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遇到問題,需刻意思考,刻意總結,刻意練習,才會有大的進步

2020-12-23 建連橙哥

毛毛雨反饋我的文,寫得太淺。

第一次正式交文,問題肯定是有的。

不管是大問題,還是小問題,肯定有。

所以,有問題不可怕。去解決它就好了。

長文的壓力,果然不容小覷。

但是,我要在壓力中求生存啊。

這幾天,明顯感覺到身心疲憊的感覺。

為什麼有這種感覺?

第一,我給自己的目標是一天完成一篇微頭條。現在長文自己也在寫,壓力大了不少。

現在,我寫文章和看文章,都在思考這篇文章是怎麼立起來的?自己寫要怎麼立起來?別人寫的則去思考是怎麼立起來的?為什麼立得這麼好?

所以,我現在寫微頭條。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把內容立起來的問題。立不起來,內容肯定不過關。

比如,我寫李立群的這篇微頭條,我就是靠「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九月霜。」這句話給立起來的。但是這篇在文章結構比例上來看,立這個點是有點不合適的。但是,從立這個角度來看,我確實是立起來了。

第二,現在寫長文,我就像是摸石頭過河,還處於在山腳在爬。我沒有遇到過問題,也不知道有什麼問題等著我。

先前有校長把關我的微頭條,現在有毛毛雨把關我的長文。在寫作方面,我又給自己掛了瓶「藥水」。

這等於是在雙管齊下,在治療我的寫作毛病,治療效果我想很快就會出來。

第三,就是一起七七八八的雜事,容易幹擾到自己。

我針對我現在遇到的問題,我都會去總結和復盤。找到解決的方法,爭取不去犯重複的錯誤。

毛毛雨說的我文章太淺,我在思考2個問題:1.怎麼把一篇文章寫成一個微頭條?2.怎麼把微頭條寫成一篇長文?

那麼第2個問題,就可以解決我文章深淺問題。

我先把文章,濃縮成一篇微頭條。把開頭部分,結尾部分都寫出來。這篇文章就基本定型了,微頭條過了,就可以動手寫長文了。

寫出來,也不會有很大的問題。有,也是小問題。

如果,我以後幹編輯,就要這麼給作者把關。效率會提高很多,內容質量也會有。

最後做個總結:

