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流浪在街頭的人,她們不去工作也不想回家,和晚清旗人一樣廢

2020-12-10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網友實拍露宿在某大城市街頭的這些流浪者,或者說她們是短期流浪者,2021年也快到了,為何她們既不想去工作,也不想回家團聚?慢慢成為一種特殊的人群。

難道真是這樣?留不下的大城市,回不去的故鄉。

她們的明天在哪裡?

某大城市汽車站和旁邊的人才市場,聚集著一大批「半流浪」人群,他們被稱為三和大神。

只有極少數的流浪者是因為智力不太完全,或者是身體的問題,而流浪在街頭,隨著各級部門實施的關愛救助措施,這樣的人已經越來越少,有的進了救助站,有的被遣送回了家鄉。

如今流浪在汽車站附近,露宿街頭的人,大部分都屬於半流浪者。

或許這是大城市這邊一個特殊的現象,這些人為什麼被稱為半流浪者呢?

第一,他們居無定所。

第二,他們沒有固定的工作。

有錢了就花就吃就喝,沒錢了就去找了臨時工或者小時工賺一點點。

但是一旦手中賺到了一些工資,就立刻拋開工作,泡在網吧,露宿街頭。

實際上這已經是一種頹廢。

或許,最初他們都是帶著理想和夢想,來到大城市的打工者。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堅強的意志,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吃苦耐勞的品質,更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與人為善,適應環境。

不知道別人是什麼看法,在我眼中的某大城市其實是一個非常公平的城市,在這裡只要你有能力,你有毅力,你肯吃苦,你能堅持。

就能夠做出一點點事情,或者事業。

如果說在大城市,你都找不到一個飯碗,甚至都會流浪街頭。

除了身有殘疾的人之外。其他的人都是個人的問題。中國的大城市絕對不是一個處處有黃金的地方,但是也絕不是一座冷漠的城市,隨便找一個地方洗碗掃地,也能拿到3000塊錢以上,很可能還會包吃包住。

隨便進一個工廠去打工,也能拿到3000到5000塊錢,哪怕你沒有什麼文化,沒有什麼技術,只要你服從管理,肯堅持。

在這樣的大城市環境下,有什麼理由繼續流浪街頭呢?

在流浪者中,分兩種完全不同的類型,第一種類型還有救,第二種類型基本上就廢了。

曾經有網友長期觀察流浪,在大城市的這些露宿街頭的人,發現其實我們眼中的流浪者並不是完全相同的一群人。

他們分兩種決然不同的類型。

第一種類型的人,屬於是臨時落難,這樣的人實際上還比較堅強,如果挺過了這個過程找到了新的工作,流浪的這段歲月很可能成為他們人生中的一段難忘的歷史,甚至會化為動力激勵他們奮勇向前。

他們大多數是因為種種原因被迫流浪街頭,或者說不小心被人偷了搶了或者騙了,沒有了錢也沒有了手機,甚至都沒有了身份證,所以他們遇到了難關,曾經有一名女孩因為在工廠裡被組長欺負,她憤怒之下自動離廠,這也就意味著一分錢工資拿不到,出來之後才明白自己身上沒有錢,白天到處跑著去找工作,餓了就在垃圾桶裡翻別人吃剩下的快餐,晚上就睡在車站附近廣場的石凳上。

她流浪了四天之後找到了第二份工作,這段流浪的經歷,激發了她的鬥志,在公司裡努力工作,工作業績遠遠超過同事,第二年做了業務主管,她甚至把自己流浪的經歷當作激勵自己奮勇向前的一段記憶,還寫成了文字。

第二種類型的流浪者,說實話,基本上就已經頹廢了。

他們是屬於那種到處都可以找到工作,但什麼工作他們都不想幹的人,實在活不下去了,他們就會找一個臨時工去賺幾天錢,甚至還可以賺點錢買個手機,當手裡還有一兩百塊剩餘的時候,就開始不上班了,有錢就上網吧玩,沒錢躺在公園的凳子裡抱著手機玩,渴了去喝公共的水管的水,餓了,在垃圾桶裡翻別人扔掉的快餐,這種方式在深圳叫做開寶箱,開寶箱就是打開垃圾桶去找吃的,運氣好的可能還能找到半包香菸或者一罐辣椒醬。

