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有罪,布袋戲無罪,細數霹靂幾宗罪!

2020-12-16 瀚史輝文

霹靂官方錯誤的立場和諸多錯誤的言論,一直是戲迷和道友不願面對的,他們在布袋戲上付出的努力以及對布袋戲的發展不可抹滅,但是一切的前提是我們是一個國度的人,我們是一家人。妄圖通過某些成就而否認這一點是不可原諒的。如今大陸與霹靂官方的種種合作也紛紛取消。我相信,在取消合作之前,諸多合作方肯定通告過霹靂官方,希望他們給出一個真誠的太多和道歉,然而時至今日,霹靂官方真的令大陸的戲迷和道友們傷心了。

霹靂布袋戲資深操偶師丁振清就新冠肺炎發布不當言論,深深傷害了廣大戲迷的心。他在社交媒體上大致意思說:「每次看到點讚的網友、名字裡有「冠」字都會連聯想到「新冠病毒」!算了~還是叫「武漢病毒」好了,這樣才不會瞎想」!

而在霹靂官方節目《超級霹靂會》中,主持人小狄分裂國家的言論,再一次燃爆戲迷的心!對此廣大戲迷諸方道友都紛紛要求霹靂官方給出一個道歉,霹靂官方遲遲未作回應,只在其微博更新了一個不痛不癢、毫無誠意的聲明。

這樣毫無誠意的聲明並不能得到廣大戲迷和道友的認可,更有道友認為這樣的聲明就像快遞弄錯了收貨地址一樣,不痛不癢。

更有網友深扒出霹靂董事長黃強華認定臺灣為國家的說辭。再一次節目錄製中,黃強華說:「臺灣本身就是一個,多元融合的一個國家。」而且霹靂官方的許多高層都認為從臺灣來大陸就是出國。

近年來,霹靂節目組不斷的發布不合時宜的言論,其中包括分裂國家、地域歧視、辱華等方面的言辭,廣大戲迷出於包容、喜愛、以及對其所處尷尬環境,都給予了最大限度隱忍,然而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挑戰戲迷底線,就無可饒恕了。

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傀儡戲、掌中戲、指花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福建泉州或漳州等地區用布偶來表演的傳統地方戲劇劇種。1750年代,大量閩南移民進入臺灣,布袋戲也隨之傳入,其劇本以古書、演義小說等為主,被稱作古冊戲,口白較則文雅多詩詞,講求動作的細緻性,伴奏音樂以南管音樂、北管音樂為主,其依託是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

近代,福建本地布袋戲漸式微,惟臺灣布袋戲仍繼續發展。最為突出的就是臺灣布袋戲師傅黃海岱。黃海岱可以說是臺灣布袋戲第一人,獲取的成就無數,1998年黃海岱榮獲臺灣教育部門民族藝術藝師,成為臺灣最高齡之布袋戲宗師。1999年更獲得全球中華文藝藝術薪傳獎、終身奉獻獎。2000年獲頒臺灣文化獎的殊榮,2002年榮獲臺灣文藝獎。2007年雲林縣議會更決議將黃海岱的生日1月2日定為「雲林布袋戲日」。布袋戲在臺灣有很多分支,幾乎全部出自黃海岱一脈。黃海岱育有八子二女,最出名的是次子黃俊雄。上世紀七十年代黃俊雄將布袋戲以影像的形式搬上螢屏,開創了電視布袋戲時代。相較傳統布袋戲劇團與觀眾大幅減少,電視布袋戲獲得了較大發展。

臺灣布袋戲目前比較有名的是霹靂布袋戲、金光布袋戲和天宇布袋戲,上世紀80年代末,黃俊雄之子黃強華與黃文澤繼承衣缽,組成大霹靂節目錄製公司,以「霹靂布袋戲」搶攻錄像帶市場; 另外一方面,黃俊雄三子黃文耀成立「大天宇」推出「天宇布袋戲」; 黃俊雄本人目前則和小兒子黃立綱與長女黃鳳儀共同經營「金光布袋戲」。這三者都是黃海岱一脈流傳,之所以分為這麼多分支,據說是黃家後代的經營理念不同,又或者牽扯家族恩怨,此文不做論述。

可以說霹靂布袋戲是臺灣乃至大陸做得最好的布袋戲,布袋戲本來就是一種小眾文化,霹靂公司通過改良人偶的大小和精緻程度,通過螢屏展示在廣大戲迷面前,對布袋戲的發展有積極意義,通過廣大戲迷的傳播,目前現在大陸有了不小的受眾群體。然而這一切終將隨著霹靂集團內部員工一而再再而三的不當言論,而灰飛煙滅!

但是「布袋戲」何其無辜!有罪的是「霹靂國際多媒體」!

