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院小科普 | 不懂就問,樂隊指揮到底在「指」什麼?

2021-01-18 鞍山大劇院


在劇場欣賞音樂會時



他/她們永遠是古典音樂舞臺上一個最好辨認的目標之一——但你是不是也曾經迷惑過,指揮家站在那裡到底手舞足蹈到底是做什麼的呢?順便一說他們的薪水可比坐在舞臺上的其他揮汗如雨的演奏家高多了~




那麼...

指揮是一個樂隊的靈魂




一名指揮與觀眾的交流,從他踏上舞臺的第一步就展開了:他得讓團員在擁擠的舞臺上移出一條安全的通道,並微笑地跟觀眾和演奏家們互動,也得完成一些音樂會的儀式。


進行這些動作的同時,他還得專心思考接下來開場幾個小節,如何正確又不失音樂性地指揮。


一名合格的指揮至少會對一項樂器專精,而他也得對所有樂器,甚至是人聲瞭若指掌。在排練前他必須仔細讀譜,音樂的內容,很少有指揮能直接臨場識譜。


一部作品常常規模龐大,演奏者往往不能在看譜的同時記住排練時要求的所有細節,這時,指揮的手勢會起到提示作用。





音樂中有很多「氣口」是無法量化在譜面上的,比如在哪裡漸慢或漸快?慢多少?快多少?從到哪裡回到原來的速度?.....這些都得由指揮來統領。


指揮那些看起來煞有其事地手臂舞動,一半跟數學有關,一半跟音樂有關。數學指的是為了讓團員們演奏在一起,指揮會精準地打出拍子,以免大家各自為政。


一個小節的拍子越多,指揮的方式會越複雜,拍子的數量通常反映每小節的韻律結構。幾乎所有小節都有第一拍和最後一拍,又稱重拍及弱拍,很少出現一小節只有一拍的情形。 重拍由上往下打,弱拍則反之。想像從12點鐘方向到6點鐘方向畫一條線即是重拍,往回畫就是弱拍。





音樂作品各有各的情緒,是否能恰當精準地拿捏這種情緒決定著你的演奏是否精彩。樂團指揮的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用自己的形體動作傳達給演奏員某種情緒,營造某種氛圍。



雖然大部分曲子整首就一個拍號,但卻不盡然如此。揮舞的雙臂不只標示拍子,也會控制樂團的音量大小。在大部分的情況下,譜上需要的音量越大,指揮的動作也會變大。


杜達梅爾


總而言之,指揮的全身都在向樂團甚至是觀眾傳達音樂的訊息,從頭到腳都影響著音樂的每一瞬間,不論是拍點提示、力度控制、聲響平衡抑或是樂句雕琢。






樂隊在給你演奏之前,會經過長時間的排練,剛拿到樂譜的時候,樂手們對樂譜的理解不同,演奏出來的效果肯定也不一樣,而且各種樂器的配合會十分混亂。


這時候,就要請出來指揮了。指揮需要憑藉著高超的溝通語法, 讓樂團發出他心目中理想的樂音。



可以說指揮在排練時候的作用和電影導演差不多。看到樂譜,體會作曲家的意圖,然後用盡內心洪荒之力進行二次創作。在排練一部即將演出的作品之前, 指揮自己得先對樂譜了解得滾瓜爛熟。他對樂曲的分句、力度的平衡必須完全瞭若指掌。


演奏出來是什麼情緒,輕重音在什麼地方,都是指揮費勁心思想出來的。



指揮還必須對作品細節與整體結構交待得一清二楚, 引導團員採用最恰當的方式來演出這部作品。在樂手們進行集體排練的時候,指揮就會開始給樂手們「說戲」了,哪裡輕哪裡重,哪裡柔和哪裡激進,哪裡速度快哪裡速度慢,哪種樂器什麼時候進場,都靠指揮定。



樂手們按照指揮的要求演奏出一首樂曲,也就是說,你聽到管弦樂隊演奏的情緒,都是指揮一手打造出來的。樂師們乃至於所有的觀眾目光都集中在他的手勢上。


所以,同一首樂曲在不同的指揮那裡也會有不同的演繹。



所以,想做一個合格的指揮需要極其優秀的專業素養。


指揮大師們對樂團的駕馭有絕對權威。只有等你有了極佳的聽覺、樂感、節奏感,可以演奏包括鋼琴在內的幾種樂器,通曉全面的音樂知識後,才可以「隨意」地揮起木質指揮棒來指揮整個樂隊。


最後

指揮界到底還有哪些神人

小編這就帶你來膜拜!


