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用的蘋果、華為手機,絕大多數都是用我們的錫膏印刷機印刷線路板的。」在東莞市凱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下稱「凱格精密」)生產車間內,公司董事長邱國良指著一臺臺SMT全自動錫膏印刷機自豪地介紹。
得益於公司擁有的國際領先的印刷核心技術,該公司產品在全球市場佔有率達45%,全球市場銷量第一。1至4月由於大客戶對高端機的需求增加,公司銷售額同比上升10%。
凱格精密的情況是積極化解疫情影響的東莞企業的精彩縮影。東莞1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透露,東莞5月單月進出口金額1019.7億元,環比增長6.1%。其中,5月單月出口金額646.8億元,環比增長17.7%。產業鏈供應鏈實現基本穩定。
數據好轉的背後,是東莞政府和企業為穩住外貿基本盤所做的努力。疫情發生以來,東莞推出了《東莞市關於促進外貿穩定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穩外貿20條」)以及《關於進一步擴大開放積極利用外資的實施方案》等政策,打出穩外貿組合拳。政策紅利的釋放,使得東莞穩外貿初見成效。
拓展內銷
線上加博會成交超3億元
「線上加博會舉辦期間,店鋪的瀏覽量猛增,這對於『皓奇樂』品牌的打造相當有利。」談起線上加博會給企業帶來的效果,東莞皓奇樂文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殷榮忠表示很滿意。藉助線上加博會,該企業將線下的訂貨會搬到了線上,整個加博會期間,意向成交額達到了460萬元。
為幫助企業搶訂單、拓市場,第十二屆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特意於5月13至16日舉行了線上展(下稱「線上加博會」),共吸引了600家企業參展,其中像皓奇樂文化一樣的東莞企業達472家。為期4天的線上加博會成交超3.35億元。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於線上加博會的舉辦給予高度評價。他認為線上加博會不同於線下實體展的舉辦模式,將提升企業對各類數據的把控和應用。
「如果參展企業能利用好線上加博會帶來的數據流,企業在輕鬆賣貨的同時,還能根據銷售數據調整後續生產策略,實現智能生產。」白明說,這樣的線上加博會將加速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東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其實東莞一直在積極推動製造業「觸電」,鼓勵企業通過電商拓展銷售渠道。只不過疫情的發生,大大加快了企業「觸電」的步伐。
東莞除了舉辦線上加博會外,還聯合阿里巴巴、拼多多等7大電商平臺,舉辦「品質東莞 線上綻放」啟動活動,藉助「電商+直播」新模式,支持莞企開拓國內市場,穩住東莞企業產能。
數據顯示,僅5月份東莞共有20個鎮街(園區)的1745家企業參與各大電商平臺的直播活動,累計觀看人數達2515萬人,推動線上線下成交接近2億元。「電商+直播」是東莞企業拓展內銷市場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護航出口
加1億元支持企業投保出口保險
新冠疫情的暴發除了讓外貿訂單萎縮外,也使東莞企業出口不確定因素增加,拖欠貨款等現象時有發生,風險加劇。對此,東莞的做法是支持企業投保出口信用保險,化解風險。
據了解,東莞在原來安排1000萬元基礎上,不僅通過新設立的「50億元專項資金方案」追加1億元資金投入,而且將資助比例從20%上調至50%,封頂金額從50萬元上調至100萬元。
東莞市商務局近日撥付了東莞市2020年第一批外貿企業申報支持擴大出口信用保險項目專項資金,19家企業共計獲得420.37萬元資助。
佳禾智能是此次獲得資助的19家企業之一,獲得資助近35萬元。作為一家以外向型為主的企業,佳禾智能主要通過OEM模式和ODM模式開展經營,且外銷收入佔比較大。購買出口信用保險來防範風險十分必要。該公司負責人表示,東莞對企業購買出口信用保險的補貼上調了不少,也一定程度上促進企業投保,大大降低了企業出口風險。
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據統計,截至5月份,東莞通過加大出口信用保險的支持力度,保障企業外貿出口規模(承保金額)超過45億美元,服務企業家數超過5300家,同比增長12%。
優化服務
有效降低企業出口成本
新冠疫情也讓企業出口渠道大受影響,如何讓「東莞製造」走得了、走得好成為東莞幫助企業化解影響的著力點之一。
早在2月14日,廣東(石龍)鐵路國際物流基地就發出了春節後首列中歐班列,中歐班列恢復正常運營,為粵港澳大灣區復工復產企業提供了可靠的物流通道。截至5月份,國際貨運班列實現兩位數增長,東莞石龍中歐班列開行47列,同比增加20.5%,貨物貿易額2.5億美元,同比增加24.97%。
物流渠道的暢通,讓「東莞製造」實現了走得了的目標,而通關效率的提升,則讓「東莞製造」能快速走向全球。疫情期間,海關出臺多項措施,積極引導企業使用「單一窗口」辦理進出口業務,有效提升了東莞港貨物通關效率。
「通關改革給企業帶來最大的感受就是對一些趕船出口和非工作時間的貨物通關效率快了。企業出口成本在下降。」宜家家居東莞出口集拼項目關務經理羅琦表示。
讓羅琦更高興的是,東莞通關速度還有可能更快。「穩外貿20條」提出將深化海運口岸24小時智能通關改革,全面提升通關效率。
此外,東莞還在穩定生產經營綜合成本、打造擴大進口重點平臺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的服務新舉措,降低企業出口成本。
白明表示,東莞給企業減負降成本的舉措,有效幫助企業抵禦疫情帶來的影響。
記者手記
東莞需要繼續給企業創造條件重煥生機
從1978年全國首家「三來一補」企業——太平手袋廠落戶開始,東莞就和外資外貿企業結下了不解之緣。近年來,在中國海關總署主辦的《中國海關》雜誌製作的「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榜單中,東莞已經連續3年排名第三位。東莞在中國對外貿易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因此,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如何穩住東莞外貿基本盤對於廣東乃至全國外貿有著重要的意義。
東莞沒有讓外界失望,一方面迅速進入戰時體制,形成了整體化聯合作戰體系,一方面頻頻釋放政策紅利,「穩外貿20條」等政策的出臺迅速讓東莞的外貿情況企穩、回暖。
行百裡半九十,外貿數據的向好並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東莞仍然需要繼續給企業創造條件,讓企業更有底氣面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比如可以加大對企業的金融扶持力度,讓企業有更多的現金流,讓企業沒有訂單也能撐下去,等到疫情趨緩,國際市場恢復,企業能夠重新煥發生機。
又比如可以繼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緩解企業的負擔。
相信有著多次成功應對危機的東莞,依然能打贏這次「外貿保衛戰」。在穩住外貿基本盤的同時,還能給其他城市提供應對經驗。
南方日報記者 戴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