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痛擊"聯合國軍",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但是正所謂"勝敗乃兵家常事",沒有完全沒有敗績的部隊,志願軍在面對裝備精良的敵人時也吃了不少虧,其中第五次戰役中志願軍第180師就因為準備不足、指揮混亂而導致了重大的失敗,一萬兩千人的部隊最終只有不到四千人歸隊。而該師政委吳成德還成了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職位最高的被俘人員。不過其在被俘前也經過了英勇的抵抗。
1951年5月初,美軍對志願軍發動強大的反攻,人困馬乏的志願軍始料未及,遭到了慘痛的損失。180師接到命令稱將本部重傷員成功轉移後便可撤軍,然而該師的指揮員卻將此命令誤解成了180師要掩護整個兵團的重傷員轉移後才能撤軍,因此在原地白白等了兩天一夜,喪失了撤退的最佳時機,導致被敵人包圍。
五月二十四日,不到一萬人的180師被超過八萬人的敵人團團包圍,180師幾次突圍不成,援軍也無法趕到。在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絕境下,師長鄭其貴下令全師分散突圍,殘存的幾千名士兵帶著活下去的希望消失在了茫茫黑夜之中。
吳成德作為政委並沒有倉皇逃跑,而是殺死了自己的坐騎後和全師三百多名重傷員一起行動。然而面對擁有絕對的火力優勢的美軍,這幾百名重傷員怎麼可能撕開敵人的包圍圈呢?吳成德率軍拼殺了整整一夜,最終沒能突出重圍。
但是180師沒有人選擇投降,眼看向北突圍回歸大部隊無望,吳成德便率領部隊南下,在37線一帶建立根據地打遊擊,襲擾敵人。可惜這支遊擊隊既無法得到大部隊的支援,也因為朝鮮半島過於貧瘠而不能就地獲得補給,因此不但武器極度匱乏,甚至連吃飽飯都不能保障。但即使如此,吳成德仍然帶領著這些英雄的士兵與敵人周旋14個月。直到1952年八月,該遊擊隊僅剩下三人,而又因為四天沒有進食,吳成德餓暈了過去,並在這一過程中被美軍的搜山隊抓獲。
美軍認為如果作為被俘級別最高的志願軍指揮員的吳成德屈服,那麼將會給美軍勸降志願軍戰俘帶來極大的便利,因此對在戰俘營中對吳成德施加各種酷刑迫使其屈服,如動不動就斷糧四五天、用沾了鹽水的鞭子鞭打、水刑、關禁閉等等,或者將吳成德抓進審訊室,一看他有睡著的跡象便用高音喇叭將他吵醒或用大功率探照燈照他的臉使得他連續三四天都不能睡覺。儘管美國人動用了許多超出人想像的酷刑,但是吳成德仍絕不屈服,回歸祖國成了他堅持下去的精神支柱。
1953年韓戰結束,吳成德被遣返回國,在戰俘營待了不到一年,被俘時130多斤的吳成德只剩下了不到90斤。遺憾的是由於當年我們對被俘人員的態度有些偏頗,因此吳成德回國後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他被開除黨籍、軍籍,被任命為遼寧盤錦的大窪農場副廠長。
1980年,中央下達了《關於志願軍被俘歸來人員問題的複查處理意見》,經過組織調查,決定恢復吳成德的名譽和黨籍,並給予正軍級幹部待遇,吳成德返回老家運城安度晚年,並最終於1996年去世。
可以說吳成德一生都無愧於優秀軍人、優秀共產黨員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