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用這種浮漂調4目釣2-4目,魚口輕、無漂相中魚問題迎刃而解

2020-12-11 魚你浪江湖

在釣魚這項運動中,浮漂就像我的眼睛一樣,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浮漂的每一次下鈍或上頂(這種動作被稱為:漂相)都牽動著我的神經,只要浮漂上有動作我就像看見了自己喜愛的東西一樣,目不轉睛地觀察著、等待提竿!

魚兒吃餌時,浮漂上顯示的信號有多種,常見的有:下鈍、上頂、黑漂、橫漂以及無漂相中魚等。

冬釣,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下面我來著重說一下"無漂相中魚"。

所謂"無漂相中魚"即在浮漂上沒看到有魚兒吃餌的動作,但是提竿時卻有魚上鉤,這種情況雖然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垂釣過程中確實經常能遇到。

造成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大部分釣魚人都認為是魚吃餌動作輕和調漂時調鈍所導致的原因,於是他們會調整浮漂由釣鈍變釣靈。可是經過調整以後,仍然會出現這種"無漂相提竿中魚"的情況。

但是經過我多次實戰細心的觀察發現,實際上造成這種情況的核心因素並不是釣鈍與釣靈的原因,而是浮漂自身問題所導致。

下面我來詳細解析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也只有從根本改變才能規避這種情況的發生。

臺釣時,我們常用的浮漂有2種:

1.加粗浮漂

2.常規浮漂

所謂加粗浮漂一般是在漂尾部分的頂部加粗2目或1目且每一目的長度偏長

加粗浮漂,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常規浮漂即整個漂尾部分粗細一樣(整體偏粗)且每一目的長度偏長

兩者有一共同特別:整段漂尾部分浮力偏大,靈敏度有限。魚兒吃餌時漂尾的信號反應不明顯,尤其魚兒吃口較輕時,使用這2種浮漂幾乎看不到任何信號。"無漂相中魚"這種情況也是在使用這2種浮漂時所體現出的。

常規浮漂,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下面我要和大家分享一種不常用的浮漂,即細尾漂,下圖所示。

細尾漂,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其不經常被用到的原因是由於浮漂尾部較細,垂釣時不醒目

但是這種浮漂可以很好地解決魚口輕,"無漂相提竿中魚"的情況。

細尾漂顧名思義漂尾部分較細且每一目的長度短,整個漂尾部分的浮力要遠小於加粗浮漂和常規浮漂,接收魚兒吃口時的信號也較為靈敏。

這種浮漂是我在冬季垂釣時常用的浮漂,幾乎整個冬季都在使用並且在使用過程中沒有出現過"無漂相提竿中魚"的情況,從根本上規避了這一點。

使用細尾浮漂調漂和釣餌建議:

細尾浮漂由於其漂尾部分較細每一目的長度較短(即浮力較小),所以適合使用紅蟲、蚯蚓等自重輕的蟲餌垂釣以達到最佳的信號傳遞效果。

舉個例子:以調4目釣2目準,細尾漂調4目釣2目使用紅蟲或蚯蚓作釣餌時雙鉤在水下的狀態為:一鉤觸底一鉤懸空(釣靈敏狀態);

而使用商品餌料(粉餌)作釣餌時,雙鉤在水下的狀態為一鉤躺底一鉤觸底(釣鈍狀態)。

常規漂調4釣2,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原因是商品餌料比重較重,一鉤上的餌料自重足以把細尾浮漂下壓4目。

而且使用細尾浮漂用蟲餌作釣餌調4目時,可以釣的目數不僅是2目,釣2-4目都是可以的,釣4目時雙鉤狀態為一鉤躺底一鉤觸底,儘管如此由於蟲餌的自重輕,魚兒一樣可以輕鬆把魚餌吸進嘴裡,浮漂信號反應一樣靈敏,有輕微的鈍口或頂漂提竿就能中魚,而商品餌料作釣餌當釣到4目時就變得很鈍致使信號很難在浮漂上有所體現。

注意:以上調釣目數及雙鉤在水下的狀態均是我實際測試出的結果,並非理論。

所以使用細尾浮漂釣餌方面建議使用蟲餌,調漂建議調4目釣2-4目。

最後補充:

也許有的釣友會問:按照這樣說用細尾浮漂就不能用商品餌料(粉餌)垂釣了嗎?

