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將打造800公裡碧道 近百個景觀節點!

2020-12-26 房天下

為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建設廣東萬裡碧道的決策部署,根據《廣東省河長辦關於開展廣東萬裡碧道建設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市水務局組織編制了《汕頭市碧道建設總體規劃(2019-2035)(徵求意見稿)》(下文簡稱《徵求意見稿》),現公開徵求公眾意見。

《徵求意見稿》提出,本次規劃範圍為汕頭市全域,包括金平、龍湖、澄海、濠江、潮陽、潮南六區和南澳縣。規劃範圍為汕頭市全域所有水系,包括河流58條、海岸線9段,共計67條(段),總長度829.2公裡,其中韓江幹流、榕江幹流、練江幹流為主要規划水系。本規劃基準年為2018年,近期水平年為2022年,中期水平年2025年,遠期水平年為2035年。按照廣東省萬裡碧道建設要求,結合汕頭市河湖水系特色,將汕頭市碧道總體建設目標概括為「綠水青山謂之汕,潮人之都立潮頭!」,具體理解為「生態江灣,文脈永續;和美僑鄉,活力特區」四個方面。

全市打造800公裡碧道

全力打造「三江九河百溪」的江河湖海水系碧道建設格局

緊緊圍繞碧道制定碧道建設綜合指標體系,明確近遠期各項工作目標,並作為汕頭市萬裡碧道建設工作監督考核的依據。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三江九河百溪

全力打造「三江九河百溪」的江河湖海水系碧道建設格局,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群飛」,打造全國唯一內海灣的生態江灣。三江即韓江、榕江、練江;八河即濠江、南溪、北溪、東溪、義豐溪、蓮陽河、外砂河、新津河、梅溪河;百溪即峽山大溪、南山截流、五南溝以及小型河流等。

2)百點自然人文

全力打造近100個碧道景觀節點,以河海統籌聚生態格局,串起、點亮自然人文要素,以水脈聚人氣、以灣區聚產業,吸引人們親水、樂水、愛水、護水,凸顯具有以水為脈、以文為魂的內在活力。

3)千裡幸福碧道

全市打造800km碧道,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河湖長治久安、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潮汕文化,促進河湖流域及輻射區域的高質量發展,促進汕頭建設粵東中心城市,讓碧道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碧道。

4)凝民心聚僑心

圍繞僑鄉文化,打造有形、有味、有魂、有根的僑鄉文化,匯聚僑心,凝聚民心,有力促進特區僑鄉融合發展,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僑鄉碧道。

力構建「一帶、一軸、兩翼、三江、四區」總體布局

《徵求意見稿》提出,按照廣東省委省政府和省河長辦工作部署和編制技術要求,依據汕頭水情、市情、民情等基礎,根據汕頭市「一主、一帶、兩極、兩翼」城市發展新格局,強化全國唯一內海灣的突出優勢,以天然內海灣、藍色海岸帶、三江入海基本水系格局,著力構建「一帶、一軸、兩翼、三江、四區」總體布局,全面打造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幸福碧道。「一帶」是藍色海岸帶,「一軸」是內海灣灣區發展軸,「兩翼」是「發展之翼」「生態之翼」,「三江」是韓江、榕江、練江,「四區」是著力建設海濱都市休閒區、海島森林度假區、生態僑鄉遊覽區、千年古縣體驗區。

各區(縣)總體布局

《徵求意見稿》還提出了各區(縣)總體布局:龍湖區碧道建設工程——城鎮型為主(部分都市型);澄海區碧道建設工程——城鎮型為主(一江五河,韓水僑韻);金平區碧道建設工程——城鎮型為主(部分參照都市型碧道打造);濠江區碧道建設工程——城鎮型為主;潮陽區碧道建設工程——鄉野型為主;潮南區碧道建設工程——鄉野型為主;南澳縣區碧道建設工程——自然生態型為主。

其中,龍湖區碧道規劃建設重點打造新津河兩岸及外砂河右岸。本區域碧道建設總體布局為「一廊一帶一岸,特區煥發新顏」。主要建設內容如下:

