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中先:鄭克魯先生是中國翻譯道路上的前行者

2020-12-23 騰訊網

鄭克魯

翻譯家鄭克魯先生於9月20日晚10點在醫院去世,享年81歲。

許多人知道鄭克魯的名字,是通過《巴黎聖母院》、《基度山恩仇記》、《茶花女》、《悲慘世界》、《巴爾扎克短篇小說選》、《法國抒情詩選》等法國文學作品。鄭克魯於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系,共出版18部著作,近20部譯作,是在翻譯、教學和研究三大領域同時取得成就的為數不多的翻譯家之一。

9月21日,澎湃新聞記者通過電話專訪了法語文學翻譯家餘中先,在電話中,這位和鄭老相識35年的翻譯家哽咽了:「中國的知識分子實在不容易,希望鄭先生走好。」

在餘中先印象裡,和鄭克魯的第一次會面依舊記憶猶新。「當時第一次見面,是老先生在與我師傅金志平先生聊天,我打了個招呼說您好,就緊張地躲開了。」當時他對鄭克魯的第一印象是面容慈祥,笑眯眯的,「長得像菩薩」。「他是個性情中人,說話直言不諱,在和善的外表下,有一副嚴肅的學者態度。」

之後,他每隔兩三年就會在會議上見到鄭克魯,兩人也逐漸熟悉起來。在鄭老的譯作中,他向澎湃新聞記者特意介紹了波伏瓦《第二性》。當時鄭克魯憑藉《第二性》的譯作獲得第四屆傅雷翻譯出版獎,餘中先正是評委之一。「《第二性》這部作品的翻譯很有難度,其中涉及一些法國作家的言論,我的博士論文正好跟他談到的克洛岱爾相關。對照檢查鄭先生的譯文,發現能把波伏瓦譯得這麼好的人,確實只有鄭先生一位。」

鄭克魯曾憑藉《第二性》全譯本獲2012年傅雷翻譯出版獎

當時翻譯界亦有爭議,認為鄭譯相較其他版本,稍顯生澀,但在餘中先看來,《第二性》所引材料翔實,論證嚴密,原文的思想性和深度都很高,如果譯者將其變得通俗易懂,就是為了遷就讀者而改變了原著風格。「我的觀點是贊同鄭先生的實踐,不能以個人喜好或是讀者口味來改變原著的本來面貌。」

「如果中國讀者想要隨便看看、了解大致概要的話,讀其他版本就能明白。但若要弄懂波伏瓦的思想高度和語言深度,除了鄭譯本,沒有其他的選擇。涉及到女性的生理學、心理學的一些專業術語,鄭老也在譯文中忠實地呈現,足以見到他的紮實功底。」

除此之外,他還提到了鄭譯的莫裡斯·梅特林克《青鳥》、喬治·桑《康素愛蘿》。「劇本和文學的翻譯稍有不同,需要考慮朗讀起來的感受,鄭老所譯的《青鳥》讀來十分有韻律感,朗朗上口,演員在表演時,幾乎不需要對臺詞作表演方面的技術性改動,令我印象深刻。」

除了翻譯文學作品外,鄭克魯還著手編寫了《法國文學史》《普魯斯特評傳》《法國文學縱橫談》等學術專著,其主編的《外國文學史(修訂本)》影響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子。餘中先幾次從中查閱某些比較冷門的短篇小說,都能讀到清晰的作品概要、情節以及對風格主題的分析,感到心服口服。「有些作者在編寫文學史時,不一定會去通讀原文。鄭老不是,文獻中提到的詩歌、戲劇、小說,他一定讀過原著,這個內行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認識鄭老時,他已經50餘歲了。」餘中先說,「他是『老馬識途』了,我們常擔心他的身體。鄭老是中國翻譯道路上的前行者,當初我們讀到他所翻譯的一本本小說和文學史,就激發了我們內心深處的願望,希望能為中國文學做些事情。我們希望像鄭老這樣的前輩能夠適當放緩工作節奏,勞逸結合,不用太過拼命。」

