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兒子遭橫禍,婦人求神佑

2020-12-15 明月照清風cc

陽穀縣東街有一不知名小巷,陰暗潮溼,汙穢不堪,曲曲折折,宛若迷宮,常有路人迷失方向。

在小巷的最深處,一間破舊的小木房,住著一婦人,約摸四旬,彎腰駝背,丈夫早逝,獨居於此,僅有一兒子,寄讀在城外書院,婦人引以為豪,常常向鄰裡炫耀誇讚,頗感自傲。

婦人每日為他人洗衣,賺得些微薄銅子,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留給讀書的兒子,生活雖是艱苦,但一想到兒子是讀書人,以後是要做大官的,心就如沾了蜜一般,甜甜的,一切的苦都是值得的。

婦人家中有隻老母雞,橘黃色,羽毛光鮮,且每日都能下一個蛋,婦人甚是愛惜,一到夜間,便將老母雞關進雞籠,放到屋內。

一日夜間,婦人在內房酣睡,夢到兒子金榜題名,做了高官,正要接她去京城享福,忽的傳來一聲悽厲的雞鳴,婦人一驚,陡然驚醒,惱怒這雞鳴驚醒好夢,罵了一句,便欲再續好夢,頭剛沾枕,又豁然坐起,這雞怎么半夜鳴叫,難道出了什麼事?這雞可是家中唯一值錢的,可不能出了意外。這時外房又傳來一陣撲騰之聲,隨即又是不知何物倒塌翻滾,婦人急忙披衣起身,來到外房,點亮油燈一瞧,頓時面目猙獰,心如刀絞,哀怒交加。

只見雞籠倒在地上,老母雞滿身鮮血,鮮亮的羽毛此時也黯淡無光,散落了一地,雙眼緊閉,無進氣,也無出氣,已是死了。一隻油光鋥亮的黃鼠狼,正在雞籠中左奔右竄,尋不到出口,被困在籠中,驚慌失措。

原來昨夜,婦人忘記關上雞籠門,虛掩著,那黃鼠狼聰明異常,趁機鑽進雞籠,咬死了老母雞,那老母雞掙扎之下,弄翻了雞籠,倒在地上,此時雞籠門正好被壓在下面,這黃鼠狼又如何出的來?

婦人瞠目欲裂,滿眼血紅,怒火攻心,轉身來到灶房,抄起一把菜刀,捉住那黃鼠狼,當頭就是一刀,黃鼠狼連慘叫聲尚未發出,便已屍首分離,又把這黃鼠狼剝了皮,掛在了屋外簷下,風吹日曬,仍難消心頭之恨。

婦人含著淚將老母雞拔了毛,做了一鍋老母雞湯,天明之時,送到城外的書院,看著兒子狼吞虎咽的吃著老母雞肉,心中的哀痛才稍減幾分。

過了幾日,兒子被幾名學生抬回家中,說是走路時,不小心磕到石頭,摔斷了腿,看著兒子血淋淋的左腿,婦人哀痛悲傷,淚如雨下。婦人想留下幾人吃飯,以作感謝,那幾人連連搖頭,慌忙的拒絕,放下婦人兒子,便慌慌忙忙地走了,很是匆忙。

婦人安頓好兒子,便到街上請郎中,邊走邊想到:這好好的走路,怎麼會把腿摔斷?看那幾人走得匆忙,難道……?

此時正好路過一卦攤,四周圍著一群婦人,正中坐著一乾癟的老道士,口若懸河的說著那些鬼祟如何附身害人,取人性命。婦人停下腳步,也不禁圍了上去。

此時算命先生正說鄰縣一人,被妖物附身,吃飯時,竟被噎死了。婦人忽而想到兒子,難道也被妖物附身?不然走路怎會摔斷腿?正猶豫不決間,想起兒子正躺在家中哀嚎,差點忘了正事,急忙來到藥店,請了一郎中,包紮診治,說是未傷及筋骨,並無大礙,留下副藥方,郎中便離去。郎中雖說無事,但心中仍是擔憂,而這老道士的話,也總是浮現在心頭。