「一廊」:依託新津河汕頭市新中軸,打造新津河景觀長廊,包含新津河一河兩岸。建設工程主要包括堤頂路改造工程、景觀打造工程、休閒遊憩系統工程、體育公園-生態公園-潮商公園-人才公園-海絲公園景觀節點工程,同時建設風車花海、東南亞組雕、櫻花水道、媽祖文化廣場、萬國旗陣、中外友誼園、波浪戲水臺、金鳳花藝術廊橋、潮汐廣場等親水遊憩系統工程;

「一帶」:主要新津河入海口東側的東部新城及入海口西側的珠港新城沿海景觀帶,主要建設工程為景觀提升工程、遊憩系統工程與水景觀構建工程;

「一岸」:指外砂河西岸,建設工程主要包括堤路改造工程、遊憩系統工程、水景觀構建工程。

「特區煥發新顏」:汕頭特區始於龍湖區,通過本次碧道建設,將龍湖區的自然、人文、生態、景觀、文化等各方面通過碧水相連,形成一副立體畫卷,展現汕頭特區在新時代蓬勃發展的新面貌。

主要水系碧道建設規劃方案

《徵求意見稿》還提出了主要水系碧道建設規劃方案,包括:韓江碧道建設規劃(歷史文化長廊)、榕江碧道建設規劃(人文生態江灣)、練江碧道建設規劃(重現幸福清流)、南澳縣山區水網碧道(一環九灣休閒長廊)。

△南澳縣山區水網碧道(一環九灣休閒長廊)建設效果

其中,韓江流域(汕頭段)的建設目標是歷史文化長廊。韓江流域(汕頭段)具備優越的「山·河·城·田·海」的自然景觀空間,同時兼備華僑文化、宗祠文化、海絲商貿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左聯名人文化、動漫創意文化、紅頭船精神、美食文化、潮劇等多元文化形式,通過充分挖掘串聯河流沿岸特色資源點,構建形成極富歷史底蘊和人文特色的文化旅遊碧道遊徑。到 2022年底,建成總長58.4公裡碧道,打造韓江流域(汕頭段)水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美麗河湖的亮麗名片。到 2035 年底,建成總長 282.2公裡碧道,河湖保護、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實現「清水綠岸,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願景、還百姓一條條幸福碧道,人水和諧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在韓江流域(汕頭段)全面呈現。

△建設效果

練江流域的建設目標是重現幸福清流,即依託練江流域(汕頭段)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以及紅色文化等人文特色以及大南山山脈,重點開展練江流域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保護等措施,將全國、全省有名的「汙染典型」轉變為「治汙典範」,恢復水量、水質均有保障的清澈河流願景。到2022年底,建成 31.2公裡碧道,以南山截流、峽山大溪、龜頭海支流(井都鎮段)為重點,打造成為練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麗名片。

