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三個大蠢蛋,另有兩個聰明人

2021-01-08 曉曉電影迷

武松的第一場官司是被動的。若不是縣衙的腐敗,完全可以不貪這場官司。

西門慶是縣衙腐敗的活水源頭,與知縣、縣吏狼狽為奸,武松替知縣送去東京親眷處的金銀,就不知有多少是經西門慶手賺的。武松告狀,上上下下都維護西門慶。

原來縣吏都是與西門慶有首尾的,官人自不必得說。因此,官吏通同計較道:「這件事難以理問。」

當晚,西門慶又去縣衙裡許了銀子。次日,知縣和獄吏異口同聲,就是這件事情證據不足,別追究了。武鬆通過法律討公道,就這麼被夭折了。所以說武松第一場官司是被動的。縣衙若沒那麼腐敗,受理了官司,武松就不用鋌而走險了。

武松的第二場官司還是被動的。

八月中秋,武松被張都監設計陷害。第二天早上,押到了知府衙門。

知府衙門,腐敗程度比上一次的縣衙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牢康節級的話:

「一應上下之人,都是蔣門神用賄賂。我們都接了他錢。廳上知府一力與他做主,定要結果武松性命。」

收了錢就要辦事,知府是怎麼替張都監辦事的呢?

武松卻待開口分說,知府喝道:「這廝原是遠流配軍,如何不做賊?以定是一時見財起意。既是贓證明白,休聽這廝胡說,只顧與我加力打這廝!」

這知府自己貪贓枉法,卻氣勢磅礴地誣陷武松是賊!臉皮比城牆都厚。打完了,把武松下在死囚牢裡,釘住了手腳。武松被誣陷的做賊,夠不上死罪,卻下在死囚牢裡。

孟州城有兩個聰明人,這知府是一個。他知道對付武松,需要釘住手腳,不能寬鬆。果然,後來武鬆手腳一寬鬆,就有越獄的心。若不是被釘住手腳,恐怕早越獄了。

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是三個大蠢蛋。他們一直都搞不清武松的武力值。尤其蔣門神,是蠢蛋中的蠢蛋,被武松揍過一頓,還是摸不清武松的武力值,居然派兩個徒弟就去搞武松。他們三個,最後被武松在鴛鴦樓反殺也算是活該了。

另一個聰明人是施恩的爸爸,老管營。

老管營道:「眼見得是張團練替蔣門神報仇,買囑張都監,卻設出這條計策陷害武松。必然是他著人去上下都使了錢,受了人情賄賂,眾人以此不由他分說,必然要害他性命。我如今尋思起來,他須不該死罪。只是買求兩院押牢節級便好,可以存他性命,在外卻又別做商議。」

此人可謂料事如神。他料到是張團練替蔣門神報仇,買通了張都監設的計;料到了蔣門神這夥人上下都使了錢;還找出了關鍵的破綻:武松不該死罪,只要不被害死在牢裡,就有辦法。於是讓施恩去買通押牢節級,先保住武松的命,出了牢,武松自己就能料理了。武松這條命,是老管營撈回來的。

在老管營的點撥下,施恩先送了康節級一百兩銀子,保證武松在牢裡的安全。又託人送了號稱清廉正直的葉孔目一百兩銀子,目的就是早日把案子結了,早點把武松發配,出了大牢就算贏。經過兩個月的拉鋸戰,到了結案的最後一天,葉孔目才說服了知府,得以把武松刺配恩州牢城。這一遭,武松是多麼兇險!

