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實拍露宿在某大城市街頭的這些流浪者,或者說她們是短期流浪者,2021年也快到了,為何她們既不想去工作,也不想回家團聚?慢慢成為一種特殊的人群。
難道真是這樣?留不下的大城市,回不去的故鄉。
她們的明天在哪裡?
某大城市汽車站和旁邊的人才市場,聚集著一大批「半流浪」人群,他們被稱為三和大神。
只有極少數的流浪者是因為智力不太完全,或者是身體的問題,而流浪在街頭,隨著各級部門實施的關愛救助措施,這樣的人已經越來越少,有的進了救助站,有的被遣送回了家鄉。
如今流浪在汽車站附近,露宿街頭的人,大部分都屬於半流浪者。
或許這是大城市這邊一個特殊的現象,這些人為什麼被稱為半流浪者呢?
第一,他們居無定所。
第二,他們沒有固定的工作。
有錢了就花就吃就喝,沒錢了就去找了臨時工或者小時工賺一點點。
但是一旦手中賺到了一些工資,就立刻拋開工作,泡在網吧,露宿街頭。
實際上這已經是一種頹廢。
或許,最初他們都是帶著理想和夢想,來到大城市的打工者。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堅強的意志,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吃苦耐勞的品質,更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與人為善,適應環境。
不知道別人是什麼看法,在我眼中的某大城市其實是一個非常公平的城市,在這裡只要你有能力,你有毅力,你肯吃苦,你能堅持。
就能夠做出一點點事情,或者事業。
如果說在大城市,你都找不到一個飯碗,甚至都會流浪街頭。
除了身有殘疾的人之外。其他的人都是個人的問題。中國的大城市絕對不是一個處處有黃金的地方,但是也絕不是一座冷漠的城市,隨便找一個地方洗碗掃地,也能拿到3000塊錢以上,很可能還會包吃包住。
隨便進一個工廠去打工,也能拿到3000到5000塊錢,哪怕你沒有什麼文化,沒有什麼技術,只要你服從管理,肯堅持。
在這樣的大城市環境下,有什麼理由繼續流浪街頭呢?
在流浪者中,分兩種完全不同的類型,第一種類型還有救,第二種類型基本上就廢了。
曾經有網友長期觀察流浪,在大城市的這些露宿街頭的人,發現其實我們眼中的流浪者並不是完全相同的一群人。
他們分兩種決然不同的類型。
第一種類型的人,屬於是臨時落難,這樣的人實際上還比較堅強,如果挺過了這個過程找到了新的工作,流浪的這段歲月很可能成為他們人生中的一段難忘的歷史,甚至會化為動力激勵他們奮勇向前。
他們大多數是因為種種原因被迫流浪街頭,或者說不小心被人偷了搶了或者騙了,沒有了錢也沒有了手機,甚至都沒有了身份證,所以他們遇到了難關,曾經有一名女孩因為在工廠裡被組長欺負,她憤怒之下自動離廠,這也就意味著一分錢工資拿不到,出來之後才明白自己身上沒有錢,白天到處跑著去找工作,餓了就在垃圾桶裡翻別人吃剩下的快餐,晚上就睡在車站附近廣場的石凳上。
她流浪了四天之後找到了第二份工作,這段流浪的經歷,激發了她的鬥志,在公司裡努力工作,工作業績遠遠超過同事,第二年做了業務主管,她甚至把自己流浪的經歷當作激勵自己奮勇向前的一段記憶,還寫成了文字。
第二種類型的流浪者,說實話,基本上就已經頹廢了。
他們是屬於那種到處都可以找到工作,但什麼工作他們都不想幹的人,實在活不下去了,他們就會找一個臨時工去賺幾天錢,甚至還可以賺點錢買個手機,當手裡還有一兩百塊剩餘的時候,就開始不上班了,有錢就上網吧玩,沒錢躺在公園的凳子裡抱著手機玩,渴了去喝公共的水管的水,餓了,在垃圾桶裡翻別人扔掉的快餐,這種方式在深圳叫做開寶箱,開寶箱就是打開垃圾桶去找吃的,運氣好的可能還能找到半包香菸或者一罐辣椒醬。
這就是第二種類型的流浪者,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回家就覺得對不起父母,無顏再回故鄉,留下又不想去努力,甚至不想做正常的工作和過正常的生活,頹廢的久了,習慣了,就成了一個真的廢人。
第一種類型的話,那還好,還有救。
要是第二種類型,那就真沒救了。
第二種類型讓我想起晚清時期的八旗子弟,啥事不會,啥活不幹,只會遊手好閒。可以說清朝的八旗子弟到了後來徹徹底底徹底淪為寄生蟲,只能寄生在清朝身上生活。
他們雖然啥活都不會幹,啥事都幹不好,但是他們吃喝玩樂賭那叫一個樣精通。
整日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大錯不犯,小錯不斷,上至清朝天子,下至京城百姓,無不對感到異常的嫌棄。
他們比那些三和大神唯一的強處就是祖宗有功於清朝,所以世世代代可以從清朝那裡領來八旗子弟的錢糧,至少吃穿不愁。
為此,八旗子弟衍生了新技能——鬥雞遛狗,他們情願自己和妻子、孩子天天吃糠咽菜,甚至喝西北風,也要花大批的錢去和別人鬥雞鬥狗鬥蛐蛐,有些沾染賭的,沾染大煙的,就算傾家蕩產也要去賭博打牌,也要去大煙館。
當時雖然沒網吧,沒酒吧,但是有茶樓,茶館,戲園子,大煙館。
比較克制的在茶樓茶館胡吹侃地的瞎扯淡,有錢的就在戲園子裡泡一整天。
真正悲慘的就是泡鴉片館的,人徹底廢了,錢也徹底沒了,還背了一身賭債,連累妻女。
有人評論道「在清朝的末幾十年,旗人的生活好像除了吃漢人所供給的米,與花漢人供獻的銀子而外,整天整年的都消磨在生活藝術中。上自王侯,下至旗兵,他們都會唱二黃、單弦、大鼓與時調。他們會養魚、養鳥、養狗、種花和鬥蟋蟀。」
逛茶樓,茶館,戲園子,甚至鴉片館的不僅僅只有八旗子弟,還有其他各色人物,但是八旗子弟是其中最「出色」的人物,這足以說明八旗子弟廢的程度,當屬當時全國第一。
或許每個人都有對生活的選擇權利,所以我們只能善良以待。
我經常告訴網友朋友們,如果在大城市遇到了第一種類型的流浪者,也就是那種遭了難的流浪者,請一定要善待她們,給她們點吃的,給她們點喝的,有能力的話,幫他們打聽一下,哪裡有工作?讓她們早點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如果是碰到第二種類型的流浪者,最好能規勸或者引導他們,回歸到正常人的行列中來,就算他們再廢,但是他們畢竟曾經是家庭的希望,是父母的心頭肉,他們能夠長大成人成家立業,是他們的父母一生最大的期盼。
本著良心,本著善良,能挽救一個就挽救一個,或許這只是他們人生的一段迷途,清醒過來就是一個嶄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