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 「探火」還要邁幾道坎?

2020-12-23 環球網

科學大爆炸天問一號打卡1億公裡——

「探火」還要邁幾道坎

8月28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公裡。從7月23日成功發射算起,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

相比環繞地球飛行、降落月球表面,飛向火星並非易事。這將是一次漫長的太陽系之旅,按照專家的估算,到達火星時,天問一號距離地球約1.95億公裡,實際飛行路程約4.7億公裡,整個過程中還要歷經軌道修正、制動捕獲等難關。

現在的天問一號,已經成為一顆人造行星,在地火轉移軌道上,與地球、火星共同繞太陽公轉,並逐漸遠離地球,飛向火星。之前的1億公裡,天問一號都經歷了什麼,而未來的3億多公裡,它還要邁哪幾道坎?

最後來一張地月合影

中國航天人追尋火星的腳步,在火箭飛行的過程中就已經開始了。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帶著十幾種不同功能的科學載荷,在萬眾期待中,踏上了奔向火星的漫漫徵途。

「定向天線展開!」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控制,在4億公裡的距離上,地面和探測器間傳送的無線電信號,將變得非常微弱,而展開這個近6平方米的「大鍋」非常重要,它能大幅提升傳輸信號強度。到了火星軌道,與地面遠距離通信就全靠它了。天線展開後,意味著中國探火之旅從此有了「生命線」。

出門遠行的第四天,天問一號飛行過程一切正常,但身邊沒有了熟悉的地球大氣,它隻身旅行在黑色的宇宙海洋,而地球和月球變得越來越小。

天問一號拿出隨身攜帶的光學導航相機,為地球和月亮拍了一張合照。在這幅黑白合影圖像中,地球與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狀,在茫茫宇宙中相互陪伴,仿佛正向人們微笑示意。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研製專家告訴記者,探測器在太空中,就像輪船航行在茫茫大海上,不同的是飛離地球後沒有衛星導航系統指引。與傳統的無線電導航不同,光學自主導航可以通過圖像目標識別和特徵提取,完成位置、速度等導航信息的獲取。

「光學導航敏感器就好比探測器的『眼睛』。」八院控制所光學導航專家打了個比方,「有了這雙明亮的『眼睛』,探測器也就有了自主能力,可以自己看著飛向目的地」。

在天問一號飛近火星的過程中,中國航天人將裝有長焦鏡頭的導航敏感器當作一隻「千裡眼」,最遠可以在1000萬公裡的距離識別火星,還能自主適應火星從點目標到面目標、從弱目標到強目標的火星圖像提取,即使沒有外部導航信息,也能夠在深空飛行中自主找到前進的道路。

成為一顆人造行星

按照國際電信聯盟的定義,深空邊界為距離地球200萬公裡遠的空間,7月29日,也就是天問一號入軌後6天,它成功突破這一邊界,正式成為太陽系中一顆遨遊深空的人造行星。

截至8月25日23時,天問一號遠離地球的距離突破1000萬公裡,累計行程達9329萬公裡。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型號總師崔曉峰表示,是邊界就意味著一定程度上的挑戰極限,深空邊界也一樣,代表著超遠距離、超大時延的環境變化,這無疑是地面飛控人必須攻克的難關。

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漫漫太空旅行要順利完成,一定要有科學嚴謹的態度。目前,天問一號處於無動力飛行狀態,在飛行過程中,受到入軌偏差、控制精度偏差等因素影響,微小的偏差會逐漸積累放大,因此,及時修正調節十分必要。

8月2日,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牛頓發動機工作20秒鐘,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系統環繞器技術副總負責人朱慶華說,很多汽車都具有車道保持功能,如果車偏離了自己的車道,就會自動修正方向,讓車回到原本的車道上來。火星探測器的軌道修正與之類似,但不同的是,火星探測器要修正的不僅僅是飛行方向,還有飛行速度等多個變量。

