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武漢籍女學生張睿茹,是一名00後大學生,她在新時代大講堂用英文演講了《疫情後,我讀懂了萬眾一心》。她說自己3歲就學會了唱國歌,但直到到了20歲,經歷這次疫情才理解其中「萬眾一心」的真正含義。
隨著疫情肆虐,武漢封城,註定這個春節的不平凡。而張睿茹的父母因為多日發燒,必須到醫院進行隔離治療,家裡只剩下她一個人,第一次感覺到如此孤單。離開父母她得獨自生活,不過幸好她有這個能力照顧好自己,會做飯會洗衣服會網購。父母安頓好在醫院就立即視頻通話,詢問她的情況,而張睿茹也是因為牽掛一夜無眠,因為疫情,她才體會到原來自己這麼愛自己的父母,也讓自己意識到該扛起肩上的責任。
在父母入院2周後,自己也發燒了,要接受14天的隔離觀察,幸運的是她只是細菌感染。跟其他需要被隔離的人一樣,對於可能被病毒感染的焦慮,對置身於與世隔絕環境的不安,擔心自己會死在那裡。因為當時還處在混亂當中,醫護人手不足,物資緊缺。
也是因為經歷了這些,讓她看到醫護人員是如何捨生忘死,為了接納新病人會忙碌準備一整天,出現缺漏的地方,還感覺到非常的抱歉。
絕大多數人都理解醫護人員的不易,也有人不理解甚至大聲抱怨 ,但醫護總能冷靜應對,那些醫護都來自全國各個城市,有些只比張睿茹大那麼三四歲。她理解醫護人員其實都已經疲憊不堪了,也都擔心被感染,但是面對病人,誰都沒有流露出來。
她很受感動的一件事情就是,武漢封城,熱乾麵吃不到了。一位來自深圳的志願者,知道他們很愛吃熱乾麵,就特意為他們送去,這些細節卻給他們帶去了家的溫暖。
張睿茹說自己出生於2000年,3歲就會唱國歌,第一次聽到「萬眾一心」;8歲時,理解的「萬眾一心」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支援地震後的汶川;到了20歲,經歷了此次疫情,她終於明白了這些詞的含義。
「中國人民齊心協力對抗新冠,全國各地醫護人員紛紛馳援武漢,各個城市也都支援物資、食品。最重要的是幾億人呆在家裡,避免病毒擴散。祖國人民齊心協力,我非常驕傲。」
面對這場百年一遇的疫情,經歷了可怕的病毒侵襲,但張睿茹依然選擇樂觀,她覺得全世界人民萬眾一心,一起幫助他人,新冠疫情終將會被戰勝。
經歷了一場疫情,讓她真正理解,「正是對他人的愛,讓最膽小的人也能成為最勇敢的戰士,承擔最重大的責任,甚至捨己救人。在對抗新冠疫情的戰鬥中,我在醫護人員、志願者、飯店老闆、公交司機以及無數人身上看到了這份愛。」
這個清華學霸武漢才女才20歲,在有父母呵護的家庭環境健康無憂地成長,一路順遂,步入了中國頂級高校殿堂——清華大學。通過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疫情,對國家、對愛有了全新的理解和體會!
清華學子張睿茹通過自己親身體驗、觀察 和思考,通過疫情真正理解了什麼是「萬眾一心」,懂得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團結合作精神,通過演講讓外界不了解我們的人看過之後重新理解中國、理解中國人民!
相關閱讀:
那個在視頻裡哭著說要「報效祖國」的回國女留學生,真行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