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 通訊員 李翔宇
    為主動對接「一帶一路」,積極服務開放強省,為浙江打造「重要窗口」彰顯浙外智慧和擔當,近日,浙江外國語學院「一帶一路」學院正式揭幕授牌。11月30日,浙江省副省長王文序為浙江外國語學院「一帶一路」學院揭幕。
    
    揭幕儀式上,校黨委書記宣勇表示,「一帶一路」學院將以服務浙江「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建設、助力中國特色自貿區(港)建設、落實我省僑情僑需研究、統籌我省涉外法治建設為發展特色,按照「一帶一路」學院、華僑學院、國際學院「三院融合統籌發展」的理念,奮力建成服務國家戰略水平一流、國內知名的高端應用研究型學院,為服務浙江「重要窗口」建設貢獻浙外智慧,彰顯浙外力量。
    11月28日,「一帶一路」學院授牌儀式暨「一帶一路」涉外法治專題會議與第四屆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法治論壇在此舉行。國家部委、省級機關、地方政府、政法系統等的相關領導,全國各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教授及僑領、企業代表等出席。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姜增偉通過視頻形式發表致辭,他希望「一帶一路」學院堅持高質量發展,打造高端智庫;堅持創新思路,打造人才基地;堅持國際視野,打造合作平臺,為新時代中國對外開放事業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邊疆所所長、研究員邢廣程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取得了豐碩的建設成果,「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的形式,浙江又肩負著「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任務。在這樣的形式下,「一帶一路」學院成立可謂恰逢其會、適逢其時。期待浙江外國語學院能充分發揮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和的優勢作用,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積極探索新思路、新方案,找準定位、凸顯特色,成為「一帶一路」不可或缺的思想庫、倡導者、建言者和實踐者。
    浙江省委政法委一級巡視員、省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陸劍鋒指出,浙外設立「一帶一路」學院,是始終與國家同呼吸、與時代共命運的真實寫照,是教育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生動實踐。「一帶一路」學院以浙江省法學會自由貿易園(港)區法治研究中心為主要依託,將來可為國家部委、浙江省相關職能部門、浙江省各地方政府提供高水準智庫服務和決策諮詢,為浙江自貿試驗區賦權擴區建設作出浙外貢獻,彰顯浙外力量。
    
    浙江省發改委一級巡視員、省「一帶一路」辦公室副主任徐幸在致辭中提到,浙外「一帶一路」學院的定位與浙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遠景目標有著密切的聯繫。學院儘管成立時間不長,但是已經積極主動服務浙江戰略需求,為浙江省發改委、浙江省自貿中心、浙江省「一帶一路」綜合服務中心等政府機構提供智囊服務,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希望學院踐行使命,推動浙江省「一帶一路」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奮力打造對外開放「重要窗口」,交出高分報表。
    浙江省自貿辦副主任、省商務廳總經濟師朱軍則對浙外「一帶一路」學院的建設和發展提出幾點希望,一是深入研究賦權擴區,二是深入研究營商環境,三是深入研究治理體系,為浙江自貿區清晰釐定管理機構全責和保障運行機制運作順暢,推動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作出積極貢獻。
    論壇上,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委員、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原司長、中國駐馬來西亞原大使、外交部原法律顧問黃惠康和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丁偉分別作了題為《加強法治保障,防範投資風險,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與《臨港新片區法治保障的模式與路徑選擇》的主旨報告。
    學校聘任9位專家為浙江外國語學院「一帶一路」學院發展委員會(專家諮詢委)首批專家委員。
    下一步,浙江外國語學院將繼續堅持浙江所需、浙外所能、社會所盼,建設好「一帶一路」學院,為浙江省「重要窗口」建設交出發展的高分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