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都罵國足|中國文化沒有尊重足球的基因

2020-08-30 南方Pro

中國足球圈最近很火,甚至還火出了圈,不是因為打進世界盃,而是因為一系列罵戰從足球圈罵到了外賣圈,罵到了文化圈,一度霸佔熱搜很長時間。

王興引發的國足罵戰

美團王興懟國足跑不過大學生

先是美團創始人王興公開怒懟中國國足運動員12分鐘3000米跑不過清華學生,直言國足標準太低,在場上跑兩圈就跑不動了。前國足董學升還擊王興卸載美團,約戰王興跑3000米,輸了就入職美團送外賣。

北大學者功利論看不起國足

接著,北大教授,著名學者王小東發視頻蔑視國足:將國足和清華北大相比,是中華民族的恥辱。北大、清華對於我們國家的貢獻大,國足啥也沒貢獻,就算年年拿世界盃冠軍也比不上清華北大,兩彈一星元勳,當中有多少是我們北大、清華的。

棋聖聶衛平嗆國足

然後是,棋聖聶衛平調侃說,2002年出線就是運氣,自己開了茅臺慶祝就是浪費,要是自己當足協主席,全部開除現在隊員。

項立剛接機亂罵博名

人大碩士項立剛接著參入戰局,連發三條微博罵國足很臭,一群沒用的爛人,沒有素質,蠢貨。項立剛的言論就已經不是罵戰了,而直接罵人,為了博名氣。

董學升約戰變身網紅

面對對中國足球的指責,甚至是謾罵,前國足隊員董學升首先不願意了,出來約戰王興3000米。直懟北大教授屁都不懂,瞬間化身最火網紅。

亞洲足球先生理智回應

然後李毅大帝出來發聲卸載美團,永遠不用美團外面。範志毅發聲:中國足球很難,沒必要罵我們,說可以,但別亂罵。

王興當時也沒想到,自己一句感慨國足跑不過清華3000米,引發了如此大的爭論,先後北大著名學者攜功利論進場參戰,接著圍棋參合國足打球不講智慧,然後人大碩士項立剛直接飆髒話博流量。雖然足球人士奮力維護國足,卻顯的力量單薄。

那麼為什麼中國足球如此被人看不起?

可能中國文化裡面沒有尊重足球的基因

蹴鞠「出身低微」,權且娛樂權貴

大家都知道,現代足球發源於我國古代的蹴鞠,據史料記載,早在戰國時期中國民間就流行娛樂性的蹴鞠遊戲,而從漢代開始又成為兵家練兵之法,宋代又出現了蹴鞠組織與蹴鞠藝人,清代開始流行冰上蹙鞠。蹴鞠本就是權貴的娛樂玩偶,和兵家的練兵之法,出身低微,很難與功名並提。雖然現代足球和蹴鞠關係不大,但這種低微思維,已經深入骨髓。

當代足球的功利性

當代足球在我國的時間其實不長,而且發展足球事業也主要是為了爭取名次,建立基礎的功利性就決定了,不出成績就會被罵,這也是為啥我們的中超聯賽走的磕磕絆絆,市場化一直受阻,而且就算現在很多人看國足都是因為和世界盃有關,假球迷、偽球迷佔據大多數,就算武磊西甲踢球,都被強制披上了全村希望的外衣。功利性太強,導致不出成績就會被罵。

球員自私性暴露

踢國足不賺錢,還會被罵,似乎這種認知在足球運動員之間存在,特別明顯的例子就是去年李鐵帶隊徵戰東亞杯,居然很多球員不願意入選國家隊,理由也很直白,踢國足沒錢,還容易受傷,想把更多精力留給俱樂部。所以裡皮才說,國足隊員沒有榮辱心,沒有羞恥感,不會為榮譽而戰。

仕途文化輕看足球

中華文化綿延幾千年,從始至終未變的就是「萬般為下品,惟有讀書高」,讀書入仕,大展宏圖報復,是每個人的仰望,這同樣也是中國古代文學的最基礎來源地,單輪足球還好,一旦同什麼國家貢獻等等相較,也就有了北大教授非常反感國足和清華北大相提並論,感覺受到了侮辱。家長也非常不願意孩子去踢球,學點足球也只是為了強健身體,認為只有讀書才是正途,這種思維似乎流淌在血液裡,已是共識。

