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盲打的刻意練習

2021-02-07 踐行記錄

為啥要聊盲打這個對一般人來說,都是默認掌握,駕輕就熟的技能呢?

原因是:我沒掌握。

這就是現實,我先平靜接受,然後分析原因,對症下藥,刻意練習重複+專門投入時間去解決。

觸發的契機:

2020年8月1號下午,在學習笑來老師《相約七年》的視頻課程的時候,看到笑來老師直播的板書,有拼音打字,但是,我觀察到並不是中文全拼,貌似每個字都只需要2個字母就可以打出來,就上網搜素了一下,了解到是中文雙拼。於是順藤摸瓜。找到笑來老師在《把時間當做朋友》中的這麼一段原文描述:

某天下午,跟一個我永遠不會知道是誰的女生放肆地聊天兩個小時之後,我突然發現所謂的「盲打」我竟然已經無師自通了!

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很多人羨慕我打字太快,我就索性花了差不多20分鐘,把原本默認的「全拼輸入」設置改成了「 雙拼輸入」

只有擁有了無以倫比的打字速度才知道打字快有多大的好處。我突然發現我不在討厭在讀書的時候做筆記了,因為在鍵盤上敲出多少字相對於用紙筆來說都輕鬆太多了。

我開始大段地記錄感想甚至有時候乾脆大段摘抄原文--當然,要是讀的是電子文本就更好了,乾脆拷貝粘貼,多省事兒!也就兩三個月時間,我就擁有了超過100M的文本資料。

過去,讀書的煩惱中有這麼一個:我明明讀過一段於此相關的文字,可是,它在哪兒呢?死活找不到的時候,罵娘的心都有。而電子文本除了編輯方便之外,

擁有印刷版文字不能實現的強大的搜索功能。有了這樣的搜索功能之後就很難再遇到那種令人氣得手心發癢的情況了。

真正體會到讀書的時候記筆記、甚至大量地記筆記究竟有多大的好處的時候,驚喜之中,我竟然被自己嚇出了一身冷汗。我突然明白過去我拒絕去練習盲打有多麼荒謬了。

而當時,就算沒有一個異性的刺激,也頂多花上一個星期就可以搞定的事情,我竟然只不過是出於懶惰而拒絕學習和練習。如果,這個念頭讓我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哪怕5年前,我花上一個星期學會了盲打,那麼,我可以多出多少讀書筆記,積累多少文字呢?--更何況差不多15年前,我就有機會、並且完全可能學會盲打。天哪,我浪費了多少時間?

不敢再想下去了。

我自言自語了很久:「天哪,我浪費了多少時間?!」我眼裡盯著電腦裡存著100M文字資料的文件夾的圖標發呆,可心裡早已是恨不能捶胸頓足了。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一瞬間的戰慄,完全是在噩夢中掉下懸崖而後突然驚醒的那種。僅僅說過去的荒謬是處於懶惰和幼稚,不免過分簡單化了。

事實上,是我的心智能力不夠強大,才導致我根本沒有意識到我只不過是懶惰而已--並且還竟然振振有詞、洋洋自得。可怕!

那天,我告訴自己的一句話再也沒有忘記過:「心智低下真可怕……」

這段話,我之前有幾次讀到過,但是沒有觸發我的行動。原因我回想了一下,一是重視不夠,二就是懶惰,三是心存僥倖,沒有走出舒適區,起碼在練習打字這個事情上,完全是這樣的。這一次,一定要行動。一個技能有缺失,除了通過刻意練習把它掌握,別無它法。

於是,就準備把目前的中文全拼切換到中文雙拼。

我對照我的現狀思考了一下:

直接從中文全拼切換到中文雙拼的效果應該不好,我的根本原因在於沒有掌握英文盲打,鑰匙在這裡。

於是計劃分兩步走:

第一步:通過刻意練習實現英文完全盲打(包括大小寫、特殊字符即鍵盤上除了26個英文字母之外的按鍵的盲打)。

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礎上,學習中文雙拼,實現中文全拼到中文雙拼的切換。

問題:

1、敲代碼,經常出現拼寫錯誤,敲代碼的速度比較的慢。

2、會議投屏記錄會議紀要的時候,打字準確率不高,速度慢。

不管是打字準確率不高,還是打字速度慢,在工作中就是一個硬傷,必須通過刻意練習來提升。

原因分析:

1、指法雖然部分糾正過來了,但是不徹底,還沒有實現盲打,是半盲打-50%的盲打,還是要多次看鍵盤,大約是一半的機率需要看鍵盤。

2、這個半盲打持續很長時間了,可以預見的未來,如果不經過刻意練習,這個問題就會一直存在。因為事實已經證明了,在我身上,只要沒有逼著自己完全不看鍵盤,盲打就一直沒有實現。