答案當然不是,搭配餌料時可以在餌料中多添加一些狀態餌料減輕比重即可。

但是狀態餌加多了勢必會影響餌料的實際垂釣效果,如果因為加多了狀態餌導致魚不太喜歡吃這款餌反而適得其反了,所以不如直接用蟲餌作釣餌來的實在或在夏秋春末等魚兒吃口動作大的季節使用。

分享容易,寫作不易,認可的釣友記得轉發分享出去讓更多的釣魚人知道,我在此謝過啦,祝大家大鯽大鯉!

相關焦點

  • 冬季釣鯽魚,不知道如何調漂?就用調N目釣N目,簡單快速關鍵實用
    冬季釣鯽魚,講究用小鉤、小餌,也就是說魚鉤重量和餌料重量都比較輕,這樣才方便進食動作微弱的鯽魚。餌料和魚鉤重量比較輕微,這是冬季調漂中最大的難題,掛餌料之後浮漂漂尾被壓下去的目數太少,很多通過調漂的公式來推斷雙餌在水底的狀態效果。
  • 冬季釣魚調漂公式:調N目釣N目,調N目釣N+0.5目,最適合冬季魚情
    釣靈,從魚進食的角度來說,由於進食力度輕微,餌料還沒吸入口中,餌料就又被拉回原位。釣鈍,餌料可以輕鬆吸入口中,因為子線不是繃緊的,不會把餌料拉回去。所以冬季魚口輕,調漂是不能釣靈的。一、調高目釣低目調漂無非就三種方法,調高目釣低目,就是調目比釣目高,比如經典的調四釣二就是這種調漂方法的代表。
  • 冬季釣鯽魚,調四釣二太靈,調平水釣兩目太鈍,浮漂應該怎麼調?
    所以越是魚的進食力度小,越是不能釣靈。二、為何調四釣二太靈,調平水釣兩目太鈍冬季釣鯽魚在用餌和魚鉤使用上的特點開始已經介紹過了,需要使用細條小鉤,這樣的餌料不但小而且比較輕,也需要使用小而且輕的餌料,這樣才更適合冬季的魚情,所以用小而且輕來描述餌料和魚鉤就未嘗貼切。
  • 冬季釣鯽魚,窩中有魚浮漂不見動作,從這幾方面調整,很快就見效
    冬季釣魚困難重重,非常講究細節,所以出現窩中有魚但是浮漂沒動作的情況也比較常見。長時間沒魚咬鉤,想要換餌,提竿後居然有魚,這個情況在冬季也會偶爾出現。冬季釣到魚的原因往往是各環節把握得當,釣不到魚往往各方面原因都有。
  • 調平水釣二目或調低釣高不是冬季調漂規範,這樣調漂才是正確思路
    從視頻來看,調六釣二和調平水釣二目,底部狀態差不多,都是下鉤躺底,上鉤餌料斜著觸底,子線是斜著拉直沒有彎曲,唯一的不同只是落底後,兩餌間的距離不同。由此可知,冬季常見的調低釣高並不比平常的調高釣低優越多少。所以冬季調漂不一定就非要調低釣高。而上來就直接調低釣高最大的缺陷,就是非常容易出現過鈍,結合冬季魚口變輕,導致浮漂不出動作,看不到魚口,極大的影響釣獲。
  • 冬釣鯽魚,口輕如何選漂調漂?按這個套路,魚口再輕也能穩穩命中
    冬釣鯽魚,很多釣友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浮漂沒有動作,或者僅僅是輕微的一顫,明顯不是魚的吃口,但是提竿卻中魚了。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說明我們的調釣出現問題了。不過雖然是簡單的一句話,卻是包括了整個釣組的搭配,餌料狀態的整合,調漂方法等等。任何一個細節出差錯,都有可能導致漁獲不理想,特別是冬季釣魚。說了這麼多,那麼冬季到底該如何調釣最好呢?下面,請看筆者一一分析。一,冬釣,釣鈍是最佳選擇。很多釣友陷入了這樣一種誤區:冬季魚口輕,要釣靈,浮漂動作才會明顯。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
  • 解決冬季魚口輕,只需要從這三點出發,稍作調整就可以放大魚口
