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沉寂多年的鼠疫流行病又頻頻重現

2020-12-27 騰訊網

▲全球視野 本土思考

★專業/深度/睿見資訊盡在醫療旅遊

中國內蒙古地區最近封鎖了一個村莊,該村有居民死於死於鼠疫。鼠疫是百年歷史的疾病,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大流行病。

包頭市衛生委員會在其網站上的一份聲明中說,已向包頭市衛生部門報告了死亡情況,6日證實了受害者是黑死病。

聲明說,患者死於循環系統故障。它沒有提到病人是如何感染鼠疫的。

為了遏制這種疾病的傳播,當局封鎖了死者居住的蘇吉新村,並下令每天對房屋進行消毒。聲明說,到目前為止,所有村民都對該疾病進行了陰性測試。

該委員會說,已經隔離了該患者的9個密切接觸者和26個次要接觸者,並測試為陰性。

到今年年底,該村莊所在的地區達茂旗已被設置為三級警報,以預防鼠疫,在四級系統中排名第二低。

這是中國今年確診的第二起鼠疫,也是首例死亡。

先前的病例是在7月在內蒙古另一個城市巴彥淖爾發現的,這導致了另一級3級警報的發出並關閉了幾個旅遊景點。

在中世紀的黑死病大流行期間,由細菌引起的鼠疫通過跳蚤叮咬和受感染的動物傳播,在歐洲造成大約5000萬人死亡。

腺鼠疫是鼠疫的三種形式之一,它引起淋巴結腫大,發燒,發冷和咳嗽。

如果能夠及早發現,可以治療大多數感染的抗生素的出現有助於遏制瘟疫的爆發,防止了中世紀在歐洲見證的迅速傳播。

但是並沒有完全消除它-並且它最近又捲土重來,導致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歸類為重新出現的疾病。

常見復發

世衛組織表示,每年有1000至2,000人患上鼠疫。但是這個總數可能太小了,因為它沒有考慮未報告的案件。

根據2016年的數據,幾乎每個大陸都有鼠疫的可能性,尤其是美國西部,巴西的部分地區,東南非洲的零星地區以及中國,印度和中東的廣大地區。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在美國,每年有數至數十起鼠疫病例。2015年,科羅拉多州有2人死於鼠疫,而前一年該州報告了8起病例。

國家衛生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9年間,中國報告了31例鼠疫病例,其中12例死亡。

包頭政府6日警告說,有「人類瘟疫在城市蔓延」的危險,並敦促公眾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如果出現發燒或咳嗽症狀,應立即就醫。

他們還敦促人們在旅行時減少與野生動物的接觸,並避免狩獵,剝皮或進食可能引起感染的動物。

根據新華社的報導,上個月在蒙古確認了兩例鼠疫鼠疫-兩個兄弟倆都吃過土撥鼠肉。2019年5月,蒙古的另一對夫婦在吃了土撥鼠的生腎後死於鼠疫,人們認為這是對身體健康的民間療法。

土撥鼠是一種大型的地松鼠,在中國和鄰國蒙古的某些地區食用,歷史上曾在該地區引起鼠疫暴發。

據信,土撥鼠引起了1911年的肺鼠疫流行,在中國東北地區造成約63,000人死亡。人們一直在搜尋它的皮毛,這種皮毛在國際貿易中廣受歡迎。患病土撥鼠的皮草產品在全國各地交易和運輸-一路上感染了成千上萬人。

China seals off village after bubonic plague death in Inner Mongolia

Authorities in the Chinese region of Inner Mongolia have sealed off a village after a resident there died from bubonic plague, a centuries-old disease responsible for the most deadly pandemic in human history.

The death was reported to health authorities in Baotou city on Sunday and the victim was confirmed to be a bubonic plague patient on Thursday, the Baotou Municipal Health Commission said in a statement on its website.

The patient died of circulatory system failure, according to the statement. It did not mention how the patient had caught the plague.

To curb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 authorities sealed off Suji Xincun village, where the dead patient lived, and ordered daily disinfection of homes. All villagers have so far tested negative for the disease, the statement said.

Nine close contacts and 26 secondary contacts of the patient have been quarantined and tested negative, the commission said.

