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要聊盲打這個對一般人來說,都是默認掌握,駕輕就熟的技能呢?
原因是:我沒掌握。
這就是現實,我先平靜接受,然後分析原因,對症下藥,刻意練習重複+專門投入時間去解決。
觸發的契機:2020年8月1號下午,在學習笑來老師《相約七年》的視頻課程的時候,看到笑來老師直播的板書,有拼音打字,但是,我觀察到並不是中文全拼,貌似每個字都只需要2個字母就可以打出來,就上網搜素了一下,了解到是中文雙拼。於是順藤摸瓜。找到笑來老師在《把時間當做朋友》中的這麼一段原文描述:
某天下午,跟一個我永遠不會知道是誰的女生放肆地聊天兩個小時之後,我突然發現所謂的「盲打」我竟然已經無師自通了!
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很多人羨慕我打字太快,我就索性花了差不多20分鐘,把原本默認的「全拼輸入」設置改成了「 雙拼輸入」
只有擁有了無以倫比的打字速度才知道打字快有多大的好處。我突然發現我不在討厭在讀書的時候做筆記了,因為在鍵盤上敲出多少字相對於用紙筆來說都輕鬆太多了。
我開始大段地記錄感想甚至有時候乾脆大段摘抄原文--當然,要是讀的是電子文本就更好了,乾脆拷貝粘貼,多省事兒!也就兩三個月時間,我就擁有了超過100M的文本資料。
過去,讀書的煩惱中有這麼一個:我明明讀過一段於此相關的文字,可是,它在哪兒呢?死活找不到的時候,罵娘的心都有。而電子文本除了編輯方便之外,
擁有印刷版文字不能實現的強大的搜索功能。有了這樣的搜索功能之後就很難再遇到那種令人氣得手心發癢的情況了。
真正體會到讀書的時候記筆記、甚至大量地記筆記究竟有多大的好處的時候,驚喜之中,我竟然被自己嚇出了一身冷汗。我突然明白過去我拒絕去練習盲打有多麼荒謬了。
而當時,就算沒有一個異性的刺激,也頂多花上一個星期就可以搞定的事情,我竟然只不過是出於懶惰而拒絕學習和練習。如果,這個念頭讓我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哪怕5年前,我花上一個星期學會了盲打,那麼,我可以多出多少讀書筆記,積累多少文字呢?--更何況差不多15年前,我就有機會、並且完全可能學會盲打。天哪,我浪費了多少時間?
不敢再想下去了。
我自言自語了很久:「天哪,我浪費了多少時間?!」我眼裡盯著電腦裡存著100M文字資料的文件夾的圖標發呆,可心裡早已是恨不能捶胸頓足了。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一瞬間的戰慄,完全是在噩夢中掉下懸崖而後突然驚醒的那種。僅僅說過去的荒謬是處於懶惰和幼稚,不免過分簡單化了。
事實上,是我的心智能力不夠強大,才導致我根本沒有意識到我只不過是懶惰而已--並且還竟然振振有詞、洋洋自得。可怕!
那天,我告訴自己的一句話再也沒有忘記過:「心智低下真可怕……」
這段話,我之前有幾次讀到過,但是沒有觸發我的行動。原因我回想了一下,一是重視不夠,二就是懶惰,三是心存僥倖,沒有走出舒適區,起碼在練習打字這個事情上,完全是這樣的。這一次,一定要行動。一個技能有缺失,除了通過刻意練習把它掌握,別無它法。
於是,就準備把目前的中文全拼切換到中文雙拼。
我對照我的現狀思考了一下:
直接從中文全拼切換到中文雙拼的效果應該不好,我的根本原因在於沒有掌握英文盲打,鑰匙在這裡。
於是計劃分兩步走:
第一步:通過刻意練習實現英文完全盲打(包括大小寫、特殊字符即鍵盤上除了26個英文字母之外的按鍵的盲打)。
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礎上,學習中文雙拼,實現中文全拼到中文雙拼的切換。
問題:1、敲代碼,經常出現拼寫錯誤,敲代碼的速度比較的慢。
2、會議投屏記錄會議紀要的時候,打字準確率不高,速度慢。
不管是打字準確率不高,還是打字速度慢,在工作中就是一個硬傷,必須通過刻意練習來提升。