經過這兩場官司,武松對官府腐敗怕是恨入骨髓了。招安?呵呵。

本質上,改變武松人生的不是武大郎的死,不是西門慶和潘金蓮,而是官場的腐敗。

下面這套連環畫,以武松為主題,講述了8個小故事。圖文並茂,畫功上乘,是傳承水滸文化的經典之作。

相關焦點

  • 《水滸傳》蔣門神:武力值被低估的高手
    由於武松是水滸傳幾大重要主角之一且經典故事很多,所以自然銀幕上不管是以武松為中心還是以整體水滸框架為劇情的影視,都少不了醉打蔣門神這一出,一般影視中的蔣門神給人感覺實力不怎麼樣畢竟是個龍套不會刻意渲染,即便有些劇中加長了他和武松打鬥的時間,但那也是武松沒認真打在把他當猴耍,而當我仔細去分析原著時,我發現蔣門神武力真的被嚴重低估了。
  • 《水滸傳》中武松醉打蔣門神,體現了武松怎樣的性格特徵?
    武松二話不說,從門裡面也衝了出來,就朝著蔣門神就迎了過去。大家想像一下兩輛推土機,兩輛大坦克,馬上驚天動地的碰撞就開始了。在這過程中,蔣門神先佔了三條劣勢,哪三條劣勢呢?第一條慣性,身體長大,渾身都是肥肉,他跑起來速度非常快,根本就收不住腳。便於武松下手,慣性上吃虧了。第二個吃虧的是綜合性是德行。《水滸傳》原著寫,最近新娶了這個唱曲兒的小妾被酒色掏空了身體。那真正練武講究的功夫,他都丟了。
  • 蔣門神本是相撲高手,完全可以不怕武松,為何會被武松嚇破膽?
    其實作為張團練專門僱的打手,蔣門神自然是有實力的,在帶著徒弟們初到快活林時,蔣門神面對的對手只有施恩以及快活林的安保人員,就施恩的水平,根本不夠蔣門神打的,再加上管營的官職比不上團練
  • 水滸傳:和蔣門神相比,施恩到底差多少?四點理由訴說施恩之惡
    施恩憑藉自己一身的本領和牢城營【八九十個棄命囚徒】的陣勢,贏得了快活林的管理權,也成功霸佔了快活林。 可惜,好景不長,快活林巨大的利益,引來了很多窺探、霸佔快活林的人注意,張團練就是其中之一。
  • 水滸:被誤解的蔣門神,武松打他是個錯,此人是條好漢
    所以武松打蔣門神的初衷大有問題,目的和動機都不純。細讀《水滸》,武松醉打蔣門神,不光是為施恩出氣,還兼有炫耀自我的行為,武松在去快活林的路上逢酒店必吃三碗,跌跌撞撞而來,做了這麼多文章,就是為「打」而鋪墊。武松從蔣門神的身邊路過,蔣門神在躺椅上閉目養神,按理說,當場動手即可,而武松卻先要到店裡攪和一番,另外,為了讓大家目睹他的風採,他還專門從酒店時跳出來,跑到大街上幹仗,好讓人都看一看。
  • 魯智深和武松說「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有何來歷?
    在《水滸傳》第5回「九紋龍剪徑赤松林,魯智深火燒瓦罐寺」裡,魯智深從五臺山奔赴東京大相國寺途中,與史進聯手除掉了霸佔瓦罐寺行惡的丘小乙、崔道成,
  • 鎮關西蔣門神和西門慶三個人,誰的武功最好?
    之前有朋友提出,如果蔣門神上了梁山,按照他的武功甚至可以排進梁山三十六天罡,對此有人提出質疑,因為水滸原著中說得很清楚,蔣門神確實是相撲高手,但是那是在他年輕的時候,後來他酒色過度,荒廢了武功,所以在快活林的時候才會被武松輕易搞定。
  • 假如這5人也上了梁山,蔣門神鄭屠牛二隻配進地煞,誰能進天罡
    水滸中,有李逵、王英這類潑皮無賴、強盜土匪,上了梁山成了好漢,但也有些強盜土匪,地痞流氓未上梁山,如蔣門神、牛二、鄭屠等,這些人的武功和能力雖然比不上魯智深、武松等高手,但是放在梁山群體中也不算太差,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蔣門神、牛二、鄭屠上梁山,他們武功一般,還不是財主,和宋江沒什麼特殊關係,所以上梁山後,只能進入地煞之列。
  • 《水滸傳》中有十位團練使,九位死於非命,一位兇多吉少
    在《水滸傳》中,一共有十人擔任過團練使一職,其中有五位是梁山好漢,三位隸屬大宋,還有兩位隸屬田虎集團。不過,令人驚訝的是,這十位團練使的下場都非常悲慘。八位死於非命,兩位下落不明。本文依據小說的記載,對這十位團練使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第一位:玉麒麟盧俊義。盧俊義擔任過團練使一職,估計不少讀者都沒有留意到。梁山受招安後,先後參與了徵討遼國,殲滅田虎、消滅王慶這三次戰爭。