▼▼▼



大型交響曲動不動十幾個聲部,指揮起來兩隻手臂、一根棒子哪裡夠用?尤其是樂隊聲部間戲劇衝突高度緊湊的高潮部分,真恨不得每根頭髮都揮舞起來!看看穆蒂大師這個飄逸豪邁的「翻炒」,不聽聲音都能感受到一股沸騰有木有?



「老夫聊發少年狂」,拿來形容小澤徵爾再貼切不過了!瞧瞧這翻雨覆雨、撼天動地的翻滾,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武俠小說裡的「鰲拜」在施展絕世神功呢!




並不是每個指揮家都幸運地保有一頭飄逸颯爽的長髮,「指揮界的伏地魔」艾森巴赫大師,光溜溜的腦門似乎都反射著音樂的光澤。眉眼間各種微妙波瀾,確認過眼神,樂隊奏起來~



同樣頭髮稀少的索爾蒂大師簡直是「呆萌」的典範,簡潔的手勢動作像木偶一樣一板一眼地揮動,一雙真摯的眼睛牢牢鎖定著要指揮的樂手。



楊松斯大師被我們廣大的中國樂迷稱作「洋蔥絲」,是指揮界的一位知名「表情帝」。看這萌萌的小表情,似乎鼻孔和嘴巴都在協助指揮。




裡卡爾多·夏伊是當今古典樂界如日中天的大咖級指揮了,有著義大利南國漢子獨特的熱情奔放。感受一下他指揮起馬勒的交響曲這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態勢!



在被選為柏林愛樂樂團下任掌門人前,彼得連科一直是世外高人般的低調存在,看著架勢真是有著一股呼風喚雨的魔性!



內田光子阿姨已經是鋼琴家中公認的「表情帝」了,她經常以自彈自指的方式演繹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雙手一離開鍵盤就施展出「九陰白骨爪」的神功!




論風騷,誰能跟伯恩斯坦比?指揮到酣暢淋漓處就開始扭動,大師就是這麼傲嬌!



英國指揮大師安德魯·戴維斯爵士,指揮風格既有著英式的端莊貴氣,又有著一種令人難以抗拒的熾熱情感!



指揮的藝術  

你,感受到了嗎? 

疫情過後,咱們劇院見真章!


*素材來源網絡

怕演出錯過精彩活動?

劇院小助手貼心提醒您!

還會事無巨細的和您分享臺前幕後小趣聞哦~

快快加它吧 ↓

(▲劇院小助手微信)