第二日,婦人又來到這卦攤前,此時卦攤冷冷清清,那老道士正盤腿而坐,閉目養神,乾乾瘦瘦,身著破舊道袍,一把山羊鬍子隨風飄動。

婦人躊躇地來到卦攤前,正不知如何開口,那算命先生忽然說道「貧道早知你會來此,有何事就請說罷。」這才睜開雙眼,上下仔細地打量著眼前的婦人。頭髮花白,滿眼血絲,溝壑般的臉上仍有殘餘的淚痕,眼神閃避,嘴唇微動而又止,可見家中定有禍事,又猶豫不決,老道心中已明了七八分。

婦人聞聽此話,陡然一驚,立刻將這老道奉為神人,上前跪在地上,將兒子如何摔斷腿的事,一一告訴了老道士。

老道士聽罷,扶須沉吟半晌,伸手掐指算了一算,微微一點頭道「此事因果,貧道已然明了,你兒子的確是被一妖物所害,且那妖物還未離去,仍舊附在你兒子身上!」

婦人聞此語,驚恐萬狀,磕頭如搗蒜,請求老道士就她兒子一命,掏出懷中的上百個銅子,恭恭敬敬地捧到老道士面前。

老道士眼睛微眯,嘴角含笑,收下了這上百個銅子,沉聲道「你放心,貧道定會幫你除那妖物,還你一個健康的兒子,但你最近可做過什麼惡事?或殺害過什麼動物?」

婦人剛想說「我一生本分,從不害人」,忽然想到屋外簷下,仍舊掛著的已成乾屍的黃鼠狼屍體,登時愣住,話語凝結在嘴邊,再也說不出一個字。

老道士一看,有戲!大喝一聲道「說!」

婦人一個激靈,斷斷續續地將如何殺死黃鼠狼,扒皮,掛在屋簷的事說了一遍,並不停重複道「它要是不吃老母雞,我也不會害它啊」

「這黃鼠狼乃是世間一靈物,屬於妖物,萬萬殺害不得,你不僅將它殺害,還扒皮,掛在屋簷下風乾,這黃鼠狼怨氣衝天,鬼魂又豈會饒你?它是先害了你的老母雞,再接著害你的兒子呀,最後就輪到你了。」老道士搖頭嘆息,隨後又道「當然,此事並非沒有解決之法。」

婦人跪在地上,連連懇求,並許諾眾多好處,老道士這才從身側的包袱中拿出一醜陋的木頭神像和一黑色的方形盒子,告訴婦人,回到家中將神像供奉,每日祭拜,切記不可中斷,並把那黃鼠狼乾屍,裝進黑盒子中,放在神像底下,七七四十九日之後,她兒子便能痊癒。最後又說道「這錢嘛……」婦人連忙說,等下回到家,就給道長送來,老道士不怕老婦人不回,婦人懷抱神像與盒子,千恩萬謝的離開了。

二十日後,婦人兒子已然痊癒,婦人更加覺得老道士神異,對神像的祭拜越加頻繁。

婦人兒子斷腿幾日後,便被書院開除,理由行為不矩,走路摔斷腿怎麼就行為不矩了?婦人雖是氣憤,卻也無可奈何,她一婦道人家,目不識丁,又能和誰去講理呢?只能忍氣吞聲。

婦人兒子痊癒後,每日與街上無賴廝混,賭博打架,拿著婦人辛苦積攢下來的銅子,與無賴花天酒地,家裡無錢,在無賴的唆使下,便去偷盜,起初只是偷些平常人家,幾次得手後,漸漸喜歡上了偷竊的感覺,平常人家的銅子也越來越難以滿足他的胃口。