  • 都知道武松是個打虎的英雄?我卻說他視人命如草芥!
    當日晌午時分,走的是又餓又渴,正好前面有一個酒家,招旗上寫著五個大字—三碗不過岡!這武松不聽小二勸說,只顧著自己要吃飽喝足。最後,這武松吃了四斤熟牛肉,十八碗酒方才心滿意足的起身要走。小二自然要攔著,可自負如武松怎麼會聽,只說道「你鳥作聲!便真箇有虎,老爺也不怕!
  • 閒話水滸:施恩是怎樣結識武松,讓他醉打蔣門神,奪回快活林的?
    原因是施恩吃了蔣門神的大虧,不僅快活林酒店,被蔣門神強奪而去,而且自己還在左鄰右舍面前丟盡了顏面!想那施恩既然可以在孟州稱霸一時,當然也絕非等閒之輩。現而今,竟然在自己的家門口被人欺負得狼狽不堪,他又豈肯忍氣吞聲?既然依靠自己的力量沒法報仇雪恨,那就只能藉助於他人的力量了!
  • 梁山有四個提轄、四個團練使,這又是些什麼官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前文介紹了禁軍教頭和都頭,本文再來談談另外的兩個官職。一個是大名鼎鼎的提轄,另外一個則是團練使。在梁山好漢當中,擔任過提轄及團練使的人數一樣,各有四人。首先說說提轄。在《水滸傳》的梁山好漢當中,擔任過提轄的一共有四人,除了大名鼎鼎的花和尚魯智深,還有青面獸楊志、急先鋒索超和病尉遲孫立。提轄這個官職在北宋是不是真的有過呢?答案是肯定的。據《宋史職官志》記載:「守臣帶提舉兵馬巡檢、都監、及提轄提轄兵馬者,掌統治軍旅,訓練校閱,以督捕盜賊而肅清治境,凡諸營尺籍賞罰皆掌之。」這段記載說清楚了兩個問題。
  • 精心策劃孟州道,武松醉打蔣門神
    這是非常耐人尋味的一個場景,大早晨施恩就收拾東西,牽兩匹馬來跟武松商量,說哥哥你騎馬,咱們去跟蔣門神決戰。武松說我一不病二不瘸,騎什麼馬。咱就走著去就行。接著,武松給師恩提了一個要求,說要打蔣門神提前你得安排一件事,什麼事了?武松就說,從咱們這個牢城營去快活林,這一路上肯定有很多酒肆,每過一個酒家,你就帶著我去喝三碗酒。施恩說哥哥。
  • 曾國藩靠團練起家,團練有何工作內容?可不止帶兵打仗這麼簡單
    其實團練還有許多重要工作,總結起來就是八個字:堅壁清野、核查保甲。堅壁,就是修築防禦工事,加固增高城牆,加深城外壕溝。白蓮教戰鬥場麵團練制度在鹹豐二年十一月開始施行,短短三四個月的時間,鹹豐就認命了43位團練大臣,覆蓋10個省。
  • 水滸裡面有十位團練使,有九位都死於非命,下場十分悲慘
    團練使這個職位在水滸裡面提到的算是比較多的,而這也確實是在宋代歷史上有記錄的,根據《宋史》等史書的記載,宋代的團練使是五品官職,它的地位也是高於刺史的,也算是在宋代比較高的官職了,也只是宋朝才特有的一個官職,被稱為武散官,但是其實只是一個名號而已,沒有實權也沒有兵力。
  • 武松自稱平生只打硬漢,為何醉打蔣門神時,他卻選擇偷襲之舉?
    第28回,武松從金眼彪施恩的口中得知了蔣門神的惡行,當即便要去打蔣門神,可在前去之前,他給施恩提出了要求,就是路上每遇見酒家,必須喝三碗酒,並稱其為「無三不過望」,還用這麼一番話打消施恩的顧慮,且看原文:武松大笑道:「你怕我醉了沒本事,我卻是沒酒沒本事。帶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
  • 李逵能打過蔣門神嗎?
    蔣門神如果是梁山好漢,李逵打不過他。但可惜蔣門神不是,那十個蔣門神都不夠李逵砍得。一斧子砍倒是正常水平,如果用了兩斧子,說明李逵發揮不佳。蔣門神擅長相撲,這個特點和梁山上的燕青和焦挺差不多。見十字路口茶坊樓上一個虎形黑大漢,脫得赤條條的,兩隻手握兩把板斧,大吼一聲,卻似半天起個霹靂,從半空中跳將下來。手起斧落,早砍翻了兩個行刑的劊子,便望監斬官馬前砍將來。眾土兵急待把槍去搠時,哪裡攔當得住,眾人且簇擁蔡九知府逃命去了。幾百人都擋不住李逵一人,四散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