    冬季天冷,魚兒吃口輕,這是自然規律,我們固然無法從魚的角度讓它增大吃口動作,卻可以從我們釣魚人自身的調整,來放大它們的吃口,抓住有效的入口動作,提高中魚率。今天給大家分享釣輕口鯽魚的三個技巧,供大家參考。
  • 新手常問:調平水釣幾目最好?釣魚人千萬不要畫地為牢困住自己
    調釣的靈敏與遲鈍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不同的魚情需要採用靈敏度不同的調釣方法,如果魚情對調釣的靈敏度要求較高,那麼調平水無論釣幾目都是不合適的。所以在還沒有了解魚情的前提下就已經將調目設定為平水,這種做法本身就是錯誤的。
  • 冬釣頻繁跑魚脫鉤,不妨試試小鉤細線配大漂,以鈍釣鈍抓送漂
    冬釣,各個環節都要講究輕、小、細、軟,小鉤、細線、軟餌是標準搭配,關於浮漂,提倡浮漂的吃鉛要小、漂型切水要好,輕、靈、快、準就是對浮漂以及釣組的要求。要說魚鉤、餌團出了問題,已經用了小鉤、軟餌了,換大鉤、大餌團,估計魚都不給口了,所以,只有一個地方出現問題,是可能性最大的,就是浮漂出了問題,而主要的問題有兩個,的一個是浮漂的吃鉛,太小了,二是釣組的調釣,太靈了。之所以這樣說,是要結合冬季垂釣的實際情況的。
  • 別以為有魚就能釣到,調釣不合理你只能心急火燎乾瞪眼
    但是臺釣以及傳統釣所垂釣的目標魚大多都是鯉魚、草魚、鯽魚等性情溫和的淡水魚,這些魚並不一定會吃死口,特別是在冬季以及氣壓較低的時候吃死口的概率會更低,所以浮漂就成為釣魚人判斷魚是否咬鉤的重要工具。在黑坑垂釣羅非時,脫鉤以及切線跑魚現象是非常普遍的,這是因為黑坑羅非吃餌動作很輕,於是很多釣魚人就採用過於靈敏的調釣方法,最終導致魚鉤無法掛在魚嘴內側,而是掛在魚嘴之外或者是魚頭的某個部位上。魚鉤不能掛在魚嘴內側就很容易脫鉤,而且竿線對魚頭的牽製作用減弱,魚在水中掙扎逃竄的力度會更大,因此也更容易切線跑魚。
  • 調漂技巧:調幾目,釣幾目不能亂來,按照公式調漂,又快又準確!
    半水調漂,調整調目後浮漂在水中達到平衡,此時釣組就是重力和浮力的平衡。假設此時調目是4目,那拖動浮漂座位置,延長水線找底,如果釣目大於4目,則說明下鉤開始觸底。原本的重力和浮力平衡,因為釣組觸底增加了水底對釣組的支撐力,導致魚鉤重量被水底平衡,浮漂的目數增加。所以空鉤找底就是這麼一個原理,如果想要精確地知道釣多少目的時候是雙鉤都到底,就需要知道雙鉤的重量。
  • 【釣魚技巧】釣點走水,為什麼換大吃鉛浮漂時,調目要高而不是低
    在垂釣過程中,突然颳風,導致浮漂走水是很常見的事情,所以處理方法和思路也很多,比如換漂、打滑鉛、打雙鉛,甚至是去掉鉛墜扎悶竿,都是行之有效的操作手段,但是要說用的最多的,還是滑鉛和換漂,當然,滑鉛和換漂相比,可能換漂的釣友更多一些,畢竟換滑鉛有個必要因素,第一要有備用鉛皮,第二要重新調釣,如果釣點風力大、水流急,用滑鉛一樣會導致浮漂打斜
  • 離底釣——浮漂調釣之精髓,魚情變化之反向驗證手段
    很多釣友就理所當然的認為是他們的餌料魚更愛吃,並不排除有這種可能性,但從魚的角度,尤其是野釣的角度,對象魚食不果腹,並不會太挑餌料。其實更多的可能是在釣法上出現了問題,此時由釣底改為釣離底可能效果立刻變不同,離底釣並不是簡單地把浮漂向下拉動,這需要對浮漂調釣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同時也是魚情的反向驗證最佳方法。