中國足球路在何方

中國足球路在何方?面對罵戰,足球人很無力很無奈,成績擺在眼前,現狀擺在眼前,自己實力不行,別人罵你也回不起話。

路在何方,其實路就在腳上,一是爭取足球完全商業化,讓市場的力量打破束縛。二是足球領域的開放,不限制外援,學學美職籃,我們幹嘛各種限制呢。

最後,希望國足越來越好。我們等著輝煌的到來。

相關焦點

  • 中國足球我罵你!
    中國足球為啥不行,不是中國人不行,而是從事足球專業(包括球員和官員)的人不行!中國足球存在的主要問題怎麼就看不出來?不從基礎抓起,不從娃娃抓起,一味的急功近利,好高騖遠,不知道咋想的竟然打起了歸化外國球員的主意,說是向日本足球學習,咱跟人家日本足球基礎能比麼?就中國足球的水平,歸化二、三個根本起不了作用,除非歸化五個以上,那還是中國足球了麼?
  • 2002世界盃之後中國足球為什麼被罵?這種現狀只有害而無益
    罵中國足球,無論是老闆們又或是學者們,其實都特別業餘!不了解到底因為什麼,美團的王老闆突然拿中國足球的12分鐘跑開涮,更不了解為啥這些學者們放著正經八百的研究工作不做,跑去拿中國足球跟高校去作比較。國足的成績由此可見,這些老闆和學者們罵的一點都不專業!那麼什麼才叫專業呢?你要說罵中國足球的精神,罵中國足球的成績,那絕對沒有幾個能起來反駁你的。反正小編從2002年我國足球進了世界盃之後,就再也沒發現中國足球可以拿得出手的成績出來。小編相信,你要是罵成績方面,這些職業球員絕對無話可說,因為他們的確沒有成績啊。
  • 觀點|北大學者怒批國足,中國足球拒絕傲慢和偏見
    中國足球和中國教育從來都不是兩個對立面,相反兩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有需要相互學習、相輔相成點和面。事實上,國足和清華北大從來都不是敵對勢力,也從來不會成為對立面。相反,教育強國,體育強民,兩者對於國家和民族的強大都有重要意義。 中國足球,比起清北比起中國教育對於國家的貢獻確實沒可比性。仔細品味,對中國足球人確實不夠友好和尊重。
  • 精英的自傲:國足憑什麼說不得,到底誰在反智
    文丨南閣水哥這兩天,國足的消息又上新聞了。這次的起因不是因為比賽,而是因為12分鐘跑。說實話這些年,全民罵國足運動此起彼伏,一種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的情感隨著比賽成績的起伏而起伏。國足成績不好該罵,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往足球上一套就變得正確了,如同神功附體一般。
  • 觀點|罵中國足球不用承擔後果 要放娛樂圈早被律師函警告
    在行業水平低的中國足球,你看趙鵬怎麼回應的,「我一看也是比較激動的,我看他也比較激動。後來想想,自己踢得不太好,作為前輩來說有一些指責也很正常,在中國的每一個後衛,都被罵過,被罵得狗血淋頭,也很正常。」但要是在娛樂圈發生這種事,被罵明星即便真的演技差,他也會發聲明回懟,之後發律師函,維護自己的名譽權。
  • 解鎖財富密碼,罵國足收穫眼球,請讓足球回歸理性
    中國男足近些年的糟糕表現,積累了太多的憤怒。再加上球員,有著被認為與身價所不相符的高額年薪,更是讓男足球員成為眾矢之的。漸漸地,這些憤怒蔓延到整個足球行業。不知從何時開始,調侃,甚至謾罵國足成為一種風氣,就像籃球評論員蘇群所言:「中國足球就是個痰盂,誰都可以往裡面吐一口。」
  • 尊重足球文化的觀念才真正「現代」
    無論是主教練還是球星,在足球場上「迷信」的言行並不少見。但是,這些言行都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就是只圖自己安心,不會冒犯他人。比如梅西主罰任意球前每次後退的步數是固定的,C羅進入球場時總是先邁右腳,米盧當年帶國足時總是穿紅色T恤。
  • 終於明白國足為啥比日韓足球差?這位足協領導一針見血給出答案
    北京時間11月19日,中國足球傳來最新消息,日前,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接受媒體採訪談到了國內年輕球員的情況,他表示國青球員身體條件太差,19歲了還沒有上肢力量,而這番言論也我們終於明白了國足為啥比安好足球差的原因。
  • 為啥國足落後?武磊透露中國足球真實一面
    儘管身價不能盡如人意,但在中國國足內武磊還是國足一哥,第2位為艾克森(480萬歐元),第3位為李可(110萬歐元)。這樣一對比,國足歸化的球員還不如武磊值錢,難道國足招入的在國際上都是四流選手而也有球迷感到好奇,為啥中國足球如此不堪一擊呢?
  • 中國足球與中國文化
    很多人就奇怪,為啥泱泱大國,14億人口,就找不出來11個能踢球、會踢球、能贏球的人來?足球作為一項集體性的運動,如果光看一場兩場的表現,是很難理解其內在的實質的。足球運動的成效的大小,說到底是和一個國家的文化,或者說人文精神有著緊密的聯繫的。