解決辦法:辦法一

1、平時打字的時候,刻意練習盲打。

刻意練習不看鍵盤,刻意記憶10個手指頭各自對用的字母以及其他按鍵位置。

只要刻意不看鍵盤,練習量達到一定的程度,手指頭就會記住,形成肌肉記憶,就只會越練習越熟練。

辦法二

1、除了平時工作和學習中,打字刻意練習不看鍵盤外。

2、外加一個專門的盲打練習(練指法)。

小結:

1、盲打就是一個學-練-用結合的方式。

2、盲打至少是3個維度。

   1、視覺:眼睛看著屏幕上的字。

   2、觸覺:手指在敲字。

   3、思考:腦子在思考,每個手指對應的字母的位置。

3、打字準確率不高、打字速度慢、不能實現盲打,這個問題從參加工作以來,準確來說,是自接觸電腦以來,就一直困擾著我,這次我就要著手通過刻意練習重複解決這個問題。體會一下刻意練習重複在時間的加持下,是如何產生量變引起質變。

重大的意義:

我計劃通過練習盲打,練習會盲打,提升打字正確率和提升打字速度的同時,親自體會一下。

學-練-用相結合的同時,3個維度(眼睛看,手敲,腦袋想)同時使用的學習過程。

我的預期是4個月後,可以達成完全盲打的目標。

餘下的就是印證,用正確的方法幹正確的事情,是不是能印證我的預期。

投入產出比分析:

投入:4個月,每天投入60分鐘,就是1*120=120小時。

如果還沒有實現完全盲打,就延長這個刻意練習的時間,直到完全掌握為止。

產出:實現了完全的盲打。

分析:投入120小時,完全盲打後,正確率和打字速度都會提升,非常值。

意外的收穫(小確幸):1、google:

開啟google後,搜索到了兩個比較好用的打字網站,英文版本的

www.typing.com

www.keybr.com

小結:google上果然有更好質量的內容。

2、英文:

該打字網站是全英文的,試著朗讀一遍,發現大約能讀懂70%。

小結:

1、半年來,對於英文單詞和報錯提示,不躲不避,有一點點效果。

2、遇到英文網站,不要害怕,第一遍一定要試著朗讀一遍,或許會有意外的收穫。

類比:

1、刻意練習把鋼筆字寫的比較好看。

2、刻意練習實現英文盲打+中文雙拼盲打。

提升正確率+提升打字速度。

盲打刻意練習計劃如下: 

2020-8-2開始,每天練習60分鐘盲打。

目標:

完全不看鍵盤,實現盲打。

1、準確率-指法 第一指標。

2、打字速度    第二指標。

階段1:實現英文盲打。

階段2:實現中文全拼到中文雙拼的切換。

關鍵點:

1、每天60分鐘刻意練習重複,不間斷,練習4個月。

2、平時打字,也刻意練習盲打來鞏固。

現狀

經過1周的刻意練習,目前的英文盲打情況是:

初級打字教程:

26個英文字母的盲打,不涉及大寫,每分鐘可以盲打100個字母(折算20個單詞),準確率是99%。

起點很低,但是只要對自己一開始的笨拙有足夠耐心,練習的過程也比較的笨拙。但是我堅信,只要每天投入時間刻意練習重複,練會練好就是個時間問題。定投在練習打字上同樣有效。


下面的趨勢圖告訴我:短期不能期望過高,保持足夠的耐心。

可以預見的需要克服的困難

拼音沒有過關。

我從小時候到現在,l和n發音和拼寫分不清(都是發的l音),前鼻音和後鼻音和發音和拼寫分不清(都是發的前鼻音),這個在拼音輸入法中,就會直接出現打錯字的情況。這次刻意練習盲打的過程中,必須有意識的刻意練習和學習掌握。