原因分析:1、指法雖然部分糾正過來了,但是不徹底,還沒有實現盲打,是半盲打-50%的盲打,還是要多次看鍵盤,大約是一半的機率需要看鍵盤。
2、這個半盲打持續很長時間了,可以預見的未來,如果不經過刻意練習,這個問題就會一直存在。因為事實已經證明了,在我身上,只要沒有逼著自己完全不看鍵盤,盲打就一直沒有實現。
解決辦法:辦法一1、平時打字的時候,刻意練習盲打。
刻意練習不看鍵盤,刻意記憶10個手指頭各自對用的字母以及其他按鍵位置。
只要刻意不看鍵盤,練習量達到一定的程度,手指頭就會記住,形成肌肉記憶,就只會越練習越熟練。
辦法二1、除了平時工作和學習中,打字刻意練習不看鍵盤外。
2、外加一個專門的盲打練習(練指法)。
小結:1、盲打就是一個學-練-用結合的方式。
2、盲打至少是3個維度。
1、視覺:眼睛看著屏幕上的字。
2、觸覺:手指在敲字。
3、思考:腦子在思考,每個手指對應的字母的位置。
3、打字準確率不高、打字速度慢、不能實現盲打,這個問題從參加工作以來,準確來說,是自接觸電腦以來,就一直困擾著我,這次我就要著手通過刻意練習重複解決這個問題。體會一下刻意練習重複在時間的加持下,是如何產生量變引起質變。
重大的意義:我計劃通過練習盲打,練習會盲打,提升打字正確率和提升打字速度的同時,親自體會一下。
學-練-用相結合的同時,3個維度(眼睛看,手敲,腦袋想)同時使用的學習過程。
我的預期是4個月後,可以達成完全盲打的目標。
餘下的就是印證,用正確的方法幹正確的事情,是不是能印證我的預期。
投入產出比分析:投入:4個月,每天投入60分鐘,就是1*120=120小時。
如果還沒有實現完全盲打,就延長這個刻意練習的時間,直到完全掌握為止。
產出:實現了完全的盲打。
分析:投入120小時,完全盲打後,正確率和打字速度都會提升,非常值。
意外的收穫(小確幸):1、google:開啟google後,搜索到了兩個比較好用的打字網站,英文版本的
www.typing.com
www.keybr.com
小結:google上果然有更好質量的內容。
2、英文:該打字網站是全英文的,試著朗讀一遍,發現大約能讀懂70%。
小結:
1、半年來,對於英文單詞和報錯提示,不躲不避,有一點點效果。
2、遇到英文網站,不要害怕,第一遍一定要試著朗讀一遍,或許會有意外的收穫。
類比:1、刻意練習把鋼筆字寫的比較好看。
2、刻意練習實現英文盲打+中文雙拼盲打。
提升正確率+提升打字速度。
盲打刻意練習計劃如下:2020-8-2開始,每天練習60分鐘盲打。
目標:
完全不看鍵盤,實現盲打。
1、準確率-指法 第一指標。
2、打字速度 第二指標。
階段1:實現英文盲打。
階段2:實現中文全拼到中文雙拼的切換。
關鍵點:
1、每天60分鐘刻意練習重複,不間斷,練習4個月。
2、平時打字,也刻意練習盲打來鞏固。
現狀經過1周的刻意練習,目前的英文盲打情況是:
初級打字教程:
26個英文字母的盲打,不涉及大寫,每分鐘可以盲打100個字母(折算20個單詞),準確率是99%。
起點很低,但是只要對自己一開始的笨拙有足夠耐心,練習的過程也比較的笨拙。但是我堅信,只要每天投入時間刻意練習重複,練會練好就是個時間問題。定投在練習打字上同樣有效。
下面的趨勢圖告訴我:短期不能期望過高,保持足夠的耐心。
可以預見的需要克服的困難拼音沒有過關。
我從小時候到現在,l和n發音和拼寫分不清(都是發的l音),前鼻音和後鼻音和發音和拼寫分不清(都是發的前鼻音),這個在拼音輸入法中,就會直接出現打錯字的情況。這次刻意練習盲打的過程中,必須有意識的刻意練習和學習掌握。
因為,在中文全拼下,前鼻音和後鼻音部分,能夠模糊匹配到,但是中文雙拼中,前鼻音和後鼻音完全是不同的按鍵,就必須毫不含糊的逼著我能掌握和區分。
不會英文盲打,刻意練習指法來解決。
拼音不過關,刻意學習和練習拼音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