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小學生寫作文,都有一種莫名的喜感。在它們筆下,七大姑八大姨會幻化成各種模樣。
最近有一個孩子,不寫爺爺奶奶了,轉頭去寫自己的小姨。雖然字數不怎麼多,但是對於小姨的傷害性一定是極強的。
《我的小姨》
這天,老師給孩子留了一個作業,讓他們描寫人物。這個孩子就寫了小姨。當我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開始覺得很生動,但是越往後看越覺得有些不對勁。
我的小姨很漂亮,她是雙眼皮,鼻子qiao qiao 的,你以為她的鼻子是真的嗎?不,是jia 的。她的鼻子做過手術,所以才會這樣好看。
我可不敢mo她的鼻子,mo diao 的話,她就e上我們家的錢。我家可沒錢。
原來這孩子可是把他小姨的老底都揭了。估計這個孩子的小屁股可能要在小姨的手裡開花了。
小孩子的寫作一般都比較單一,但是也是真情實感,上面這個孩子有些字還不會寫,但是一看就知道孩子寫的是真事,而且也能得知她小姨的關係非常好。
但是這種作文出現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寫成這種就不錯了。但是孩子也會長大,對作文的要求也會逐步提升。
所以為了避免孩子出現陳詞濫作,我們還是要去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
1、從生活入手
要讓孩子去真實的體驗生活,從生活中得到感悟,就像我上個星期去玩遊戲的時候碰到了兩個小孩一起,後來他們媽媽說,這回你們周記可有的寫了,就把這次遊玩的經歷寫進去。
2、從課本入手
課本對於作文和語文當中來說都是一個基礎,我們要把課本吃透,這樣對孩子的語文功底和作文功底都有一定的好處。畢竟,能入選語文書的文章一定是好文章。
3、從優秀作文入手
家長們都會給孩子買一些滿分作文之類的書,我們可以讓孩子多看看讀讀,從中摘取他喜歡的句子,等到用的時候可以直接使用,不用再想了。其實對於小孩子來說,能寫出好的作文,第一步就是通過模仿,模仿好的作文,在逐步轉化成自己的話。
為了孩子更好地和課本融會貫通,我專門買了一套曹海棠老師編纂的《課文裡的寫作密碼》。整套作文書都結合小學語文教材,來練習孩子的寫作能力。每一篇文章都包含4個板塊。
一是導語,通過導語讓孩子知道一篇課文的重點是什麼?描寫了什麼?使用了什麼寫作方法?然後要寫什麼去練筆?
二是創意圖梳理課文,創意圖梳理使用的是思維導圖,樣式非常豐富,比如T型圖、時鐘圖、橋型圖、樹狀圖、毛蟲圖等等,通過這種思維導圖,更有助於孩子了解課文的內容和寫作特點。
三是圖文配合指導練筆,這個環節為孩子提供了優秀的詞彙庫、豐富的素材、還有搭建好的創意圖表,幫助孩子去構思,這樣練筆起來更好些、更輕鬆,也能增加文章的豐富和精彩程度。
四、佳作賞一賞,這個部分包括了全國各地以小朋友的優秀文章,孩子可以進行賞析,激發自己寫作靈感的同時,也能分析出自己與他人的差距!
這套作文書,有一種手把手教孩子寫作的感覺,相比只有文章的作文書,這套更加實用。其中的內容又是同步小學一到六年級的小學語文教材,在練習寫作的過程中,孩子還能重溫課本。
我家孩子使用《課文裡的寫作密碼》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寫出來的內容不在單一,修辭手法運用熟練了。
很多家長都認為,寫作文就是多閱讀就可以了,但是缺少分析、重新理清思路的過程,可能永遠都只是套用別人的文章,孩子永遠不能實現自己寫出優秀的文章,這個問題值得家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