思考和積累,對寫作來說都很重要。

思考>積累。

積累也會遇到問題,如果不思考清楚問題,積累效果是很無用的。

我很喜歡「刻意」這個詞,刻意說明是思考的結果。

刻意練習,刻意總結,刻意思考,刻意選題,刻意改稿。

效果明顯,進步快,都是意識到問題,刻意去做的結果。

人生遇到問題,需要刻意思考,刻意總結,刻意練習,才會有大的進步。

相關焦點

  • 刻意練習還需勤於思考
    辦公室文員,一天8小時,一年上班250天以上,少說每年工作2000小時以上,10年如一日地寫材料、總結報告,幾萬小時都有了,成為公司高管了嗎?所以說,低水平的勤奮練習多少小時都沒用。02 刻意練習《刻意練習》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存在所謂的天才,只要有正確的方法,任何人都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任何人都可以進步,但需要正確的方法。
  • 《刻意練習》避免無效學習,掌握刻意練習方法
    在我們學習寫作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寫作時瓶頸期,因為不會寫,不知怎麼寫,學了那麼多寫作課程,怎麼就寫不好呢? 大家都會遇到這樣的感受,有時,在寫作上輸出了很久,也沒有達到高質量的文章來,慢慢地就放棄了。要想在寫作方面寫得好,能持續地輸出高質量的文章,是需要刻意的練習,很多人都會想知道,刻意練習是什麼,什麼樣刻意練習才是有結果的?應該怎樣做到刻意練習呢? 下面我以這三個方整個面來介紹。
  • 「刻意練習」是有條件的!
    有意義的正面反饋是保持動機的關鍵要素之一。總結有目的的練習:走出你的舒適區,但要以專注的方式制訂明確的目標,為達到那些目標制訂一個計劃,並且想出監測你的進步的方法。還要想辦法保持你的動機。3刻意練習是什麼?
  • 刻意練習不是機械重複,只有明白這兩個關鍵,刻意練習才有效
    之所以體會不到寫作的樂趣,是因為我感覺不到自己的進步。寫作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更像是一種任務或工作。就好像在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原來特別好玩的遊戲變得一點吸引力都沒有。我知道自己跟大V在寫作能力方面還差很多,但是這種差距帶給我的不是繼續下去的動力,而是讓我覺得完全無法彌補,不知道各位正在寫作的讀者老爺們是不是有同樣的感覺。後來幫助我度過這段瓶頸期的是另一位老師。
  • 《刻意練習》:通過刻意練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艾利克森和羅伯特普爾一起創作了《刻意練習》,他們通過研究體育、音樂、醫學、軍事等不同領域中的傑出人物成功的共性:發現不論什麼行業,刻意練習是提高技能的不二法寶。 他們堅信:無論你是孩子還是成年人,無論你是否有天賦,只要遵循刻意練習的原則,你的夢想都可能實現。
  • 品質活動月愛電電子刻意練習分享大會
    李總、劉副總及部長級人員帶領全員宣誓:我將帶領我的團隊,踐行刻意練習,事上磨練。把工作看作是自我實現,完善人格的「精進」的道場。我要學,我愛學!!讓刻意練習活在愛電持續、徹底落實!大會最後,李新紅總經理做總結講話,他高度讚揚與肯定了6位家人的踐行方法與感悟,發表者真誠、樸實的話語非常令人感動!!
  • 《刻意練習》推薦序
    在中國網際網路上,流傳一個錯誤概念:一萬小時定律。
  • 《刻意練習》心得分享
    不是,刻意練習是有目的練習,但又區別於有目的練習,有目的練習是指走出你的舒適區,但要以專注的方式制訂明確的目標,為達到那些目標制訂一個計劃,並且想出監測你的進步的方法。還要想辦法保持你的動機。我們來看看有目的練習的四個特點。第一,有目的的練習具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
  • 讀書筆記《刻意練習》
    一、為什麼一萬小時理論有問題二、怎麼樣有目的的練習三、什麼是心理表徵四、如何運用刻意練習一、為什麼一萬小時理論有問題實際上,到20歲的時候,這些卓越的演奏者已經練習了1萬小時,與這些卓越者相比,那些比較優秀的學生練習的時間是8000小時,而那些未來的音樂教師練習的時間只有4000小時。這個實驗結果被格拉德威爾引用,並在他的書《異類》中給出了一萬小時理論作者艾利克森的實驗是想強調刻意練習,而不是一萬小時理論。那麼一萬小時定律究竟有哪些問題呢?
  • 《刻意練習》|零基礎走向傑出的上乘秘籍
    當我拿到這本《刻意練習》時,有了答案。《刻意練習》由安德斯·艾利克森,羅伯特·普爾兩位博士合作撰寫。安德斯·艾利克森是「刻意練習」法則的創研者,弗羅裡達州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羅伯特·普爾是著名的科學、技術和醫學作家。兩位作者在書中通過大量的例證,給大家展示了從新手到大師的不二法則 -- 刻意練習。一.
