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到底是幹什麼的?幾張GIF圖讓你秒懂大師的指揮藝術!

2021-01-08 網易

2016-12-12 23:30:19 來源: 職覺視界

舉報

  指揮是舞蹈演員,

  還是排練時的教練?

  都是!但他們更是音樂的化身!

  
▲ 電影《虎口脫險》官方劇照

  有些不太熟悉交響樂的朋友問我指揮到底是做什麼的。他們印象中指揮大約是這樣的:

  

  (揮舞棒子直到音樂停止,然後轉過去鞠躬)

  或者是這樣的:

  

  對於那些看慣了中小學合唱團前「節拍機指揮」的人,我要說「其實你聽到的音樂都是指揮在演奏」他們能信嗎……?

  為了還指揮個清白,我們不妨來看一張在演出現場使用的總譜

  

  馬勒第四交響曲第一樂章總譜

  指揮家們對演出曲目的熟悉程度是常人不敢想像的。他們在夠格帶領樂團排練一個曲子前,往往要能夠在鋼琴上背奏出整個曲子,並且需要背奏任何一個聲部以及幾個聲部的組合。

  所以那些演出不帶譜子的神級指揮家們,絕對不是在瞎指。

  要不然演奏家們自己讀譜子就好了,看他們作甚?——可見上圖那個氣球人其實是個不錯的指揮!

  

  確實,指揮家們背對著觀眾,揮舞著「魔法棒」並且做著令人匪夷所思的動作,這讓對樂曲本身不是很熟悉的觀眾有點兒懵。

  我們常能聽到所謂「四拍子」「三拍子」的指揮圖示,怎麼那些指揮大師們的手勢很難看出個圖示來?



  三拍子(左)和四拍子的基本指揮圖示

  到了大師境界之後,指揮語言或者說指揮風格已經無法被簡單歸類。

  一個人就是一個風格。

  

  語言在描述大師們的指揮風格上顯得那麼無力,我們還是看gif圖吧。注意,這些圖沒有經過任何特效處理。

  我們先來看看美國派代表伯恩斯坦:

  

  

  

  

  

  卡拉揚指揮時不是閉著眼睛就是眯著眼睛,

  他的掌心裡都是氣功音樂......

  

  卡拉揚在中國火了之後人送外號「神算子」

  

  卡拉揚的學生楊松斯

  則把整個身體都搭進去了:

  

  

  即將回家的柏林愛樂總監拉特爾

  還加上了臉上功夫:

  

  巴倫博伊姆想競爭下一任柏林愛樂總監,

  從動作來看就還差一丟丟:

  

  

  法派代表普萊特打得一手好太極:

  

  

  

  匈牙利派索爾蒂滿臉都是戲:

  

  

  

  義大利派的穆蒂老師得到了

  大哥成龍的真傳:

  成龍用了霸王之後這樣甩

  

  穆蒂不知用了什麼洗髮水,反正是這樣甩

  

  

  

  俄派代表姐夫(格吉耶夫)

  盡顯戰鬥民族本色:

  

  

  杜大美人(杜達梅爾)

  成為超級巨星是有原因的!

  

  

  

  

  

  

  一代宗師馬澤爾,這微笑讓排練時老走調的

  法國號同志長長舒了口氣,

  這個月的工資保住了!

  

  同樣是砸大錘,伯恩斯坦是這樣的:

  

  想要獲得戰鬥力加成還得像馬澤爾這樣:

  

  最後奉上「地下城與指揮」九宮格,

  只有資深樂迷才能懂得其中的精妙……

  

  

  之所以被稱為大師,

  機械化節拍器功能已經被「意境」所取代,

  他們整個身體就是音樂的化身啊!

  

