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述而篇》:「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被世人所推崇,「有教無類」、「毀人不倦」的觀念都是他提出來的,在人們看來,孔子就是一位頂級的好教師了。而在現代,也不乏擁有毀人不倦、關愛學生的好教師,當年,那名為救學生失去雙腿的「最美教師」,就是一位令無數人感動的好教師,這麼多年過去了,如今近況如何呢?
1984年,正是東北的寒冷時候,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呱呱墜地,她的啼哭打破了冬日的寂靜,降生在了一個書香門第家庭中,小女孩取名叫「張麗莉」,名字優雅動聽。張麗莉受到家庭環境的薰陶,從小就立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憑藉自己的努力。
2004年考入了師範學院,為了做好一名教師,每次看到自己做教師的大伯母,都要討教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讓自己和孩子們成為朋友。正是這種進取的精神,張麗莉變得越來越優秀,大學畢業之際實習過的單位想要留住她,但是被她拒絕了,孝順的她只想回去陪伴父母,從事教育事業。
一位好的教師懂得「親其師,重其道」,張麗莉深知這個道理,總是對學生關懷備至,對每一位學生都是用心教導,激發學生的的學習興趣。
語文課上,有的學生老師走神,她就叫他朗讀課文並誇讚他讀的好「聲音有磁性」,那位學生受到了鼓舞,語文成績很快就得到了提升;冬天氣溫低,有的同學早上不吃早飯,她就買了一箱餅乾放在教室,在寒冷的季節溫暖了孩子們的心;孩子們有時學習認真入神,為了不打擾他們,她就自己把室內環境整理好……這些細節孩子們都看在眼裡,感受在心裡。
在接受一個新班級時,聽說班裡有一位學生家境貧困,每月靠著最低保障金生活,張麗莉感到十分心酸,雖然她自己每月的收入也不高,但是仍舊拿出一些來貼補這個孩子,為了保護他的自尊心,總是在沒人在場的時候才交給他。張麗莉用自己的愛心培育著自己的學生,讓孩子們懂得互相尊敬也懂得怎樣去愛別人。
「天有不測風雲」,有時,災難總是來得突然,讓人來不及思考和躲避,給人帶來悲傷。2012年的一個晚上,放學之後,張麗莉和幾個學生在學校附近同行,誰也沒有留意到,路邊停著的一輛客車突然開動了,而且直朝著張麗莉和學生們開來。
學生們被嚇傻了,有幾個反應過來的被呼喊著跑開了,有一個還呆呆地停留在原地,張麗莉沒有多想,情急之下,她一把推開了學生,自己卻被撞倒了,車輪碾壓了她的雙腿,疼痛讓她失去了知覺。
在醫院的搶救之下,雖然已無生命危險,但是這位美麗的女教師失去了雙腿,截肢手術保住了她的生命。當她醒過來的時候,心裡還是牽掛著學生,得知學生安全無恙,她才鬆了一口氣,有人問她這一切後不後悔,她堅定地說,救人是出於本能,自己已經度過了三十年的快樂時光,這些孩子年紀還很小,他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聽了這話的人都為之感動。
經過醫護人員的努力,張麗莉的身體也在持續康復,而她只有一個夢想,就是能再次回到講臺上,回到孩子們的中間,鋪天蓋地的榮譽她看的並不重。
張麗莉的事跡感動了社會各界,自她入院以來,醫生全力診治,2013年1月以後,張麗莉的身體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恢復,她安裝了假肢,身體上肢、腰部、各關節的機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恢復,之後進行了平地站立、行走訓練,為了能讓她適應各種複雜環境裡的生活。
張麗莉與丈夫始終相親相愛,丈夫對她不離不棄,一直陪伴在她左右。在2015年,張麗莉在婦產科醫院經過剖腹產順利誕下一名男嬰,她給這個孩子取名叫「派派」,一是感謝上天賜給她這個可愛的孩子,給她派來的生命的禮物,而是希望這個孩子能成為一個為人正派的人,如今,這個孩子也五歲了,他們一家人過著團圓幸福的生活。
一位好的老師,不僅要有高質量的教學水平,專業的知識儲備,更重要的是有一顆愛護學生的心,張麗莉全都做到了。古語有云「捨生取義」,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災禍,有多少人能犧牲自己的利益生命,做到保護弱者?在救下學生的那一刻,張麗莉就是在踐行著這句話,她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在危急時刻換回學生的生命,張麗莉是教師中的典範,用愛來對待世界,是孩子們最好的榜樣。
參考資料:
《論語·述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