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軍被俘最高級別將領,拒絕投降,至死高喊共產主義萬歲

2020-12-17 歷史下的塵埃

1937年5月下旬,28歲的紅九軍軍長孫玉清走到了生命的終點。

四月份兵敗被俘以後,馬家軍用盡了各種辦法迫使他投降,孫玉清始終心堅如鐵。

他忘不了那些血染河西的九軍將士們。

兩個月前,他的搭檔九軍政委陳海松犧牲在了梨園口。

拒絕投降的孫玉清早已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一個漆黑的夜晚,負責看押孫玉清的馬忠義接到馬步芳處決孫玉清的密令。劊子手馬昌龍用尖刀結束了孫玉清的生命。

當天晚上,馬昌龍將孫玉清的遺體用馬車拉到西寧南門外,推進土坑,草草掩埋。

孫玉清

第二天,馬步芳為了加官進爵,邀功行賞,又派人取回了孫玉清的首級,拍照送往南京。

一代戰將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中。

1909年3月,孫玉清出生在湖北省黃安縣(今紅安縣)高橋鄉孫家灣一個一貧如洗的家庭。

請注意這句話,包含了兩個關鍵信息:

1.黃安縣出生

2.一貧如洗的家庭

這兩個特點決定了孫玉清的一生註定不會平靜。

18年後,中國革命歷史上著名的「黃麻暴動」在黃安、麻城一帶拉開了帷幕。

黃麻起義

這場暴動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也包括孫玉清。

18歲的孫玉清正在一家糧行當學徒,他在年幼的時候失去了自己的雙親。

年紀輕輕卻已經飽嘗了世間冷暖,受盡了社會的壓迫。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孫玉清走過的會是和父輩一樣的路。

從糧行的學徒到糧行的小夥計,過著食可裹腹卻一貧如洗的生活。

慢慢的,他會發現自己越努力,反而越貧窮。糧行的老闆和地主家的兒子天天花天酒地卻總有花不完的錢。

但他只能平靜的接受這一切,用一句時髦的話說這可能就是生活。

1927年,意外還是來了,革命的烽火點燃了黃安。起義部隊打開了土豪家的倉庫,把倉庫裡的糧食、布匹分給了貧苦的百姓。

孫玉清第一次了解到了階級壓迫的理論,第一次認識到了無產階級也可以成為國家的主人。

他終於明白了自己的貧窮不是因為不努力。

他感覺到自己渾身的血液都沸騰了,他要加入革命的隊伍。

從這一刻起到生命的終點,孫玉清再也沒有動搖過心中的信念。

孫玉清加入的部隊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這就是我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三大主力之一紅四方面軍的前身。

成為紅軍的孫玉清機智勇敢,接下一段時間就是不停的打仗,不停的升官。

到了1932年,孫玉清已經是一名營長了。這一年的10月,鄂豫皖根據地周邊形勢惡化,已經難以固守。

四方面軍踏上轉戰的徵程,孫玉清奉命在新集阻擊敵人掩護大部隊轉移。

四方面軍以擅打硬仗、惡仗而聞名。徐帥帶出來的部隊猛將如雲,許世友、王建安、王近山都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孫玉清用這一仗奠定了他在四方面軍的地位。

承擔阻擊任務的孫玉清打出了進攻的態勢。

在對敵情進行了細緻的偵查之後,他親自率部衝人敵陣,奮勇拼殺。在激烈的戰鬥中,他負了重傷,鮮血直流。

看到營長負傷,戰士們要抬他撤離戰場,他厲聲喝道:「不要管我!」

他忍著劇痛,繼續指揮戰鬥,直到打退敵人後,才讓戰士們給他包紮傷口。

後來,李先念同志在回顧這段歷史時感慨地說:「四方面軍西徵時,在棗陽、新集的戰鬥中,孫玉清率領部隊英勇阻擊敵人,身負重傷,仍然不下火線,為保衛總指揮部安全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靠著這種在戰場上捨我其誰的勇氣,孫玉清在四方面軍獲得了「戰將」的美譽。

