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高管嘲諷競爭對手聘用外籍員工:我們用的都是「純正」日本人

2020-12-18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鞠峰】日本大型化妝品企業DHC又被曝出種族歧視言論。DHC董事長吉田嘉明在公司官方網店的文章裡,使用侮辱在日韓國人的詞彙,立馬引來了大量批判。抵制DHC產品的話題,也於16日登上了推特熱搜。

事實上DHC及其董事長在歧視問題上,早已「劣跡斑斑」。吉田多年前也曾發表「辱韓」言論。集團旗下的「DHC電視臺」更是頻繁嘲諷中國人、韓國人。

據《朝日新聞》12月16日報導,DHC董事長吉田嘉明,在公司官方網店上,發表含有歧視性內容的文章。

這篇文章本來是吹噓其保健產品功能,但突然提到了其競爭對手三得利(Suntory),吉田寫道「三得利啟用的廣告藝人基本上都是韓裔日本人,正因如此,才會被網友稱為『Chontory』(チョントリー)」。

「Chon(チョン)」這個詞是對在日韓國人的蔑稱,被廣泛認為有歧視性含義。吉田將Chon這個詞和三得利品牌名的後半部分「tory」拼在一起,試圖貶低競爭對手。

話鋒一轉,吉田稱「DHC不僅啟用的藝人是『純正』的,方方面面都是純粹的日本企業。」在日文語境裡「純粋な」有「純粹、純正」的意思。

另據Buzzfeed日本站報導,早在2016年,DHC董事長吉田嘉明就在公司官網「公司概要」內容裡,將在日韓國人稱為「冒牌日本人」(似非日本人)。日語「似非」意思是劣質、冒牌的,有貶義。當時,DHC網站上寫道「他們明明已經作為日本人歸化了,還總是說日本的壞話,拉幫結派,簡直是『冒牌日本人』。」

圖自:Buzzfeed

值得一提的是,DHC集團旗下還有一個「DHC電視臺」(DHCTV),「臺長」也是吉田嘉明。這個頻道頻繁請右翼分子發表「辱華」、「辱韓」言論,即使在日本也遭受許多批判。

去年8月,節目嘉賓妄稱「『朝鮮佬』無法將漢字文字化,日本人統一了韓文。」又說「韓國本身就是反日情緒很快升溫又很快降溫的國家,靜觀其變就可以了。」

兩天後,DHC韓國代言人鄭柔美直接與DHC解約。

韓媒報導截圖

這個電視臺的所謂「脫口秀」還會經常播出歪曲中國歷史,貶低中國的言論。例如嘉賓妄稱「南京大屠殺是一個完美的謊言。」還嘲諷「中國央行的數字貨幣是小孩子用的錢。」

這次吉田嘉明「辱韓」文章又被曝出後,在韓媒報導評論區,有大量評論號召,不要用日本的化妝品,抵制日本產品。還有憤怒的韓國網民稱,「不是純粹日本人,而是純粹的猴子。不好好說話。」

還有韓國網民稱「怎麼還有人用有輻射日本的產品,將日本產品抵制到底!」

12月16日,抵制DHC產品的話題登上推特熱搜。

《朝日新聞》16日晨詢問DHC「刊登這篇文章的意圖」,但得到的答覆是「並沒有什麼特別(需要)回答的。」Buzzfeed16日下午向DHC詢問了類似問題,得到了相同的答覆。

