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聊聊大頭茶,這個名字相信很多茶花愛好者都比較陌生,其實最開始我也是比較陌生的。由於這幾年來,偶爾有一些茶花愛好者來問我,所以就做了一些功課,給大家做個普及,並且談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給大家做個參考。
在談大頭茶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山茶科植物。
山茶科植物在我國有15個屬,分別是:山茶屬,石筆木屬,木荷屬,大頭茶屬,核果茶屬,多瓣核果茶屬,厚皮香屬,茶梨屬,柃木屬,圓籽荷屬,折柄茶屬,紫莖屬,楊桐屬,紅淡比屬,豬血木屬。15個屬中能引起茶花愛好者感興趣的其實不多,因為很多屬裡的物種開花都比較小,沒有明顯的觀花價值。比如柃木屬植物的花只有5毫米左右。其中比較被大家熟知的如石筆木,木荷。而今天我們要談的是大頭茶。
大頭茶屬植物在我國有6個品種,分別是:大頭茶,四川大頭茶,黃藥大頭茶,海南大頭茶,廣西大頭茶,長果大頭茶。這裡我們僅僅介紹其中的大頭茶一種。
大頭茶主要分布在香港的鳳凰山和珠海的鳳凰山。兩個鳳凰山直線距離不到40公裡,隔海相望,又都是大頭茶的主要分布區域,是不是很有意思?
看到大頭茶最讓我們引起注意的不是花朵,而是它的葉片。相信很多人會覺得它似曾相識,對了,就是杜鵑紅山茶。杜鵑紅山茶的原生地也在廣東,是不是很神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杜鵑紅山茶最早就叫:假大頭茶。
大頭茶屬喬木類植物,高9米,嫩枝粗大,無毛或有微毛。葉厚革質,倒披針形,長6-14釐米,寬2.5-4釐米,先端圓形或鈍,基部狹窄而下延,側脈在上下兩面均不明顯,無毛,全緣,或近先端有少數齒刻,葉柄長1-1.5釐米,粗大,無毛。
花生於枝頂葉腋,直徑7-10釐米,白色,花柄極短;苞片4-5片,早落;萼片卵圓形,長1-1.5釐米,背面有柔毛,宿存;花瓣5片,最外1片較短,外面有毛,其餘4片闊倒卵形或心形,先端凹入,長3.5-5釐米,雄蕊長1.5-2釐米,基部連生,無毛;子房5室,被毛,花柱長2釐米,有絹毛。蒴果長2.5-3.5釐米;5片裂開,種子長1.5-2釐米。花期10月至1月。
大頭茶由於各方面的形態特徵和茶花很類似,所以被很多人誤認為就是茶花。大頭茶不僅可以直接作為觀賞樹種,我們認為同樣可以作為茶花遠緣雜交,培育茶花新品種的母本,理論上講是可行的。希望有興趣的茶花玩家能對此引起重視。
山茶科家族中除了大頭茶,其他的如:石筆木,木荷,多瓣核果茶等,都可以嘗試作為茶花的雜交親本,從中培育出更多的茶花新品種。儘管遠緣雜交成功率比較低,但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關鍵要敢於去嘗試。
很多原生種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它有被我們利用的價值,可以從原生種變成園藝品種,正如我們從野外引種了毛蕊茶,連蕊茶,短柱茶,尖萼紅山茶等。原生種不一定都可以直接用於園藝綠化,但是這些品種資源卻是培育園藝新品種的重要來源。而我國正是山茶科植物的主要原生地,有著豐富的野生資源和眾多的原生品種。這對我國茶花新品種培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