項目讓人躍躍欲試。無人售賣店鋪、智能公廁、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遊園的同時也能享受智能服務。

        這裡本是錦江邊的城市綠地,通過場景營造,江灘公園吸引了很多年輕時尚的新業態,搖身一變成為成都最大的濱水活動場所。

        位於老城區的百花潭公園,通過拆圍增景,在南大門打造家庭園藝生活館——百花小院。

        一改公園經營服務項目傳統的經營業態,百花小院創新模式,營造花店、咖啡、書吧、簡餐等多種消費場景,擴大社區精品花卉市場。

        同時與社區籤訂共享共建協議,與社區聯合開展花道、茶道、書畫、文創等文化沙龍活動。

        以重大生態項目為載體,加速生態價值的創造性轉化,是成都公園城市建設的一大著力點。

        「公園城市的價值包括生態價值、美學價值、人文價值、經濟價值、生活價值和社會價值。推動生態價值轉化,關鍵在做好場景策劃和景觀設計的基礎上,加強產業植入。」範銳平說。

        成都構建以城市品質價值提昇平衡建設投入的建設模式和以消費場景營造平衡管護費用的發展模式,制定實施公園(綠道)業態融合指引、「老公園·新活力」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實施「綠道+」「公園+」「生態+」策略。

        在「綠道+」模式上,錦江公園打造猛追灣望平坊、東門碼頭、府河攝影公園、大川巷等項目並植入文創業態。錦城公園建成20個特色林盤院落帶動鄉村旅遊,江家藝苑等380個新經濟場景成為市民休閒遊覽、體育運動和文化體驗的新去處。

        在「公園+」模式上,打造「竹藝小院」「青羊花肆」等社區居民生活消費新場景,舉辦「天府春花節」等活動。

        在「生態+」模式上,培育森林旅遊、森林康養、森林文創、森林教育等新業態。

        今年,成都將建成100個網紅打卡點,打造100個文體旅商融合發展的新經濟新業態場景,大力發展夜間經濟、周末經濟、首店經濟等新消費業態,營造多元消費場景,讓市民有更多休閒、消費、娛樂新選擇。