相關焦點

  • 霹靂布袋戲的最佳「食用」步驟
    》開播以來,霹靂布袋戲已經出品70多部劇作,劇集超過3000多集,人物多達到上千個。以下盤點了霹靂布袋戲的初級入坑指南,供各位參考。1。 《霹靂劍蹤》——最多好評的入坑劇《霹靂劍蹤》於2005年2月推出,總計30集。講述了發生在遙遠的北域,刀劍金三角陰川蝴蝶君、一劍封禪、劍雪無名協同中原武林群俠以及素還真,對抗武林惡勢力出手金銀鄧九五等人,結束武林浩劫的故事。
  • 霹靂布袋戲·清明特輯·不能忘卻的退場!
    最近霹靂布袋戲因其操偶師丁振清的不當言論二慘遭下架。眾多道友這次出奇的一致,沒有縱容這次霹靂的錯誤!追其原因,大概是愛之深,責之切。霹靂布袋戲頻頻以錯誤言論試探內地觀眾的心理,道友們都沒有過分計較,而這次涉及到了戲迷道友們的底線和原則:家國情懷!一個中國原則!加之近年來,霹靂官方劇情製作節節下降,甚至拖泥帶水、敷衍了事!也造成眾多道友的不滿!於是這次道友們對霹靂官方不在慣著!經此一事,霹靂官方在內地的合作可以說是全軍覆沒!數年的心血付之一旦!
  • 霹靂布袋戲新手入坑指南
    自從1988年的《霹靂金光》開播以來,霹靂布袋戲已經出品70多部劇作,劇集超過3000多集,人物多達到上千個。以下盤點了霹靂布袋戲的初級入坑指南,供各位參考。 1.《霹靂劍蹤》——最多好評的入坑劇《霹靂劍蹤》於2005年2月推出,總計30集。
  • 道友們,是否糾結要不要看霹靂布袋戲?
    2020年3月下旬霹靂布袋戲慘遭各大平臺下架,霹靂官方的一些重要人員數次的口舌之快,給內地道友心理留下的是什麼?相信霹靂官方心中不會沒數!目前很多道友都已明確表示不會再看,一棄到底;還有道友表示等兩岸一統後,安心理得的看自家的霹靂布袋戲;更多的道友是捨不得,覺得繼續看會有縱容霹靂之嫌,關鍵是不知道去哪裡看?很是糾結。其實布袋戲本身無罪,布袋戲本身就是祖國優秀的地方劇種,只不過霹靂作為臺灣企業將其發揚光大而已,這是不可否認的!
  • 走進霹靂布袋戲:處處可見的「霹靂魅力」
    霹靂布袋戲至80年代誕生開始,便造成了巨大的轟動,在往後的30多年的歲月裡一直道友深受喜愛。霹靂布袋戲是如何大受歡迎的呢,這要從黃氏兄弟二人說起。黃強華和黃文擇兄弟出生於布袋戲世家,在電視布袋戲教父黃俊雄手中接下黃家布袋戲第三代的棒子後,便創立了自己的公司,至此,「霹靂」二字便逐步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 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我為霹靂布袋戲點個讚!
    ‖雖然沒有資本去整合天朝道教神仙體系打造只屬於天朝的神魔紀元是一個遺憾,但其實天朝是擁有能與漫威宇宙相提並論的作品的,它就是霹靂國際旗下的霹靂布袋戲!下面漫遊君將正式開啟我們今天的分析:「為什麼說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有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
  • 霹靂布袋戲中的儒學世界
    霹靂布袋戲中的儒學世界 2020-09-24 16:48:00來源:北國網
  • 真心錯付《霹靂布袋戲》
    今日繁忙之餘,翻看網絡資訊,最令編者震驚的是,各大網站平臺紛紛下架《霹靂布袋戲》相關作品。究其原因是因為霹靂貓叔「武漢肺炎」言論以及霹靂其他人員的臺獨言論!實實令編者驚詫與憤怒。編者喜歡霹靂布袋戲也將近十年了,此前也用這個帳號發表過很多霹靂布袋戲的內容和視頻,這讓編者有一種真心錯付的痛心與憤怒。
  • 霹靂布袋戲:傳統劇種也酷炫
    這尊傳奇戲偶叫「清香白蓮素還真」,他是霹靂布袋戲第一男主角,背後那家老店如今是臺灣首家上市的文創企業,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從傳統形態的布袋戲到豐富多元的文創事業,霹靂布袋戲走了多遠的路,又如何能在兩岸乃至國際上打響名號?記者日前探訪了位於臺灣雲林縣的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總部。
  • 霹靂布袋戲:用木偶講好霹靂故事
    這便是木偶戲的魅力,「木偶戲」起源於漢朝,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並憑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在全世界範圍內流行起來。捷克的提線木偶;越南的水上木偶;日本的文樂木偶;中國的霹靂布袋戲都深受喜愛。(越南的水上木偶:圖片來自於網絡)霹靂布袋戲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問世時深受好評,一舉捕獲觀眾的心。
