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撐起日本經濟、在疫情中成為第一批「犧牲者」的外籍員工們

2021-01-19 職得日本

最後,她除了像日本人一般說聲「一直以來承蒙您的照顧」以外,已經說不出其他適合的臺詞。更因為自己是每2個月更新一次合約的派遣員工,也無法提出賠償要求......

「工作還順利嗎?一切正常嗎?沒被放無薪假吧?」這幾句話,成了最近在日本的外國勞動者們,彼此打招呼的開場白。

從今年2月開始,許多日本華人的群裡,陸陸續續出現一片「被裁員」或是「被放無薪假」的哀號聲。

有人期待安倍政府的10萬日元補助金和保險津貼,能幫自己渡過就業寒冬;有的則像是被愛情傷透心的女孩,狠下心「和日本分手」,準備回國。

繼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引發金融海嘯以來,如今日本再次進入大規模的經濟風暴。眾多產業停滯,飯店、餐飲紛紛破產倒閉,失業人口更是迅速攀升。

當中受創較深的產業如製造業、觀光業、外食產業等,均是近年大量招募在日外國人的產業。因此日本這波失業潮,首當其衝的極可能是外國勞動者。

△圖片/作者提供

而且還有一個更大的隱憂:外國勞動者現以每年20萬人的速度進入日本勞動市場。其中,日本的兼職、臨時工等「非正規勞動者」人數高達2150萬,但3月較2019年同期減少了26萬,4月的情況則極可能更糟。

這類相對更不受保障的工作型態,正是無數日本外籍工作者的「常態」。

△作者提供

汽車產業重創,外國員工生計堪憂

這次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一般民眾或許對「觀光產業」及「外食產業」的崩壞特別有感,但其實日本的汽車產業也受到很大波及。

由於全球民眾外出的意願下降,買車的需求也跟著銳減。今年3月,根據國際汽車工業聯合會(OICA)的報告,日本國內汽車銷售量跟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而且短期內恐怕難以景氣回升。

其中,豐田汽車於5月12日召開記者會,發表2020年3月決算說明會時,社長豐田章男表示此次的金融風暴,比2008年金融海嘯所帶來的衝擊更為強大。並預測2021年3月期(2020年4月~2021年3月)的營業利益與今年相比,將大幅減少79.5%,下降到5000億日元。

根據東洋經濟的報導,一名住在日本三重縣的菲律賓籍勞工表示:「我沒想到會在小孩剛出生的時候,卻面臨失去工作。」該名勞工於2017年以派遣員工的身份,在一家本田汽車的零件外包工廠工作。

今年2月下旬,他收到派遣公司一份契約期滿不再續聘的「停止僱用通知書」。但他因日語能力不足的問題,無法清楚理解該停止僱用通知書的內容。即便如此,他仍無奈地籤下了名。

在日本,理論上派遣勞工不再續聘,是不需要勞工籤署任何文件的。但由於這次「情況特殊」,部分派遣公司為求自保,要求旗下派遣員工籤署文件的案例也非少數。

止不住的新冠裁員

日本最近出現了一個新詞——新冠裁員/コロナ切り。他們有的「被公司命令在家待命,卻不給我薪水」,有的「沒有工作,存款見底,無法生活」。筆者的周圍,也出現幾位這樣的旅日工作者:

其中一位旅居日本將邁入第三年,2018年以派遣員工的身份,在百貨公司的歐美保養品專櫃擔任翻譯。從未想過自己會失業的她,被一通無情的電話宣判失業。

3月18日,她接到一通來自派遣公司的電話。以為是工作相關的聯絡,不假思索的接起了電話:

△示意圖非本人

「您好,這裡是X派遣公司。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外國觀光客人數銳減,商品銷售額受到強烈的衝擊,經該公司的判斷,4月底合約期滿將不再更新僱傭契約。」

聽到這,她除了像日本人一般說聲「一直以來承蒙您的照顧了」以外,已經說不出其他適合的臺詞。更因為自己是「每2個月更新一次合約」的派遣員工,根本無法提出賠償要求......

