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賓陽訊(陸建霖 莫順賓)2016年以來,賓陽縣切實按照「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脫貧抓教育」的總體思路,完善扶持政策,整合教育資源,積極發揮教育扶貧最大效應,不斷提升貧困人口發展能力,著力從源頭上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託舉貧困家庭希望。
一、健全關愛機制,落實控輟措施。一是壓實責任機制。嚴格落實「雙線四包」責任制,實行一生一案,落實專人負責。二是創新關愛機制。創新實施控輟保學「春風行動」,結合學困生、貧困生等不同特點,精準開展「春風送學」、「春風送幫」、「春風送護」、「春風送潤」行動,從生活、學習、心理等方面全程幫助。2020年,護送50名厭學嚴重的初中生(其中貧困生34人)到南寧市龍翔學校(隆安校區)「普職融合教育班」學習,關愛幫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落實送教上門工作,對有學習能力但不能到校上課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均能按要求落實每月送教上門次數不少於2次,每次3個課時的服務。2016年以來,賓陽縣累計共勸返輟學學生1272人。
二、實行一生一卡,精準資助幫扶。一是精準摸排,確保應助盡助。對所有貧困生信息實行動態管理,落實「貧困學生動態管理制度」,實行一生一卡,精準掌握應助學生信息。二是細化管理,創新措施。賓陽縣各學段資助項目均將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納入資助範圍並給予最高檔次資助。三是簡化手續,限時辦結。建立了暢通的學生資助工作聯動機制,在精準掌握信息基礎上,教育部門積極申請縣級資金,主動協調銀行辦理貧困學生銀行卡;同時組織全縣性的學生資助「再排查、補短板」活動,確保教育資助不留死角、不漏一人。四是全面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2016年以來,賓陽縣累計共資助學生291969人次,資助金額22093.5283萬元;累計營養午餐補助學生483212人,補助金額36423.79萬元。
三、統籌協調推進,改善辦學條件。近年來,賓陽縣共投入13.09億元(其中上級資金4.93億元,縣級資金8.16億元)完善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按標準配備教學儀器設備,城鄉教育一體化持續推進。2015年以來,全縣多方籌資新建城鎮義務教育學校4所,遷建1所,即新建縣城鳳凰小學、和賓彰泰小學、敷文中學,遷建民族中學和新建黎塘鎮荷城小學,新建校舍13.7萬平方米,新增學位9390個。2018年底,賓陽縣順利通過國家級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驗收,提前兩年實現基本均衡目標。補齊教育之短板,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積極貢獻。
圖為新建學校賓陽縣敷文中學。
責任編輯:黃祖悅
【來源:廣西扶貧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