相關焦點

  • 珠海將高標準打造589公裡碧道
    中新社珠海12月15日電 (記者 鄧媛雯)15日,珠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碧道建設工作專場新聞發布會稱,珠海目前省市級碧道試點推進順利,計劃到2035年高標準打造碧道589.3公裡,形成「五脈通海,九灣一岸,兩翼協同,碧秀珠海」空間總體布局。
  • 2021年廣州長洲島將建16公裡碧道
    項目以「慢生活、慢休閒、慢運動」為主題,根據長洲島的區域特點,建設「乾淨、整潔、平安、有序」的城市環境,打造人與自然融和的碧道景觀,實現精細化品質化提升,推進珠江國際慢島的高標準建設。項目將以升級現有道路設施為主,主要包括道路工程建設、景觀節點建設、綠化升級、給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等。
  • ​深圳茅洲河碧道: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東岸綠脈
    廣東萬裡碧道,是以水為主線,統籌山水林田湖草各種生態要素,兼顧生態、安全、文化、景觀、經濟等功能,通過系統思維共建共治,優化生態、生產、生活空間格局,打造「清水綠岸、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生態廊道,成為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好去處。 據《廣東省碧道試點建設指引》,將碧道分為自然生態型、鄉村型、城鎮型、都市型4種。
  • 集生態景觀人文於一體!佛山這條具嶺南特色的文化碧道明年亮相
    11月28日,記者從佛山市河長辦獲悉,佛山正在將丹灶有為水道片區打造成具有嶺南特色的文化碧道,其中一期工程計劃明年完工,屆時將形成一條獨特的生態廊道、景觀廊道和人文廊道。有為水道。有為水道位於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西南部,始於仙湖,途經仙崗社區、西城社區、銀河社區、良登村,止於丹灶塱心村,全長8公裡。有為水道示意圖。
  • 到2035年,從化將建成468公裡碧道
    大洋網訊 近日,廣州正式印發《廣州市碧道建設總體規劃(2019-2035年)》其中提出至2025年,全市建成碧道1506公裡;至2035年,全市建成碧道2000公裡的總體目標,建成通山達海碧道、廣佛高質量發展碧道、城央環島碧道、田園風光碧道等一系列特色碧道和主題場景。
  • 廣州又一頂級緩跑路徑將誕生!二沙島擬打造5.5公裡環島碧道
    近年來,二沙島多次進行景觀環境品質提升,舒適度與顏值更上一層樓。廣州計劃在二沙島打造 5.5 公裡的環島碧道,同時在星海音樂廳周邊塑造 " 愛樂之路 "。7 月 9 日,二沙島環島碧道建設項目勘察設計施工總承包在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開招標。項目範圍包括新世界段、優化提升段。新世界段位置為二沙二橋至晴瀾路,優化提升段位置為體育運動學院至省委出口。
  • 廣州市將加速打造2000公裡城市碧道!
    圖文/當今世界如此精彩根據規劃廣州市將加速建成2000公裡碧道!綠道、碧道建設將成為廣州城市優化建設的一張名片!廣州市位於珠江三角洲核心區,珠江多條河道從廣州穿城而過,包括珠江主幹流以及東江主幹流。市內各條河道縱橫交錯,水系網非常發達,這就有利於廣州市利用這些江湖資源打造優質綠道、碧道。
  • 6.6公裡環島碧道升級
    在這裡,全新升級的6.6公裡環島碧道成為附近上班族休閒放鬆的好去處。「會呼吸」的海綿綠地,「會循環」的生態水廊,沿途水清岸綠、鳥語花香。近日,黃埔區完成生物島碧道示範段建設,率先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全市6條重點碧道示範段建設工作的部署。
  • 越秀:碧道為軸串聯歷史文化節點,打造老城絲路文化徑
    記者近日從廣州市河長辦獲悉,廣州越秀區高標高質打造珠江前航道(越秀段)、二沙島環島、新河浦湧、東濠湧共19.2公裡碧道,串珠成鏈推進江、湖、湧水系互聯互通,促進治水治產治城有機融合發展;同時以碧道為軸串聯14個歷史文化節點、9處主題公園、8處公建設施等元素,打造老城絲路文化徑。
  • 廣州2025年底要建設1506公裡碧道
