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孫源 於玉金 北京報導
在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回穩降溫的趨勢下,從北京地區新發地市場滋生的第二波疫情蔓延勢頭再一次使得防疫情緒陡然緊張。6月19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通報:6月18日0時至24時,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25例。從6月11日起,北京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達到183例。
地毯式排查正在進行,相關部門反應迅速,圍繞核酸檢測這一關口加大了防控力度,做到「應檢盡檢」、「願檢盡檢」。從6月14日開始,包括新發地經營者、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人群在內,從5月30日之後從新發地附近經過的人,都會被大數據抓取並進行核酸檢測。
6月16日晚,北京將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響應級別從三級調至二級,同時規定,離京人員必須持七日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市民核酸檢測需求一時猛增,對檢測機構的檢測速度提出了極大考驗。
檢測需求激增
「6月6日在新發地停了半小時車,被大數據抓到了。」北京市朝陽區的王女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她在6月16日晚收到了朝陽區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簡訊,要求其停止外出,填寫行動軌跡,並等待進行核酸檢測。
據北京市衛健委公布的信息,6月17日,北京在完成約35.6萬人核酸檢測的基礎上,完成了對大數據篩查的35.5萬涉及市場相關人員的檢測工作,總計約71萬。截至6月18日,北京市衛健委共公布了98家可以進行核酸檢測的機構,全市日均採樣約40萬人,每天最大檢測能力達到9萬人次。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需求的激增程度從線上預約檢測數據也可見一斑。據記者了解,618期間,京東健康的核酸檢測在線預約的日均訂單量達到了5月份的30倍。京東健康在此期間開設了在線預約覆蓋全國37個城市的核酸檢測服務,其中,北京共計14個線下採樣點。
北京規定了六類人員必須接受核酸檢測,即「應檢盡檢」:新發地涉疫市場、涉疫社區相關人員、中高風險街鄉鎮常住居民、醫療機構從業人員、公共領域服務人員、已返校學生和教職員工,以及參與重點區域社區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等六類人員,由屬地政府統一組織核酸檢測,市民按照要求到指定採樣點進行採樣。
而「願檢盡檢」的隊伍中,大部分是原計劃出京的人,「應檢盡檢」加上「願檢盡檢」,人群數量之大不言而喻。微信公號、電話、線上預約App……急於離京的人們通過各種途徑預約核酸檢測。
《華夏時報》記者在京醫通、114等各掛號平臺上查詢發現,能查詢到可提供檢測服務的醫院,一周之內的號已經全部約滿。北京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的公眾號預約通道的三個檢測點都已無法預約。北京金域醫學在朝陽區設立的便民採樣點每天僅接待150人,需到現場排隊。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只提供現場預約,據記者諮詢,個人檢測最早預約到10天之後。而大多數檢測機構的電話均處於忙線或無人接聽。
中國疾控中心官方顯示,6月17日上午,該中心移動P3實驗室檢測隊14名隊員集結完畢,前往豐臺區疾控中心,協助北京市開展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工作。在現有配置情況下,日檢測能力可達到1000份,將在北京市此次疫情核酸檢測工作中發揮提升檢測數量和參比實驗室作用。
檢測機構加足馬力
6月17日下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全市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都應具備檢測能力。隨著疫情的發展,國內各核酸檢測試劑生產商的產能已經提升到較高水平,核酸檢測試劑盒的供給已不是問題,但配有相關實驗室的檢測機構數量有限,從網上預約的爆滿程度和各個檢測點現場的排隊情況來看,北京98家核酸檢測機構的檢測速度一時還不能跟上暴增的需求。
在這98家檢測機構中,22家為第三方檢驗機構。《華夏時報》記者6月18日從愛康國賓方面了解到,愛康集團在朝陽區、海澱區的六個核酸檢測採樣點,在全周無休的採樣服務基礎上,還推出了晚間服務,將採樣時間延長至晚上十點。「面對十倍以上增量的核酸檢測需求,盡最大可能滿足『願檢盡檢』,尤其考慮到上班族下班晚的需求、為了給前來進行核酸檢測的市民提供相對涼爽的採樣環境,更好地滿足需求。「
加班加點,增加設備和人手,調動一切能夠調動的資源,可以說,各檢測機構已經從滿負荷做到了超負荷。華大基因方面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為了進一步提升檢測能力,已經把武漢「火眼」實驗室的核心檢測設備緊急向北京調配,已經在6月15日晚上到達北京華大醫學檢驗所,主要包括生物安全櫃、自動化核酸提取儀,以及用於核酸檢測的PCR儀。
「華大基因的北京華大醫學檢驗所6月12日之前每天的檢測量並不大,大概幾十到幾百例。從6月13日開始,我們接收的檢測樣本量開始增加。」華大基因(300676.SZ)方面對《華夏時報》記者介紹稱,「在完成設備安裝調試,還需要相應地增加配備檢測人員,以及優化檢測實驗室流程之後,我們將把每天大約2000人份的檢測通量提升到每天10000人份。」
「從3月30日起,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的日產能可按需提升至200萬人份,試劑的供應量目前沒有問題。」華大基因提及最新的產能數據,「我們在全國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已完成逾百萬人份。」
主要受「離京人員必須持七日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新規定的影響,除北京地區外,其他城市的核酸檢測需求也水漲船高,天津金域醫學方面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天津地區的標本量明顯增加。一線人手不夠,後臺人員能上就上,天津金域醫學的相關行政工作人員在6月18日對記者稱:「我今天參與了一部分樣本相關的工作。」同時表示暫時沒空接受採訪,「目前確實是比較忙,大家都參與到(檢測)工作當中了。」忙碌之下,北京金域醫學方面已對外表示不接受任何採訪。
「北京的疫情已經控制住了。 」6月18日下午,在北京市第125場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為儘快滿足檢測需求,北京市衛健委相關工作人員6月18日對外表示,北京市正在部署增加核酸檢測機構,增加每家機構的檢測能力,待部署完成將在官網公布。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