截至目前,吉田嘉明尚未就他任何種族歧視言論道過歉。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日企高管又「辱韓」:我們用的都是「純種」日本人
    原標題:日企高管又「辱韓」:我們用的都是「純種」日本人[文/觀察者網鞠峰]日本大型化妝品企業DHC又被曝出種族歧視言論。DHC董事長吉田嘉明在公司官方網店的文章裡,使用侮辱在日韓國人的詞彙,立馬引來了大量批判。抵制DHC產品的話題,也於16日登上了推特熱搜。
  • 日本CEO嘲笑對手,我們員工都是「純種」日本人,你們卻是混血!
    據外媒近日報導,日本著名的化妝品品牌DHC公司CEO,在自己的社交網絡上嘲笑競爭對手,稱自己的員工都是「純種」日本人,就連找的代言人都是日本人!但競爭對手則不同,員工是在日韓國人就罷了,連找的代言人都不純正,幾乎也都是在日韓裔!可想而知他們的產品也怎么正宗!
  • 首架「德企高管包機」25日將抵上海,俄專家:為整個歐洲樹立了榜樣
    【環球時報記者白雲怡 黃格 昭東】中國德國商會14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政府已和德國駐華使館及德國商會討論讓在華德企員工儘快返回中國的「快捷通道」程序,預計在本月25日即可有約200名在華德企核心員工乘商業包機前往中國。
  • 首架德企「高管包機」25日將抵上海 更多包機航班還在考慮中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白雲怡 黃格】中國德國商會14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政府已和德國駐華使館及德國商會討論讓在華德企員工儘快返回中國的「快捷通道」程序,預計在本月25日即可有約200名在華德企核心員工乘商業包機前往中國。
  • 首次聘請外籍領導人!Axel Maschka擔任Mobis全球營銷總部高管
    11月15日,Mobis正式宣布聘請外籍高管——Axel Maschka就任Mobis全球營銷總部最高管理者,這是Mobis有史以來職位最高的非韓籍領導人,盡顯國際化大企風範。在北美和歐洲研發中心首次聘用了無人駕駛與傳感器開發方面的當地領導者,韓國京畿道麻北研發中心也聘請了無人駕駛技術研發方面的非韓籍高管。之後,在車燈及車載信息娛樂系統部門還接連聘請了優秀的海外人才。除此之外,去年年初還聘請了2名非韓籍人員加入董事會,提高了公司在決策層面的專業性、獨立性和透明度。目前,在Mobis的國內外事業部工作的非韓籍領導人共計14名。
  • 那些撐起日本經濟、在疫情中成為第一批「犧牲者」的外籍員工們
    最後,她除了像日本人一般說聲「一直以來承蒙您的照顧」以外,已經說不出其他適合的臺詞。更因為自己是每2個月更新一次合約的派遣員工,也無法提出賠償要求......「工作還順利嗎?一切正常嗎?沒被放無薪假吧?」這幾句話,成了最近在日本的外國勞動者們,彼此打招呼的開場白。
  • 在華日本人戰「疫」故事:被逼成「大廚」的日企高管
    人民網ではこうした狀況の中、中國で生活や仕事を続けている日本人を取材し、彼らの目を通して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影響下での日々を紹介していく。北京雅可乳特貿易有限公司(北京ヤクルト)・內桶健副総経理「心から復興願い、北京で働く一人として共に闘い続ける」
  • 這家車企出手太闊綽,高管標配邁巴赫,連員工都開著奔馳上班
    這幾年,國產車企也被賦予了優勢,很多人也很信任國產車,但網絡上也出現了支持國產車的呼聲,雖說這號召來自於對國產車的一種保護,但不得不說,這種保護還是因為現在的國產車企夠狠,國產車近年來取得的成績,大家都看在眼裡,尤其是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大展拳腳,在世界舞臺上也是如此,不得不說,如今的國產車已經成為國人的驕傲
  • 北京出入境管理局:辱華外籍員工限期離境
    11月7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已與Mark A.Kolars解除工作合同。當日,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相關規定,決定依法註銷Mark A.Kolars所持的工作類居留許可、限期離境。
  • 月薪40萬日元聘用畢業生!日媒:日本人才外流中國已無法阻擋
    過去的五年內因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日本國內勞動力供應缺口極速擴大。日本商工會議所坦言,據去年社會調查結果顯示,日本超半數中小型企業都無法招夠預期員工人數。不過,即便如此日本對於外國永久移民的接受度仍然極低。日政府的態度是,日本無意採取所謂的邊界政策,並堅持從根本上拒絕勞工的家庭成員隨同來日。
