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雨反饋我的文,寫得太淺。
第一次正式交文,問題肯定是有的。
不管是大問題,還是小問題,肯定有。
所以,有問題不可怕。去解決它就好了。
長文的壓力,果然不容小覷。
但是,我要在壓力中求生存啊。
這幾天,明顯感覺到身心疲憊的感覺。
為什麼有這種感覺?
第一,我給自己的目標是一天完成一篇微頭條。現在長文自己也在寫,壓力大了不少。
現在,我寫文章和看文章,都在思考這篇文章是怎麼立起來的?自己寫要怎麼立起來?別人寫的則去思考是怎麼立起來的?為什麼立得這麼好?
所以,我現在寫微頭條。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把內容立起來的問題。立不起來,內容肯定不過關。
比如,我寫李立群的這篇微頭條,我就是靠「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九月霜。」這句話給立起來的。但是這篇在文章結構比例上來看,立這個點是有點不合適的。但是,從立這個角度來看,我確實是立起來了。
第二,現在寫長文,我就像是摸石頭過河,還處於在山腳在爬。我沒有遇到過問題,也不知道有什麼問題等著我。
先前有校長把關我的微頭條,現在有毛毛雨把關我的長文。在寫作方面,我又給自己掛了瓶「藥水」。
這等於是在雙管齊下,在治療我的寫作毛病,治療效果我想很快就會出來。
第三,就是一起七七八八的雜事,容易幹擾到自己。
我針對我現在遇到的問題,我都會去總結和復盤。找到解決的方法,爭取不去犯重複的錯誤。
毛毛雨說的我文章太淺,我在思考2個問題:1.怎麼把一篇文章寫成一個微頭條?2.怎麼把微頭條寫成一篇長文?
那麼第2個問題,就可以解決我文章深淺問題。
我先把文章,濃縮成一篇微頭條。把開頭部分,結尾部分都寫出來。這篇文章就基本定型了,微頭條過了,就可以動手寫長文了。
寫出來,也不會有很大的問題。有,也是小問題。
如果,我以後幹編輯,就要這麼給作者把關。效率會提高很多,內容質量也會有。
最後做個總結:
思考和積累,對寫作來說都很重要。
思考>積累。
積累也會遇到問題,如果不思考清楚問題,積累效果是很無用的。
我很喜歡「刻意」這個詞,刻意說明是思考的結果。
刻意練習,刻意總結,刻意思考,刻意選題,刻意改稿。
效果明顯,進步快,都是意識到問題,刻意去做的結果。
人生遇到問題,需要刻意思考,刻意總結,刻意練習,才會有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