她無奈的表示:「下一份工作將不會再選擇觀光相關產業,在失業的期間要好好增強自己的日語能力,希望未來能在此次波及較小的通信產業工作。」

△示意圖非本人

另一位是為一家外資飯店的正職員工。她表示在日本4月7日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後,公司高層就召集所有員工宣布,到6月30日之前公司將進入「休業狀態」。

這段期間,所有員工必須放無薪假,隨疫情的擴大不排除延長休業時間,而無薪期間員工將支付60%的薪水。

被迫放無薪假的她表示:「雖然收入減少,但緊急事態宣言後有營業的店家也變少,因此沒有地方消費。本身自己的消費欲望也不高,反倒想用這段期間好好增進自己的日文、英文能力。」

△5月,日本許多派遣員工收到了「離職票」

日本政府危機處理備受考驗

日本從安倍政府執政以來,積極推動擴大國內的外籍勞動人口。在野黨則一再抨擊安倍政府的政策,恐將造成更多社會問題。

但無論是日本的執政或在野黨,關注的重點都集中於「日本脆弱的勞動市場」本身,很少真正關注大量以派遣或短期僱傭形式、近年來日趨廣大的外籍工作者權益。

這也造成撐起近年日本經濟的外籍員工們,在新冠疫情衝擊下「自然而然」地成為第一批犧牲者......

如今,隨著新冠肺炎的衝擊,日本社會出現了過去極少被討論的「外國勞動者失業問題」,這也將再度考驗安倍政府對危機處理的應變能力。

●2020年的畢業生開始入場,但今年留給他們的機會不太多

●疫情中它們太難了:300家極度依賴非正社員的日企,第一名95.9%都是臨時社員!