因為,在中文全拼下,前鼻音和後鼻音部分,能夠模糊匹配到,但是中文雙拼中,前鼻音和後鼻音完全是不同的按鍵,就必須毫不含糊的逼著我能掌握和區分。

不會英文盲打,刻意練習指法來解決。

拼音不過關,刻意學習和練習拼音來解決。

相關焦點

  • 關於刻意練習的清單
    不論在什麼行業或領域,提高技能與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則,就是刻意練習。成為任何領域高手的關鍵因素不是文化,不是藝術,不是哲學,不是制度,不是自虐,而是刻意練習。2. 關於刻意練習,被誤讀最久的一個概念是「一萬小時定律」。事實上,想把自己變成高手,光知道「一萬小時」毫無意義,因為真正的關鍵根本不在訓練時間,而是訓練的方法。3.
  • 讀《刻意練習》,了解成為「天才」的「秘密」,刻意練習功不可沒
    「刻意練習」雖然是人人都可以習得的方法,但必須掌握具體的方法,成為「天才」,只需要掌握刻意練習五步法。三、了解《刻意練習》給教育帶來的啟示,巧用刻意練習五步法1、設定目標做事情之前,先設定一個可行的目標,可以少走彎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刻意練習,精進自己
    現實生活中我們想要在某個領域成為行家裡手或者專家,需要刻意練習,精進自己。刻意練習能讓我們實現肉眼可見的進步,提升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刻意練習中要著重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有目的刻意練習要具有明確的特定目標。目標要量化,要分解。
  • 打字指法練習
    今天在這裡分享記錄一下我這幾天打字指法練習當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也可以讓大家避免再走入這些坑。在這裡先讓大家先看一下我在在沒有練習打字時,我的打字的速度是多少。文字輸入效率很低下,假設別人每分鐘輸入的文字數量為80字每分鐘,那麼他1000字的文章錄入電腦大概僅僅需要12分鐘左右而。而如果我們的打字速度僅在每分鐘30字左右,那麼我們輸入一篇1000字的文章,我們將需要將近半個小時的時間來完成這個工作,這就將極大的影響了我們的工作效率。
  • 讀《刻意練習》有感
    雨天,靜坐,腦海裡出現了一本書的名字——《刻意練習》。我讀這本書是在五年以前吧大概,記不太清了,但這本書的觀點刻在了我的腦海裡。有些東西就是很奇怪,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你就是深深地記住了。我覺得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我認同他的觀點。
  • 《刻意練習》心得分享
    非常榮幸和大家分享今天的這個話題,談談刻意練習,為什麼要談這個話題呢?這主要是源於我之前讀的一本書,也是這幾年比較火的一本書,書名叫做《刻意練習》,那麼書中到底有什麼樣的觀點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探究呢?OK,聊到這裡我們已經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天才,優秀和成功都是通過刻意練習煉成的,接下來我們繼續聊聊什麼是刻意練習?反覆做某件事情是刻意練習嗎?
  • 讀書筆記《刻意練習》
    安德斯·艾利克森是刻意練習法則研創者,是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康拉迪傑出學者。他專注於研究體育、音樂、西洋棋、醫學、軍事等不同領域中的傑出人物是如何獲得傑出表現的,以及「刻意練習」法則在其中的作用。羅伯特·普爾是科學作家。
  • 刻意練習一萬小時定律,唯有在刻意練習下一萬小時才能有用
    最強大的學習方法,刻意練習。一萬小時定律,唯有在刻意練習下一萬小時才能有用。所謂的潛能全部是可以被鍛鍊出來的,就像健身後能夠鍛鍊肌肉一樣,用正確的方法就可以訓練出來潛能,只要你堅持刻意訓練。我們要足夠了解自己,我們的身體和大腦有極強的適應性,通過刻意練習,就能夠極強地改變身體的適應能力。通過大量的訓練改變身體的適應性,我們可以創造潛能和天賦,創造天才。
  • 刻意練習不是機械重複,只有明白這兩個關鍵,刻意練習才有效
    但是只明白還不夠,還要知道該如何通過刻意練習來提高。只有明白什麼樣的練習是有效的,才能順利度過瓶頸期。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說說「刻意練習」是什麼樣的。但是很多人對於刻意練習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大量機械師的重複訓練上。這就造成了我們在經過大量的練習之後,仍然停留在初級水平。刨去那些複雜的心理學概念和大量數據我們會發現,刻意練習的核心只有兩個:知識模塊化和知識重組。首先來看什麼是知識模塊化。