他告訴記者,天問一號發動機開機時間確定為20秒鐘,軌道專家最終拿出了既能滿足發動機標定又實現地火轉移能量最優的控制策略。

據崔曉峰介紹,未知的太空意味著風險和挑戰,牽好地面和太空飛行器的「通信線」至關重要。在照顧好天問一號的同時,飛控人還必須合理利用深空測控資源,實施了嫦娥四號著陸器、巡視器和中繼星的休眠喚醒,兼顧好在月球上的「老壽星」嫦娥三號著陸器,讓中國的「玉兔」能夠在月球背面繼續巡視探測。

未來的過五關斬六將

據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兼環繞器總指揮張玉花介紹,在未來幾個月的飛行過程中,天問一號還將經過3-4次中途修正和1次深空機動修正,環繞器逐漸飛近火星,進入火星捕獲段。

這其中,火星捕獲是火星探測任務中技術風險最高的環節之一,由於火星捕獲窗口的唯一性,捕獲的成敗決定了火星探測任務的成敗。這一點火制動過程,通常被稱為「踩剎車」。

張玉花說,「剎車」踩早了,探測器速度降得過低,探測器會墜入大氣層撞擊火星;踩晚了,探測器就不能被火星引力捕獲,從而飛離火星。

成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後,火星探測器會進行一系列軌道調整,進入停泊軌道,將近火點調整到著陸點上空附近,並在每次經過近火點時,對巡視器著陸區域進行詳查,為著陸巡視器的下一步著陸做好準備。

張玉花說,探測器進入火星捕獲軌道後,經過3-4次軌道調整,將進入周期約兩個火星日的停泊軌道。火星探測器會在停泊軌道運行約75天,開展12次預著陸區成像探測,並將成像數據回傳至地面,完成著陸巡視器預選落區的預探測。

她告訴記者,在完成3個月的火星中繼任務後,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將在近火點進行制動降軌,進入科學探測軌道,並在該軌道上繼續運行1個火星年,執行火星全球遙感探測任務。

