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洪臣
來源 | 野馬財經
一位是實控人,一位是董事長,走在退市邊緣的拉夏貝爾被夾在了兩位大佬中間。
從牽手到鬧翻,邢加興和段學峰只用了7個月。當初將總部從上海遷到新疆,3換董事長,6換總裁,股權悉遭凍結的邢加興沒少折騰,手握資源的段學峰也沒少出力,如今卻落得公開反目。
「三宗罪」的指控下,到底為了什麼?
三國演義中,益州劉璋面對北方曹操的威脅,力邀同宗兄弟劉備入川相救。但不久之後他就發現劉備要「鳩佔鵲巢」,後悔莫及。
拉夏貝爾(即*ST拉夏,603157.SH)董事長段學峰是不是劉備不得而知,但公司實控人邢加興已經像劉璋一樣後悔,甚至不惜自行召開股東大會,也要將當初親自請來的「援軍」趕走。
請神容易,送神難。
「三宗罪」背後另有深意?
12月29日,拉夏貝爾發布公告稱,對於近期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出的《關於新疆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股東自行召集股東大會有關事項的監管工作函》,公司對有關內容和資料仍在進一步核實、補充及完善中,申請延期至12月31日之前回復。
這件讓拉夏貝爾不得不延期回復的「尷尬事」,即公司實控人邢加興將於2021年1月11日自行召開股東大會,罷免現任董事長段學峰。
對於為什麼要將當初親自請上門的董事長掃地出門,邢加興給出了三個理由:
1、任職期間,段學鋒未能深入了解公司的業務營運及管理以及在其任期內公司業績出現大幅下降;
2、未能根據其職責建立穩定的內部管理結構,亦未能確保本公司穩定經營;
3、為其本身或其他人士經營與拉夏貝爾相同的業務。
總結一下就是,邢加興認為段學峰積極性不夠,無所作為、三心二意,相當不稱職。
但是,相較於邢加興列舉的「三宗罪」,上交所對這場內訌背後真正的原因更為關注。監管函明確指出,要求拉夏貝爾說明,邢加興與段學鋒之間是否存在其他協議或安排?公司控制權到底在誰的手上?
對此,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也向野馬財經指出,實控人罷免董事長「背後的原因很可能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和利益衝突,尚待進一步觀察。」
公告顯示,作為持股比例25.91%的大股東,邢加興曾於11月27日向公司董事會發出關於提請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請求,但在10天內董事會未作出任何回應。之後,邢加興又在12月8日提請監事會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同樣未見回應。
於是,邢加興決定自行召開股東大會。
不難發現,邢加興雖然名為實控人,提案卻遭到董事會、監事會齊刷刷的無視,也就難怪上交所對公司控制權提出質疑。
對於上交所提出的雙方是否存在「其他協議或安排」的另一質疑,普通投資者也有所議論。有投資者甚至直接指出,段學峰的目的是將自己的資產運作上市,任職董事長期間之所以不作為,其實別有深意。
圖片來源:社交平臺
那麼,段學峰到底是怎麼上位的?又是做了哪些事情,讓投資者對他有這樣的觀感?
別有「家業」的董事長
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2月,邢加興向董事會提交了辭職報告,申請辭去包含公司董事長在內的所有職務。
辭職之前,邢加興在個人債務與公司運營之間左右掙扎。2019年11月,邢加興質押給海通證券的股份出現爆倉。同一時期,他直接持有拉夏貝爾的股票全部遭到凍結。
另一方面,拉夏貝爾在他的帶領下連續兩年虧損,2019年更是虧損21.66億元,披星戴帽,走到了退市的邊緣。
辭職後,邢加興原本提名擅長「炒殼」的陸爾穗接任公司董事長,但雙方並未談妥。
今年4月份,投行出身的段學峰被邢加興提名為非獨立董事。隨後,邢加興被選舉為拉夏貝爾董事長。
不難發現,無論是陸爾穗,還是段學峰,強項均為資本運作。而據《國際金融報》報導,邢加興邀請段學鋒擔任董事長,目的是希望後者提升公司管理能力以及協調落實政府招商引資。段學鋒也曾表示,拉夏貝爾落戶新疆,會得到政府端的各項政策支持。
資金,對於債務纏身的拉夏貝爾來說尤為重要,而在段學峰加入後,一度也看到了希望。
2020年7月8日,拉夏貝爾更名為新疆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由上海遷入新疆。幾天後,在2020年新疆金融支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銀企對接會上,拉夏貝爾、邁爾富時尚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邁爾富」)、新疆恆鼎國際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新疆恆鼎」)與當地多家銀行、新疆交易集團籤約,共計獲得50億元綜合授信。
但是,拉夏貝爾能夠從50億元授信中拿到多少資金,至今仍是一個未知數。曾有投資者向公司詢問相關情況,至今沒有看到相關公告,似乎這50億元授信與拉夏貝爾並無關係。
圖片來源:社交平臺
但是,當初與拉夏貝爾一道籤約,主營有機棉開發的邁爾富,此後卻有大動作。