Damao Banner, the district where the village is located, has been put on Level 3 alert for plague prevention, the second lowest in a four-level system, until the end of the year.

This is the second case -- and first death -- of bubonic plague China has confirmed this year. The previous case was discovered in July in Bayannur, another city in Inner Mongolia, leading to the issuing of another Level 3 alert and the closure of several tourist spots.

Plague, caused by bacteria and transmitted through flea bites and infected animals, killed an estimated 50 million people in Europe during the Black Death pandemic in the Middle Ages.

Bubonic plague, which is one of plague's three forms, causes painful, swollen lymph nodes, as well as fever, chills, and coughing.

The advent of antibiotics, which can treat most infections if they are caught early enough, has helped to contain plague outbreaks, preventing the type of rapid spread witnessed in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But it has not been eliminated it entirely -- and it has made a recent comeback, leading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to categorize it as a re-emerging disease.

Common recurrence

Anywhere from 1,000 to 2,000 people get the plague every year, according to the WHO. But that total is likely too modest an estimate, since it doesn't account for unreported cases.

According to 2016 data, the possibility of plague exists on almost every continent, especially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parts of Brazil, scattered areas in southeast Africa and large swaths of China, India and the Middle East.

In the US, there have been anywhere from a few to a few dozen cases of plague every year, according to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2015, two people in Colorado died from the plague, and the year before there were eight reported cases in the state.

In China, 31 cases of plague were reported between 2009 and 2019, including 12 deaths, according to data released by the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n Thursday, Baotou authorities warned of a risk of "a human plague epidemic spreading in the city," and urged the public to take extra precautions and seek immediate medical attention if they develop symptoms of fever or coughing.

They also urged people to reduce contact with wild animals while traveling and avoid hunting, skinning or eating animals that could cause infection.

Last month, two cases of bubonic plague were confirmed in Mongolia -- brothers who had both eaten marmot meat, according to China's state-run news agency Xinhua. In May 2019, another couple in Mongolia died from the plague after eating the raw kidney of a marmot, thought to be a folk remedy for good health.

Marmots a type of large ground squirrel that is eaten in some parts of China and the neighboring country Mongolia, and which have historically caused plague outbreaks in the region.

The marmot is believed to have caused the 1911 pneumonic plague epidemic, which killed about 63,000 people in northeast China. It was hunted for its fur, which soared in popularity among international traders. The diseased fur products were traded and transported around the country -- infecting thousands along the way.