  • 《刻意練習》法則:打造人生的高光時刻
    但是一開始除了親朋好友捧場,並沒有其他訂單,直到一條評論說圖片看著不太有食慾,她才意識到可能是自己的圖片拍攝效果太差了。然後她果斷去學習攝影課,不斷練習拍攝食物,私信評論圖片的用戶,請教對圖片的看法,優化自己的攝影技巧。一年後,小雨拍攝的甜品照片,足夠讓人饞涎欲滴。就這樣,小雨通過自己相對薄弱的環節刻意練習,不斷調整自己的短板。最終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線下甜品店,創業成功。
  • 《刻意練習》:所有的美好和成功,都來自你的刻意行動
    生活中你有沒有這樣的困惑:想給自己修煉一個過硬的技能,比如繪畫、網球或者寫作,於是先上網了解基本知識,然後購買網課跟著老師學習,學了幾個月總覺得沒別人進步大,於是你懷疑是不是因為自己笨沒有學習天賦?其實,不是你沒有天賦,只是沒有掌握最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
  • 刻意練習一萬小時定律,唯有在刻意練習下一萬小時才能有用
    最強大的學習方法,刻意練習。一萬小時定律,唯有在刻意練習下一萬小時才能有用。所謂的潛能全部是可以被鍛鍊出來的,就像健身後能夠鍛鍊肌肉一樣,用正確的方法就可以訓練出來潛能,只要你堅持刻意訓練。我們要足夠了解自己,我們的身體和大腦有極強的適應性,通過刻意練習,就能夠極強地改變身體的適應能力。通過大量的訓練改變身體的適應性,我們可以創造潛能和天賦,創造天才。
  • 刻意練習:如何成為所在行業的高手?
    這套練習方法的核心假設是,專家級水平是逐漸地練出來的,而有效進步的關鍵在於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務讓受訓者按順序完成。這些小任務必須是受訓者正好不會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學習掌握的。完成這種練習要求受訓者思想高度集中,這就與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帶娛樂色彩的練習完全不同。 3 之所以說這個了理論有極大的價值,是因為它顛覆了我們很多關於成功的既有觀念。
  • 讀《刻意練習》,了解成為「天才」的「秘密」,刻意練習功不可沒
    同樣利用假期上課外輔導班,為什麼別人家孩子都在飛速進步,而我家孩子卻還在原地踏步?相信這是很多家長的疑問,自己的孩子怎麼總是跟別人家孩子差距那麼大?有家長把孩子的優秀歸結於別人家孩子天賦異稟,比如孩子的智商高、父母的遺傳基因好,這完全是在給孩子的平庸找到充分的理由。
  • 刻意練習 -- 最強大的學習方法
    心理學家Ericsson(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的研究發現:決定偉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關鍵因素,既不是天賦,也不是經驗,而是『刻意練習』的程度。他結合自己的文案寫作,把刻意練習總結為6個要點,並提出6個自檢問題。避免自動完成自檢問題:你今天的工作,是有意識地刻意提升,還是在自動完成?
  • 人生隨意,絕不刻意
    人生在某一個時刻,我們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麼,仿佛為了生活在拼命的奔跑,為了自己更好的生存下去。可是在無意中我們想花一樣吐露自己的芬芳,那是我們無法預知的,也是我們無須刻意追逐的,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簡單的善舉或許都會永遠留在別人的心裡。
  • 【12】盲打的刻意練習
    死活找不到的時候,罵娘的心都有。而電子文本除了編輯方便之外,擁有印刷版文字不能實現的強大的搜索功能。有了這樣的搜索功能之後就很難再遇到那種令人氣得手心發癢的情況了。2、這個半盲打持續很長時間了,可以預見的未來,如果不經過刻意練習,這個問題就會一直存在。因為事實已經證明了,在我身上,只要沒有逼著自己完全不看鍵盤,盲打就一直沒有實現。解決辦法:辦法一1、平時打字的時候,刻意練習盲打。
  • 《刻意練習》|有目的的練習很重要,走出舒適區更重要
    不,那是你在「天真練習」,沒有經歷有目的練習的原因。今天讓我們帶著三個問題去閱讀,邊讀邊想,在生活中如何更好地運用有目的練習?第一問:有目的的練習和天真的練習的區別是什麼?不過,向刻意練習前進時,我們要先通過有目的的練習。
  • 學英語前,你需要懂一點刻意練習
    如果非得讓我推薦幾本書,「刻意練習」得佔一個大坑。採訪了很多應屆畢業生,包括畢業幾年的職場黨,至少有50%沒有刻意練習的意識,要提軟技能,積極樂觀,善於合作,懂得傾聽等等能說出大堆,提到硬技能就......沒有硬技能傍身,來多少軟技能都沒什麼卵用,而刻意練習就是所有硬技能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