  • 著名導演葉大鷹力挺項立剛:中國足球那麼臭,被人罵幾句怎麼了?
    足球是世界第一大球,是最受歡迎的團體運動之一。近年來我國的足球行業正在迅速的發展,中超越來越受球迷們的關注。雖然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各俱樂部有實力的球員都是一些外援,國內的球員並沒有非常好的表現,我國國足的水平依舊沒有明顯的進步,甚至還不如以前。
  • 王興炒火中國足球卻遭懟,中國足球現在只剩下嘴硬
    最近,美團CEO王興發表了一些對於中國足球12分鐘跑的一些看法,迅速引來了足球圈著名運動員的批駁,甚至要和王興比賽12分鐘跑,王興並沒有作出回應,王總肯定不會答應的,畢竟王興是1979年的,董方卓是1985年的,年齡差距還是比較大,董方卓今年才35歲,真是無法想像1980的
  • 國足名宿又招黑!看中國足球揪心你可以去看電視,引起球迷熱議
    記得之前我國知名企業家王興,對於中國足球的一番言論,引起了球迷的熱議。本來我們都覺得這件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慢慢淡化了。畢竟大家一直吵下去,也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辦法,而且中國足球的發展並非是一個人一兩天能夠解決的,落後的中國足球,給國內球迷的感覺就是看不看都知道結果。但是大家還是會忍不住去看,但是光看不說是並不可能的。
  • 從"上課"公告談國足廣州塔現象,水本位思想指引中國足球文化形成
    中國足球最大的弊端,就是中國足協都只顧著自己眼前一畝三分地,所有的東西就是圍繞國足衝擊世界盃,為此,他們忘記自己信仰的初心,忘記了中國足球土壤根基薄弱的事實,忘記了假賭黑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只覺得我有能力,我是足球強國,我一定也能衝擊世界盃,上行下效,衝世界盃就行了,青訓隨便搞搞,不行的話,國家就事必躬親,選派精英帶人出去什麼巴西啊,英格蘭啊留洋,海歸回來,熱身賽就贏贏法國德國韓國,就自滿得不得了,然後模式繼續
  • 國人拿國足開玩笑,足球巨星歐文說中國父母認為踢球沒前途
    中超這幾年越來越火爆,不僅花費了巨資引進了許許多多優秀的外援,也有許多優秀的世界級教練前來執教,雖然中國足球環境不好,但是誰會和錢過意不去,就算是退役的球員都想過來中國掙錢,比如超級巨星歐文也經常過來中國參加活動掙錢,在一次採訪中他說到:「中國父母認為孩子踢球沒前途,成為一位教師或者醫生
  • 國足贏也嘲弄侮辱?中國能罵你了孫興敏
    按理說,作為中國最大的體育片「生產者」,國足的這一次「失敗」。但是,你覺得贏了國足不能噴?沒有!沒有!沒有!一些「粉絲」不同意。且不說場雪崩時,國足0-1譴責,也沒有說什麼時候門將失誤送禮嘲諷均衡器,一個決定國足擊敗,獲得關鍵的三分之後這些評論,我不禁他被吹令人心寒:我們真的不得不面對國足做?
  • 甩出這篇文章之後,你還會罵中國足球沒有未來嗎
    看到這裡,你可能要重複三件事了:吃飯睡覺打豆豆,哦不對,罵國足。 悲觀的人一直都在,感覺中國足球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當然也有人很樂觀,我們有龐大的人口基礎, 只要我們加大投入,中國足球的春天遲早會到來的(有人一定要呵呵噠地嘲笑了~ 不管怎樣,請看完這篇文章,你會覺得中國足球的未來還有希望··· 這是小編第一次來到這個位於廣州天河區的偏遠小學,老實說,從市中心N站地鐵再轉公交,下車後峰迴路轉,終於找到這個
  • 【中國足球史】現代中國也曾是足球強國?國足曾是民族驕傲
    這裡不大談技戰術,只是希望通過略帶抒情的敘事和架構與作者個人理解之上的中國足球發展分期來給各位讀者介紹中國足球的守望、努力、沉淪和改變。因為很多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作者都並沒有親身經歷,所以只能依靠一些文獻和資料掠起之中的浮沉,所以疏漏之處還需要大家多多指正。
  • 又有CEO開噴國足:足球就是臭,就不尊重這個行業
    因為王興隊中國足球的言論,首先引起的是體育圈人士的反擊,不管是黃健翔還是董方卓都對此言論發表意見。現在教育圈也有人開始對國足發難,比如清華大學學者王小東言辭犀利地說到,就貢獻而論,國足不值一提。中國男足確實一直發展不順利,球員的工資是越來越高,但是對國家的貢獻確實是比不上清華北大等等學校。
  • 你有資格罵國足嗎?
    罵國足,一段時期以來似乎成了一種時髦,誰都可以罵他們幾句!電視媒介的相聲小品、各類八卦綜藝、民間的各種段子、娛樂酒場的哈哈玩笑,以國足取樂屢見不鮮。除平頭百姓之外,大學教授、企業高管、網紅明星一律以國足為取樂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