1933年6月,四方面軍歷史上極為重要的木門會議在川陝根據地木門鎮召開,會議決定將四方面軍的兩個軍擴編為四個軍。對幹部進行了調整任命。孫玉清被任命為三十一軍九十一師師長,三十一軍軍長由四方面軍副總指揮王樹聲兼任。

孫玉清的師長當了不到四個月就又升了官,成為了三十一軍的軍長。

這次升遷他要感謝一個人,這個人不是徐向前,也不是張國燾,而是四川軍頭劉湘。

眼看四方面軍日益坐大,劉湘在四川的統治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劉湘組織了六路大軍圍剿川陝蘇區,徐向前和王樹聲分東西兩線抵擋川軍,三十一軍順理成章交給了孫玉清指揮。

在四方面軍眾將的努力下,川軍一敗塗地。

孫玉清指揮三十一軍在歷次戰鬥中衝鋒在前,逐漸成為了四方面軍的主力鐵拳。

戰後不久,孫玉清再次被任命為九軍軍長。

孫玉清依然勇敢,直到踏上河西走廊那片不毛之地。

西路軍的失敗是戰略上的失敗,並不是靠部隊的英勇能夠改變的。

孫玉清依然很英勇,紅九軍也依然很能打。

古浪一戰,九軍面對三倍的敵人,膠著血戰了3天。

古浪城殘破的城牆實在是難以阻擋馬家軍的騎兵,孫玉清指揮部隊拼死阻擊,也難以改變局勢。

最終,九軍再傷亡三分之一以後不得不選擇撤離。

孫玉清承擔了古浪失利的絕大部分責任,被免去了軍長職務。

到了石窩分兵以後,孫玉清跟隨王樹聲率領的右支隊向東突圍,遭遇馬家軍大股部隊。右支隊被打散,孫玉清不幸被俘。

被俘之後,他很快被押送到青海西寧面見「青馬」馬步芳。

看著被俘獲的紅軍高級將領,馬步芳得意洋洋,對著臺下昂首站立的孫玉清,高聲問道:「孫軍長以為我軍戰力如何?」

孫玉輕蔑一笑,直視馬步芳。

「只能以龐大的兵力硬拼,不能以少勝多,也不能以對等的兵力取勝!」

馬步芳怒道,「既如此,你怎麼被我們俘虜過來了?」

「彈盡援絕,身陷絕境。」

「這麼說有了彈藥,你還要幹?」

「是的!一個紅軍上戰場離不開槍,幹是紅軍的軍紀。」

馬步芳不甘心於孫玉清的奚落,喝道:

「你是軍長,我也是軍長,今天你被俘,還有什麼話可說?」

「我幹的是正義的事業,有話說不盡,自有後來人!」孫玉清面沉似水。

空氣立時緊張,全廳屏息無聲。馬步芳在地毯上搓了幾下腳,想再說什麼終於說不出來。好一陣才問:

「家裡有什麼人?不想念嗎?」

孫玉清嘆了口氣,想起了早已亡故的父母,想起了西路軍犧牲的戰友兄弟,一時難以自持,喃喃說道:

「離家已久,從來不通信。我本是窮人,管什麼家!四方面軍、西路軍就是我的家,我的官兵就是我的兄弟姐妹。」

馬步芳無言以對,揮手讓人把孫玉清押了下去。

馬步芳並沒有放棄勸降的打算,他親自陪同孫玉清到西路軍的戰俘營訓話。

孫玉清看著昔日的袍澤戰友飽受折磨,心中感慨萬千,他滿懷希望的鼓勵大家:「同志們,西路軍雖然失敗了,紅軍仍然存在,紅軍是殺不完的!

