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害螟蟲怎麼辦?水稻螟蟲的症狀和防治!

2020-12-22 田間地頭兒

進入9月份中旬,全國各地的中稻和晚稻也即將迎來秋收,但是單從水稻的生長現狀就能大致看出每家每戶的質量和產量,主要原因在於水稻螟蟲的防治上就能決定了水稻的產量。那如何才能有效防治水稻螟蟲提高水稻產量呢!

一、水稻螟蟲發生規律

各代螟卵盛孵期大致是:第一代5月上中旬,第二代7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第三代8月上中旬。其發生危害,在雙季稻區第一代重於第二三代,單、雙季稻混栽區,第二三代重於第一代,單季稻為主的地區,第一二代重於第三代。三化螟一年4代,以幼蟲在禾蔸裡過冬。

越冬幼蟲在4~5月間化蛹羽化。水稻分櫱期和孕穗期最易受害。

二、水稻螟蟲防治措施

在防治策略上,應該根據水稻栽培特點和螟蟲發生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防治對策。

1.加強蟲害預測預報

應用雙紅外線電子測報系統,及時傳遞測報信息,指導農戶正確用藥,適時防治。

2.農業防治

(1)滅越冬蟲源。大多採用低茬收割,機割田需在入冬前耕翻種植或焚燒稻茬,秸稈還田、清除溝邊、田地雜草,切斷螟蟲食物鏈,惡化其生存環境,降低其入冬成活率。

(2)選擇抗蟲害品種。合理選擇水稻品種,選擇若干個播種期、生育期相當的品種,並統一播種,儘量減少生育期不同選成的混栽。另外,加強栽培管理,施足基肥,促使水稻早生快發,錯開水稻危害期和孵化盛期;對於遲熟田塊在化蛹高峰期要深水滅蛹,減少蟲源面積和螟蟲越冬基數。

3.化學防治【噴施紅霸增產套餐】

防治次數:可以分3次施藥,第1次為直播稻:水稻分櫱期(移栽稻:移前3天移後7天),可以促根粗莖葉片肥厚提高20%的分櫱率;第2次:破口前3-5天,用後可以促出穗,提高20%成穗率,多出10%的稻穗,活稈壯杆抗病能力強;第3次:水稻揚花中期,防衰老,千粒重重、穀粒金黃髮亮,抗病能力強。

另外噴施紅霸增產套餐不僅能增加水稻抗病能力殺死水稻螟蟲還能促進水稻抗旱抗澇、打破頂端優勢、促進分葉、促進小穗分化、增加花芽分化、增加穗粒數、防早衰、灌漿度高、空殼少、千粒重重。水稻噴施3遍紅霸,至少畝增產200斤。

