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來,
成就大慈大悲 耳根圓通法門,
利益眾生,尋聲救苦,
於生死苦海,為作船筏,
於無明長夜,為作明燈。
菩薩恆觀眾生稱念聖號之音聲,
無苦不拔,無樂不與。
2019年7月21日(己亥農曆六月十九),觀世音菩薩成道日。我們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弘揚觀世音菩薩慈悲精神,學做觀世音菩薩弘法利生。
法界眾生,無論是內在身心疾病綿纏,煩惱困擾,外在人事逼害,意外苦厄;或無論是生理上,心理上,事業上,人事上,甚至聰明智能,菩提上進,乃至佛果,凡有所求,但能一心稱念菩薩聖號,菩薩即以千眼照見,千手護持,令其離苦得樂,稱心如意。
《妙法蓮花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云: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
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
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
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又云:
爭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
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
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在《楞嚴經》中,觀音菩薩說:「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
《法華經》中釋尊亦告無盡意菩薩:「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與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在《佛說十一面觀音神咒經》中,觀音菩薩言:「世尊,我觀世音菩薩名字,難可得聞,若復有人,稱十萬億諸佛名字,或復有人稱觀世音菩薩名字者,彼二人福,正等無異。」
菩薩又云:「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及一切眾生,晝夜殷勤,稱我名者,皆得阿毗跋致地,現身得離一切苦惱,一切障難,一切怖畏,及三業罪,悉得除滅。況復有人,依此經教,如法修行,當知是人,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在掌中。」
釋尊亦在《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中告訴阿難:「但常稱名號,等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數如來功德。何況至誠供養,其福無量。」
觀世音菩薩,無論是因地修行或果上利生事業,皆本乎大慈大悲的精神,平等愛護眾生,作無限度、無止境的救濟工作;何止悲心拔苦,且大慈與樂。
慈悲,是觀音菩薩的志願;
慈悲,是觀音菩薩的德性;
慈悲,亦是觀音菩薩的殊勝功德。
觀世音菩薩,由於無限慈悲的驅使,救拔無邊眾生的苦惱,成就無量眾生的道業。
凡稱念菩薩聖號之人,其功德不但與稱念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法王子相等,且與稱念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數如來功德相等。
觀世音菩薩觀察世界上苦難的呼聲,而來「循聲救苦」,這是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大無畏精神與作為的境界。由此可知,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含義和內涵就是慈悲精神。
當今之世,人間苦難重重,災禍頻生,
需要觀音菩薩的慈悲救濟。
如果人皆能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
如果人皆能學習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
如果人皆能發揚光大觀音菩薩
尋聲救苦、平等與樂的精神,
使自己與他人都變為現代大慈大悲的觀世音,
自然可以溶化人心的仇恨,止息人間的鬥爭,
以及拯救全世界人類的不幸,
給予全世界人類生活上的幸福,與心靈上的快樂!
觀世音菩薩以其宏深的大悲願力
現三十二化身 發十二大願
施十四種無畏 化千手千眼
眾生只要懇切禮念
觀世音菩薩聖名
就能與觀世音菩薩感應
有求必應 所願皆成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今天農曆六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觀音菩薩慈悲度世,心懷眾生,救苦救難,無苦不拔。她是人間最慈悲的菩薩,常救助一切受苦受難的眾生脫離苦海。值此殊勝日,至誠頂禮觀世音菩薩或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或念誦觀音心咒,但凡如法且充滿善意的善願,觀音菩薩都會普皆成就。
觀音菩薩心咒:唵嘛呢叭咪吽
觀音菩薩聖號: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念誦觀音菩薩聖號和心咒,能治諸多魔障,能除諸多損害,能消諸多惡劫,能得各種成就,能淨諸障,能救世人病苦,是離苦得樂的良藥……祈求無不如意。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曰:
觀世音菩薩於過去無量劫中已成佛,
名正法明如來。
然以大悲願力,
欲發起一切菩薩廣度眾生,
而示現菩薩形。觀世音菩薩本覺妙心,
上與十方如來同一慈力,
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
《妙法蓮華經》曰:
「 苦惱眾生,一心稱名,
菩薩即時觀其音聲,
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
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詳說觀音菩薩於娑婆世界利益眾生之事,
謂受苦眾生一心稱名,
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令得解脫,
若有所求亦皆令得,
又能示現佛身、比丘身、優婆塞身等攝化眾生。
《華嚴經》卷六十八載,
觀音菩薩住在南海補陀洛迦山。
而《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世音受記經》
則以觀音菩薩為阿彌陀佛之脅侍,
常住西方極樂世界輔施教化,
即以西方淨土為觀音菩薩之住處。
觀音菩薩的十二大願
第一:廣發弘誓願:
廣發弘誓大願心,度盡眾生消煩惱。
第二:常居南海願:
泛海救迷度有情,善念南海觀世音。
第三:尋聲救苦願:
為人諸病臥高床,誠念大士得安康。
第四:能除危險願: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
第五:甘露灑心願:
觀音慈把甘露灑,煩惱於是化成蓮。
第六:常行平等願:
彌陀加持常有念,隨似觀音平等心。
第七:誓滅三塗願:
觀音菩薩救苦聲,願度三塗除諸障。
第八:枷鎖解脫願:
志心持念觀自在,枷鎖苦痛得解脫。
第九:度盡眾生願:
有情眾生誓願度,曠劫精勤慈悲海。
第十:接引西方願:
虛空之中引淨土,至心誠念觀世音。
第十一:彌陀受記願:
觀音精勤宏願力,彌陀受記下世佛。
第十二:果修十二願:
十二大願弘誓深,有情共證無上道。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點擊「閱讀全文」,參加增慧學佛全球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