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I 蘭斌強
由臺灣「獨派」團體推動的「2020東京奧運會正名公投」,今天已超過40萬份聯署書,突破了28萬份「法定門檻」,也超過了34萬份安全門檻,這意味著「東奧正名公投」成案。按照臺灣相關法律,還有不到4個月的時間,即今年年底的臺灣地方選舉,「東奧正名」將會綁入該次選舉一同進行。
【「2020東京奧運臺灣正名後援會」臉書截圖】
根據此次「東奧正名公投」操縱的過程與結果,年底的公投綁選舉「東奧正名」極有可能獲得通過。如果這種局面形成,島內「臺獨」氣焰將會得到極大的聲張,民進黨當局在「臺獨」議題上的操弄將會更加肆無忌憚,兩岸關係將會遭到有史以來最沉重的打擊。
如何看待這次「東奧正名公投」成案的結果?如何面對即將到來的嚴峻局面?大陸必須提前準備的預案。
「東奧正名公投」成案並不出人意外,主要原因有如下3點:
1、「東奧正名公投」並非體育運動的「正名」,而是「臺獨」勢力推動「臺獨」的助推器。去年年底發起的這場「東奧正名公投」,表面上看是由臺灣前奧運選手、投機政客紀政發起,而實際上是「喜樂島聯盟」、「李登輝基金會」等「臺獨」組織在背後操縱。所謂的「2020東京奧運臺灣正名公投」行動小組成員也基本上都是「臺獨」意識極強的政客。因此,該「正名公投」自始至終就不是一個單純的體育運動「正名運動」,而是一場實實在在的「臺獨」政治活動,是「臺灣正名」運動的前哨站,是「臺獨」勢力推動「臺獨」的助推器。
除了上面提到的「臺獨」組織之外,在臺灣「立法院」的第三大黨、「臺獨」色彩鮮明的時代力量表現得最積極,而同時「臺獨」黨派的臺聯黨也自始至終沒有缺席。
【「臺獨」黨時代力量為「正名公投」聯署】
民進黨的「臺獨」主張眾所周知,蔡英文上臺後鼓吹「臺獨」的聲調不斷提升,使得「臺獨」氣焰在島內越來越囂張,「臺獨」氛圍越來越濃。而在該項「正名公投」過程中,民進黨當局表面上看似不聞不問,實際上不僅縱容而且一直都在明裡暗裡支持。
在如此形勢下,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當「2020東京奧運臺灣正名公投」行動小組成員當街讓民眾籤聯署書時,同意聯署已成為自然,而不願聯署反倒會被人看成是「另類」。因此,在2300萬人中有40萬聯署並不是令人意外。
根據臺灣的「公投綁大選」的玩法,「東奧正名公投」綁上今年年底的臺灣地方選舉對民進黨來說是最有利的。
民進黨目前在臺上做的實在太爛,已引起臺灣民眾的極為不滿,如果按照正常選舉,民進黨此次必將大敗。現在有這麼一個可以挑動民粹的「正名公投」正中民進黨下懷。對於擅長選舉、玩弄民粹的民進黨來說,這是難得的轉敗為勝的好機會。因此,民進黨的候選人將「東奧正名公投」也作為一項選舉造勢的好內容,大力宣傳支持「東奧正名公投」。而認同民進黨的選民自然按排隊進入了「東奧正名」聯署的行列。這正是民進黨當局所需要的。
【民進黨新北市「議員」彭成龍為「正名公投」聯署。】
因此,蔡英文及民進黨當局辯稱「東奧正名公投」只是民間團體的行為就是一句騙人的鬼話。而40萬的聯署對民進黨來說不費吹灰之力。因此「東奧正名公投」跨過門檻並不令人意外。
臺灣選舉歷來就是亂象、怪相叢生,各種奧步不斷。「東奧正名公投」這樣極富挑動民粹的議題對各政治勢力都有可以利己的操作空間,所以絕不會放棄。因此,在「公投綁大選」聯署截止日期前,一些候選人將自己選舉造勢的場所也變成了「東奧正名公投」聯署站。
如表面上為無黨籍的屏東縣「議員」蔣月惠,也為「東奧正名公投」搖旗吶喊。為何?因為她不久前剛發生過一場「咬警察」的鬧劇,並受到臺灣媒體和藍綠陣營的撻伐。所以,她此時搭上「東奧正名公投」這個順風車可以挽回其民意。更主要的是她雖是無黨籍,可與時代力量打得火熱,特別受到時代力量主席黃國昌的欣賞。
【無黨籍「議員」蔣月惠(右三)為「正名公投」聯署】
最可笑的是國民黨臺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
27日,臺北市長柯文哲在上班途中被「2020東京奧運臺灣正名公投」行動小組成員攔住要求他就公投表態,柯文哲極為不滿沒有理會。事後柯文哲受訪時怒斥對方「用暴力、脅迫或叫囂的方式,要求人家表達政治意見」。
【柯文哲怒斥「正名公投」人員】
此事被民進黨和綠營媒體大肆炒作,批柯文哲不應該如此對待「東奧正名公投」的人員,並譏諷目前聯署突破了40萬要「感謝柯文哲幫忙衝票!」