  • 不要認為調平水釣2目是萬能的,這些情況下千萬別用
    也正是因為臺釣,調4釣2開始風靡全國。但是我國畢竟還有很多常年在自然水域垂釣的釣魚人,調4釣2在野釣時靈敏度顯得有些過高,於是調平水釣2目開始成為野釣中最常用的調釣方法,一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釣魚人對調平水釣2目情有獨鍾,甚至只會使用這一種調釣方法。
  • 冬季手竿釣鯽魚,這些調漂方法簡單快速,漂相輕微提竿也能中魚
    冬季釣鯽魚,中魚率的高低跟調漂有極大關係,正確的調漂方法會讓鯽魚更輕鬆的就餌,雖然此時魚口輕,但是漂相輕微也能極高的中魚率,這個也是冬釣鯽魚的樂趣所在。哪些調漂方法較為適合冬季的魚情,這裡盤點下,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
  • 超實用冬釣鯽魚技巧,魚獲滿滿就靠你了
    來了朋友們,我是猴子,過完立冬之後魚是越來越難釣了,立冬以後釣魚難呢,最主要原因有以下4點原因,今天咱們深度解析一下。 第二點,是線組的搭配 冬天釣鯽魚線組用的越細越好,咱們是寧細勿粗把線組控制在,釣的魚的承受範圍之內最好,
  • 【調鯝魚】垂釣鯝魚百科知識講解
    ③專找新釣位釣。圓吻鯝有很強的領地意識,它們一群群在水中生活,形成各自的「部落」,遇到外敵入侵,就會用鏟形的圓吻爭鬥,將對方趕出領地。所以,每次垂釣最好去找一些沒人釣過的新釣位。五、釣鯝魚季節夏秋季釣鯝魚的技巧1、魚竿比較傾向硬竿,2H~3H的硬度比較適合。軟竿有個大問題就是把魚抬起的過程中竿尖顫動過大,不好抓線/魚,另外就是起魚比較慢。
  • 【釣魚技巧】冬季降溫自然水域魚口輕該如何調釣?解析2調釣技巧
    進入冬至之後,很多地區的溫度急劇下降,自然水域的水溫也隨之下降,導致水中的魚類活性降低,作釣時也出現輕口魚情。針對寒冬的輕口魚情,作釣時該如何選擇浮漂,如何調漂抓口便成為野釣的重點。最近不少新手釣友會遇到,浮漂沒動而中魚,或浮漂動了就是不中魚的情況,這都是調釣的出現的問題。
  • 最近夜釣浮漂動作很輕?教你幾個妙招,夜光漂也能調出漂亮的頓口
    二,造成信號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夜光漂的漂尾如果要拿普通浮漂和夜光漂來比較,那麼夜光漂的自重肯定更大一些(電池因素),漂尾的直徑也更粗一些。所以漂尾的浮力會更大一些,在用一些比較輕的餌料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壓不下漂的尷尬,甚至出現餌料離底的尷尬。同樣的道理,在魚口輕的時候或者魚的個體很小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動作不清晰或者乾脆沒動作的尷尬。這也是很多人認為它很鈍的原因。
  • 《諾諾.授釣》鯝魚的垂釣技巧
    ③專找新釣位釣。圓吻鯝有很強的領地意識,它們一群群在水中生活,形成各自的「部落」,遇到外敵入侵,就會用鏟形的圓吻爭鬥,將對方趕出領地。所以,每次垂釣最好去找一些沒人釣過的新釣位。五、釣鯝魚季節夏秋季釣鯝魚的技巧1、魚竿比較傾向硬竿,2H~3H的硬度比較適合。軟竿有個大問題就是把魚抬起的過程中竿尖顫動過大,不好抓線/魚,另外就是起魚比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