    未來幾年隨著越來越多的碧道建成,廣大市民將進一步體會到廣州城市的幸福感、獲得感。記者昨日從市河長辦獲悉,《廣州市碧道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5年)》已經出爐(下稱《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全市要建成碧道1506公裡,基本建成貫通全市的碧道骨幹體系。今年將著力推進流溪河碧道、閱江路碧道、臨江大道碧道、生物島碧道、二沙島碧道、沙面碧道6條碧道示範段的建設。
  • 廣州荔灣區建設三大高標準碧道 打造嶺南水文化名片
    同時,注重城市景觀與特色營造,對長度約4.3公裡的花地河東岸沿線生態景觀園林進行改造,豐富開花色葉植物,凸顯廣州花城的景觀特色,展現嶺南特色文化。構建荔灣特色遊憩系統,建設濱水綠道,規劃全線貫通的三線綠道(漫步道、慢跑道、騎行道),結合碧道分段主題,增加荔灣歷史文化和科普教育展示設施等。
  • 長洲島環島碧道即將開工,要建國際標準半馬賽道
    大洋網訊 長洲島環島碧道即將要開工啦,這一功能複合的碧道工程還計劃打造具備國際標準半馬賽道!6日,長洲島碧道(綠道)系統一期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總承包招標,其中透露,將以「慢生活、慢休閒、慢運動」為主題,打造人與自然融和的碧道景觀,項目計劃2021年1月竣工。
  • 以水為媒的生態光明:打造高顏值碧道 盡享都市裡的世外桃源
    始建於2007年的原樓村溼地由於年久失修,水體黑臭、汙泥沉寂、植物殘敗、結構破損,喪失了原有的水質淨化和景觀觀賞功能。作為茅洲河碧道的一個重要節點,佔地面積約8.7公頃的樓村溼地公園迎來了改造和重生。據了解,樓村溼地公園主要打造「水處理+滯洪+海綿+景觀」的多功能溼地公園,兼具休閒遊憩和科普教育功能。
  • 首創「五道合一」,海珠2.6公裡閱江碧道建成開放
    7月15日,海珠區高品質高標準打造的碧道示範段一期建成開放。「五道合一」,五年內實現43公裡環島碧道全線貫通閱江路碧道首創「五道合一」,顏色各異的水道、漫步道、慢跑道、騎行道、有軌電車道等「五道」無障礙貫通,宛如一條彩帶在珠江邊飄揚。精心打造的兒童活動空間設置安全有趣、色彩鮮豔的兒童活動設施,孩子們歡樂玩耍,珠江邊充滿歡聲笑語。
  • 茂名信宜「壯麗70年·碧道生態行」徒步活動概況
    近日,茂名信宜舉行「壯麗70年·碧道生態行」徒步活動,萬名徒步愛好者在風景秀麗的「錦江畫廊」碧道上,穿越數十公裡田野、溼地、花海、竹林,享受這條鄉村綠道的生機與活力。
  • 魚在水中遊人在岸上走 千裡碧道縫合最美廣州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南方都市報將陸續推出系列報導,記錄廣東萬裡碧道建設歷程和市民跟碧道的故事。在生物島沿著江邊碧道慢跑,在東山湖踏著蜿蜒的碧道觀景、在南沙蕉門河漫步垂釣、在花都湖順著新落成的碧道騎行……在廣州,一條條碧道陸續成型,成為市民鍛鍊休閒、親近自然的新去處。
  • 廣州已建成碧道513公裡,多重治水手段讓更多地方有水可賞
    廣州已建成碧道513公裡,多重治水手段讓更多地方有水可賞金羊網  作者:梁懌韜 梁喻  2020-12-24 廣州將以提升保持水質和提升涉水公共安全等兩項工作為抓手,持續將清澈的水打造成廣州名片。
  • 打卡韶關11條靚麗碧道!
    仁化董塘河碧道實現人行騎行道、行車道、親水廣場、親水平臺、觀景平臺、生態景觀水陂,橋梁景觀的科學布局與融合,利用沿河的田園、河灘、竹林打造連通省道246與丹霞山景區的濱水觀光騎行碧道。南水河武江區龍歸鎮碧道總長2.5公裡,總投資約850萬元,是武江區全力打造的龍歸江灣精品線的起點,連接衝下樣板村、龍歸糧倉培訓中心和龍歸城鄉融合產業園。
  • 深圳龍崗今年啟動15條碧道建設,總投資約13億元
    2025年,龍崗區將建成碧道不少於140公裡。這是南都記者5月9日從龍崗區水務局了解到的消息。 龍崗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廣東萬裡碧道建設深圳行動方案》要求,到2025年,深圳要完成1000公裡碧道建設任務,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碧道建設目標,實現全市水體生態健康與景觀秀美,展現碧水藍天的深圳新名片。其中龍崗區建成碧道140公裡。
  • 2020廣州番禺區有哪些碧道可以玩?
    同時,由其區委、區政府共同牽頭研究部署碧道建設工作,並邀請城市規劃經驗豐富的設計單位編制碧道建設規劃,明確了碧道建設目標、原則、任務和工作路線圖等,通過「規劃一張圖,實施分階段」,推動碧道建設工作落實。  根據各片區不同的自然稟賦及區域特點,番禺區將因地制宜豐富碧道內涵。  七盞燈和南湖水庫碧道  「碧道+生態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