●不急著找工作的他們該「急」了:高盛預測日本面對就業衝擊最大的是年輕人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四達時代外籍員工悉數堅守崗位
    在這個需要每個人都要做出抉擇的時刻,四達時代的21名外籍員工,除兩名因回國休假航班取消無法回來外,其餘19名員工悉數到崗。這些員工雖然從絕對值上來說佔比不多,但絕對不可小視:第一他們來自亞、非、歐、美四大洲的十幾個國家,第二他們從事著節目製作、主持、譯製配音等相關的重要工作,他們是我們的寶貴財富。
  • 雙塔離隊,火箭重組外籍兵團!歐洲南美名將在列,4人撐起第3陣容
    自從姚明加入到火箭隊之後,這支球隊一直都有不少外籍球員效力,從姚明時代起就有納克巴、斯科拉、大衛-安德森、斯潘諾裡斯等外籍名將。在姚明退役之後,火箭隊迎來了哈登時代,在哈登時代裡火箭隊有了更多的外籍球員,比方說立陶宛大前鋒莫泰尤納斯、希臘小前鋒帕帕尼克拉烏、阿根廷老將普裡吉奧尼。
  • 第一批90後已經成為日本房東了
    小L說,當她看到《租賃合同》的時候,得知租住自己的房產的是一位55歲的日本上班族,自己瞬間成了包租婆,當日本人的房東,這個感覺就很棒!就在不久前,她登入託管公司的APP,查到了第一筆房租準時入帳,對自己的投資很滿意。第一批90後已經成為日本房東了。為什麼要在日本買房?
  • 新加坡人力部允許建築業引進更多外籍員工
     《聯合早報》12月9日報導:新加坡建築業人力吃緊,新加坡人力部宣布從本周起允許僱主引進更多現有的工作證件持有者,下來也會允許更多新客工進入新加坡。人力部答覆《聯合早報》詢問時透露上述信息,並強調所有入境的外籍員工仍須在離開所在地前接受適當的冠病檢測,並在抵境後遵守居家通知,以減少冠病病例輸入的風險和保障公共健康。
  • 疫情之下的體壇經濟 「降薪」成為關鍵詞
    實際上,目前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各國的體育賽事幾乎全部停擺,而俱樂部沉重的經營壓力也讓一眾球員不得不直面自己工資卡到帳金額縮水的問題。作為五大聯賽財政最健康、薪酬發放最靠譜的存在,德甲卻是將降薪最早提上議事日程的一個。不過好在,這其中大部分都是球員們自願的主動行為。
  • 張敬華會見日本導演竹內亮等積極參與南京抗疫的外籍友人
    2020-03-17 07:01圖文來源:南京日報張敬華會見日本導演竹內亮等積極參與南京抗疫的外籍友人感謝大家對疫情防控和城市發展的積極貢獻  >南報網訊 (融媒體記者 吳明亮 鄒偉) 3月16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市委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敬華會見了日本導演竹內亮、南京樂金熊貓電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樸行皓、《南京人》雜誌主編賀福、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巴基斯坦留學生李卡、南京理工大學奈及利亞留學生歐萊德等外籍友人代表,向他們積極參與南京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經濟社會發展表示衷心感謝。
  • 疫情下的日本紅燈區:政府準備要求停止營業,那些從業者怎麼活
    也就是說,日本風俗業的整體收入與國家公務員的整體收入持平。 4月8日零時起,為應對新冠病毒疫情的進一步擴散,日本多地進入「緊急狀態」,原本撐起日本經濟一片天的紅燈區生意也受到嚴重衝擊。 4月12日,日本政府擬定向全國的風俗業提出停止營業的請求。紅燈區的寒冬,才剛剛開始。
  • 疫情下的上海溫情:熱線962288不讓外籍人士成信息孤島
    運營14年來,該熱線已逐步成為外籍人士在上海工作、生活、學習的好助手。上海對外信息服務熱線主任樂迪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當下,即便是運作了十多年的熱線也遇到了許多「第一次」,但是他說,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不會在這一特殊時期把這些在上海工作或者生活的外籍人士忘卻,「我們要體現出上海的溫情」。
  • 日本高中生疫情中「原地留學」
    【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無法如期組織學生赴海外留學或進行修學旅行的日本高中開始積極尋找替代方案。特別是以英語教學為特色學科的高中,很多學生本來就是以出國體驗生活為目的選擇入學,如何滿足他們的訴求成為考驗學校的重要課題。
  • 年輕人的第一隻「LV」,撐起了萬億二手市場
    雯妲中古的郭文達發現,這一批二奢客戶年齡段明顯較十年前年輕化,平均年齡在三十歲左右。客層由高收入、高階層人群逐漸向大眾化轉移。尤其中古包行業興起,普通白領、大學生們也進入二手奢侈品消費大軍。根據麥肯錫調查,2018年中國消費者在海內外貢獻了全球奢侈品消費的三分之一,預計到2025年有望貢獻全球奢侈品消費的50%。
  • 「只有撐下去才有希望」——美國華人小企業疫情中艱難求生