  • 又一日企突然關門,1500員工面臨失業,日本推進「去中國化」?
    如今,又一家外資工廠突然關閉,讓人措手不及,上千人面臨失業,它就是升龍科技。 公開資料顯示,升龍科技成立於2005年,位於深圳市龍崗區,主要生產線圈、半導體、電子陶瓷等產品,它是日本埼玉村田製作所(原東光株式會社)的子公司。這家日本企業創立於1955年,業務遍布全球多個國家,早在1991年就進入中國市場,在汕頭成立了華建電子廠。目前,在中國多個城市都設有工廠。
  • 福建隊官方:不再與勞森籤署新賽季的《外籍球員聘用合同》
    直播吧9月19日訊 針對外籍球員泰-勞森於9月18日發表的針對中國女性的不當言論,福建隊官方宣布,不再與勞森籤署新賽季的《外籍球員聘用合同》,以下是公告原文。【福建潯興籃球俱樂部關於外籍球員勞森相關事宜的聲明】針對外籍球員泰·勞森於9月18日發表的不當言論,福建潯興籃球俱樂部發表聲明如下:泰•勞森代表本俱樂部參加了2019-2020賽季
  • 新加坡人投訴:中國人、馬勞搶走了我們的工作!人力部長哭了……
    在昨天(9月1日)的議會上,楊莉明直接了當地談論了目前新加坡人既擔心保不住自己的工作,又擔心外籍員工會搶走自己飯碗的問題。 @Tom 我是新加坡人,今年30多歲,公司是一家外企,總部在英國。7月中旬公司通知我要裁員,8月15日我被迫離開了公司(也沒有拿到額外的補償)。從7月到現在,我都沒有想明白為什麼公司要把我裁掉,我明明是新加坡人,公司裡另一個拿就業準證的中國人卻沒有被裁掉!這讓我覺得真的不公平,難道不是應該先保障我們不會失去工作嗎?
  • 為什麼我們不能要求員工和高管薪資一樣?
    很多人都認為車間主任、廠長的工資太高了,看起來又沒有員工辛苦,還拿那麼高的薪資,是不太公平的。客觀來說,這個問題的確是存在的,而且從長遠來看,還將是一個潮流甚至會是未來的趨勢。我在文章開頭所提到的美國,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這個現象雖然存在,但如果我們說要求這些高管們的薪資和普通員工一樣的話,顯然又不太可能。
  • 新加坡人力部允許建築業引進更多外籍員工
     《聯合早報》12月9日報導:新加坡建築業人力吃緊,新加坡人力部宣布從本周起允許僱主引進更多現有的工作證件持有者,下來也會允許更多新客工進入新加坡。人力部答覆《聯合早報》詢問時透露上述信息,並強調所有入境的外籍員工仍須在離開所在地前接受適當的冠病檢測,並在抵境後遵守居家通知,以減少冠病病例輸入的風險和保障公共健康。
  • 幾位競爭對手球隊高管將獨行俠視作戈貝爾的潛在交易對象
    虎撲11月6日訊 今日,根據ESPN記者Zach Lowe的報導,幾位競爭對手的球隊高管將獨行俠視作戈貝爾戈貝爾的合同將在2021年到期,今年休賽期他有資格與球隊用一份超級頂薪合同提前續約。本賽季常規賽,戈貝爾場均出場34.3分鐘, 能夠得到15.1分13.5籃板1.5助攻1.9搶斷2封蓋;季後賽場均出場38.6分鐘,能夠得到16.9分11.4籃板1.1助攻1.4封蓋。
  • 疫情「寒冬」:萬豪、希爾頓上萬員工休無薪假 高管減薪
    來源:中新經緯【公司回應】  網傳萬豪酒店裁員三分之二 公司回應:非裁員解僱而是休假原標題:疫情「寒冬」:萬豪、希爾頓上萬員工休無薪假 高管減薪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23日電 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消息萬豪、希爾頓、凱悅等酒店紛紛安排員工無薪休假報導顯示,希爾頓酒店集團和凱悅酒店近日均在聲明中表示,由於全球大多數旅行計劃都陷入停頓,兩家酒店也將安排更多員工無薪休假。
  • 這家日本人開的義大利館子遍布北上廣,人均35元卻比必勝客還火
    在中國有這麼一家西餐連鎖,主打義大利菜,老闆卻是純正的日本人,已經開了近400家店,卻只開在北上廣深,沒有一家是加盟或授權,都是日本高管親自指導的純直營店!最重要的是,這家店人均消費才35元但利潤頗豐,客流量完虐必勝客!你猜到它是誰了麼?
  • 靠降薪熬死競爭對手,末位淘汰「划水」員工丨疫期企業降薪圖鑑
    從降薪動機來看,除了想要活下去,也有企業把疫情看成「決勝點」,疫情過後熬死競爭對手爭取上遊,還有的企業想借疫情看清組織中的「雞肋」人員,趁機優化團隊。 從降薪具體策略上看,有的企業是全體員工績效「一刀切」,也有的視情況給出了相對彈性的薪酬選擇。
  • 日企搬離中國,對日本有什麼樣的影響?對中國又有什麼樣的影響?
    不過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人工工資也在不斷提高,原材料成本也在不斷提高,再加上本土企業的競爭,外國企業看到在中國辦廠利潤降低了,自然也得去找下一家接盤俠。如今日本企業搬離中國,不就是最好的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