這就是第二種類型的流浪者,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回家就覺得對不起父母,無顏再回故鄉,留下又不想去努力,甚至不想做正常的工作和過正常的生活,頹廢的久了,習慣了,就成了一個真的廢人。

第一種類型的話,那還好,還有救。

要是第二種類型,那就真沒救了。

第二種類型讓我想起晚清時期的八旗子弟,啥事不會,啥活不幹,只會遊手好閒。可以說清朝的八旗子弟到了後來徹徹底底徹底淪為寄生蟲,只能寄生在清朝身上生活。

他們雖然啥活都不會幹,啥事都幹不好,但是他們吃喝玩樂賭那叫一個樣精通。

整日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大錯不犯,小錯不斷,上至清朝天子,下至京城百姓,無不對感到異常的嫌棄。

他們比那些三和大神唯一的強處就是祖宗有功於清朝,所以世世代代可以從清朝那裡領來八旗子弟的錢糧,至少吃穿不愁。

為此,八旗子弟衍生了新技能——鬥雞遛狗,他們情願自己和妻子、孩子天天吃糠咽菜,甚至喝西北風,也要花大批的錢去和別人鬥雞鬥狗鬥蛐蛐,有些沾染賭的,沾染大煙的,就算傾家蕩產也要去賭博打牌,也要去大煙館。

當時雖然沒網吧,沒酒吧,但是有茶樓,茶館,戲園子,大煙館。

比較克制的在茶樓茶館胡吹侃地的瞎扯淡,有錢的就在戲園子裡泡一整天。

真正悲慘的就是泡鴉片館的,人徹底廢了,錢也徹底沒了,還背了一身賭債,連累妻女。

有人評論道「在清朝的末幾十年,旗人的生活好像除了吃漢人所供給的米,與花漢人供獻的銀子而外,整天整年的都消磨在生活藝術中。上自王侯,下至旗兵,他們都會唱二黃、單弦、大鼓與時調。他們會養魚、養鳥、養狗、種花和鬥蟋蟀。」

逛茶樓,茶館,戲園子,甚至鴉片館的不僅僅只有八旗子弟,還有其他各色人物,但是八旗子弟是其中最「出色」的人物,這足以說明八旗子弟廢的程度,當屬當時全國第一。

或許每個人都有對生活的選擇權利,所以我們只能善良以待。

我經常告訴網友朋友們,如果在大城市遇到了第一種類型的流浪者,也就是那種遭了難的流浪者,請一定要善待她們,給她們點吃的,給她們點喝的,有能力的話,幫他們打聽一下,哪裡有工作?讓她們早點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如果是碰到第二種類型的流浪者,最好能規勸或者引導他們,回歸到正常人的行列中來,就算他們再廢,但是他們畢竟曾經是家庭的希望,是父母的心頭肉,他們能夠長大成人成家立業,是他們的父母一生最大的期盼。