    原標題:「只有撐下去才有希望」——美國華人小企業疫情中艱難求生參考消息網7月21日報導(文/高路)「餐館營業額只有疫情前的兩三成,房租水電員工工資還要照常支付,真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要持續多久。」美國休斯敦連鎖中餐館老闆莎莉深深嘆了口氣。如莎莉一樣,成百上千家美國華人小企業在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中遭受重創。
  • 年輕人的第一隻「LV」,撐起了萬億二手市場
    雯妲中古的郭文達發現,這一批二奢客戶年齡段明顯較十年前年輕化,平均年齡在三十歲左右。客層由高收入、高階層人群逐漸向大眾化轉移。尤其中古包(已經停產的二手包)行業興起,普通白領、大學生們也進入二手奢侈品消費大軍。根據麥肯錫調查,2018年中國消費者在海內外貢獻了全球奢侈品消費的三分之一,預計到2025年有望貢獻全球奢侈品消費的50%。
  • 疫情中的日語翻譯志願者:4個95後「守門人」的13天
    22歲的王琦瑋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同傳方向的一名大四學生,也是北京新國展集散點第一批上崗的翻譯志願者之一。3月10日,為嚴防境外疫情輸入,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啟用為入境人員集散地,一批外語專業的大學生成為志願者,為外籍入境人員提供翻譯服務。像王琦瑋一樣奔赴一線承擔起日語翻譯工作的二外日語學院學生還有龔鼎嘉、王仕偉、於子涵。他們都是95後,最年輕的於子涵只有20歲。
  • 工資會建議:低薪員工只凍結不減薪 僱主應允許員工兼職緩解疫情衝擊
    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嚴重打擊經濟,本地員工若因工時和收入減少,有意找兼職工作補貼,全國工資理事會建議僱主體諒和支持這些員工。勞資政夥伴昨天(3月30日)也公布相關指導原則,鼓勵僱主豁免不能到其他公司兼差的規定,以及協助員工化解「同侍二主」可能產生的利益衝突。為了遵守保持安全距離原則,工資會昨天特地透過視訊召開記者會。
  • 疫情下的經濟民生:當「黑天鵝」飛起 我們看見了什麼?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當「黑天鵝」飛起,我們看見了什麼?「新冠」疫情下的經濟民生陳季冰/文 確實該操心經濟了。所有人都這麼呆在家裡,接下來可不會有什麼好事!算下來,那一天酒店要損失300萬元……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這個酒店應該是撐得下去的,它由一家國際著名連鎖酒店管理集團經營,家大業大,物業本身又是國有。然而,它周圍那些空無一人的餐廳、酒吧、小店呢?這還是在上海的中心鬧市。
  • 這家企業撐不住了!解散全部員工,或破產清算!
    雖然公告中表示去年業績便已承壓,但顯然與疫情也有脫不開的關係。疫情之下,多家企業表示難以為繼、損失巨大,2018年曾表示永不上市的西貝莜麵村,實控人在這一次疫情之後,鬆口或上市。西貝「妥協」,餐飲業全面告急最早見諸於報導的餐飲行業巨頭西貝,如今雖然得到了銀行貸款的「救命錢」,但這次疫情也讓西貝對自己堅持的永不上市信念動搖。西貝董事長賈國龍在採訪中表示,西貝在全國60多個城市有400家門店,2萬多員工。
  • 新加坡工資會:僱主應允許員工兼職緩解疫情衝擊
    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嚴重打擊經濟,本地員工若因工時和收入減少,有意找兼職工作補貼,全國工資理事會建議僱主體諒和支持這些員工。勞資政夥伴昨天(3月30日)也公布相關指導原則,鼓勵僱主豁免不能到其他公司兼差的規定,以及協助員工化解「同侍二主」可能產生的利益衝突。
  • 廣州融創樂園外籍員工致謝花都關懷
    作為一個世界級的文旅綜合體廣州融創樂園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外籍人士匯聚於此工作和生活在防控疫情期間許多外籍員工沒有離開廣州花都也積極參與到這場抗疫戰鬥中來自覺配合做好居家隔離4月24日下午,花城街主要領導帶隊探訪融創樂園
  • 弘亞數控: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第一批股票鎖定期屆滿的提示性公告
    弘亞數控: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第一批股票鎖定期屆滿的提示性公告 時間:2020年12月01日 00:06:12&nbsp中財網 原標題:弘亞數控:關於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第一批股票鎖定期屆滿的提示性公告
  • 在蘇外籍友人述說江蘇情
    (陳儼 萬程鵬 攝)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8000萬江蘇人民鏖戰數月,本地確診病例「零死亡」,4萬多名常住江蘇的外籍人士無一感染,經濟社會秩序較快恢復,交出一份「硬核」答卷。在這份成績單背後,也有不少外籍友人留下的「筆跡」。昨天舉行的「攜手抗疫·江蘇情」在江蘇外國人短視頻大賽頒獎儀式暨視頻發布會現場,記者挖掘到一些精彩的幕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