相關焦點

  • 不懂就問!樂隊指揮到底在幹嘛呢?
    他/她們永遠是古典音樂舞臺上一個最好辨認的目標之一——但你是不是也曾經迷惑過,指揮家站在那裡到底手舞足蹈到底是做什麼的呢?演奏出來是什麼情緒,輕重音在什麼地方,都是指揮費勁心思想出來的。在樂手們進行集體排練的時候,指揮就會開始給樂手們「說戲」了,哪裡輕哪裡重,哪裡柔和哪裡激進,哪裡速度快哪裡速度慢,哪種樂器什麼時候進場,都靠指揮定。
  • 藝術科普丨不懂就問,樂隊指揮到底在「指」什麼?
    指揮的工作即是「溝通」一名指揮與觀眾的交流,從他踏上舞臺的第一步就展開了:他得讓團員在擁擠的舞臺上移出一條安全的通道,並微笑地跟觀眾和演奏家們互動,也得完成一些音樂會的儀式。進行這些動作的同時,他還得專心思考接下來開場幾個小節,如何正確又不失音樂性地指揮。一名合格的指揮至少會對一項樂器專精,而他也得對所有樂器,甚至是人聲瞭若指掌。在排練前他必須仔細讀譜,音樂的內容,很少有指揮能直接臨場識譜。
  • 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演奏家系列之二胡、薩塔爾與樂隊《花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二胡、薩塔爾與樂隊《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創編:李博禪>指揮:王甫建二胡:高白薩塔爾:米和日古麗阿不裡孜協奏: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樂曲選用《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的主題進行重新編曲創作。
  • 指揮到底是幹什麼的?幾張GIF圖讓你秒懂大師的指揮藝術!
    ▲ 電影《虎口脫險》官方劇照  有些不太熟悉交響樂的朋友問我指揮到底是做什麼的。他們印象中指揮大約是這樣的:    馬勒第四交響曲第一樂章總譜  指揮家們對演出曲目的熟悉程度是常人不敢想像的。  所以那些演出不帶譜子的神級指揮家們,絕對不是在瞎指。  要不然演奏家們自己讀譜子就好了,看他們作甚?——可見上圖那個氣球人其實是個不錯的指揮!
  • 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演奏家系列之古箏與樂隊《黎之引》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古箏與樂隊《黎之引》作曲:莫凡指揮:葉聰古箏:範冉演奏: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作者引用一些黎族民歌素材創作的這個作品,引導聽眾進入瓊崖寶島,吸引我們去聆聽、去感受,引發我們的想像,引動我們情感的波瀾。
  • 哪些樂隊需要指揮?哪些樂隊不需要指揮?不需要的為什麼會冒出來
    對於交響樂來說,因為交響樂聲部多,演奏成員多,是需要指揮進行協調的。指揮把抽象的樂譜用形象的肢體語言表達出來,給曲子賦予新的生命力,能起到表達作曲者意圖、協調樂手演奏等作用。前些年轟動中國的天才指揮家舟舟生來有些愚笨,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得就像一名幾歲的小孩,所以有人說他是白痴,但他對音樂的理解卻有與生俱來的優勢,只要一到指揮臺上,其表現可謂是有如神助。這也許就是交響樂的魅力吧:能把白痴變成天才!對於幾個人的小編制樂隊來說,是不需要指揮的。
  • 馬雲客串指揮中國愛樂樂團?網友:證明了樂隊指揮真的沒啥用
    馬雲指揮看起來沒毛病,那是因為人家餘隆老師就站在小提琴手旁邊協助指揮,只是鏡頭基本沒有帶到而已啊!2果然,大家對於樂團指揮有很深的誤解。那我們今天就來講講樂隊指揮到底是做什麼的?!在大多數觀眾的眼裡,指揮=打拍子?
  • 網絡語BE是什麼意思? 飯圈必懂常用語言科普
    網絡語BE是什麼意思? 飯圈必懂常用語言科普時間:2019-03-11 18:18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語BE是什麼意思? 飯圈必懂常用語言科普 大家刷抖音刷微博的時候,都會看到評論中出現一些非常新鮮的網絡用語,特別是英文詞彙,更是讓很多網友看的懵圈。
  • 10月31日杭蓋樂隊到保定關漢卿大劇院巡演
    杭蓋樂隊「北歸——全國巡演」保定站演出將於今年10月31日在保定關漢卿大劇院拉開帷幕。這是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後杭蓋樂隊首次大規模全國巡演,久違的現場面對面的火熱氣氛,必將讓廣大樂迷朋友重新感受音樂的現場魅力。此次巡迴演唱會將依次登陸上海、杭州、重慶、廈門、保定等四十個城市。