  以上內容轉自外灘新媒體旗下分類媒體「靠譜」

  親,你知道指揮是做什麼的了嗎?如果你對指揮感興趣,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聊些更深層次的東西喲。小夥伴在這裡:打開手機微信,搜索「職覺世界」,在公眾號首頁回復「討論」,就可以看到傳送門了!快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劇院小科普 | 不懂就問,樂隊指揮到底在「指」什麼?
    在劇場欣賞音樂會時他/她們永遠是古典音樂舞臺上一個最好辨認的目標之一——但你是不是也曾經迷惑過,指揮家站在那裡到底手舞足蹈到底是做什麼的呢?演奏出來是什麼情緒,輕重音在什麼地方,都是指揮費勁心思想出來的。
  • 樂隊指揮到底在幹嘛呢?
    他/她們永遠是古典音樂舞臺上一個最好辨認的目標之一——但你是不是也曾經迷惑過,指揮家站在那裡到底手舞足蹈到底是做什麼的呢?演奏出來是什麼情緒,輕重音在什麼地方,都是指揮費勁心思想出來的。在樂手們進行集體排練的時候,指揮就會開始給樂手們「說戲」了,哪裡輕哪裡重,哪裡柔和哪裡激進,哪裡速度快哪裡速度慢,哪種樂器什麼時候進場,都靠指揮定。
  • 指揮大師康德拉申的經典語錄
    錄音可以幫助你的演奏達到與你的構思完全一致的地步,你從旁邊聽作品就可以客觀地評價自己的音樂解釋——你成功地表達自己的構思到什麼程度,從而可以在下一次演奏時考慮到這點。47、指揮要把任何演奏員當做藝術家那樣來和他們交談。應當提高他們的水平,使他們感到,指揮因為信任他們而把自己最崇高的藝術構思交給他們去實現,而不只是要求他們演奏得刻板、規規矩矩。
  • 哀悼 | 指揮大師馬裡斯•楊頌斯於俄羅斯聖彼得堡離世
    據國內外多家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1月30日,指揮大師馬裡斯·楊頌斯(Mariss Jansons)因病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家中離世,終年76歲。這位享譽世界的指揮家1943年出生於拉脫維亞的一個音樂世家,父親阿維德·揚松斯(Arvīds Jansons)是拉脫維亞著名指揮家,母親則是一位猶太歌劇院歌手。
  • 德奧浪漫主義指揮藝術的傑出代表 | 奧託·克列姆佩勒
    這些指揮巨星雖然有著各自不同的風格和特點,但巨大的藝術共性使之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德奧指揮流派。在這個強大的共性體系中,克列姆佩勒是一個富有代表性的傑出人物。▼克列姆佩勒指揮演奏勃拉姆斯《C小調第1號交響曲》,Op. 68作為一名指揮大師,克列姆佩勒的藝術業績是輝煌而壯觀的,在幾十年的漫長歲月裡
  • 蘇亞雷斯咬人的幾張GIF圖
    百威開瓶器=================@爆笑gif圖 微信最火動態圖公眾帳號。微信號:gifaaa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今日指揮大師】馬裡斯·楊頌斯
    年1月14日生於拉脫維亞裡加。1946年他的父親獲得國際指揮比賽第二名,而被前蘇聯指揮大師穆拉文斯基(Yevgeny Mravinsky)選中作為其在列寧格勒愛樂樂團的助理。1956年舉家遷往列寧格勒,楊松斯自此在列寧格勒音樂學院主修鋼琴和指揮專業,同時他的小提琴水平仍舊是學校最棒的。
  • 揮別檸檬哥:學霸輔助的指揮藝術
    檸檬國度尤其喜歡使用一些帶硬控的輔助,如:機器人、錘石、莫甘娜、娜美、小法、布隆、婕拉,他出色的大局觀猶如站在上帝視角一般,默默注視著賽場上細微的變化,什麼時候遊走,什麼時候支援,什麼時候插眼,他都胸有成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常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支援以及巧妙的技能釋放時機,為隊友無論是在線上還是在團戰之中都能取得壓倒性的優勢。
  • 世界最年輕的指揮大師——古斯塔夫·杜達梅爾指揮西蒙波利瓦交響樂團版《西遊記》主題曲
    1995年,被聘為委內瑞拉阿馬迪烏斯·莫扎特室內樂團的藝術指導,2004年,國際馬勒交響樂指揮大賽一舉奪冠,2007年應邀出任瑞典哥德堡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2009年受聘為美國洛杉磯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被稱為是「改寫21世紀音樂歷史的人」2017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杜達梅爾)2017年1月1日,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迎來了