蒲江縣石象湖 呂仕友攝

相關焦點

  • 這個論壇上 成都分享了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的實踐...
    在圓桌視頻會中,參會的7個城市圍繞綠色經濟、數字經濟與智慧城市建設等進行了主題發言。我市從五個方面分享了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以綠色經濟推動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實踐與經驗。包括以創新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培育公園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能;以協調為高標準規劃的目標,構建公園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空間格局;以綠色為高品質建設的標尺,厚植公園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本底;以開放為高水平營城的路徑,提升公園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樞紐能級;以共享為高效能治理的方式,強化公園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韌性水平。
  • 公園城市示範區是承載新發展理念的城市表達
    作者: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 周躍輝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支持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這是黨中央交給成都各級黨組織的一項政治任務,是成都走向未來的重大機遇。
  • 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先行區!
    要堅定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天府新區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終緊扣習近平總書記對天府新區的總體謀劃,讓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在天府新區「十四五」規劃中深度落位,進一步推動習近平總書記為天府新區量身定製的發展戰略深入實施,讓天府新區建設發展成效在「十四五」時期全面彰顯,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先行區。
  • 踐行新發展理念公園城市怎麼建?成都郫都區按下「快進鍵」
    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堅持以公園城市理念全面推動城市規劃思維、建設方式、管理體系和營城模式變革,打造承載美好生活嚮往的未來之城。踐行公園城市這一全新城市理念,郫都大地上公園城市的探索與實踐不斷前行,始終與成都發展同頻共振,郫都區著力在建設公園城市示範區的成都答卷上書寫濃墨重彩的一筆。
  • 成都雙流: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中國航空經濟之都
    編者按:中國航空經濟之都目標定位:以新發展理念為旗幟、空港公園城市為形態、適航產業體系為基礎,「人港城產」融合發展、「校地企研」高度協同、「兩場一體」良性互動,創新活力充分迸發、城市功能集成完備、門戶優勢持續彰顯的現代化國際空港都市區,是新時代「企業最容易做生意的地方」「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長最快的地方」「幹部人才心齊氣順勇爭一流的地方」。
  • 成都公園城市建設 讓城市自然有序生長
    翌年春天,在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築草堂卜居。而後,「花重錦官城」「窗含西嶺千秋雪」等美景盡收杜甫筆下。千餘年時光流轉,草堂依舊,公園城市的畫布跨越龍泉山向東蔓延,迎來從「兩山夾一城」到「一山連兩翼」的千年之變。從2018年開啟公園城市建設的元年,到如今「雪山下的公園城市」大美形態日益彰顯,公園城市成為「十三五」成都答卷中最亮眼一筆。
  • 公園城市是城市發展的新模式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瞭望東方周刊》2020年第20-21期封面文章《成都:公園城市示範區》中寫道: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也是人類進步的結晶。如何建設現代化城市?
  • 融入「雙循環」 唱好「雙城記」成都雙流: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
    「暮雨向三峽,春江繞雙流。」詩人李白曾用詩歌描寫雙流之美。今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鼓勵重慶、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這為雙流區帶來了提速提質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 成都高質量發展示範區藍圖已繪就
    快馬揚鞭,一路向前,這些生機勃勃的場景,正是成都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的生動例證,當然,也是成都將形成的「一源雙核四帶」生產力布局中的基礎支撐。在外部環境愈發複雜、經濟轉型愈發緊迫的背景下,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緊緊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就要在空間承載上找準戰略性區域,充分發揮重大區域戰略的引領作用。
  • 「建設公園城市示範區 推進綠道生態價值轉化」新聞發布會發布詞
    成都市委市政府牢記總書記囑託,堅持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規劃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邏輯起點,堅定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主動擔當公園城市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的政治責任,以引領者姿態,駛入公園城市理論創新和發展實踐的「蔚藍海域」。
  • 在低碳日看成都公園城市的底色
    紅沸騰小鎮、五岔子大橋、「城市之眼」、江灘公園……哪個是你心中專屬的公園城市網紅打卡地?首屆公園城市「網紅打卡點」評選活動投票開啟,將為我市公園城市建設注入新活力。在城市遙望雪山。 成都人為何可以在城市遙望雪山?
  • 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書記劉任遠:努力在新發展階段為成都城市戰略...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成都將集中力量抓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服務新發展格局、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大運會賽事籌辦四件大事。其中,無論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還是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天府新區都是極其關鍵的一環。  「大會上的《報告》和《說明》,站位高遠、開拓創新,求真務實、鼓舞人心。」
  • 格局 邁向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十三五」的成都答卷
    當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一幹多支」發展戰略、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等機遇,正在從能級層次、區域位勢、承載空間等方面深刻改變成都的發展格局,也不斷為城市戰略定位和發展路徑賦予新的內涵。「十四五」即將啟幕,在更寬廣的時空維度上,成都正加快邁向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步伐。
  • 「空中花園」詮釋公園城市美學 新都超線公園首期將於成都大運會前...
    封面新聞記者 羅田怡狹長的空中綠廊從城中穿過,綠植環繞,綠蔭盎然,這不僅是單純意義上的城市公園和商業綜合體的組合,更是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示範樣板。從空間建造到場景營造,從生態到業態,成都的公園城市建設正在不斷刷新。
  • 打造公園城市裡的「潮想·山社」 成都高新區騎龍創新園城市深度...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按照公園城市建設、片區開發、 TOD、EOD等理念,向國內外優秀設計單位徵集具有國際標準、世界眼光、天府特色的城市深度設計方案,旨在加強城市風貌管控,提高土地資源配置效率,引領產業發展方向,進一步發揮規劃的統籌協調作用,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高品質城市空間。
  • 公園城市裡的「潮想·山社」 成都高新區騎龍創新園城市深度設計...
    成都,這座雪山下的公園城市,即將誕生一處吸引全球潮人聚集的「山」「水」相融特色區域。9月18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經過初步遴選和多場專家評審,作為中日(成都)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起步建設區,騎龍片區騎龍創新園城市深度設計方案日前正式出爐。
  • 在低碳日看公園城市的底色
    首屆公園城市「網紅打卡點」評選活動投票開啟,將為我市公園城市建設注入新活力。成都人為何可以在城市遙望雪山?在城市遙望雪山,這是成都這座超大城市所獨有的城市名片。成都與雪山相遇的圖集正在不斷增加,也充分說明了「成都是全球唯一能夠看到7000米以上級雪山的特大城市」。
  • ...範銳平今天調研錦城公園,要求這個公園城市標誌工程在大運會前...
    ■ 錦城公園是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公園城市示範區的標誌工程,是城市未來美好生活的體驗空間,是推動中心城區轉型發展的賦能力量,是鞏固拓展成都西南生活中心和西部消費中心地位的重要支撐,是成都走向世界的城市名片
  • 2020清華同衡學術周 | 「藍綠交織 水城共融」助力公園城市高質量...
    程書記指出,新時代的成都正面臨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承擔著建設踐行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的重大政治使命。城市的有機生長總是與水相伴相生,人水和諧既體現了一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也體現了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行業擔當。2018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成都首次提出「公園城市」理念,今年又明確提出「支持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
  • 貫徹新發展理念 勇擔建設先行示範區重任
    站在新的歷史發展門檻上,黨中央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就在這次慶祝大會前夕,《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正式印發。明確了深圳未來發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規劃深圳從現在到2025年,經過5年持續奮鬥,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