  • 霹靂布袋戲,一份匠心一份木偶情
    臺前敘述者在三弦琴樂手的伴奏下講述木偶的故事……中國也有近年來大熱的霹靂布袋戲,它脫胎於三百年前起源於福建泉州的布袋戲,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演變為利用光影效果,特效技巧等現代技藝講述故事的劇集。 木偶戲是依託於木偶這一表演道具,衍生出來的表演藝術。可以說木偶是木偶戲的靈魂,對比國外的木偶,霹靂布袋戲對於表演的木偶有著一份自己獨特的匠心和木偶情。
  • 下架又上架的《霹靂布袋戲》,還是又下架了
    《霹靂布袋戲》,是臺灣地區一種「文化劇」。從1984年開始至今,已經更新了2500集。 《霹靂布袋戲》,因每一齣劇中的名字均帶有「霹靂」二字而得名。雖然從1984年就開始製作發布了《霹靂城》,但是大家所熟知的是在1988年發布的《霹靂金光》。
  • 霹靂布袋戲30年的發展歷程,用心講好霹靂故事
    霹靂布袋戲是如何大受歡迎的呢,這要從黃氏兄弟二人說起。黃強華和黃文擇兄弟出生於布袋戲世家,在電視布袋戲教父黃俊雄手中接下黃家布袋戲第三代的棒子後,便創立了自己的公司,至此,「霹靂」二字便逐步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要說霹靂布袋戲30年來的發展歷程的功臣,絕對離不開這兩位「靈魂人物」——黃強華與黃文擇。黃強華與黃文擇兄弟不管是性格和專長都十分互補。
  • 愛之深,道友眼中的霹靂布袋戲
    在霹靂布袋戲男主角「素還真」出場三十周年系列紀念活動中,霹靂官方聯合眾戲迷組成一個420人規模的操偶團隊,現場一起表演霹靂布袋戲,成功打破最大規模的業餘木偶戲演出的吉尼斯世界記錄!在傳統戲曲逐漸沒落的今天,霹靂布袋戲獨秀於林,誕生30多年來受到粉絲們大力追捧。
  • 《霹靂布袋戲》跳反:江湖再見,道不同終究不相為謀
    雖然屬於小眾文化,但以《霹靂布袋戲》為首的布袋戲表演在這幾年間得到了廣泛傳播,在國內同樣擁有極具黏性的粉絲群體,這幾年更是因此收穫頗豐。那群互稱「道友」的布袋戲粉絲們,估計怎樣也無法想到,這麼小眾的圈子也能搞出如此巨大的風波。
  • 起源於福建泉州,霹靂布袋戲前世今生
    每當迎神廟會的場合,走街串巷的操偶工人都會將肩擔上的戲箱與舞臺放下,在鄉親們期待的目光中搭好簡易木架舞臺,然後躲在布幃下,用靈巧的十指和惟妙惟肖的口白表演一出又一齣戲曲。「一語道出千古事,十指搬弄百萬兵」這便是最早期的傀儡戲。因演出的戲偶偶身極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也就有了布袋戲之通稱。
  • 論霹靂布袋戲,誰看過
    最近重溫了《霹靂布袋戲》,這個由原創的閩南語布袋戲,姑且算是動畫片吧,真的是挺好看的,特效那些也算是完美,以前跟現在看都時時在想這要是換真人拍出的電視劇不知道會怎麼樣?能不能完美演繹?特效能不能做那麼逼真?
  • 霹靂布袋戲,我們就此別過吧
    這個帳號前面寫了幾十篇關於霹靂布袋戲的文章,藉由這些文章也曾與很多有趣可愛的道友交流,但今天我只能和曾經很愛的霹靂布袋戲道一句山高路遠,我們就此別過。早上發現關注的布袋戲臺詞bot突然不更新並頭像全黑,驚詫之下點開霹靂布袋戲的超話,發現霹靂貓叔「武漢肺炎」言論以及霹靂會主持人節目上臺獨言論,再向前還翻到了霹靂ins上關於新冠疫情的海報。這種無恥的態度簡直令人震驚。原來臺獨抹黑大陸人的思想是如此的根深蒂固是嗎。
  • 道友留步,你喜歡霹靂布袋戲什麼?
    ,霹靂官方聯合眾戲迷組成一個420人規模的操偶團隊,現場一起表演霹靂布袋戲,成功打破最大規模的業餘木偶戲演出的吉尼斯世界記錄!在傳統戲曲逐漸沒落的今天,霹靂布袋戲獨秀於林,誕生30多年來受到粉絲們大力追捧。布袋戲的戲迷們常以「道友」自稱,一是源於早期的布袋戲中「三教」的戲份比較多,戲中常以道友稱呼修道之人;二是意為喜愛布袋戲的同道中人。從道友「觀」戲,今天讓我們走進霹靂布袋戲「道友」的世界,從外部的角度去了解霹靂布袋戲的魅力。
  • 霹靂布袋戲這個「寶藏劇」的開採方法
    俗話說「一入霹靂是深似海,從此安利成日常」,0202年了還有人沒聽說過霹靂布袋劇嘛?它,風靡30多年,引得無數兒女盡開言;它,至今已經出品3000多集劇情,被譽為「史上最難追的劇」(保守估計看完3年);它就是無數道友們的心頭好——霹靂布袋戲。如果你想看霹靂,但是不知道如何入手,下面這份安利請「吃」下,4部劇讓你徹底快速了解霹靂,了解這霹靂布袋戲的獨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