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孩子開始上網課,手機、平板、電腦、電視輪番敞開用,好比讓孫猴子來看守蟠桃園。我們這些家長化身『大齡書僮』,做助教陪讀到快崩潰了。」
上海中小學生在線教育「空中課堂」已經滿月了,初三學生小林的媽媽這樣描述自己的狀態。
為了解疫情期間上海市大中小學生狀況,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通過「上海調查」微信公眾號開展線上問卷調研,成功回收初中學生家長問卷15.7萬份。
4月1日公布的初中學生家長問卷顯示,在陪伴孩子學習時,從選擇積極態度的家長看,表示有耐心的最多,達到36.1%,表示滿意的有26.4%,表示欣賞的有14.8%,表示擔心的有34.2%;從家長負面情緒的影響來看,有打罵衝動的佔16%,不滿意的佔19%,厭煩的佔4.6%。
3月30日公布的小學篇裡,三成左右家長明確表示,陪伴孩子學習時有消極態度。調查顯示,在陪伴孩子學習時,從選擇積極態度的家長看,表示有耐心的最多,達到36.7%,表示滿意的有26.4%,表示欣賞的有15.3%,表示擔心的有31.7%;從家長負面情緒的影響來看,有打罵衝動的佔28.2%,不滿意的佔22.1%,厭煩的佔7.3%。
小學家長問卷調查。「上海調查」微信公眾號 圖
調查還顯示,家長對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的效果總體持肯定態度,但對網絡課程的最大顧慮是影響視力。在使用電子設備學習時長方面,近半小學生每天時長超4小時,超七成初中學生每天時長超4小時。
相對於家長們的憂心衝衝,學生們則相對淡定。
華東師大二附中高三學生俞岑樺表示,網課與在學校並無太大的不同,每個星期都有語數英和「小三門」的測驗,線上考試的頻率也沒有改變,老師會通過攝像頭「雲監考」。對於延期一個月高考,他希望好好利用,爭取考入心儀的大學。
盧灣中學八(4)班的學生陸祺悅還用微視頻記錄下身邊的同學和老師對「全民網課」的看法,同學們紛紛表示「終於可以一覺睡到8點才上學」;還有的同學立下小目標:「想趁著這段時間,一舉翻身變成學霸。」
復旦大學家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建議:孩子上網課能夠順利度過已經很不容易,家長要放低對孩子在家上網課的期望值,要和孩子平等討論如何解決居家網課問題,多問問孩子希望爸媽怎麼幫他,培養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成就感,並加深孩子對父母的信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