一次,婦人兒子趁著夜色,偷摸進了縣中的一大戶人家,想偷些金銀玉器,不料卻被巡夜的家僕發現,放出惡犬撕咬,更將兩條腿打斷,其中一個家僕朝他吐了口濃痰,惡狠狠道「一個月前,在城外你尾隨我家小姐,口出調戲之言,惹的小姐羞憤難當,被我打斷了一條腿。今天你又來我李府偷盜,真當我李府是你的後花園?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接著又是一頓拳打腳踢,婦人兒子幾乎奄奄一息,被扔出門外。

天明之時,眾無賴架著婦人兒子來到婦人家中,說是走在路上,無故被惡犬撕咬,倉皇逃跑之時,一個不慎,摔倒了兩條腿,婦人心痛不已,心中暗暗自責,定是自己這幾日對神像少了祭拜,黃鼠狼仙發怒,才讓兒子遭此橫禍,此後對神像祭拜更加頻繁。

相關焦點

  • 聊齋故事:追著婦人跑了一夜,一回頭大吃一驚,媳婦在家出事了
    蕉河鎮有一個郎中的兒子叫慶生,風流輕薄,能言善辯,遇見年輕婦人女子,就把持不住自己,總喜歡玩笑挑逗。##聊齋故事那天,婦人打扮得鮮豔多姿,騎著一頭黑驢,慶生看見婦人,老遠就揮手打招呼。婦人沒有說話只顧趕路,慶生一路跟隨,口若懸河,有意和婦人靠近乎,婦人也沒有嫌棄的意思。那時,晚上剛下過雨,路上溼滑泥濘,驢的腳程利索,慶生緊跟在婦人後面,一個勁的追趕,一路上氣喘籲籲,兩腿甩滿了泥漿,狼狽不堪。
  • 聊齋故事:救了一個婦人和孩子,天帝封他為神,旋風后面有玄機
    #聊齋故事一直到了中午,果然來了一個婦人,懷裡抱著一個孩子,剛走到河邊,一不小心就掉到了河裡。那一刻,婦人把嬰兒拋到河岸上,在水裡拼命地掙扎著,大聲呼叫,竟然自己爬上了河岸。她渾身溼透了,坐在河邊休息了一會兒,抱著孩子就走了。當時,許崢非常驚訝,看到婦人落水,怎麼能見死不救?
  • 聊齋故事:悍婦掌家
    母親夢見兒子將來會娶公主為妻,日後果然應驗。只是,這位公主並非凡人,乃是聖后府的雲蘿公主。雲蘿公主陪伴安大業數年,使他過上富家翁生活,還生了兩個兒子。生長子時,公主非常欣喜,看出長子必能頂門立戶、光耀門楣,起名叫大器。生次子時,公主非常懊惱,認為次子必然敗壞家業、害人害己,要安大業將孩子放棄掉。大業不忍,還是留了下來,於是取名叫可棄。
  • 「妻賢,夫不遭橫禍」是什麼意思?修佛者這樣解釋,妻子很重要
    他告訴小編,妻子在家庭之中也一直是具有重要地位的,須知有句話"妻賢,夫不遭橫禍",可見在家庭之中,老婆是十分重要的。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它又是如何體現老婆的重要性的呢?接下來就快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一、含義:妻子賢惠,則丈夫就不會遭受到橫禍。
  • 聊齋故事:獵戶誤傷黃仙,遭黃仙詛咒,女兒了解情況後怒砸黃仙廟
    結果林飛生了個女兒取名叫林玉嬌,李固生了個兒子取名李四海。兩個小傢伙從小就在一起玩,感情也很深厚。李固在李四海十二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只剩下孤兒寡母相依為命,要不是有林飛幫襯李四海連基本的生活都無法保證。
  • 新聊齋|秀才求雨
    新聊齋|秀才求雨明朝,有一窮秀才,旱年求來降雨,成當地奇人。不久京城大旱,被皇帝請入京中求雨,他再次求來大雨。當皇帝要封他為國師時,卻藉故辭行,回家不久後到外地隱居,這是為何呢?秀才名叫袁牧,是陝西鳳翔府人。
