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育部發布最新《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其中小學部分,共110本書,文學類(含繪本)56本。文學類圖書在兒童學習閱讀方法、提升寫作能力和增強文學素養和審美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今天介紹「書目」中文學類第27本——《愛的教育》(3、4年級)。
作品光環:
現代義大利人必讀的十本小說之一,1929年,被評為「對當代美國文化影響最為重大的書籍之一」。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歐洲系列叢書》中。1994年被列入世界兒童文學最高獎——國際安徒生獎《青少年必讀書目》之中。
故事:
長篇日記體小說,原名《心》,又叫《一個義大利四年級小學生的日記》,首次出版於1886年。全書由充滿童年情趣的的多個小故事組成,以一個叫安利柯的四年級小男孩的口吻敘述,包括發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作者:
埃迪蒙託·德·亞米契斯,19世紀義大利著名作家。最重要的作品就是《愛的教育》,為他贏得世界聲譽,使其創作生涯達到頂峰。
@藍山繪本心讀寫 特別提醒:
01 出版史1909年,包天笑首次從日文《愛的教育》譯成中文,此版為縮編版。
1924年,夏丏尊對照日、英譯本將這本書譯為中文,漫畫家豐子愷作插圖和封面,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被稱為是中譯本中的經典版。小說原名《心》,夏先生覺得這個書名不醒豁,不能表明內容,先想改成《感情教育》,最後決定用《愛的教育》。
1980年,中少社出版過田雅青翻譯的版本,是從英譯本轉譯。
在眾多《愛的教育》中譯本中,著名翻譯家王幹卿的譯文直接由19世紀古義大利文首版譯出,曾因《愛的教育》的翻譯榮獲義大利政府文化獎,具有不可替代的權威性。
02 閱讀的態度葉至善先生在1996年譯林版《愛的教育》序中,說道:父母和老師最好能給孩子們一些指點:說清楚小說中哪些部分是好的,咱們應該學;哪些部分還不足,咱們應該有更高的要求;哪些部分不大對,咱們應該怎樣正確認識。
可見,《愛的教育》這本小說在歷史上,就作者創作初衷有不少爭議,但對於孩子的閱讀來說,可更多地關注於其中向善、重情的一部分。因為小說中的愛有多種表達:父子之愛,同學之愛,師生之愛,國家之愛。每一段故事,每一篇簡短的日記,都能觸動的讀者的內心,也有許多孩子和成年人在閱讀中哭了。
03 版本《愛的教育》的選購,可以關注夏丏尊和王幹卿翻譯的版本。比如譯林和安徽教育出版社的夏丏尊譯本,人民文學出版社王幹卿譯本,版本完善,編校精良,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另外,原來《愛的教育》曾被當作6年級閱讀書目推薦,這次教育部將其作為3-4年級推薦書目,也是針對當下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一個調整。所以在購買時,沒有必要購買注音版。如果孩子閱讀能力有限,可購買商務印書館(連結見文末)或北京教育出版社的無障礙版,有注釋和賞析。
由於《愛的教育》在市場上盜版猖獗,所以在選購時要注意,儘量不要選擇一些新的譯本,以及一些所謂的改編本。
我是@藍山繪本心讀寫,關注兒童繪本閱讀,關注讀寫一體的閱讀進階,有問題,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