本著良心,本著善良,能挽救一個就挽救一個,或許這只是他們人生的一段迷途,清醒過來就是一個嶄新的世界。

相關焦點

  • 天冷了,流浪在深圳街頭的「酒神」男子瑟瑟發抖,他忘了回家的路
    深圳,這幾天突然降溫,天冷了,流浪在深圳龍華街頭的酒神男子瑟瑟發抖,他說:已經忘記了回家的路。 或許他這一輩子都不想回家了。 留不下的深圳,回不去的故鄉。
  • 研究生大叔流浪街頭,既會英文又寫得一手好字,只求一份家教工作
    他跟其他流浪漢一路乞討不同,他能夠憑自己的本事去「賺錢」。他在一張紙上明確寫著,自己可以幫別人代寫書信,中英文雙字都沒有問題。除此之外,他還提供初中和高中的英文輔導。這位流浪在河北街頭的研究生大叔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在人們的關注中顯得頗為平靜,只是「乞求」一份家教的工作。流浪大叔剛剛來到這裡的時候,表現得非常有傲骨,他基本上從來不向村民乞討,也不去騷擾他們。
  • 石家莊大學生放假無處可去,深夜街頭流浪,試問學校不做安排嗎?
    可接下來的這一幕卻讓家長「寒了心」,石家莊某高校放假,學生無處可去,深夜時分還在街頭流浪…… 在防疫工作當中,身處志願者的袁女士在結束了當天的志願服務之後,又匆忙地跑去救助幾名大學生。 根據袁女士所說:當天她接到了同伴的求助,說有幾名已經放假的大學生無處可去,一直在街頭流浪。緊急結束了,相關工作之後袁女士就駕車去尋找被困街頭的大學生們。
  • 研究生大叔流浪街頭,寫得一手好字還會說英語,他都經歷了什麼?
    可很多流浪者寧願在街頭挨凍也不願回家,更不願接受幫助去救助站過冬,遇到這樣的流浪者,大家也只能給他們提供一些衣服和被褥,為他們驅寒保暖。河北邢臺有一位不一樣的流浪者,他不僅寫得了一手好字,而且說起英語那也是出口成章。據了解,原來這名男子竟是一名研究生畢業的高材生,他到底經歷了什麼?會從一名滿腹學識的高材生變成一名流浪者,我們不得而知。
  • 為什麼晚清四大名臣全是漢人?而當時身居高位的旗人在做什麼?
    雖然清朝的主旨和口號是這麼說,但是它的做法卻就不是那麼回事了,這個我們不去深談。 清朝在建立之初,由於深悉制度禮儀的屬臣比較少,所以在很多政治規定、政務處理上大都是延續了明朝的制度,基本上就是蕭規曹隨。
  • 晚清老照片:旗人婦女穿鎧甲很霸氣,清軍士兵持雙劍很滑稽。
    1846年,法國人儒勒 依蒂耶將照相機帶入了中國。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清朝晚期,人們的思想也比較封建落後,對於照相機這樣的新事物更是無法接受。當時的人們由於不懂得照相機的工作原理,誤認為照相技術是一種會將人攝入紙張中的妖法,因此對於拍照都非常的恐懼。
  • 利川籍流浪漢廣東流浪十餘載 病倒街頭後獲愛心救助 踏上回家路
    雲上恩施報導(利川通聯記者 熊瑋 通訊員 張良前 李燕) 利川籍流浪漢流浪廣東十餘載,病倒街頭後被愛心人士救助,不僅免費給他治療近50天,還幫他確認身份,找到回家的路。(高霞與父親高緒仁見面) 兩個月前,一位流浪漢病倒在廣東省東莞市街頭,東莞市讓愛回家公益服務中心的志願者發現後將其送往當地醫院治療。因為不知道流浪漢的名字,便用名李常軍,在醫院治療了近50天,其間請人陪護42天。
  • 不想回家的女人並不是無情的人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溫暖的岸,不管在外遇見多大的風浪,靠了岸心就踏實了。每個女人都渴望有一個溫暖的家,渴望有一個疼愛自己的男人,曾幾何時有了不想回家的念頭那一定是受了太多的委屈和苦悶,並不是一開始就不想回家了。只因這個男人婚前婚後的態度讓她漸漸失望,女人是脆弱的敏感的她們的直覺很靈,很多男人自以為自己撩妹有那麼兩把刷子就可以把妻子忽悠的團團轉轉,心裡暗自竊喜地認為那個老老實實愛你的妻子是個笨女人。
  • 日本街頭訪問:結婚後不想回家的日本男人,都在想什麼?
    通過這些「醉酒」的背後,或許我們能夠發現,為什麼這些日本男人寧願在外面喝得宿醉,也不願意回家呢?關於這個問題,日本的一則街頭訪問,或許能夠幫助我們解開迷惑。針對那些結婚後不想回家的日本男人,他們的內心又都在想些什麼呢?
  • 流浪14年的她回家了
    兩市三地救助站聯手 幫流浪14年的她回家團聚 8月4日下午,虞城縣稍崗鎮馮莊村的一個農家院裡站滿了人。當車門打開,流浪在外14年的馮紅玲下車,幾個人急忙擁上前去,把她圍了起來。
  • 曾就讀名牌大學、留學德國,曹陽卻流浪東莞街頭14年!令人嘆息!
    說起流浪街頭,忽然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個笑話。A君有個女兒,成績一般,於是打趣說估計以後所有街道都是她的了(掃街道)。B君說他的女兒也一樣,估計將來會成為同事。C君說,你們要認真點,掃乾淨一點,將來他孩子很可能要去那睡呢(睡街邊)!有點風趣。