  • 每天一套gif圖:閃電斯泰爾,你惹不起....
    大家好,今天我們依舊繼續為大家帶來每日一套gif,短短幾秒的gif也能讓你感受到最幽默的世界,希望你們每天都能笑口常開!
  • 卡洛斯·克萊伯 | 以質取勝的頂級指揮大師
    2009年9月26日,BBC Radio 3播放了一部紀錄片《卡洛斯·克萊伯其人其事》,由保羅·弗蘭克爾製作,英國音樂記者、廣播電視主持人伊凡·休伊特主持。片中採訪了四位非常了解克萊伯的音樂人士:男高音、指揮家多明戈;藝術管理者彼得·喬那斯爵士;音樂記者、評論家克裡斯汀·萊姆基-瑪特威以及指揮家、鋼琴家查爾斯·巴伯。
  • 馬雲指揮交響樂引熱議,真相是這樣的
    視頻中,馬雲指揮某樂團奏響了《拉德茨基進行曲》,他還邀請在場的觀眾跟著音樂的節奏一起鼓掌,可以看到,現場的氣氛相當熱烈。視頻一出,網友們迅速貢獻了一波相當精彩的評論。有人感嘆馬雲的確很有藝術水平,有人調侃他「憑億近人」、「有錢的確可以為所欲為」有人不解,既然如此,指揮在交響樂團裡到底有什麼用?
  • 德奧指揮學派中的「多面手」| 約瑟夫·克裡普斯
    他是德奧古典指揮學派中的傑出代表,但同時又是能夠掌握各種民族風格作品的「多面手」,因為他天生具有包容所有風格作品在內的全面審美觀。他,就是20世紀早期傑出的奧地利指揮大師克裡普斯。實際上,他從5歲時就開始學習指揮,15歲時完成了小提琴學業,17歲時擔當了大指揮家魏因加特納的助理,19歲時頂替別人指揮了歌劇《假面舞會》。應該說,他的天才能力是他平步青雲,穩穩登上一個個藝術寶座的真正依據。然而,他又是一位藝術態度嚴謹的指揮大師。
  • 87歲指揮大師"播種交響樂" 養生之道是一靜一動
    記者 田芳  皓首童顏,腰板筆挺,耳不聾,眼不花,思維敏捷,和樂團排練一上午不喘一口氣,和他交流,你絕對感覺不到這是一位已屆耄耋之年的老人,他就是87歲高齡的指揮大師曹鵬。3月30日晚,他將執棒「格力盛典」2012湖南音樂季第三場——「打開音樂之門」曹鵬專場音樂會。
  • 應急指揮場景可視化!龍崗繪製「應急指揮一張圖」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何 鑫 通訊員 官文祥 王域之10月30日,讀創/深圳商報記者從龍崗區應急管理局採訪獲悉,今年以來,龍崗區創新舉措,在原有傳統應急指揮系統的基礎上,繼續完善升級,應勢推出「應急指揮二三維一張圖應用系統」。
  • 指揮大師克倫佩勒丨與福特文格勒截然相反的指揮風格及其人生經歷
    有著絕佳幽默感,話鋒辛辣的克倫佩勒,其個人經歷與遭遇極富戲劇性,1930年代期間曾遭納粹迫害被迫逐出德國,爾後顛沛於奧地利、瑞士、美國等地,再加上罹患腦瘤、循環性精神病,其前半生可謂備嘗艱辛;儘管如此,克倫佩勒鮮明的藝術性格與特出的指揮才華仍使他在晚年時擠身20世紀最傑出指揮大師的行列——對原譜的完全忠實與鑽研是克倫佩勒處理任何作品的基礎。
  • 世界著名指揮家、樂團首席指揮格雷戈爾·杜布萊特先生_陶瓷門戶...
    1957年出生在美國的著名指揮家格雷戈爾·杜布萊特先生畢業於美國Pierre Monteux音樂學院指揮系,隨後考入享有「指揮大師的搖籃」之稱的奧地利薩爾斯堡莫扎特音樂學院,畢業後擔任美國新漢普郡區大湖區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他非凡的藝術天賦和旺盛的作曲能力贏得了極高的國際好評。
  • 藝術科普丨不懂就問,樂隊指揮到底在「指」什麼?
    指揮的工作即是「溝通」一名指揮與觀眾的交流,從他踏上舞臺的第一步就展開了:他得讓團員在擁擠的舞臺上移出一條安全的通道,並微笑地跟觀眾和演奏家們互動,也得完成一些音樂會的儀式。進行這些動作的同時,他還得專心思考接下來開場幾個小節,如何正確又不失音樂性地指揮。一名合格的指揮至少會對一項樂器專精,而他也得對所有樂器,甚至是人聲瞭若指掌。在排練前他必須仔細讀譜,音樂的內容,很少有指揮能直接臨場識譜。
  • 樂團指揮到底在比劃些什麼?|柴知道
    樂團指揮究竟有什麼用?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指揮?指揮就是統一標準的這個人。 指揮最基礎的工作是打拍子,控制節奏。
  • 伊利亞•穆辛丨俄國指揮藝術的一代宗師丨捷傑耶夫、西本指實老師
    穆辛對管弦樂十分愛好,喜歡閱讀並不時地和同窗蕭士塔高維奇一道彈奏總譜,同時他觀看了許多當時世界一流指揮家(比如布努諾·瓦爾特、奧託·克蘭普勒等)在彼得格勒愛樂樂團的排練和演出,近距離地感受到交響樂團這個奇妙無比的藝術形式的魅力以及指揮家的靈魂作用。他被指揮藝術深深吸引,逐步為自己建立起新的方向。192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穆辛指揮了一個業餘小樂隊,得以首次嘗試他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