黨中央在陝北建立了根據地,陝北的紅軍壯大了!」

一次次勸降失敗,馬步芳終於失去了耐心,密令處死孫玉清。

孫玉清自知難逃一死,面對劊子手明晃晃的尖刀,高聲喊到「共產主義萬歲」。

孫玉清,自幼貧苦,18歲參加革命。作戰勇敢,累累戰功。從鄂豫皖走到川陝甘,從普通戰士到軍長之尊,最後踏上了河西的漫漫徵程。

血戰古浪,他沒有退縮,親自率隊衝殺馬家軍的騎兵。

追責撤職,他沒有埋怨,兢兢業業做好本職的工作。

梨園口兵敗,他沒有放棄,協助右支隊轉戰突圍。

一位鐵骨錚錚的戰將在28歲的年紀犧牲在敵人的刀下。

時間的年輪一圈又一圈,一直到50年之後。

1987年,為了永遠銘記孫玉清的功績,西寧市委、市政府在西路軍紀念館前專內修建了孫玉清的紀念雕像。

1988年9月,中共青海省委、省政府和西寧市委、市政府還在孫玉清的犧牲地特別為他專內建造了漢白玉雕像和紀念碑。紀念碑上刻有徐向前元帥的題詞「西路軍犧牲烈士的精神永垂史冊」和悼念銘文。