  • 謝霆鋒問王俊凱有沒有被女生傷過?小凱表現出很懂的樣子,好有梗
    新一期《我們的樂隊》播出了,這一期節目中蕭敬騰突然變得大膽起來,開始詢問一些有關感情的問題,不僅問了謝霆鋒,還問了王俊凱,有點膽大。蕭敬騰問謝霆鋒知道王菲最愛的水果是什麼嗎?謝霆鋒還沒有回答,蕭敬騰就說是「榴槤」,謝霆鋒斬釘截鐵的表示:不可能,她不吃榴槤。瞬間暴露謝霆鋒對王菲喜好了如指掌,撒了一波糖。在隨後的環節中,樂隊選手們說到了「有沒有被女生傷害過」的話題,選手們還在猶豫要不要分享的時候,蕭敬騰突然把目標對準王俊凱,問:不知道王總裁有沒有?王俊凱被突如其來的點名問懵了,臉上寫滿問號。
  • 樂隊裡大家都有譜子,指揮還有啥用?
    小的時候,在電視裡看到交響樂團演出,在座的樂手們人人都拿個樂器,而且每個樂手面前還擺有曲譜,就是指揮一個人站臺上,自己手裡拿個小棍棍在那兒比劃,光是打打拍子,並且每次演出結束後代表整個樂團接受一下喝彩,鞠一下躬而已,感覺這指揮完全是多餘的。
  • GH爵士樂隊精彩亮相鳳凰之聲大劇院
    8月15日晚19:30,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鳳凰之聲大劇院演藝廳平臺,靈動、歡暢、飄逸的音樂爵士樂響起,動人的旋律帶著市民遊客告別周邊的喧囂,像夏日裡拂過一絲涼爽的風,帶走他們工作生活的疲憊,換來假日的輕鬆愜意。今年,GH爵士樂隊首次亮相金沙灘啤酒城鳳凰之聲大劇院。本次演出持續了90分鐘,帶來了夏日沙灘風情的拉丁爵士樂以及經典爵士樂。
  • 你還記得那個天才指揮家舟舟嗎? 如今結局成了這樣
    「舟舟的指揮到底是什麼水平? 」這個引起196萬網友的關注的命題,答案中質疑多過於寬容。 「大概相當於某些詩人敲回車的水平吧。」「舟舟根本就沒有指揮能力,他應該歸為演員,不能算指揮。」「舟舟是幸運的,遇到了那麼多不願意揭穿他的好人。」
  • 樂團指揮到底在比劃些什麼?|柴知道
    樂團指揮究竟有什麼用?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指揮?雖然樂手都有自己的樂譜,但他們對音樂強弱快慢理解都不一樣,任由樂手們肆意發揮,現場會慘不忍睹。
  • 指揮大師克倫佩勒丨與福特文格勒截然相反的指揮風格及其人生經歷
    曾經擔任布拉格德意志歌劇院,漢堡歌劇院,克羅路歌劇院,美國洛杉磯交響樂團,匈牙利布達佩斯國立劇院等等著名樂團的首席指揮及相關指揮工作。在希特勒上臺後,解除了他的一切職務。後逃亡美國,把洛杉磯交響樂團訓練為一隻世界頂級樂團。很慶幸的是克倫佩勒留下了很多立體聲的錄音。
  • 抖音有時候我會問自己到底為了什麼努力是什麼歌 攀登原曲原唱
    抖音有時候我會問自己到底為了什麼努力是什麼歌?攀登原曲及原唱介紹?  攀登,是最近在抖音上聽到的一首歌曲,是超級好聽的。抖音有時候我會問自己到底為了什麼努力是什麼歌?攀登原曲及原唱介紹?抖音有時候我會問自己到底為了什麼努力是什麼歌:  這首歌曲的歌名叫做《攀登》,是由潘瑋柏、鄧紫棋、艾熱共同演唱的一首歌曲。
  • 遊泳中的「高平直,窄細長」到底是指什麼?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就算教練真的說了,你就能懂,但是你未必能立馬就做得到!大家都知道我們在初級遊泳學習過程中,學習蛙泳也好,自由式也好,一般也就花個十天半個月,有些人能遊起來,有些人就顯得很吃力,有一些乾脆直接放棄了,到底怎樣才能遊的更快,更好呢?
  • 精品演出季來臨|帶家人一起走進劇院開啟美好的2021
    重溫浪漫時刻,指揮、樂隊及現場觀眾共同倒數迎接零點鐘聲,擁抱美好新年!經歷了不同尋常的2020年2021新年唯一國際級樂團來津邀請外籍指揮尼古拉斯·史密斯領銜亞洲愛樂樂團這個新年更將意義非凡!LOOK.5 共慶新年檔
  • 曾經的「天才指揮家」已到不惑之年,現在咋樣了?
    刁巖請求樂隊指揮布魯諾?威爾,讓舟舟在演出結束前的最後幾分鐘上臺指揮樂隊,被斷然拒絕。但是,武漢歌舞劇院的指揮梅篤信答應了刁巖。一場指揮結束以後,他讓樂隊配合舟舟,演奏了一曲《卡門》。舟舟蹦蹦跳跳、手舞足蹈的結束演出後,梅篤信對拍攝人員說,「他沒有外界的功利,直接能領會到音樂裡的東西,所以有時他手舞足蹈,忘乎所以。」這些,後來都被剪進了紀錄片《舟舟的世界》中。
  • 王若雄:企業領導好比「樂隊指揮」 藝術修養有益於企業管理
    有網友向王若雄提問:領導者具備藝術文化修養對於企業戰略管理的意義是什麼?王若雄表示,他一直認為自己不是一個企業家,特別不是一個好的企業家,因為自己的個性裡,比較容易衝動,浪漫主義有餘,現實主義不足。但是他認為經過這些年的藝術文化修養,已經對自己的企業的成長與發展產生了正向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