  • TVB也拍過《聊齋志異》,這幾個鬼故事,演繹經典《聊齋貳》
    香港的TVB拍出過很多風靡一時的經典電視劇,也曾拍過港版的《聊齋志異》,那就是TVB劇《聊齋貳》,這部劇一共有40集,包括幾個經典的鬼故事,道盡了人鬼狐妖仙的悲歡離合,反映了現實,每個故事寓意非常深刻,非常經典。
  • 聊齋故事《偷桃》:術人竟有偷桃技,援繩徑上九重天
    感謝關注和留言,為您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詩曰:此日官民作勝遊,演春俗例舊傳流。戲從天上階升去,擲地仙桃曼倩偷。聊齋先生聊齋先生年少時,到濟南府參加童子試。時值春節,按照風俗,節前一天,城中三百六十行的商人販夫均要齊集省府衙門祝賀新春,民間稱為「演春」。
  • 聊齋系列電影開機,全新演繹聊齋故事
    同樣的故事,不同的演繹。10月20日,聊齋系列院線電影「聊齋新編四部曲」(《聊齋新編之畫皮人》《聊齋新編之嬰寧》《聊齋新編之辛十四娘》《聊齋新編之鴉頭》)在象山影視城開機。電影由尹波執導,無限精彩(無錫)影業公司,安徽澤深影業出品,此次從全新的角度出發,打破觀眾對聊齋的傳統印象,演繹不一樣的聊齋故事。
  • 聊齋系列電影開機 全新演繹聊齋故事
    同樣的故事,不同的演繹。10月20日,聊齋系列院線電影「聊齋新編四部曲」(《聊齋新編之畫皮人》《聊齋新編之嬰寧》《聊齋新編之辛十四娘》《聊齋新編之鴉頭》)在象山影視城開機。電影由尹波執導,無限精彩(無錫)影業公司,安徽澤深影業出品,此次從全新的角度出發,打破觀眾對聊齋的傳統印象,演繹不一樣的聊齋故事。
  • 男人豔遇引來的可怕故事,可以與《聊齋》名篇「畫皮」相提並論!
    說到《聊齋志異》中的名篇,《畫皮》絕對稱得上經典,如今已經被拍成無數影視劇,想必各位是相當熟悉,內容講的是太原王生遇上一個俏麗女子,於是將女子帶回了家,豈知女子竟然是惡鬼所變,最後現出原形掏了王生的心臟,王生為飛來的豔遇付出慘重代價。
  • 效法迦南婦人信心,從新得力奔走前路
    福音書一共記載了四件被動蒙恩的神跡奇事:大臣的兒子得醫治(約4:46-54)、癱子得痊癒(可2:1-12)、百夫長的僕人蒙醫治(路7:1-11)、迦南婦人之女蒙恩(太15:21—28)等。我們來思想這位迦南婦人——一位外邦的母親。馬可提及這位婦人是希臘人,屬敘利腓尼基族(可7:26),主耶穌稱讚她:「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
  • 聊齋故事:忠正城隍深受百姓愛戴,卻因小錯遭免職
    成化年間,丈崖縣有一個姓謝的老漢,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叫謝德,一個叫謝才。謝老漢以種地為生,他一生為人耿直只希望兩個兒子能考取功名,將來為國效力。兩個兒子都很孝順,明白老父親的一片苦心都用功讀書。得知謝德被冤殺的消息謝老漢整日以淚洗面,但他很為自己的兒子自豪,謝德從始到終都沒有向權貴低頭,雖謝老漢堅信終有平反的一天。讓謝老漢不知道的是謝德的死也深深觸動了謝才,他開始懷疑父親的教誨思索為官之道,但此時他還是希望能做一個好官。
  • 聊齋故事:一個小偷以及一個大盜的故事
