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開幕式於11月4日在上海舉行。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也是聯通國際國內市場的重要窗口和重要紐帶。全球眾多企業藉助進博會這一有效載體,獲得了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
作為最早承諾參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企業之一,渣打銀行今年已經是第三次參與進博會。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總裁兼副董事長張曉蕾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國際貿易可以發揮各國的比較優勢,提高生產效率,擴大優質產品的生產,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只有互通有無,才能惠澤彼此,共同發展。」
張曉蕾認為,當下的中國正在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大步邁進,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引擎和國際貿易的穩定因素。而進博會是中國向世界開放市場,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促進全球經濟復甦和發展的重要平臺,也是中國以實際行動推進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投資合作重要舉措。「當前全球化進程遭遇逆風,國際環境面臨更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對各國發展構成嚴峻挑戰。第三屆進博會的如期舉辦,有助於維護貿易暢通和供應鏈穩定。」張曉蕾稱。
圍繞「創新跨界合作,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這一主題,渣打銀行在2020進博會展示銀行跨市場的一站式金融服務、跨行業的創新金融合作,和促進雙循環的金融解決方案。今年正好是渣打銀行成為利物浦足球俱樂部主要合作夥伴的十周年,為了增加展臺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渣打銀行還布置了「力挺紅軍,共創冠軍榮耀」的區域,來展現渣打銀行與利物浦足球俱樂部,風雨同舟,十年共行的精彩點滴。
考慮到國內外不少觀眾因疫情無法親臨展會,渣打銀行今年還增設線上直播,希望通過線上+線下立體看展,場內+場外隔空互動,全面展示渣打銀行優質創新的國際銀行金融產品和服務。
數位化貿易新模式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貿易的需求側和供給側都造成了巨大的衝擊。隨著中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實現企穩回升。二季度以來,中國經濟開始逐步恢復,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渣打銀行預計第四季度會進一步上升到5.5%,全年增長為2.1%。鑑於今年基數較低,預計2021年增速為8.0%。
外貿方面,雖然形勢依然嚴峻,但據世貿組織最新預測,2020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將下降9.2%,這好於此前預估的下降13%~32%。渣打銀行10月研究報告也顯示,今年全球貿易的反彈比金融危機時期要快得多,尤其是亞洲的出口已經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其中中國增長強勁,佔亞洲出口總額的一半。
經濟穩步恢復,貿易反彈也漸見曙光,但實際上不少企業依舊面臨著資金壓力增大、匯兌風險加劇、海外款項支付緩慢、線下手續辦理受阻等多重難題。張曉蕾認為隨著經濟開始恢復,預計後疫情時代,更多企業會採取多元化供應鏈、近岸運營以及加強數位化等新模式來緩解未來國際貿易的風險。
「傳統進出口貿易本就存在單據交換繁瑣低效,貿易狀態缺乏透明度,參與方之間的物流、信息和資金流不對稱等痛點,近年來新技術的出現為解決這些痛點提供了方向。」張曉蕾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這些痛點,但也加速了新技術在進出口貿易中的應用和推廣。
支持國際貿易和不斷創新是渣打銀行的DNA。近年來,渣打銀行不斷加大對金融科技和數位化的研究投入,提升科技對業務的賦能。據張曉蕾介紹,今年渣打銀行在中國推出了多個數位化方案以更好地支持進出口貿易。比如,基於渣打銀行參與創建的Contour康拓平臺,渣打銀行開出全球首張以離岸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跨國區塊鏈信用證等等。
本屆進博會期間,渣打將與金融科技公司尋匯(SUNRATE)合作,推出升級版一站式智能付匯解決方案「匯e達」2.0,幫助中小型進口商解決疫情影響下線下流程滯緩、資金壓力增大、匯兌風險加劇等多重難題。企業可在線完成資料提交、線上交易等全流程操作,並能實時查詢帳單明細,帳戶餘額、收付款、外匯交易一目了然。
這一平臺直連渣打全球匯率報價系統,支持超過130種貨幣匯率報價查詢,匯率與大企業可以享受的價格相當,最大程度幫助進口型中小型企業實現了成本優化;同時平臺充分發揮在進口領域積累的科技優勢,將其擴展到出口領域,開通線上出口收匯模塊,以更全面的功能,助力新發展格局。
「成立160多年以來,渣打銀行經歷了國際貿易的起起落落,見證了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但是『任爾東西南北風』,渣打銀行致力於促進商業繁榮和增進人類福祉的使命不會改變,我們以客戶為中心,堅持提供優質創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核心功能不曾改變。」張曉蕾稱。
雙循環之下的創新與協同
今年,國家提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從宏觀角度出發,雙循環戰略的本質是加速擴容國內市場,在全球經貿「交易成本」上升的環境下大力削減對內交易成本,加速實現關鍵領域「全產業鏈」的自主格局。
舉辦進博會既釋放了堅定擴大開放、共享中國大市場的積極信號,更是服務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今年進博會,渣打銀行定下了「創新跨界合作,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這一主題。「中國是渣打銀行集團最重要的戰略性市場之一,也是集團網絡收入的最大貢獻者。」張曉蕾表示,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積極參與者、貢獻者和受益者,渣打銀行堅定地依託中國的發展而發展,將積極支持和參與中國的雙循環發展。
在張曉蕾看來,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給渣打銀行這樣紮根中國的國際性銀行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機遇。具體來看,渣打銀行在促進雙循環發展方面有三大優勢。
首先,渣打銀行在中國已經不間斷運營162年,全球網絡遍及60個最有活力的市場,其中47個市場位於「一帶一路」,可以為145個市場的客戶提供一站式跨市場的服務,是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紐帶。
渣打銀行開放合作的創新文化和創新模式,可以整合內部員工、外部客戶、科創企業、配合政府,甚至與競爭對手一起合作,用創新賦能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有望成為促進雙循環經濟發展的金融加速器。」張曉蕾稱。
「所謂心嚮往之,行必能至。我們已經在用實際行動切實促進雙循環發展了。」張曉蕾表示,渣打銀行不斷深挖客戶的需求和痛點,與合作夥伴一起,在個人金融、小微企業、跨境金融、可持續金融等全方位地推出了很多創新的金融方案。
比如在小微企業領域,渣打運用自身多年積累的風險管理經驗,輔以網際網路大數據,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解決小微企業貸款「信息不對稱」和「信息不全面」兩大難題,覆蓋中國100多個城市的小微企業,放款速度也大為提升。以小微企業最迫切需要的小額無抵押流動資金貸款為例,其放款時長由原來的以周為單位,提升至最快1天內完成、最高額度為人民幣100萬元。
「在智能計算時代的今天,我認為銀行的核心功能將不會發生大的變化,變化的應該是如何更好地以客戶為中心,利用新興的智能數據處理,解決客戶痛點,帶來更便捷、高效、安全的客戶體驗。」張曉蕾進一步稱,在智能時代,銀行應該堅守自身核心功能和使命,緊跟客戶需求的步伐,充分利用新一代的網際網路和智能計算技術,推動銀行的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提升服務效率,拓展服務廣度,持續優化客戶體驗,同時確保數據和金融服務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