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少吃就是節食、肚子餓就不健康,那我應該怎麼減肥?」
這是一個玩家的提問。
對,很多人對挨餓這回事,感覺很牴觸。
他們認為運動減肥是王道,少吃就是旁門左道。
而且還舉了很多例子:
「我以前減肥一天只吃兩碗米飯,親戚就不來了。」
「當兵的時候,大家都猛吃狂吃,也沒見誰胖。」
這比我還會編。
事實是什麼?控制飲食才是減肥主力,運動也就是一個輔助而已。
不挨餓、不用少吃的減肥方法,那基本上都是騙人的。
同樣都是控制飯量,同樣都是控制食物的攝入,但是少吃不一定是節食。
那麼怎麼樣才算是節食呢?
第一種叫斷食,就是比如21天減肥法,你連續三天只喝水不吃飯。
這才叫節食。
一般超過24小時不進食就算是節食,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承受力。
比如有些人一周專門一天不吃飯,也算不上節食,只能是輕斷食。
也是很健康的一種減肥方式。
第二個就是營養方面不達標,其實有些人看似吃飽了,但營養方面還是缺乏。
那麼很多人減肥期間,少吃不管是啥,通通砍一半,這個可能就會營養不良。
比如你蛋白質本來就很少,結果減肥期間雞蛋、肉類這些攝入砍了一半。
或者說直接不吃肉,那這就很容易營養不良。
從熱量來講,從卡路裡來講,我們的熱量攝入儘量不要低於基礎代謝。
比如你基礎代謝是1500千卡,結果你一天吃了900千卡的東西。
那麼這種嚴重熱量差,就會導致身體機能的下降,也屬於節食範疇。
所以理想的控制飲食,熱量不能低於基礎代謝。
第二種說法就是,你少吃歸少吃,但是一定不能餓肚子。
只要餓肚子,就一定不健康。
健康不健康其實不見得是餓肚子說了算的。
如果你真的身體裡面缺什麼營養,那麼就會表現出來。
如果你減肥期間,脫頭髮、而且蛻皮比較嚴重的話,那麼說明你身體裡面缺乏維生素。
這個時候,你可以多吃點蔬菜,或者買幾瓶維生素片來緩解一下。
這種情況才叫不健康。
肌肉頻發痙攣,是身體缺鈣和磷這些微量元素,同時蛋白質攝入可能跟訓練量不匹配。
這就會導致肌肉發生痙攣,抽筋也是一方面。
還有一個方面是,肌肉走動活動的時候,像觸電了一樣,發生小幅度痙攣。
這個時候也需注意一下。
這個情況,執行那個21天減肥法的人,一定會碰到,原因則是前面說的,熱量攝入低於基礎代謝。
你的身體吸收的熱量不夠,那麼就很難保持恆溫。
這個非常危險,在這個過程中,你的血糖很低,那麼你可能會隨時暈厥。
所以碳水其實很重要,完全不吃主食的前提是,其它食物裡面有很多碳水。
如果你一天就是水煮雞胸加水煮菠菜,那麼還是要吃點主食的,不然真的會暈。
你看,這就是減肥的飲食控制,不要非此即彼,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態,來調節飲食。
而不是陷入死胡同,還沒減肥呢,就說餓肚子不健康,少吃是節食。
那你這樣,還減什麼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