不過這一切都要等到幾個月之後才能實現。

北京飛控中心一位年輕的科技工作者說,第一個月,對天問一號和地面的航天人來說,都是新鮮且緊張的,天問一號猶如新生兒,每一天都處於新的位置,面對著新的環境。而航天人們則如新晉父母,要守護它,去應對每一個可能的挑戰。儘管很難,但這一切都將充滿意義——濃縮在十幾個月裡,見證中國的問天之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探火」還要邁幾道坎?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千米。視覺中國供圖中國青年報消息,8月28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公裡。從7月23日成功發射算起,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相比環繞地球飛行、降落月球表面,飛向火星並非易事。這將是一次漫長的太陽系之旅,按照專家的估算,到達火星時,天問一號距離地球約1.95億公裡,實際飛行路程約4.7億公裡,整個過程中還要歷經軌道修正、制動捕獲等難關。現在的天問一號,已經成為一顆人造行星,在地火轉移軌道上,與地球、火星共同繞太陽公轉,並逐漸遠離地球,飛向火星。
  • 天問一號打卡1億公裡 「探火」還要邁幾道坎?
    科學大爆炸天問一號打卡1億公裡—— 「探火」還要邁幾道坎8月28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公裡。從7月23日成功發射算起,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相比環繞地球飛行、降落月球表面,飛向火星並非易事。這將是一次漫長的太陽系之旅,按照專家的估算,到達火星時,天問一號距離地球約1.95億公裡,實際飛行路程約4.7億公裡,整個過程中還要歷經軌道修正、制動捕獲等難關。
  • 天問一號打卡1億公裡——「探火」還要邁幾道坎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千米。視覺中國供圖8月28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公裡。從7月23日成功發射算起,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相比環繞地球飛行、降落月球表面,飛向火星並非易事。
  • 探火要邁幾道坎?——盤點中國首次火星探測5道難關
    中新社文昌7月23日電 題:探火要邁幾道坎?——盤點中國首次火星探測5道難關  作者 郭超凱 龐丹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天問一號任務將一次實現『繞、著、巡』三大目標,此前世界上還沒哪個國家可以一次同時實現,任務難度非常大。」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已在軌飛行60天
    2020年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操作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實際性能。「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裡程約1.6億千米,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各中心和臺站跟蹤正常。
  • 中國再度成全球焦點,天問一號成功在軌飛行36天,美對此束手無策
    天問一號成功飛行36天 據環球網報導,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探測器至8月28日機飛行距離達一億公裡,據悉該探測器於7月23日成功發射,並且已經在宇宙中飛行了36天。
  • 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突破3億千米
    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統完成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
  • 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突破3億千米 相當於繞地球赤道約7500圈「組圖」
    新的裡程: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突破3億千米中國網訊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博消息,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
  • 天問一號打卡1.37億公裡,我們的火星探險還有幾道...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截至9月11日上午9點,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1.37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530萬公裡。目前,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相關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那麼進程怎麼樣?
  • 天問一號飛行3.5億公裡 料農曆新年抵達火星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截至周三(9日)凌晨,飛行裡程突破3.5億公裡,已在軌飛行139天,距離地球約9,250萬公裡,離火星1,400萬公裡,預計會在一個月後,即農曆新年前後被火星引力捕獲。
  • 飛行4億km,「天問一號「有啥黑科技?比美國「毅力號「還牛?
    「天問一號」發生升空瞬間截止2020年1月3日,在經過163天的飛行後,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飛行約4億公裡,距離地球達到1.3億公裡,距離火星約830萬公裡,即將於2021年2月中旬抵達火星軌道。
  • 天問一號:在探火路上來一次「後發先至」
    隨著這一關鍵節點的臨近,籌劃了多年的中國首個火星探測項目,也終於有了自己的名字——「天問一號」,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則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計劃於7月擇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
  • 「天問一號」飛行距離距離相當於約830萬個全馬賽程
    距離太遠且不固定相當於約830萬個全馬賽程 探火每兩年有一次窗口期「眾所周知,太陽系有八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雖然火星在以上排序中緊挨著地球,但事實上,火星距離地球的距離,卻很遠很遠。」
  • ...煤油發動機專家:「天問一號」飛行距離距離相當於約830萬個全馬...
    距離太遠且不固定相當於約830萬個全馬賽程 探火每兩年有一次窗口期「眾所周知,太陽系有八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雖然火星在以上排序中緊挨著地球,但事實上,火星距離地球的距離,卻很遠很遠。」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
    據「中國探月工程」消息,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飛行狀態良好。「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兩千多年前,詩人屈原發出對宇宙奧秘的「天問」。今天,天問一號正帶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上下求索,跨過數億公裡的銀漢迢迢,去探究這顆神秘紅色星球的奧秘。
  • 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突破3億千米!如何穩穩地抵達火星?科普來了
    據人民日報,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統完成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
  • 天問一號正以每秒17.4公裡的對地速度飛向火星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信給出的信息,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飛行...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信給出的信息,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飛行狀態良好。1億公裡相當於2499個地球赤道長度。
  • 天問一號「解鎖新成就」
    荔枝新聞訊 記者/王晟 通訊員/楊璐 戚鐵磊荔枝新聞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
  • 天問一號探測器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天問一號探測器到達火星附近時,距離地球約1.9億公裡。天問一號自7月23日發射以來,已成功完成地月合照、探測器「自拍」、三次中途修正、一次深空機動、載荷自檢等工作。後續,還將進行數次軌道修正,預計明年2月中旬接近火星後,實施「剎車」制動進入環火軌道,為火星著陸作準備。
  • 關於空間站核心艙、神舟十二號飛船、天問一號
    關於空間站核心艙、神舟十二號飛船、天問一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微信公眾號 2021-01-06 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