相關焦點

  • 認識水稻螟蟲,及防治技術分享!
    德西揚農  二化螟蟲在冬天的時候選在各種適合它越冬的環境越冬,包括,田埂草叢,稻草茬,灌木等,由于越冬環境不一樣,可能會導致螟蟲的孵化期不一致。危害性最大,最難防治的就是二化螟蟲。  三化螟蟲水稻是其唯一能完成越冬的場所,越冬場所過幹,對其不利。
  • 水稻螟蟲的危害及防治!
    做好水稻病蟲害防治對奪得水稻高產至關重要。稻螟蟲中危害最大的是二化螟和三化螟。二化螟和三化螟都是鑽蛀水稻莖稈。二化螟在南方水稻區一年發生3代以上,以老熟幼蟲在禾蔸、茭白遺株等處過冬。水稻分櫱期和孕穗期最易受害。一般在往年發生的稻草、田間雜草和小春麥稈上越冬,在適合的環境條件下孵化為害。
  • 【植保經】怎樣防治水稻螟蟲?
    二化螟蟲在冬天的時候選在各種適合它越冬的環境越冬,包括,田埂草叢,稻草茬,灌木等,由于越冬環境不一樣,可能會導致螟蟲的孵化期不一致。危害性最大,最難防治的就是二化螟蟲 2.三化螟蟲水稻是其唯一能完成越冬的場所,越冬場所過幹,對其不利。二化螟:初孵幼蟲集中為害葉鞘,造成枯鞘;然後轉入稻株內為害造成枯心,抽穗期造成白穗,為害處無蟲糞 。
  • 水稻螟蟲「四兄弟」,個個都是「大明星」!C位竟是它!
    「民以食為天,食以稻為先」,水稻作為我們主要的糧食作物,其產業發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你可否知道有一類害蟲正在攻城略地,和我們搶佔著水稻的制高點?那就是水稻螟蟲!水稻螟蟲家族有四兄弟,非常出名,大螟、二化螟、三化螟三兄弟,還有遠方親戚稻縱卷葉螟,個個都是大明星!
  • 水稻白穗病成因症狀分析及綜合防治措施
    水稻白穗就是水稻在抽穗過程中或者抽穗後一段時間內,因受到病蟲害(稻穗頸瘟、螟蟲等)及機械損傷的原因,導致稻穗發育終止,莖稈組織中無法繼續輸送水分和養分到穗部,稻穗因失水產生的穀殼顏色發白的現象。今天的本文將詳細分析水稻白穗的形成各種成因、症狀、解決辦法。
  • 水稻有哪些常見病蟲害?如何防治?
    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為食但水稻種植過程中常常受到稻瘟病白葉枯、細菌性條斑病、紋枯病稻曲病及稻飛蝨和稻螟蟲的危害因此種地網整理了以上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以上詳細列舉出來供農友們參考
  • 有機水稻如何防治病蟲害?掌握防治適期,使用生物源性農藥
    有機水稻種植過程中不使用化學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而在水稻栽培過程常受到稻瘟病、紋枯病、螟蟲、稻飛蝨、稻縱卷葉螟等病蟲害的危害,從而影響有機水稻的產量及品質。因此,有機水稻如何防治病蟲害?現將有機水稻病蟲害防治措施總結如下:1、稻瘟病防治適期:葉瘟發病初期,穗瘟在始穗、齊穗期。
  • 水稻病蟲害十大綠色防控技術應用要點
    促進水稻生產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規範水稻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應用,對當前十大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提出如下應用要點,供廣大生產者參考。一、翻耕滅蛹技術(主治螟蟲)田間稻樁是水稻螟蟲越冬的主要場所。
  • 南方地區水稻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術分析,確保水稻的質量和產量
    為了防止水稻病害發生,確保南方地區水稻的質量和產量,就需要在水稻的種植過程中,採取一系列防治措施進行病害預防。1水稻病害的具體特徵1.1立枯病在南方地區,水稻立枯病屬於較為常見的水稻病害種類之一。當水稻感染立枯病時,會對水稻的幼芽和幼根產生危害,導致水稻秧苗受到病害。通常情況下,立枯病發生於秧苗期巴而這一時期是水稻迅速生長的重要階段。然而,當水稻患有立枯病後,通常會使秧苗呈現黃色,相較於正常健康水稻而言,植株明顯弱小。此外,受感染秧苗的芽和根部還會出現明顯的彎曲症狀,倘若不進行有效治療,會出現逐漸腐爛的情況。