相關焦點

  • ...王子結束自我隔離,我們來了解幾個世紀來,流行病如何影響英國王室
    儘管查爾斯王子是此次疫情中第一個被感染的英國皇室成員,但他絕不是第一個在大流行病中受影響的皇室成員。從14世紀的黑死病到20世紀的西班牙流感,這些致命疾病從不搞區別對待。英國皇室成員也從未逃脫過大流行病的困擾,他們倖存了下來——在某些情況下,這改變了歷史的進程。鼠疫鼠疫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疾病之一,一種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可以從動物傳染給人類。
  • 內蒙古出現「一號傳染病」鼠疫的確診病例,且發現了3個鼠疫疫點
    「鼠疫」這個名詞並不陌生,因它是位列中國法定甲類傳染病之首的「一號病」,曾被稱為「黑死病」,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發病快、死亡率高。鼠疫的臨床類型包括三種:腺鼠疫、肺鼠疫、敗血型鼠疫。其中腺鼠疫最為常見,在不治療的情況下,死亡率為50%,危害性相對小些;而肺鼠疫、敗血型鼠疫,在不治療的情況下死亡率高達100%。潛伏期較短,最短的感染者當日死亡,一般潛伏期為1-6天。感染鼠疫後的臨床症狀為發熱、寒戰、淋巴結疼痛、咳嗽、咳血或者出血等。中國新聞網消息,內蒙古烏拉特中旗溫更鎮在6月18日發現4隻自斃鼠,經檢測被斷定這些自斃鼠是因感染鼠疫而死。
  • 曾世界流行的鼠疫、霍亂為何被定義為甲類傳染病?
    曾世界流行的鼠疫、霍亂為何被定義為甲類傳染病?包括鼠疫、霍亂兩種。甲類傳染病一經發現,必須城鎮2小時內、農村6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上報。提到鼠疫,大家一定會聯想到中世紀大名鼎鼎的黑死病。14世紀中葉,一種名為「黑死病」的瘟疫,在當時的歐洲大陸瘋狂肆虐,先後奪走了近5000萬人的生命。這一數字相當於當時整個歐洲總人口的1/3。
  • 盤點歷史上最致命的5次疫情和流行病
    因此,WHO認為COVID-19現在可以被表述為大流行病。截止3月12日(中歐時區上午10時)全世界受新冠病毒影響的國家和地區什麼是疾病的「大流行」?歷史上最致命的5次疫情和流行病安東尼瘟疫這場瘟疫以羅馬皇帝安東尼命名,爆發時間始於165年,持續到180年。估計有500萬人死於天花。據信,它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塞琉西亞(現在的伊拉克),並由圍攻羅馬的士兵傳播到羅馬。在大流行期間,估計每天有2000名羅馬人死亡。
  • 「黑死病」現身內蒙古,當地已啟動3級防控,它會變成流行病嗎?
    「黑死病」現身內蒙古,當地已啟動3級防控,它會變成流行病嗎?多年來,其實對於我們來說,鮮少會聽到鼠疫的暴發,而且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醫學水平等提高,鼠疫給人的感覺好像也消失了,其實它一直都存在,而且在一些局部地區也時不時的就會有散發性病例出現。
  • 為何強大的馬刺在08-13年會沉寂多年?實力強悍卻沒有總冠軍
    為何強大的馬刺在08-13年會沉寂多年?實力強悍卻沒有總冠軍 其實馬刺這幾年並沒有沉寂。
  • 阿旗婦幼保健所組織新冠肺炎、鼠疫防控全員培訓
    按照市衛健委的有關要求,在鞏固全區鼠疫、新冠等傳染病健康促進與教育和科普宣傳的基礎上,為進一步強化新冠肺炎和鼠疫的相關防控宣傳教育工作,10月26日下午,阿魯科爾沁旗婦幼保健所開展了新冠肺炎和鼠疫防控知識健康教育培訓,醫院全體職工參加了此次培訓。
  • 美國科羅拉多州松鼠被檢測出感染鼠疫,官方警告可能傳人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14日報導,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一隻松鼠身上的黑死病(鼠疫)檢測結果呈陽性。傑斐遜縣公共衛生部發布的一份新聞稿顯示,這隻松鼠於7月11日在莫裡森鎮被檢測出陽性,這是該縣今年出現的第一例鼠疫病例。
  • 除了新冠肺炎之外,古今中外最嚴重的20種流行病和大流行是哪些
    瘟疫和流行病在人類存在的整個過程中肆虐,經常改變歷史進程,甚至有時標誌著整個文明的終結。以下是20種歷史最嚴重的流行病和流行病,從史前到現代。1.中國東北史前流行病:大約公元前3000年在中國發現了一座距今5000年前的房址,裡面裝滿了骷髏,這是一場致命流行病的證據。
  • 楊瑞馥:基因組學揭開全球鼠疫傳染病爆發規律,中國可能是發源地
    全國15%的國土是鼠疫疫源地鼠疫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在自然界中流行於野生齧齒動物和跳蚤動物,偶爾經過跳蚤傳播給人,人得病之後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導致肺鼠疫,肺鼠疫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因此是一種非常烈性的傳染病。歷史上曾有三次鼠疫大流行,中世紀的黑死病導致了非洲將近五分之二到五分之三的人死亡,改變了整個人類文明的進程。
