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建設廣東萬裡碧道的決策部署,根據《廣東省河長辦關於開展廣東萬裡碧道建設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市水務局組織編制了《汕頭市碧道建設總體規劃(2019-2035)(徵求意見稿)》(下文簡稱《徵求意見稿》),現公開徵求公眾意見。
《徵求意見稿》提出,本次規劃範圍為汕頭市全域,包括金平、龍湖、澄海、濠江、潮陽、潮南六區和南澳縣。規劃範圍為汕頭市全域所有水系,包括河流58條、海岸線9段,共計67條(段),總長度829.2公裡,其中韓江幹流、榕江幹流、練江幹流為主要規划水系。本規劃基準年為2018年,近期水平年為2022年,中期水平年2025年,遠期水平年為2035年。按照廣東省萬裡碧道建設要求,結合汕頭市河湖水系特色,將汕頭市碧道總體建設目標概括為「綠水青山謂之汕,潮人之都立潮頭!」,具體理解為「生態江灣,文脈永續;和美僑鄉,活力特區」四個方面。
全市打造800公裡碧道
全力打造「三江九河百溪」的江河湖海水系碧道建設格局
緊緊圍繞碧道制定碧道建設綜合指標體系,明確近遠期各項工作目標,並作為汕頭市萬裡碧道建設工作監督考核的依據。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三江九河百溪
全力打造「三江九河百溪」的江河湖海水系碧道建設格局,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群飛」,打造全國唯一內海灣的生態江灣。三江即韓江、榕江、練江;八河即濠江、南溪、北溪、東溪、義豐溪、蓮陽河、外砂河、新津河、梅溪河;百溪即峽山大溪、南山截流、五南溝以及小型河流等。
2)百點自然人文
全力打造近100個碧道景觀節點,以河海統籌聚生態格局,串起、點亮自然人文要素,以水脈聚人氣、以灣區聚產業,吸引人們親水、樂水、愛水、護水,凸顯具有以水為脈、以文為魂的內在活力。
3)千裡幸福碧道
全市打造800km碧道,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河湖長治久安、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潮汕文化,促進河湖流域及輻射區域的高質量發展,促進汕頭建設粵東中心城市,讓碧道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碧道。
4)凝民心聚僑心
圍繞僑鄉文化,打造有形、有味、有魂、有根的僑鄉文化,匯聚僑心,凝聚民心,有力促進特區僑鄉融合發展,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僑鄉碧道。
力構建「一帶、一軸、兩翼、三江、四區」總體布局
《徵求意見稿》提出,按照廣東省委省政府和省河長辦工作部署和編制技術要求,依據汕頭水情、市情、民情等基礎,根據汕頭市「一主、一帶、兩極、兩翼」城市發展新格局,強化全國唯一內海灣的突出優勢,以天然內海灣、藍色海岸帶、三江入海基本水系格局,著力構建「一帶、一軸、兩翼、三江、四區」總體布局,全面打造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幸福碧道。「一帶」是藍色海岸帶,「一軸」是內海灣灣區發展軸,「兩翼」是「發展之翼」「生態之翼」,「三江」是韓江、榕江、練江,「四區」是著力建設海濱都市休閒區、海島森林度假區、生態僑鄉遊覽區、千年古縣體驗區。
各區(縣)總體布局
《徵求意見稿》還提出了各區(縣)總體布局:龍湖區碧道建設工程——城鎮型為主(部分都市型);澄海區碧道建設工程——城鎮型為主(一江五河,韓水僑韻);金平區碧道建設工程——城鎮型為主(部分參照都市型碧道打造);濠江區碧道建設工程——城鎮型為主;潮陽區碧道建設工程——鄉野型為主;潮南區碧道建設工程——鄉野型為主;南澳縣區碧道建設工程——自然生態型為主。
其中,龍湖區碧道規劃建設重點打造新津河兩岸及外砂河右岸。本區域碧道建設總體布局為「一廊一帶一岸,特區煥發新顏」。主要建設內容如下:
「一廊」:依託新津河汕頭市新中軸,打造新津河景觀長廊,包含新津河一河兩岸。建設工程主要包括堤頂路改造工程、景觀打造工程、休閒遊憩系統工程、體育公園-生態公園-潮商公園-人才公園-海絲公園景觀節點工程,同時建設風車花海、東南亞組雕、櫻花水道、媽祖文化廣場、萬國旗陣、中外友誼園、波浪戲水臺、金鳳花藝術廊橋、潮汐廣場等親水遊憩系統工程;
「一帶」:主要新津河入海口東側的東部新城及入海口西側的珠港新城沿海景觀帶,主要建設工程為景觀提升工程、遊憩系統工程與水景觀構建工程;
「一岸」:指外砂河西岸,建設工程主要包括堤路改造工程、遊憩系統工程、水景觀構建工程。
「特區煥發新顏」:汕頭特區始於龍湖區,通過本次碧道建設,將龍湖區的自然、人文、生態、景觀、文化等各方面通過碧水相連,形成一副立體畫卷,展現汕頭特區在新時代蓬勃發展的新面貌。
主要水系碧道建設規劃方案
《徵求意見稿》還提出了主要水系碧道建設規劃方案,包括:韓江碧道建設規劃(歷史文化長廊)、榕江碧道建設規劃(人文生態江灣)、練江碧道建設規劃(重現幸福清流)、南澳縣山區水網碧道(一環九灣休閒長廊)。
△南澳縣山區水網碧道(一環九灣休閒長廊)建設效果
其中,韓江流域(汕頭段)的建設目標是歷史文化長廊。韓江流域(汕頭段)具備優越的「山·河·城·田·海」的自然景觀空間,同時兼備華僑文化、宗祠文化、海絲商貿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左聯名人文化、動漫創意文化、紅頭船精神、美食文化、潮劇等多元文化形式,通過充分挖掘串聯河流沿岸特色資源點,構建形成極富歷史底蘊和人文特色的文化旅遊碧道遊徑。到 2022年底,建成總長58.4公裡碧道,打造韓江流域(汕頭段)水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美麗河湖的亮麗名片。到 2035 年底,建成總長 282.2公裡碧道,河湖保護、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實現「清水綠岸,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願景、還百姓一條條幸福碧道,人水和諧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在韓江流域(汕頭段)全面呈現。
△建設效果
練江流域的建設目標是重現幸福清流,即依託練江流域(汕頭段)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以及紅色文化等人文特色以及大南山山脈,重點開展練江流域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保護等措施,將全國、全省有名的「汙染典型」轉變為「治汙典範」,恢復水量、水質均有保障的清澈河流願景。到2022年底,建成 31.2公裡碧道,以南山截流、峽山大溪、龜頭海支流(井都鎮段)為重點,打造成為練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