  • 水稻鑽心蟲「成精」了怎麼辦?
    以往移栽方式現在變成了拋秧和直播模式,耕作模式的改變,水稻播種時間、病蟲防治時間不再統一,這些都造就了二化螟繁殖的「橋梁田」。3、雜交優質稻提供足夠營養雜交稻、優質稻等推廣已經普遍,雜交稻優質稻大都莖稈較高,加之現在肥料條件改變,許多水稻莖稈肉質較厚,給二化螟繁殖提供了較好的條件。
  • 香根草在水稻田綠色防控上的應用
    香根草在水稻田綠色防控上的應用汪佳涵等近年來,有學者發現香根草能夠有效誘集並殺害水稻螟蟲,可作為水稻螟蟲的「致死型誘集植物」。研究發現,香根草能產生大量的揮發物,在這些揮發物中含有大量烷烴類和萜烯類化合物,與水稻相比,香根草對二化螟有更強的吸引力,從而使得附近的二化螟向其聚集。同時,香根草可以調節二化螟取食、遷飛和繁殖。由於香根草含有毒性物質 (類神經遞質章魚胺),攝食後擾亂和抑制幼蟲體內保護酶和消化酶的平衡與活性,使幼蟲喪失解毒代謝能力而死亡,這是香根草誘殺害蟲的主要原因。
  • 今年稻田冬後螟蟲基數上升,如何有效減少蟲源?教你2個好方法
    二化螟屬鱗翅目螟蛾科,是水稻生產上為害最嚴重的常發性害蟲之一,主要會造成水稻出現枯心苗、白穗症狀。二化螟近幾年在江西、湖南等地發生嚴重,究其原因,與機械收割水稻留樁高、稻草還田、氣候變暖、耕作制度的改變(早、中、晚混栽田多)及害蟲抗藥性增強等因素有很大關係。二化螟一般在稻樁、稻草上越冬,暖冬天氣有利於二化螟越冬。
  • 我市召開2020年草地貪夜蛾和水稻中後期病蟲發生趨勢分析會議
    目前,我市秋玉米逐漸進入喇叭口期,單季晚稻處於分櫱末期,是防控玉米草地貪夜蛾和水稻病蟲害的關鍵時期,為準確分析當前以及下階段我市玉米草地貪夜蛾和水稻病蟲害的發生趨勢、商討科學防控對策,我市於8月4日召開了「全市草地貪夜蛾和水稻中後期病蟲發生趨勢分析會議」。
  • 水稻育秧田低溫高溼病害的症狀表現、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防止低溫高溼病害及高溫熱害的發生。我們今天所談的主題重點是低溫高溫病、立枯病即爛秧病害的臨床症狀表現、發生規律和防治措施。水稻立枯病的症狀形態水稻立枯病是育秧田主要發生病害之一。立枯病是一種侵染型病害,其主要分為立枯型爛芽和黃枯死苗兩種形態。
  • 水稻鑽心蟲,抗性高、危害大,趕快收藏這份防治大全!
    ③為害特點水稻分櫱期受害出現枯心苗和枯鞘;孕穗期、抽穗期受害,出現枯孕穗和白穗;灌漿期、乳熟期受害,出現半枯穗和蟲傷株,秕粒增多,遇颳大風易倒折。三化螟以幼蟲蛀莖為害,分櫱期形成枯心,孕穗至抽穗期,形成枯孕穗和白穗,轉株為害還形成蟲傷株。「枯心苗」及「白穗」是其為害後稻株主要症狀。
  • 科學防治有妙招——三五鎮首次稻田釋放赤眼蜂「放蜂治螟」推行...
    > 5月28日,三五鎮黨委、政府聯合興賓區農業農村局、興賓農投「好糧油」等單位在三五鎮陶馬村委開展水稻病蟲害生物防治首次水稻田間「放蜂治螟」活動,興賓區農業農村局該項目負責人、興賓農投公司相關負責人、陶馬村委30多名群眾參加了放蜂活動。
  • 鑽心蟲(二化螟)鑽到了水稻莖杆裡面再打藥還有效嗎?
    水稻鑽心蟲如果鑽到了水稻莖杆裡面,這個時候可以判斷的是打藥時間已經比較遲了。因為水稻鑽心蟲(二化螟)打藥的防治最佳適期是葉片上卵孵化的高峰時期。近年來農民由於種種原因會出現防治時間不當,從而出現大面積的死苗現象,由於防治效果不佳,後期嚴重的話會減產30~50%。
  • 水稻稻縱卷葉螟如何計算蟲齡?防治要點是什麼,有哪些注意事項?
    水稻稻縱卷葉螟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蟲之一,具有遷飛性,在幼蟲三齡前的食量小,對水稻的危害不大,抗藥性小,用藥後易防治;幼蟲到了4-5齡
  • 2020 螟蟲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2020年,氣溫也逐漸回暖,春耕的號角已吹響,甘蔗種植也漸入高潮,而甘蔗螟蟲防控你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