公開信息顯示,西雅衣家商貿集團為瑞士知名快時尚品牌C&A中國運營公司,2020年10月,西雅衣家的股東變更為中科通融,也就是說,中科通融收購了C&A的中國業務。
圖片來源:天眼查
中科通融正是邁爾富的大股東,也是段學峰的老東家。而在擔任拉夏貝爾董事長的同時,段學峰還擔任著邁爾富的董事長兼總經理。
圖片來源:中科通融官網
邢加興認為,C&A與拉夏貝爾已形成同業競爭,而上述關係也成為他罷免段學峰的第三個理由。
其實,邁爾富收購C&A中國業務早有計劃,而且拉夏貝爾也有參與。
2019年8月,在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下稱「烏高新」)2019年第二批集中簽約上,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與邁爾富籤訂合作協議,擬通過併購世界知名服裝品牌落地烏高新,建立面向亞太、輻射全球服裝企業總部,並著力打造烏魯木齊現代化紡織服裝產業園。
2019年10月28日,烏高新與邁爾富、拉夏貝爾共同籤署三方合作框架協議,共同發起成立供應鏈公司,依託邁爾富及拉夏貝爾品牌資源、採購、生產管理、倉儲配送、門店運營等實體產業為核心,打造新疆棉紡織供應鏈服務行業第一品牌。
此外,前文提到的新疆恆鼎是烏高新旗下企業與邁爾富的合資公司,負責以金融和科技賦能服裝上下遊供應鏈。
不難發現,從主營有機棉開發的邁爾富,到C&A的國內業務,再到新疆恆鼎的供應鏈服務,圍繞段學峰,已經形成了一條頗為完備的服裝上下遊產業鏈。
此時,負債纍纍的拉夏貝爾,除了「A+H」這個很特別的「殼」之外,能夠討價還價的資本似乎已經不多。
「拉夏已經沒什麼可聊的了。」資深行業人士季明對野馬財經表示。對於公司能否成功保殼,季明認為「夠嗆」。
這樣的背景下,前述部分投資者對段學峰產生「別有深意」的觀感,似乎也並不奇怪。
但是,亟待「保殼」的拉夏貝爾已經等不及了。
債務重重的「中國版ZARA」
昔日的「中國版ZARA」,為什麼走到了今天這一步?
公開信息顯示,拉夏貝爾成立於2001年3月14日,是一家多品牌運營的自有品牌服裝連鎖零售企業,主要從事服裝自主設計與研發、外包生產、品牌推廣和直營銷售。
創始人兼實控人邢加興1972年出生於福建,在他籌備創業時,曾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來到一個叫La Chapelle(拉夏貝爾)的法國小鎮,被當地的浪漫氛圍感染,就將「拉夏貝爾」命名為自己的服裝品牌。
2003年,服裝行業受「非典」衝擊,多數品牌紛紛撤銷生產訂單,而拉夏貝爾卻逆勢而上,加大馬力生產,隨後在市場的報復性消費中一炮而紅,打響了名號。
邢加興立志要將拉夏貝爾打造成「中國的ZARA」,對款式、設計和潮流的迅速反應,一度受到年輕女孩的追捧,是80後、90後女生的集體記憶。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2014年,拉夏貝爾在港股上市。2017年,公司成功登陸A股,成為服裝行業唯一一家「A+H」股。
也就是在上市前後,拉夏貝爾開始急劇擴張。數據顯示,公司門店數量從2012年的1800多家,快速增長到 2017年的9400多家。
2018年,公司營收規模突破百億元,但營收的翻倍增長卻沒有帶來好的業績,同年公司出現首虧。
2019年,拉夏貝爾的業績迅速下滑,全年關店約4400家門店,平均每天關門13家。同時,因財務問題,拉夏貝爾不僅將總部大樓出租,旗下子公司還遭遇變賣或申請破產。
年報顯示,2019年,在營業收入下降24.66%的同時,公司淨虧損達21.66億元。因連續兩年虧損,拉夏貝爾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對於拉夏貝爾的衰落,季明認為有三個原因:團隊老化、盲目擴張和缺乏創新。宋清輝也指出,拉夏貝爾等這些落敗的快時尚品牌有共同的失敗原因,就是都顯得創新不足。「千篇一律的樣式使消費者徹底失去了信心,創新對於快時尚領域尤為重要。」
目前,拉夏貝爾的債務問題仍未得到解決。
據最新的公告顯示,自2019年12月9日至2020年12月9日,公司累計訴訟涉案數量為439起,涉案金額約15.23億元。銀行帳戶凍結情況方面,其實際凍結金額帳戶數共計85戶,實際凍結金額合計約2.05億元,公司被查封不動產帳面價值合計12.97億元。
面對債務危機,拉夏貝爾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將繼續推進資產處置事項和爭取外部融資等全力籌措償債資金,增強公司持續經營能力。
作為公司實控人,邢加興的日子也不好過,其持有的25.91%上市公司股份,以及一致行動人、第二大股東上海合夏的8.25%,目前因股票質押回購違約,均已全部被司法凍結和輪候凍結。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邢加興與段學峰聯手,將公司註冊地遷往了新疆。而在過去一年中,拉夏貝爾總裁已經連換6人,這一現象在段學峰上任後也並未改變。
就在不久前的12月10日,接手總裁剛滿一個月的章丹玲也選擇了辭職,由張瑩接任。
公司動蕩之際,邢加興、段學峰之間爆發內訌,宋清輝指出,這對「拉夏貝爾的負面影響很大,使其面臨著前所未有嚴峻挑戰。」
但是,兩位公司重量級大佬不惜將拉夏貝爾置於這種風險之中,真正的訴求又是什麼呢?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