「人是沒有辦法不變老的,你們在前面走,我們就在後面跟著。希望能看到你慢慢走下去,不要突然就停下了腳步,這是我的心願。」

相關焦點

  • 紀念|餘中先:鄭克魯先生是中國翻譯道路上的前行者
    鄭克魯 來源:360doc翻譯家鄭克魯先生於9月20日晚10點在醫院去世,享年81歲。許多人知道鄭克魯的名字,是通過《巴黎聖母院》、《基度山恩仇記》、《茶花女》、《悲慘世界》、《巴爾扎克短篇小說選》、《法國抒情詩選》等法國文學作品。
  • 深挖│ 翻譯「活字典」鄭克魯:曾將半壁法國文學「扛」到中國
    文 | 王仲昀9月20日晚,我國著名的翻譯家和作家,上海師範大學教授鄭克魯先生因病逝世,享年82歲。在鄭克魯先生60年翻譯學術生涯中,他完成了1700萬字文學翻譯,近2000萬字著作和編著。如果你喜歡法國文學,那你多少看過鄭克魯翻譯的文本。
  • 留下1700萬字文學譯著,翻譯家鄭克魯安然告別世界
    朱振武說,一直到今年6月,鄭先生還在開學術會議,發表演講。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浙江大學終身教授許鈞聲音哽咽地說,去年底還和鄭先生一起吃飯,他神採奕奕,音容笑貌就在眼前。朱振武介紹,鄭克魯是在一個月前到醫院檢查,發現身體有很多毛病,不僅心衰,而且肝膽都不好。面對醫院規定的住院要求,鄭克魯樂觀面對,從未覺得是多大事情。
  • 翻譯家鄭克魯去世,曾翻譯《茶花女》、《基督山伯爵》等名著
    翻譯家鄭克魯於9月20日晚在醫院去世,享年81歲。鄭克魯,廣東中山人,生於澳門,曾祖父為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派思想家、愛國民族工商業家,《盛世危言》作者鄭觀應。1962年,鄭克魯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系,1965年的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碩士。
  • 翻譯了《茶花女》《悲慘世界》的翻譯家鄭克魯去世,他曾說「譯者不...
    許多人知道鄭克魯的名字,是通過《家族復仇》《基度山恩仇記》《茶花女》《悲慘世界》《巴爾扎克短篇小說選》《法國抒情詩選》等法國文學作品,昨晚10點,翻譯家、上海師範大學教授鄭克魯先生在醫院去世,享年81歲。
  • 著名翻譯家鄭克魯去世 弟子追憶:為人低調 與世無爭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21日,據多家媒體報導,著名翻譯家、上海師範大學教授鄭克魯9月20日晚因病逝世,享年81歲。其弟子、知名翻譯家朱振武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鄭克魯翻譯過多部名著,其中包括《悲慘世界》《紅與黑》《茶花女》等。2012年,鄭克魯憑藉翻譯《第二性》獲第四屆傅雷翻譯出版獎。 與法國文學結緣鄭克魯出生於1939年。他畢生從事法國文學的翻譯、研究與教學,是中國著名的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專家。
  • 法語翻譯家鄭克魯去世,享年81歲,曾譯《悲慘世界》《茶花女》等
    鄭克魯中學時就酷愛文學,尤其對俄羅斯和法國小說情有獨鍾。報考大學時,他本打算報考北京大學俄語系,不巧的是1957年俄語專業不招生,他就報考了法語專業,從此與法國文學結下不解之緣。「我的研究與翻譯道路是機遇與努力交織的結果,選擇學習法語完全是偶然的。」
  • 紀念翻譯家鄭克魯|「翻譯是對時間流逝的抵抗」
    新京報記者從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獲悉,該校教授、法國文學翻譯家鄭克魯於9月20日晚在醫院去世,享年81歲。鄭克魯是著名法國文學翻譯家,翻譯了包括《茶花女》、《悲慘世界》在內的多部世界名著,同時編著有學生們廣泛使用的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紀教材——外國文學史》。鄭克魯1939年出生於澳門,其曾祖父是晚清啟蒙思想家鄭觀應。
  • 81歲著名翻譯家鄭克魯去世,曾任武漢大學法語系主任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王功尚)上海文聯官方微博消息證實,2020年9月20日晚10時許,著名翻譯家、上海師範大學教授鄭克魯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逝世,享年81歲。上個世紀80年代,鄭克魯先生曾任教於武漢大學,任武漢大學法語系主任兼法國問題研究所所長。
  • 翻譯家鄭克魯:鑽研一生,他只給自己評「良」
    通過西學翻譯引進的紛繁複雜的政治和文化思潮,對中國民族文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也初步奠定了翻譯文學在中國文學體系中的地位。可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翻譯文學卻進入低潮期,不再受人關注。鄭克魯先生正是1957年走入北京大學的校門,他的曾祖父鄭觀應倡導學習西方的先進文化,著有《盛世危言》等啟迪後人的名作。
  • 書展7|餘中先:從《巴黎聖母院》能看到怎樣的雨果