柯文哲的政治色彩及觀點原本與民進黨並無太大的區別,只因選舉與民進黨鬧掰,所以也成了民進黨打擊的對象。柯文哲怒斥「東奧正名公投」人員也並非他就是不支持該項公投,只不過是對他們這種做法不滿。
然而,國民黨臺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卻對媒體批柯文哲,認為柯文哲怒斥「東奧正名公投」人員是「說一套做一套」,並為「東奧正名公投」人員說話,稱他們「哪有暴力、哪有脅迫?」
【丁守中(中間戴眼鏡者)為「正名公投」者說話】
丁守中的這番表態顯然也是想搭「東奧正名公投」順風車,為自己贏得綠色選民而作秀。
其實,在「東奧正名公投」問題上,國民黨的態度一直都不是那麼鮮明,為何?當然是為了選舉。
為了選舉,一切正常的理智都可以不要,只要能打敗對手可以不惜手段。這就是當前臺灣的政治生態。所以,在公投綁大選之時,「東奧正名公投」跨過門檻,達到40萬並不令人意外。
首先,自找麻煩,最好的結果是「中華臺北」名稱不變,保住國際奧委會的席位。此項「公投聯署」還需送臺灣「中選會」審查,然後才能進入年底的選舉公投(一般問題不大)。即使今年年底選舉公投中,該項公投案通過,那麼臺灣當局就必須做出,2020年臺灣體育代表團參加東京奧運會時,代表團的名稱是否為「臺灣」?如果臺灣當局不用「臺灣」名稱,就顯示不尊重民意「違法」。如果使用「臺灣」名稱就違反了《國際奧委會憲章》和《洛桑協議》,很有可能被驅逐出國際奧委會。
因此,「臺獨」勢力搞的這場「正名公投」不僅不可能給臺灣帶來任何好處,相反會引發自身席位不保的風險。
前面說了,「東奧正名公投」只不過是「臺獨」勢力企圖進行「臺灣正名」的前哨站。該公投成案提醒了大陸不得不對島內「臺獨」勢力和部分受影響民眾的高度關注,採取必要行動對這種勢力和意識進行打擊。其中在今後任何國際場合對於臺灣的參與必然會嚴格管控,在各種國際組織中在臺灣的席位上不會再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在可能出現爭議的問題上,大陸不會再展示那麼「溫柔」。
一句話,這次「東奧正名公投」將給臺灣帶來在國際場合的空間大大收緊。
從臺灣媒體披露的情況顯示,此次支持「東奧正名公投」的人許多是年青人。可以判斷,他們就是通常人們所指的「天然獨」。這些人顯然已被民進黨和「臺獨」勢力徹底洗腦了,他們已不可能有中國人身份的認同。他們不僅不可能成為統一依靠的對象,相反已成為不可救藥的人,成為阻礙統一的對象。因此,對於這部分人大陸不要再抱任何幻想。今後所有對臺優惠政策都不能對這些人開放,因為,他們自己斷了自己的後路。
這樣的聲音應該讓這40萬支持「正名公投」的人聽到!
此次「正名公投」的結果對大陸來說是一次嚴重的提醒。除了設法嚴厲打擊這股「臺獨」囂張氣焰之外,根本的問題還是要儘早解決統一。
必須看到此次「正名公投」絕非臺灣單方面的問題,而是與美國在背後的操縱有著琴絲萬縷的關係。8月8日,臺灣《自由時報》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題為「臺灣須配合美國全球戰略節奏」。
【臺灣《自由時報》報導的標題截圖】
該文出自於曾是藍營(現在他也不算綠營)的林保華之手。他在文中明確稱,臺灣的所作所為應該配合美國的全球戰略,只有這樣臺灣才可能得到美國的幫助,只有這樣臺灣才有出路。他在文中還列舉了美國對臺灣的一系列期望和動作。
雖然林保華只是站在個人角度談這個問題,但顯然其中絕大部分觀點代表了臺灣當局和臺灣政壇一些人的看法。
聯繫到這次「正名公投」成案,以及接下來的勢態發展,未來發生「臺灣正名」的公投不是不可能。這種嚴峻的形勢再次提醒大陸解決國家統一的步伐必須提速。而根據目前臺灣的政治生態和美國對「臺獨」的縱容、鼓動態度,武統已成為唯一的選擇。因此,排除幹擾,嚴正以待,抓緊練兵,積蓄力量,抓住機會,隨時準備戰鬥是大陸應該考慮的。
「東奧正名公投」成案對臺灣沒有任何好處,只會給臺灣帶來更多、更大的麻煩,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只會遭至滅頂之災!
2018年8月29日
蘋果手機讚賞:長按上面二維碼—識別二維碼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