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就要遠行》,只做獨立思想和觀點的原創寫作。
有人說,文字過於生澀,讀起來無趣;有人說,文章瀏覽量不高,收益差,寫著也沒有啥意義;有人說,文字內容太長,很多人讀不完就放棄了;有人說,易經這東西就是算卦的,不是誰都能去讀的。莎士比亞說:一千個讀者眼中一千個哈姆雷特。作為寫作者而言,也同為讀者而言,那些有趣的八卦的我也會看,權當消遣;那些動不動十幾萬高流量的,我在一些平臺也有去寫,權當搏一搏眼球罷了;至於收益麼,文章豈是用來賣的?
不多言說,還是開始易經哲學的解讀。以往多認為易經是儒家經典。太過古老不去探究。這裡是獨立觀點,任由評說。
《需(xū) 》: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 ▅▅ 上六: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 九五:需於酒食,貞吉。
▅▅ ▅▅ 六肆:需於血,出自穴。
▅▅▅▅▅ 九三:需於泥,致寇至。
▅▅▅▅▅ 九二:需於沙,小有言,終吉。
▅▅▅▅▅ 初九:需於郊,利用恆,無咎。
因篇幅限制,每天只能發布一篇。上一講,講了需卦:於郊、於沙兩段爻辭;本節繼續講述需卦餘下爻辭。
1
九三:需於泥,致寇至。
作者從字面理解:君子陷入泥沼,招致賊寇到來。(圖文為以往的解釋)
作者觀點:
爛泥扶不上牆,需要靜待。
其一,行軍打仗、事業求學、姻緣生活處於泥沼的逆境中,肯定是非常不利了;越動會陷得越深;即便賊寇不來侵擾,自保已經非常困難了。
其二,我們讀易經、講易經,包括讀任何文章,都不能割裂、斷章的去理解。結合上幾卦,山水蒙、雲雷屯。再看此卦水天需。自然的情景是,大雨過後,雖然天氣晴朗,但是依然會有險象環生。
古代行軍打仗,車馬輜重陷入鬆軟的泥土或者沼澤,也常常是在雨後天晴的現實;
回頭再看於郊,於沙。表象看都是雨在天上,但是地下的情景,告訴人們,此時還不是出行的好時機。
從初九的郊野、再到沙地、再到泥沼,君子不聽勸阻,貿然行動,卻是步步遇險犯難。
那麼如何解惑、逃離困頓?
其根本依然是一個字「需」——等待。
耐心等待,方可避禍。即便是賊寇來犯,遇到泥沼的境地,也不敢貿然進兵犯難。
生活、工作、家庭、求學、婚姻種種狀態,既然已經陷入爛泥扶不上牆的境地,那麼也不要自暴自棄。
只需保持信心,保持良好的作息規律、扎紮實實的做好當前,溼氣會慢慢蒸發,泥總會幹的。不要因為小人的落井下石、一旁指責、流言蜚語,而反唇相譏。那樣會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今天和一個朋友的對話。他說:有人背後指責、謾罵、孤立、打壓、非議等等,無非是兩種心理——恨人有,笑人無。
第一,我做自己的事,是否影響到你了,我是否虧欠於你?如果影響了,有虧欠。你怎麼非議都無所謂。
第二,我是否虧欠於你?如果沒有任何虧欠和瓜葛,你肆意非議,那就是典型的人品問題了。
2
六四:需於血,出自穴。
字面理解:君子處於血泊中,要趕緊走出來。
作者觀點:
前面幾種狀態都是叫君子稍安勿躁,耐心等待。而此段爻辭,就不是坐以待斃了。
君子切不可形上學,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遇到血光之災,倒在血泊之中,或者身處血浸的環境,要儘快想辦法逃離。但是逃離,也不是盲目的逃離,而是要順從天時地利人和。聽取他人建議,或者及時就醫看診。那樣才可平安無事。
想像古人行軍打仗,戰士倒在血泊之中,受傷未死,也或未受傷。在這樣的狀態下,不儘快離開,依然靜待,只能坐以待斃。一方面會被打掃戰場的軍隊發現,一方面也會招致飛禽走獸的啃食。
此種境地,只可暫避,不可久留。
烏鴉救主的典故,大家都熟悉。
每次回愛人老家,路過此地,都會想起這個典故。
此地現在叫野老灘。位於遼陽燈塔市西馬峰鎮。
相傳當年努爾哈赤臥底在明軍李成梁部,因為腳上有七顆痣,被李成梁追殺至此,精疲力盡,倒在此地河灘。幸好一群烏鴉落到此地,追兵到此,發現一群烏鴉,而離開。
烏鴉體型碩大,古人以烏鴉為不詳之兆,烏鴉吃腐食也是常見。
一方面可以說此地為烏鴉經常棲息進食的地方,有腐爛動物屍體,一方面努爾哈赤本人可能是逃跑過程中,受傷。招致烏鴉來次覓食。
不管怎樣,處在這樣的狀態,如果努爾哈赤在追兵離開後,還是保持原地不動,那麼很可能就被烏鴉當做腐爛的食物吃掉了。
暫不說傳說真偽,但是烏鴉後來被滿族奉為吉祥之物是事實。努爾哈赤也自烏鴉救主之後,躲進長白山,開始了人生的轉折。
君子無論深陷泥沼,或者處於血泊之中。是需卦的兩種境界,等待也不是坐以待斃的去等,而是審時度勢,觀察天時地利人和,伺機而動。
人們往往把安於現狀,理解為不求上進或者沒有志向。那多是人們的看法,到底有沒有大志,有沒有抱負?要看你在等待的過程中,做什麼。
如果真一曝十寒,不問世事,那就是真的固步自封了。
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等待的過程,要恢復體力,保存實力,積蓄能量,不斷學習,總結經驗和教訓,待到時機成熟,便可登堂入室,嶄露頭角或者一鳴驚人了。
章節有限,本篇寫到這裡。下一講需卦最後兩段需於酒食、入於穴。
作者易經專著
易經第五講,屯卦三,門當戶對,求之不得,錢錢錢,到頭空歡一場
易經第12篇:童蒙吉。難得糊塗失復得,假痴不癲終成器(謙受益)
易經15講:需於沙,亂心智,餓筋骨,你輸在了心浮氣躁,空待虛靜
易經第十講:蒙,勿用取女。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真格的易經這樣說:蒙卦四,男人樣兒,君子範兒。克己寬人懂擔當
積蓄能量,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