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課程中心主任曹文(左三)
以下為圓桌論壇實錄:
翟億珍:有請曹文教授,她目前擔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課程中心主任,也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一名教授,但另外一個身份是劍橋學子的家長。請您從家長和教育者的角度來說一下:您在學校治理和研發方面有什麼看法?
曹文:謝謝主持人,時間有限,我不想深入到細節,因為在這不平凡的一年中全球所有人都經歷了巨大的考驗。我們盡最大努力保持常態,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們和孩子們經歷了這一切後,知道了兩個亙古不變的道理:第一,好好學習是亙古不變的硬道理,不管發生什麼,只要有真本事就會有好的未來;第二,各種各樣情況的發生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今年我們遇到的是疫情,不知道以後還會遇到什麼,當遇到這些特殊情況時,我們如何來應對?這就是通過今年的特殊情況帶給學校和孩子們關於未來啟示。我就分享這兩點,謝謝!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課程中心主任曹文
翟億珍:曹文教授,您是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同樣也是劍橋國際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您覺得學校對於學生的全球勝任力有哪些要求?或者有什麼方法和途徑來提升學生的全球勝任力呢?
曹文:這又是一篇博士論文,最後一個發言有一個好處,好的觀點前面各位嘉賓都已經提到了,所以我就更簡明扼要地說:全球勝任力是教育界非常關注的,而我們作為一所學校更加注重如何將這份全球勝任力落地。北外ICC從「培養有故事的孩子」的教育理念到籤署「成長契約」的升學規劃方式都是在培養學生的全球勝任力。「有故事的孩子」指的是真正知道自己的夢想,真心喜歡自己的選擇,真情分享自己的所有,真誠堅守自己的信仰的孩子,北外ICC將這一教育理念融匯在日常教學與管理之中。而北外ICC獨有的「升學規劃」品牌——「成長契約」並不是冷冰冰地為學生制定升學目標,要求學生非名校不可,而是在挖掘孩子潛力的基礎上,讓他發現自己在成長中的「故事」,並在高中三年中發揮這個「故事」的光和熱,讓自己的夢校能夠看到自己的「故事」,從而走上適合自己發展的未來之路。
另外我們是如何理解全球勝任力的?做教育要善於談未來,但是任何未來的塑造都起步於今天的每一步。我想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來談一談。微觀層面:疫情之後,國際雙語教師已經走到了最前沿,因為疫情使很多外教不能回到中國,或者只能在線授課。本土的雙語教師開始擔當重任,這也是國際學校的發展趨勢,未來的核心力量一定是雙語教師。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課程中心的雙語教師就讀過的學校都非常出色,擁有海外教育背景的他們也融匯了中西方文化,知道孩子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那樣,這樣一來就能夠幫助到更多孩子,助力孩子的成長。宏觀層面:最近我在讀OECD的一個報告,這個報告專門研究了中國教育。有些國家在PISA考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報告將中國教育現狀和在考試中取得很好成績的國家相比之後,發現了中國教育的不同。看了這個報告,我們就會知道中國基礎教育有許多非常值得世界分享的經驗。作為一個國際教育人,我們不僅有義務把這些經驗在自己的學校傳達,在論壇上分享,更多的是要在國際舞臺上交流經驗,形成真正的國際教育雙向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