他的家鄉湖北省紅安縣也對他的英雄事跡進行了廣泛宣傳。

國家主席李先念回憶說,「我同孫玉清、熊厚發同志是很熟悉的,也非常懷念他們。他們是我們黨的好黨員,是人民的忠誠戰士,是我軍的優秀指揮員。」

將軍身後,極盡哀榮。

相關焦點

  • 二戰被俘的日軍最高將領:拒絕自殺謝罪,理由說出來可笑
    就此,福留繁成為二戰中日軍被俘的最高將領。 福留繁成為被俘最高日本軍官 二戰日本人的思維,當俘虜是極度丟臉的事,按照東條英機的「戰陣訓」,寧可死掉也不能忍受被俘的恥辱。
  • 志願軍被俘最高將領,與美軍頑強鬥爭;被開除軍籍,最後結局怎樣
    雖然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但是,如果有高級將領被敵人所俘虜,怎麼說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甚至說,是讓人不能接受的「羞辱事」。這不,我志願軍被美軍所俘的最高職級將領,是一名老紅軍。他,雖然帶領被打散的官兵頑強地與美軍打遊擊戰。但是,最終還是被俘了。回國後,他被開除了黨籍、軍籍。這位被美軍所俘的志願軍最高職級將領是誰呢?最後,他的結局怎麼樣?
  • 西路軍最大的叛徒,指認董振堂,勸降被俘紅軍,兩兄弟死於敵首
    董振堂而悲壯慘烈的西路軍歷史上,最大的叛徒是紅五軍十四師師長郭錫山,警衛員不跟著去,他只能一個人跑了。鄭義齋臨澤城內的最高首長是西路軍總供給部部長鄭義齋,這位中共歷史上著名的紅色管家,面對峰擁而至、殺氣騰騰的馬家軍,委託總部四局的科長秦基偉為守城總指揮
  • 二戰,各參戰國被敵軍俘虜的最高將領是誰?
    因為戰死沙場是將軍的榮譽,而被俘則是恥辱。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各參戰國被俘的最高將領是誰呢?1942年5月6日,駐菲律賓美軍物資耗盡,無力再戰,為了儘量挽救美軍士兵和僑民的生命,溫萊特忍受著無邊的屈辱,向日軍投降,淪為日軍戰俘。蘇聯:二戰中被俘最高將領是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弗拉索夫中將,蘇軍沃爾霍夫方面軍副司令員兼第2突擊集團軍司令。
  • 講好西路軍故事 傳承好紅色基因
    同年10月,馬步芳調遣其正規軍及民團在甘肅河西對北上紅軍進行瘋狂阻擊,歷時7個多月,至1937年5月中旬結束。紅軍西路軍在馬步芳等馬家軍的阻擊下遭受重大損失。國民黨軍高級將領,陸軍中將加上將銜。民國時期 ,國民政府西北軍政長官公署長官。早年隨父馬麒投西北軍,歷任陸軍新編第二軍軍長兼第100師師長,青海省保安處處長,青海省政府代主席,西北「剿匪」第一路軍第五縱隊司令。曾派兵「圍剿」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參與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積極參加反共內戰,失敗後逃往埃及,後出任臺灣當局駐沙烏地阿拉伯大使,1975年7月在沙烏地阿拉伯病逝。
  • 西路軍全軍覆沒後,紅九軍軍長孫玉清是怎樣被馬家軍抓住被處置的?
    西路軍接受任務後,21800人由總政委陳昌浩、總指揮徐向前率領鬥志昂揚,跋涉千裡,一路同圍堵的地方軍閥青海二馬的馬家軍展開了艱苦慘烈的戰鬥。 孫玉清率領的紅九軍是紅四方面軍的主力部隊,孫玉清擔任軍長,另一名青年將領陳海松擔任政委,過黃河後紅九軍為左梯隊,兼程西進,與優勢敵人遭遇,經乾柴窪,橫梁山,古浪三場驚險惡戰。
  • 西路軍戰史
    11月中旬,西路軍紅三十軍,繞過大靖,包圍了土門子,迫使守敵騎五師士兵營350人投降後,又乘敵主力被左路紅九軍吸引在古浪地區之機,先圍涼州,繼佔四十里舖(永豐)和永昌,一部兵力於21日進佔山丹,控制了河西走廊的中間地帶。
  • 108歲老紅軍王定國:西路軍戰友是她深藏的痛
    王定國耐心細緻地向董漢河講起當年西路軍兵敗後她如何被俘,又是如何反抗,咬敵人的手指。她騰出家裡的客房讓董漢河住下,讓他安心在北京採訪。她還親自帶著董漢河,坐公交車到李卓然、劉瑞龍等原西路軍將領家中採訪。車上沒有座,67歲的王定國用手扶著車門口的立柱站著。董漢河想介紹一下她的身份請大家讓個座,被她阻止。她說她可以要車出行,但不願給公家添麻煩。
  • 宋恭帝趙顯投降後張珏在重慶抵抗元軍,失敗被俘後自縊而亡
    至元十三年(1276年)秋七月,楊文安又統率元軍進攻萬州。戰前派遣官員徐政給萬州守將上官夔送去勸降書,上官夔至死不從。於是元軍將天生城層層包圍,八月,「一鼓而拔其外城」。夔州守將張起巖率舟師前來援救,又被元軍將領彭福壽部打敗,「盡殺其舟師,俘其將宋明」。 外援斷絕,萬州將士士氣銳減,楊文安再次招降,上官夔始終不屈。
  • 杜聿明:被俘的國軍最高將領,送村民金戒子封口,盤查中身份暴露
    於是衛生隊派了兩名通訊員去看看情況,面對這十幾人,兩名戰士感覺到可能是個大官,因為一般的潰兵不是跑就是投降,而這夥潰兵拿著美式裝備,看到真得解放軍來了還在說自己是11師的友軍部隊,但問他們11師師長是誰,他們又答不出來。兩名戰士果斷將衝鋒鎗掏了出來,也許是敵人人多,其中一名戰士還非常機智地對另一人說:「快,叫二排從側面警戒」,於是這十幾個人立刻乖乖投降。