  • 1911年,另一場流行病席捲中國。那時,世界各國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1911年,一場致命的流行病在中國蔓延。它的起源似乎與一種野生動物有關,但在當時,沒有人能夠確定它是什麼。政府採取了封鎖、隔離措施、戴口罩、旅行限制、大規模火葬死者以及邊境管制等措施。然而,依然有6萬多人死於疫情。 為了疫情控制,中國政府在北部城市瀋陽召開了國際鼠疫會議。
  • 20世紀初的東北大鼠疫,如果不是他,就會有死人百萬的慘劇發生
    鼠疫,另一個叫人聞之變色的名稱叫「黑死病」,因為死者周身犯黑,故名。這種流行病對當年的歐洲人來說,是永遠無法抹去的傷痛。因為從1347至1353年短短的6年時間內,這場大鼠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這個比例數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 肆虐歐洲的鼠疫為何在中國鎩羽而歸?此人力挽狂瀾,經驗至今受用
    鼠疫,在39種法定傳染病中位居第一位。直到今天,歐洲人提起鼠疫依然不寒而慄。在中世紀時期,鼠疫曾肆虐歐洲,三年內奪走2500萬人生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恐懼的歐洲人給它起了一個可怕的名字:黑死病。
  • 王立祥言:歷史長河中應對流行病的「三力」方略
    曾幾何時,肆虐全球的鼠疫、霍亂、天花,乃至近半個世紀來的愛滋病、伊波拉病毒,直至今天的2019冠狀病毒病,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沉重的災難。讓我們溯古思今,縱觀歷史長河上人類與流行病的鬥爭歷程,可謂是綿延數千年從未停止,相應也催生了應對流行病的科學理論、科學技術、科學普及「三科」的重大變革。人類如何掌握防控流行病的主動權,絕不任由其宰割禍害,直至徹底戰勝流行病任重而道遠。
  • 美國科羅拉多州一松鼠感染鼠疫 若不採取預防措施可能感染人
    美國科羅拉多州一松鼠感染鼠疫 若不採取預防措施可能感染人  Emma Chou • 2020-07-15 15:30:01 來源:前瞻網
  • 流行病是種社會「壓力測試」|專訪《人類大瘟疫》作者霍尼斯鮑姆
    英國醫學史學者馬克·霍尼斯鮑姆(Mark Honigsbaum),從事流行病歷史與科學研究多年,先後任教於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和英國城市大學,著有《大流感流行史:死亡、恐慌和歇斯底裡,1830-1920》和《人類大瘟疫:一個世紀以來的全球性流行病》等著作。
  • 被傳染病改變的歷史:鼠疫流行與華北社會的變遷
    萬曆十六年以後不再見有類似的記載,但疫情的沉寂只維持了不長的一段時間,從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開始,大同府又爆發新一輪的鼠疫流行,「三十八年四月大同屬縣旱飢,九月癘疫,多喉痺,一二日輒死」。所謂的「喉痺」在臨床上表現為氣管及支氣管黏膜極度充血,造成血管與淋巴管內皮細胞的損害及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變化,並導致患者的迅速死亡,這是肺鼠疫的臨床症狀。
  • 歷史中的疫病隱喻:鼠疫,霍亂,黃熱病
    《圍殲街頭》攝影師約瑟夫·麥克唐納在黑白熒幕上用絕佳的長鏡頭點明了時間的發展,接著穿越過鐵路和站臺標誌著鼠疫在悄無聲息地進化。高爾察克(劉易斯·查爾斯飾)被謀殺的場景最初在沿著鐵軌的倉庫外展開,逃命的高爾察克與追擊他的人共演了一出「死亡之舞」。這個鼠疫的攜帶者即將喪命於槍下,此刻這群施暴者和觀眾都忽略了他已經發病且病入膏肓的事實。
  • 近代早期歐洲的鼠疫
    1346-1350年之間,鼠疫(黑死病)大約奪走了歐洲2000萬人的性命,大約是當時人口的1/4。此後幾百年鼠疫在歐洲肆虐,到17世紀後半期戛然而止。鼠疫對歐洲社會造成嚴重影響,學者們至今仍舊在為其緣起及消失原因爭論不已。    鼠疫的肆虐    鼠疫俗稱為黑死病。
  • 100多年前,伍連德是如何抗擊東北大鼠疫的?
    東北鼠疫形勢十分嚴峻,為什麼馬來西亞華人伍連德逆行前往東北抗擊鼠疫?伍連德在檳榔嶼行醫時,曾與當時隨五大臣出國考察憲政的施肇基有過一面之緣。然而為了弄清疫情傳播的途徑,需要對鼠疫病死者進行解剖,這可讓當地的長官章大人犯了難,因為中國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死後要入土為安,在死者身上動刀要是給老百姓知道了,一定會鬧出治安事件的,於是章大人勸伍連德放棄這樣的想法。但是在這樣的阻力下,伍連德最後還是得償所願,他是如何辦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