    (重溫聊齋系列268篇《某乙》) 話說城西的某乙,曾經是一個小偷。因為在《聊齋志異》裡,不光彩的人為了避諱,都不留姓名,故此叫做某乙,但是為了敘述方便,姑且給他取個名字,叫做聊齋乙。聊齋乙的老婆擔驚受怕的,害怕某一天聊齋乙被抓住,不但要坐牢遊街,而且一輩子的名聲也壞了,還會連累她受辱。她常常規勸聊齋乙金盆洗手,改行幹一些別的正經事。在她苦口婆心地規勸下,聊齋乙幡然醒悟,不再做小偷了。 就這樣過了兩年,家裡越來越貧窮,幾乎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聊齋乙實在忍受不了貧窮,打算再去偷最後一次。
  • 《聊齋志異》:聰慧女子洞悉人心,只一招讓婦人對兒子視如己出
    《聊齋志異》:房文淑,一個有些懸念的小故事。鄧成德,開封人,遊學到兗州,在一破廟中住下,為了生計,找個專門抄寫戶口薄的活計。年底,工友和僕役都走了,只剩他獨住。一天,天色微明,一長相絕美的少婦敲門而入,到 佛像前跪拜上香,而後走了。第二天少婦又來拜佛。
  • 聊齋故事:善良的女鬼
    女子鬼魅一笑道:「小女子名叫春蓮,求公子救我!」王全一聽,感覺機會來了,將荒山鬧鬼的事忘得一乾二淨,說道:「不管春蓮姑娘所遇何事,我必鼎力相助,春蓮姑娘讓我如何救你?」「公子送我回家即可!」春蓮說完一揮衣袖,王全的眼神迷離,眼前所見變成了另一番景象。
  • 聊齋故事:婦人愛子心切成活死人強留人間,得到道士指點解開心結
    很多年前,有一對母子母親姓陶,兒子姓林叫林正。林正一歲多的時候父親就因病去世,是母親陶氏一個人含辛茹苦地把林正拉扯大。跟其他喪夫的家庭一樣,林正和陶氏的感情非一般人可以理解。這一幕正巧被陶氏看到,陶氏看到兒子似乎受到了欺負,心裡非常不舒服,便上前指責徐氏,徐氏由於心情不太好回了一句嘴,只見林正從椅子上暴跳起來一拳打在徐氏的臉上,把徐氏打倒在地。徐氏坐在地上捂著腫起的臉,不敢相信地看著暴怒的丈夫,她不敢相信一向溫柔的丈夫竟有如此粗暴的一面。
  • 聊齋故事:兒子失蹤,夜裡狐狸咬母親,你把他藏哪了?
    第二年,秋水的妻子生下了一個兒子。只是這個孩子有些奇怪,身上的毛髮特別的多。雖然如此,但是秋水卻並沒有多想。然而有一天,這一切卻都發生了變化,秋水兒子的屁股後面,突然長出了一條尾巴,雖然短短的,但是看起來卻是十分嚇人。秋水以為兒子這是病,便尋了好多郎中來給兒子治病。然而病沒治好,兒子長出尾巴的事情反而傳遍了全村。
  • 《聊齋志異》中關於狐狸的靈異故事
    婦人吃時,聞著有一股麝香味,就問丫鬟,丫鬟說不知。婦人吃完後,覺著慾火中燒,一霎也忍耐不住;自己強行壓制,欲望更加強烈。想到家裡再也沒有別的男人,只有客人留宿,就跑去敲客人的房門。客人問她是誰,婦人就如實告訴了他;客人問她要幹什麼,婦人不回答。客人告罪說:「我和你丈夫是知己朋友,不敢有這樣的禽獸行為。」婦人還捨不得走開。客人就斥罵說:「我朋友的文章道德,都被你喪盡了!」隔著窗戶朝她吐唾沫。
  •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裡,居然寫過瀘州的故事,這是真的嗎?
    最近有熱心瀘州民俗文化的朋友跟沽酒客詢問,說看到有人寫說著名的清代短篇小說大家蒲松齡先生居然在他的《聊齋志異》裡寫了關於瀘州的故事,這一發現讓他頗為興奮,因為作為一個比較有影響力家喻戶曉的名著短篇小說集,雖然是文言文,但是它的故事通過以前的連環畫即小人書,戲曲、評書、電影、電視以及白話文聊齋類書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