  • 堅持刻意練習就能成為高手?4個法則帶你走出刻意練習的誤區
    和AlphaGo一樣,那些所謂的天才是經過無數次的練習,在反饋中不斷進化成更好的自己。那刻意練習就是單純地努力和重複嗎?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天才背後的真相。而這種「正確的訓練」就是刻意練習:有目的地學習,有好導師,有目標,有反饋。有不少人以為埋頭刻苦練習就是刻意練習:練習口語,1個小時不夠,那就練習4個小時;練習鋼琴,根據老師要求,埋頭苦練8小時,感覺湊夠時間就能進步神速,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刻意練習,甚至不能被稱為「刻意練習」,充其量只能叫做「刻苦練習」。
  • 刻意練習——投球
    彩早上打籃球的時候我一直在練習罰球線內投球。進球的方式有三種:1.打板進球;2.擦框進球;3.空心進球。球的運動軌跡就是拋物線,球拋出手的那一刻基本上都能感覺到球能不能進了。一隻手負責發力,另外一隻手負責控制方向。球出手的那一刻拋的好,球基本都是空心進球,感覺特別爽!根據自己的水平,不斷調整站的位置和投球時發力的大小,反覆練習。
  • 《刻意練習》法則:打造人生的高光時刻
    然後她果斷去學習攝影課,不斷練習拍攝食物,私信評論圖片的用戶,請教對圖片的看法,優化自己的攝影技巧。一年後,小雨拍攝的甜品照片,足夠讓人饞涎欲滴。就這樣,小雨通過自己相對薄弱的環節刻意練習,不斷調整自己的短板。最終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線下甜品店,創業成功。這是昨天在《十點讀書》的十分鐘知識早餐裡面聽到的內容。
  • 電腦盲打鍵盤指法快速順口溜
    盲打鍵盤指法圖順口溜:七(Q)碗(W)鵝(E)肉(R)湯(T),已( Y) 無(W) 一(Y)我(W) 婆(P);愛(A)死(S)豆(D)腐(F)羹(G),回(H)家(J)快(K)樂(L) ;自(Z)行(X)車(C)未(V)幫(B)你(N)買(M)。
  • 每天靜讀一本書:《刻意練習》
    簡單來說,是你在刻意練習上的程度,決定了結局是平庸還是優秀。 《刻意練習》這本書揭示了所有傑出人士的成功,並非什麼天賦使然,而是他們都做了正確的事情,並且持之以恆,最後實現了從新手到大師的飛躍。 這本書同時也指出「10000小時天才理論」的不足之處,就是單純地追求時間長短和練習的次數,根本不能提高你的技能。
  • 成功人士的刻意練習,你在做了嗎?
    我有3個刻意練習的經歷,和大家分享一下:1、表達練習在我進入職場最初的一年裡,我的表達能力特別差,注意,是特別差。我基本不敢在公開場合說話,和人說話的時候,不敢直視別人的眼睛。於是,我逼著自己開始練習,專門練習演講表達,逼著自己每周到講臺上去分享,去講解,經過44周的刻意練習,表達能力發生了質的飛躍 ,第二年,我一躍成為公司的金牌講標手。
  • 人生遇到問題,需刻意思考,刻意總結,刻意練習,才會有大的進步
    我很喜歡「刻意」這個詞,刻意說明是思考的結果。刻意練習,刻意總結,刻意思考,刻意選題,刻意改稿。效果明顯,進步快,都是意識到問題,刻意去做的結果。人生遇到問題,需要刻意思考,刻意總結,刻意練習,才會有大的進步。
  • 刻意練習——新手到高手的進階之路
    靠靈感而來的妙手無法刻意練習,也就無法幫你打磨技藝。作家、歌手總會擔心自己的靈感枯竭,無法繼續創作,但說相聲、唱戲的卻不會。和炸油條的一個道理,靠的不是才氣,而是手藝,才氣會盡,而手藝只會越練越精。正確的方法加上大量的練習下棋也是一門手藝,打磨技藝就是成為高手的必經之路。那如何打磨呢?一句話:正確的方法加上大量的練習!聽起來確實很難理解,那我們分開來說:正確的方法就是深度沉浸,大量的練習就是刻意練習。
  • 從《摔跤吧,爸爸》到刻意練習
    這個觀點來源於這幾天看的一本書,叫做《刻意練習》,其中有些觀點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和您分享一下。先說幾個有意思的故事。小莫扎特的神技大名鼎鼎的音樂家莫扎特,您肯定知道吧。我們叫他刻意練習。如果你能找到正確的方法專注幾百小時你也可以非常的厲害,如果你心不在焉的幹活,哪怕幹一輩子也必定是庸碌無為。刻意練習什麼叫可以練習?有一個總結特別的好,叫做「持續做你不會做的事」。
  • 《刻意練習》:有效的練習方法,讓你的學習過程更高效
    第四步:不斷練習。學會了一個技能的基本方法之後,就要開始不斷地練習了,通過練習,可以讓原本很生疏的技能變得熟悉、自然。經過了這四步之後,我們基本上就可以學會一個新的技能了。但這僅僅可以學會,並無法使我們精通這個技能。
  • 《刻意練習》:想成為高手嗎?掌握這4點,告別低效練習
    如果上面的這些困惑你也有,那麼看完這本《刻意練習》你就能從中找到答案和努力的方向,成為你想成為的任何人。接下來,我將從刻意練習的四個特點、為什麼要刻意練習以及刻意練習的實施辦法這三個方面談談我的觀點。刻意練習即有目的練習,它是著名心理學家艾莉克森提出的一個重要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