  • 志願軍被俘最高級別幹部吳成德,歸國後開除軍籍,後來生活怎樣?
    而在對抗美援朝進行了解之後,我們卻會發現這樣一位特殊的將領,作為志願軍中被俘的最高將領,他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然而,在回國之後,他卻過上了被免職二十七年的生活。那麼,這位被俘的志願軍將領究竟是何許人也?在後來的日子裡,他的生活又發生了怎樣的轉變呢?
  • 解放戰爭被俘的200多位國軍將官,哪五人級別最高?後來結局如何
    解放戰爭中被俘的國軍高級戰俘,五十年代大多數被關進北京功德林管理所。從建國初期到七十年代,功德林關押改造過200多位國民黨高級將領,能進入這裡改造的內戰戰犯,基本是國軍少將軍銜起步,其中一線將領包含軍長、師長、旅長、兵團司令、綏靖區長官等。
  • 抗美援朝被俘最高級別幹部吳成德,回國被免職,後來怎樣?
    面對當時強大的美國,戰鬥整個過程都比較艱難,有很多烈士犧牲,甚至有些領導不幸被俘。當時,有位名叫吳成德的軍官被俘,回國後竟然被免職,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他後來的生活又怎麼樣了呢?後來,敵人知道了他的真實身份,在整個被俘志願軍將士之中,他的職位是最高的。既然得知了他的身份,那麼敵人肯定是好好利用他,能問出點信息都是好的。敵人有點太小瞧了,吳成德一個字都沒說。看到他嘴這麼硬,敵人只能將他送到監獄。在監獄的那段時間裡,他每天盼著戰爭早日結束,我們早日取得勝利。
  • 抗美援朝期間,志願軍被俘最高將領吳成德,回國後結局如何?
    而該師政委吳成德還成了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職位最高的被俘人員。不過其在被俘前也經過了英勇的抵抗。但是180師沒有人選擇投降,眼看向北突圍回歸大部隊無望,吳成德便率領部隊南下,在37線一帶建立根據地打遊擊,襲擾敵人。可惜這支遊擊隊既無法得到大部隊的支援,也因為朝鮮半島過於貧瘠而不能就地獲得補給,因此不但武器極度匱乏,甚至連吃飽飯都不能保障。但即使如此,吳成德仍然帶領著這些英雄的士兵與敵人周旋14個月。
  • 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
    有軍事愛好者提問,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很多人都答對了一點點,但不完整。因為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有四位元帥軍銜的將領,分別是陸軍元帥寺內壽一、杉山元、畑俊六和海軍元帥永野修身,答一兩個人當然不算完全正確了。還有人答是山本五十六和古賀峰一,那就錯得有點離譜了。這兩個人雖然是元帥軍銜,但死於日本投降以前。
  • 此人紅軍西路軍第一叛徒,與馬匪攀上親戚,最後結局受牽連被處決
    ,從虎豹口強渡黃河,進入甘肅河西走廊,這支部隊稱為「西路軍」。不久,軍閥馬步芳、馬步青等匪軍調集10倍於紅五軍的兵力包圍了高臺縣,當時紅五軍僅有的一部電臺留在臨澤縣,無法向西路軍總指揮部報告情況,只得孤軍作戰。
  • 西路軍30軍副軍長被馬家軍抓獲,馬步芳是怎樣對待這位紅軍將領的呢?
    馬步芳得令後,傾巢出動第二軍和騎五師全部兵馬2萬多人和民團武裝八九萬人開赴河西走廊,與西路軍進行決戰。 河西走廊一帶是青寧二馬的勢力範圍。他們哪裡能容得下西路軍來佔領他們的地盤,從西路軍進入河西走廊後,馬家軍就對西路軍進行了圍追堵殺。
  • 他是西路軍高級將領,西徵失敗隱姓埋名當農民,晚年在病餓中離世
    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後,組成西路軍,西渡黃河作戰。熊國炳奉中央軍委之命參加西路軍,任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委員。本來以為會穩贏,結果沒想到馬家軍非常強悍,加上有山炮助攻,紅軍一直處於劣勢,犧牲慘重。西路軍與數倍於己的馬步芳馬家軍血戰河西走廊,鏖戰倪家營,浴血梨園口,最後兵敗祁連山。西路軍佔景泰、打古浪、過威武、戰臨澤、攻高臺,殲敵25000餘人,直到彈盡糧絕。
  • 西路軍究竟經歷了什麼?從20000餘人銳減至700人,幾乎全軍覆滅
    紅軍的西路軍的第5軍和第9軍以及第30軍不但沒有擊敗馬家軍,而且幾乎全部覆滅。由原先的20000餘人,最終剩餘的不到700人。過去,人們只是對馬步芳的殘暴兇狠有所耳聞,通過西路軍的遭遇,有了切身的體會。尤其是馬步芳殺害了西路軍被俘虜的戰士,僅在張掖,就殺害了3200多人。
  • 他比杜聿明級別還高,被俘時官至陸軍副總司令,最終老死監獄
    解放戰爭中,有不少國民黨高級將領都成了我軍的俘虜,被關進監獄裡進行思想改造,許多聲名顯赫的將軍瞬間成了階下囚,不說往日的輝煌了,連性命都堪憂,從1946年到1949年,有一千多名國民黨高級將領脫下了將服,被關在了監獄裡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