    前天(20日)下午,上海圖書館的書展分會場「雨果七天上海行」講座的最後一場,「巴黎聖母院和《巴黎聖母院》」的主題吸引了各個年齡層的聽眾,前排席地而坐了一排聽眾,北外英文系畢業、後又就讀於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商學院的姜山帶著自己的著譯《從雨果到夏爾》前來聆聽,結束後一位老年聽友排出用了一周時間搜集的近二十本餘中先翻譯的法國小說請其籤名,餘中先的筆在移,近三十年翻譯時光也在回放
  • 翻譯家鄭克魯去世:他將專業等同於生命
    本報記者曾多次採訪鄭克魯先生,他談論自己治學的經歷和心得。他為這個時代樹立了一種精益求精、追求真實的精神,他的文字和精神值得人們不斷學習、研究和深入挖掘。於上海師範大學舉行的「《鄭克魯文集》發布會暨鄭克魯學術與翻譯思想研討會」上,中國作協副主席葉辛評價,鄭克魯的工作就好比是釀酒,傾其一生,精益求精,讓他翻譯的作品歷久彌新。事實上,就像鄭克魯的弟子、翻譯家朱振武所說,他不止在翻譯上,在研究和教學上也取得了令人景仰的成就。他的著作和編著近2000萬字,他還寫了近300萬字的學術論文和其他各類文字。
  • 著名翻譯家鄭克魯逝世,享年81歲!《茶花女》《悲慘世界》《巴黎...
    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武漢大學法語系任系主任併兼法國問題研究所所長,1987年調至上海師範大學工作,任博士生導師,還是上海師大中文學科博士後流動站負責人,並任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比較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和上海翻譯家學會副會長,獲得法國政府頒發的「一級文化交流勳章」。鄭克魯是在翻譯、教學和研究三大領域同時取得不凡成就的為數不多的翻譯家之一。
  • 翻譯家鄭克魯去世,享年81歲,曾譯《悲慘世界》《茶花女》等
    他沒有給子孫留下什麼財產,但確實給全中國人留下了一部很重要的書——《盛世危言》,對中國近代歷史的走向產生了影響。這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財富,是巨大到無法形容的財富。上觀:儘管您沒有受到曾祖父的直接影響,但人們依然會好奇:您小時候受到的教育是什麼樣的?
  • 法語翻譯家鄭克魯去世,曾譯《悲慘世界》《茶花女》等
    上海師範大學鄭克魯先生治喪小組9月21日發布訃告稱,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翻譯家和作家,外國文學史學家和教育家,上海師範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國家重點學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負責人、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站長、文學研究所所長、中文系主任、圖書館館長、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
  • ...譯著,81歲著名翻譯家鄭克魯安然離世,他希望用積蓄設立文學翻譯獎
    朱振武說,一直到今年6月,鄭先生還在開學術會議,發表演講。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浙江大學終身教授許鈞聲音哽咽地說,去年底還和鄭先生一起吃飯,他神採奕奕,音容笑貌就在眼前。朱振武介紹,鄭克魯是在一個月前到醫院檢查,發現身體有很多毛病,不僅心衰,而且肝膽都不好。面對醫院規定的住院要求,鄭克魯樂觀面對,從未覺得是多大事情。
  • 廣東中山籍著名翻譯家鄭克魯逝世,譯《巴黎聖母院》自成一格
    鄭克魯。2019年4月,鄭克魯曾接受南都記者的電話專訪。回顧高齡重譯《巴黎聖母院》時較為得意的譯法,他朗聲答道:「我每幾萬字都非要用一個不是很常用的古字來翻譯。這些古字可能還沒有死掉,那麼我把它重新翻出來,它也變成活的了!」鄭克魯離世後,業界、讀者紛紛悼念。
  • 翻譯家朱振武:沒有翻譯中國作家定無法走向世界
    翻譯家朱振武:沒有翻譯中國作家定無法走向世界 朱振武也提到,雖然個別的地方也有較大調整,但整體來看是非常忠實原著的翻譯。「我認為說莫言獲獎完全靠翻譯的人是因為沒有對照著看,當然如果沒有翻譯,中國作家不能走向世界是肯定的。」  致敬前輩翻譯家  從1953年創刊到今年,《世界文學》整整走過了一個甲子。
  • 紀念|袁筱一:鄭老的翻譯貼近原文,尊重原著文風
    翻譯家鄭克魯先生於9月20日晚10點在醫院去世,享年81歲。許多人知道鄭克魯的名字,是通過《巴黎聖母院》、《基度山恩仇記》、《茶花女》、《悲慘世界》、《巴爾扎克短篇小說選》、《法國抒情詩選》等法國文學作品。
  • 「翻譯是件沒有止境的事」,譯出《紅與黑》《茶花女》等法國經典的...
    在多年的翻譯生涯中,鄭克魯累計完成文學翻譯著作1700萬字,著作和編著2000萬字,學術論文和其他各類文字幾百萬字,商務印書館近年出版《鄭克魯文集》38卷,涵蓋了他一生的主要譯筆名著,包括《基督山恩仇記》《茶花女》《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紅與黑》《笑面人》等法國經典文學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