  • 你離開了我流浪在人潮擁擠的街頭是什麼歌
    18183首頁 QQ音樂 你離開了我流浪在人潮擁擠的街頭是什麼歌 你離開了我流浪在人潮擁擠的街頭是什麼歌 來源:網絡
  • 社區警務|民警接力「讓愛回家」,助流浪青年踏上「回家的路」
    「林警長,我這邊發現了一個長期居住在天橋底下的流浪漢,我們怎麼勸他,他都不願意回答我們的問題,你們是警察,他可能會聽你們的。」昨日,「讓愛回家」志願者團隊的服員邱先生打電話給東莞市公安局謝崗分局泰園警務室社區民警林寶東,希望林寶東幫助勸說一名流浪人員。
  • 天天找工作又不想上班,人要廢了:4個招數幫你走出職業倦怠期
    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一直找工作,找到了又不想去上班,是不是可以認為自己廢了,或者告訴自己這工作不適合?我想說說自己的看法。人都是這樣的,主要是你沒有壓力才會找到了工作又不想去上班,這不是工作適不適合的事,是你懶惰、缺乏工作目標的問題。身在職場,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現在對工作提不起興趣,一方面是沒有經濟壓力導致了現在覺著自己廢了的狀態。
  • 晚清富戶的真實生活:富商小妾確實漂亮,地主婆出門被乞丐圍堵
    這張照片就是當時晚清的富人們進食的場景了,可以看到桌上都是男人,就連圖右那個男人手上抱的孩子都是男孩兒。且和上一張照片明顯不同的就是這張照片上的人們都是坐著吃飯的。
  • 晚清老照片:五品官妻妾成群,王爺的大老婆貴氣十足
    今天,小編精心搜集了一組晚清女性老照片,附加文字說明,刊發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這些女性中有八旗貴婦,有青樓女子,有盛裝新娘,也有階下之囚……她們共同組成了晚清女性生活群像。
  • 實拍日本家庭主婦的一天,從早到晚都在忙,丈夫越晚回家越好!
    實拍日本家庭主婦的一天,從早到晚都在忙,丈夫越晚回家越好!說起家庭地位來,日本可就不這樣了,日本的傳統文化導致了日本女人的家庭地位比男人低,很多日本女性把家庭主婦當做他們的夢想,自從她們結婚生子以後,基本就會辭掉工作在家裡相夫教子,她們一天就是忙碌於收拾家務,給丈夫孩子做飯中度過。對於這樣的生活,不知道你是羨慕還是厭煩?實拍日本主婦的一天,女人在家一天到晚都在準備飯菜,收拾家務,丈夫越晚回家越好!
  • 香港富二代得到5千萬遺產,卻揮霍無度,現在流浪街頭和狗相伴
    在很久以前,香港就有這麼一位揮金如土的「富二代」,他是香港富二代得到5000萬遺產,卻揮霍無度,現在流浪街頭和狗相伴,他的事跡可是傳遍了整個香港,沒有人不知道,他就是鄭六三。沒過幾年,父母留給他的遺產被他揮霍殆盡,分文不剩,沒有經歷來源,又不會去掙錢,最後他竟流浪街頭和狗相伴,實在令人唏噓不已。被金錢寵廢的富二代可能很多人都以為鄭六三這個名字,是後來他成為流浪漢之後的綽號,其實不然,這就是他的真名實姓。
  • 走失流浪近20年的遂寧小夥回家了,背後故事令人唏噓…
    如此繁瑣、細微的工作,是市救助管理站工作的一個縮影。救助工作 他們傾注愛心與熱情曾幾何時,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上總會看到一個特殊的群體——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他們亦或患有精神、智力障礙,亦或追求心中「自由」,蓬頭垢面的他們在街頭四處流蕩。而在社會救助站的世界裡,每一次的交流、詢問、救治、尋根都有不同的意義。
  • 大學畢業後,他街頭流浪13年: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考上大學,就好像鯉魚跳龍門一樣,拿到大學通知書時,就好像已經拿到了美好生活的通行證,前途似錦。但生活,永遠有多種可能。如果把衣錦還鄉作為讀書的願望去拼搏,那麼,有大部分讀書人將會無家可歸。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就辭職南下,發誓:「不混出人樣,絕不回家!」誰想,夢想總是很豐滿,現實總是那麼骨感。南下打拼的李默並沒有在南方找到適合自己的落腳點。因為身份證沒有辦理第二代,他無法找到工作,但是又礙於面子不想回家,只好流浪街頭,自暴自棄,渾渾噩噩過日子。這一晃,就是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