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浣熊的生活與身體,看看浣熊為什麼喜歡洗東西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藍天,為了展現科技的魅力,以後的每一天我都將為大家放送最幹的貨,希望你們會喜歡。如果要評選一個被誤會程度最高的動物,浣熊肯定是能夠排進前十的,一般情況下動物學家說誤會某種動物了,都是因為大家把這種動物給妖魔化了,妖魔化的意思是本來不是一個壞傢伙,卻被大家的想像成了壞傢伙,狐狸也會是這樣一種動物,狐狸在很多人心裡都是一個狡猾奸詐的壞形象,實際上狐狸只是警惕性很高,做事小心翼翼的,而且它主要吃老鼠,很少襲擊家畜,算是好處多壞處少的動物。但是大家對浣熊的印象剛好是反過來的,不了解這個傢伙的人,總覺得浣熊很好很可愛,可是一旦你真的近距離的接觸到它,特別是長期接觸到它們,你就會發現它根本不是你想像的那樣,它們有它們的缺點。
首先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浣熊是臭的,這種動物的屁股附近的會分泌一些有強烈氣味的物質,浣熊用這個方法來區分自己的領地,這種物質對浣熊來說沒什麼,可是對人類來說是超級臭。其實浣熊非常的聰明,你可能會說,要是養個寵物,肯定是越聰明越好,聰明才能跟人類有互動有交流。但其實聰明的動物一般來說好奇心都很強,喜歡到處鑽,到處亂翻,一刻都停不下來,所以聰明和破壞性實際上是聯繫在一起的。而且這種動物就算不在家裡飼養,破壞力也是很強的,野生的浣熊其實是非常適應人類城市生活的,因為這裡有食物,人類丟棄的食品還有垃圾,都是它們的樂園,在這一點上浣熊和蟑螂老鼠這些動物倒是非常的像。
浣熊還會攜帶狂犬病毒,大家都知道,狂犬病毒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病毒,它會讓人類患上狂犬病,而且一旦患上,幾乎是沒有辦法醫治的。浣熊這種動物在中國不太常見,要是有也是被當作經濟動物或者是寵物來飼養,經濟動物就是指那些有一定的經濟利用和開發價值的動物,比如豬可以用來賣豬肉,這個就是經濟利用。而在飼養浣熊的過程當中可能有少數浣熊會逃跑,所以在中國偶爾也能見到浣熊,但是它們實際上是生活在美洲的,主要是在北美洲,後來引進到了歐洲和亞洲的一些地方。浣熊在英語裡叫raccoon,raccoon最初是美洲原著民族的語言,最初的意思是抓握、洗滌的意思。
這個名字其實很好的抓住了浣熊的特徵,那就是它那雙特別厲害的手,浣熊的手指很長,所以它們手部的動作都很靈活。其次浣熊的手指觸感非常的敏銳,不過這個敏銳並不全是手指的功勞,手指只是去收集信息,真正去處理這些信息,感受到觸覺的是浣熊的大腦,浣熊的大腦裡負責感覺區域有多達2/3的部分是專門用來分析感受的。真的是很難想像他們觸碰到萬物時會有什麼樣的感受,應該是比我們人類的觸感更豐富,更細膩。浣熊名字包含的第二個特點是洗滌,洗滌是浣熊另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行為,中文當中浣熊的名字也是根據這個特點取的,浣熊中的浣字也是洗的意思,因為人們觀察到浣熊的總是先把食物放在水裡洗一洗再吃。
長期的和人類生活在一起的浣熊甚至會隨便拿個東西就往水裡放,比如拿到了棉花糖也會放到水裡洗一洗,洗過之後就沒有了,再比如拿到了手機也會洗一洗。科學家們發現了浣熊這個行為特點之後,就特別的感興趣,他們做出了很多的猜想,有人說就是因為他們覺得食物髒,所以要先洗洗再吃。而且動物通過洗的方法,去掉食物上的髒東西也是有先例的,比如日本有個小島,小島上生活著一群猴子。科學家的在海灘上給他們放了一些番薯作為食物,這些番薯就粘上了很多沙子。一開始猴子很勉強的吃,一邊吃一邊吐沙子,突然有一天一隻猴子開竅了,先在海水裡洗一洗番薯,然後再吃。
不久科學家們才去觀察,他們發現整群的猴子都學會了這一招,是不是應該叫它們浣猴。不過這個說法有點牽強,因為很明顯,浣熊連手機都放水裡洗一洗,肯定就不只是擔心食物太髒,科學家們繼續觀察後發現,野生的浣熊通常都在水邊取食,魚類在它們的食物當中所佔的比例並不小,有些魚類內臟或者是皮膚等等都是有點毒性的,那會不會是浣熊要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洗掉食物中的毒性呢?這個說法也很牽強,而且還是不能解釋為什麼他們要洗手機。最後科學家們終於意識到,浣熊洗東西的行為或許和他們的觸覺有關,科學家發現雖然浣熊雙手本身的觸覺已經很靈敏了,但是被弄溼之後,浣熊手上的神經會更加的靈敏,因為這些神經被一些硬硬的皮保護起來了,如果接觸到冷水,這些硬皮就會被泡軟,感覺也會好很多。
所以浣熊其實是通過洗這個行為,讓自己觸摸的更加清楚一些,這樣的才好判斷手上的東西是不是可以吃的東西。當浣熊來到了人類的生活環境裡,雖然它們更容易得到食物,不用過多的做判斷,但是把手上的東西放到水裡洗洗的這個習慣一直保留了下來,甚至有時候浣熊即使不拿這東西,只要發現周圍有水,也願意拿去洗洗手,讓自己的觸覺更加的靈敏。那麼我們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你喜歡藍天的文章,那就點讚關注藍天吧。以後的文章我們還會為大家持續帶來一些乾貨,記得關注藍天哦!
此篇文章為擁抱著藍天的雲原創文章,目前只在百度百家號平臺獨家發布,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