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消炎藥真的能夠代替抗生素嗎?
這兩者又有何區別?
這些年,我們真的給孩子吃對了嗎?
……
針對以上等等問題,本期我們請來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劉珺醫生,看醫生怎麼說……
1
如何區分:抗生素和消炎藥
若有啟發幫助 歡迎轉發
劉醫生在臨床中經常會聽到家長有這樣的疑問:
「孩子生病,是該用抗生素還是消炎藥啊?」
「抗生素和消炎藥到底有什麼區別呀?」
「消炎藥可以代替抗生素嗎?」
……
針對家長們的困惑與疑問,劉醫生在視頻中解答到,抗生素≠消炎藥,這兩種藥是有區別的!
具體如何區分呢?我們可以參照以下兩點:
一、用處不同
抗生素
劉醫生提示大家,抗生素是指殺滅或抑制微生物的一類物質及其衍生物,一般用於治療敏感微生物。
比如細菌、真菌、支原體等等所導致的感染,而病毒感染引發的疾病,抗生素是無效的。
劃重點:抗生素一定要在有細菌、支原體、真菌等微生物感染的時候才會有用!
消炎藥
主要是指消除因疾病引起的紅、腫、熱、痛等炎症表現的藥物,除了感染可以引起上面的症狀,過敏、外傷這些非感染因素也可以引起。
所以,這兩種藥物其實作用是不一樣的。
二、藥名不同
在劉醫生看來,區分抗生素和消炎藥最好的辦法就是看說明書。
此外,我們也可以根據藥名來看這兩類藥有什麼區別。
有這些關鍵詞的藥是抗生素
根據不同的藥物成分,抗生素也有很多不同的種類。
記住!有這些關鍵詞的藥是抗生素。
磺胺
一般以「磺胺」開頭,比如磺胺嘧啶、磺胺甲惡唑。
頭孢菌素類
名字中多帶「頭孢」,比如頭孢地尼、頭孢曲松、頭孢拉定等等。
青黴素類
名字中多帶「西林」。常見的口服類青黴素類抗生素有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而注射劑有青黴素、普魯卡因青黴素、苯唑西林鈉等等。
碳青黴烯類
名字中多帶「培南」,比如亞胺培南、美羅培南。
喹諾酮類
名字中多帶「沙星」,比如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等。
有這些關鍵詞的藥是消炎藥
視頻中劉醫生提到,消炎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甾體類的消炎藥,另一類是非甾體類的消炎藥。
甾體類
甾體類一般為我們常說的激素,比如地塞米松、強的松、氫化可的松等等。
非甾體類
非甾體類包括我們常用的消炎止痛藥,比如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阿司匹林等等。
Ps:沒想到阿司匹林居然不是抗生素吧!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有相應的醫療常識,不可以濫用藥物,尤其是抗生素!
要知道,孩子發燒、咳嗽、流鼻涕、嗓子疼的症狀,不一定是細菌、支原體這些病原感染,還可能有病毒感染、過敏等其他原因。這時候咱們吃上抗生素不僅沒有用,還會延誤病症的治療。
更重要的是抗生素被濫用,體內細菌接觸抗生素的機會就增加了,這可能會出現抗生素的耐藥性。
通俗的講,就是某些抗生素殺不死這種病菌了,這可能導致「超級細菌」的產生。一旦這樣,受感染的孩子可能會面臨無藥可用的難題。
那什麼情況下,我們需要給孩子吃抗生素或消炎藥呢?
2
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