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首飾太陽」錯失香港德比,香港三冠王再等十年!

2021-02-26 東方賽馬

文/花和尚

更多賽馬相關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dongfangsaima

版權聲明

如需轉載請在轉載文章開頭顯著位置,註明原文作者名、原文出處和原文連結,謝謝合作。

未這樣做視為侵權,請自重。】

今天(3月20日)下午5:10,總獎金1800萬港幣香港德比(Hong Kong Derby)在沙田馬場(Sha Tin Racecourse)開賽,騎師布文(H Bowman)策騎「明月千裡」(Werther)奪得頭名。


▲圖/HKJC

 

香港德比是香港四歲馬賽事系列(Hong Kong’s four-year-old triple-header)的收官戰,它由三場香港一級賽組成,僅限4歲純血馬參加,另外兩場是香港經典一哩賽(Hong Kong Classic Mile,1600米,草地)和香港經典杯(Hong Kong Classic Cup,1800米,草地)。

 

此前最好成績是「俊歡騰」(Floral Pegasus)在2007年創造的,他贏得了三冠賽的前兩場,在香港德比中輸了一個馬鼻。

沒曾想次役「首飾太陽(Sun Jewellery)向三冠王發起衝擊,僅收穫第7

 

 

下面請看本場比賽:

名稱:香港德比(Hong Kong Derby)

地點:沙田馬場(Sha Tin Racecourse)

信息:香港一級賽,2000米,草地,4歲純血馬(雄、雌、騸馬皆可)

頭名獎金:1044萬港幣


▲圖/HKJC

下面是三冠賽的前兩場比賽。

 

名稱:香港經典一哩賽(Hong Kong Classic Mile)

地點:沙田馬場(Sha Tin Racecourse)

信息:香港一級賽,1600米,草地,4歲純血馬(雄、雌、騸馬皆可)

頭名獎金: 570萬港幣


▲圖/HKJC


▲圖/HKJC,「首飾太陽」()

名稱:香港經典杯(Hong Kong Classic Cup)

地點:沙田馬場(Sha Tin Racecourse)

信息:香港一級賽,1800米,草地,4歲純血馬(雄、雌、騸馬皆可)

頭名獎金: 570萬港幣


▲圖/HKJC


▲圖/HKJC,「首飾太陽」()


中文名

首飾太陽

英文名

Sun Jewellery

出生日期

2011年8月24日

出生國家

澳大利亞

性別

騸馬

毛色

慄色

父系

Snitzel (AUS)

母系

Tan Tat Star (AUS)

外祖父

Umatilla (NZ)

馬主

董滿輝 (Tung Moon Fai)

練馬師

蔡約翰 (John Size,澳大利亞人)

育馬者

董滿輝 (Tung Moon Fai)

目前戰績

8戰6冠1亞

贏得獎金

1661萬港幣

【注】

馬匹、馬主、練馬師、騎師的中文名字旁邊出現 表示香港賽馬會沒有翻譯,或是筆者自己翻譯的。

 

 

以上。

 

花和尚

更多賽馬相關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東方賽馬】,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進行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賽事直擊】「首飾太陽」力求締造歷史
    由蔡約翰訓練的「首飾太陽」,將於明日在沙田馬場競逐寶馬香港打吡大賽(2000米香港一級賽),若能在賽事中高奏凱歌,將可締創香港馬壇歷史
  • 【海外拍賣】日內瓦「瑰麗珠寶及貴族首飾」非凡名鑽亮相香港
    日內瓦蘇富比「瑰麗珠寶及貴族首飾」拍賣將於11月15日舉行
  • 千萬巨獎香港經典杯明日打響德比前哨戰,競逐名駒大起底!(含排位表)
    「首飾太陽」明天增程至1800米,雖然其耐力是否足以應付此途程又再成疑問,但是同樣由莫雅執鞭依然成為賽前大熱,有望實現兩連捷!>「酷男」(2015年)、「魅力知己」(2013年)及「首飾奇寶」(2009年)三度問鼎此賽,本周日派出「首飾太陽」和「東方快車」,力圖第四度捧走香港經典杯。
  • 【香港經典杯】約翰摩亞:有信心「佳龍駒」能續創佳績
    「佳龍駒」將於本周日 (2月19日)角逐1800米的香港經典杯,據其練馬師約翰摩亞表示,此駒現時狀態大勇,有望在四歲馬經典賽事系列再下一城。
  • 【中和十年】小記香港中和出版「掌門人」陳翠玲女士
    第一個十年之際,關於那些年·那些書·那些人,中和人有話說——分享者:楊克惠(高級編輯)入職時間:2016年「今年是中和十周年,每個中和人都要說一點掏心窩子的話」,美女同事小許佈置交稿任務,從月初「溫馨提示」到月末。無奈心急筆不急,靈感遲遲不肯造訪。
  • 明報 | 盧文端:中央希望「香港再出發」
    盧文端,全國僑聯副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長隨著內地及香港疫情逐漸受控,香港再出發的問題將會重新突顯出來。實際上,新任中聯辦主任駱惠寧今年1月15日在中聯辦新春酒會上的致辭中,已經提出了「新的一年,香港如何再出發」的問題,表達了中央對「香港再出發」的希望。可惜,隨後而來的新冠疫情改變了香港社會的關注點。
  • 【港古】七十年代——香港的「黃金時代」
    港英政府於1960年代,經歷了1966年九龍騷動和1967年暴動後,了解需要令市民安居樂業,社會才能夠安定,於是積極加強香港各方面的民生建設,在這十年間除了開發新市鎮,實施十年建屋計劃大量建造房屋,開通海底隧道及香港地鐵外,同時全面推行義務教育,提升香港市民的教育水平,還興建葵湧貨櫃碼頭及發展金融業,強化香港的經濟地位。
  • 「佔中」癱瘓香港為了什麼?
    「佔中」背後的顏色革命先行的「流動佔中」行動只是零星的、散落的,不成氣候,並未對香港全局造成實質性的影響。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近日批評,「佔中」是香港版的街頭政治、顏色革命,有人犯法後再充當英雄,企圖推翻政權,並強調中央與特區政府多次勸告反對派放棄「佔中」,如果仍要堅持只會頭破血流。
  • 在香港「護旗」後,他們再出手「護法」
    隨著全國人大近日推出「港區國安法」決定,香港立法會今日(27日)開始恢復「國歌法」二讀,這一邊廂,反對派、黑暴們瘋狂抹黑、反撲,煽動學生包圍立法會,堵塞交通幹道,企圖垂死掙扎,用一切手段阻「國歌法」通過;另一邊廂,建制派議員們因擔心有人在上班途中阻撓,決定通宵留守立法會,警方則調動3500警力日夜戒備,「一哥」鄧炳強親自到場視察部署,為警員打氣。
  • 【追蹤打吡新星】「佳龍駒」力爭成為首匹三冠王
    「佳龍駒」力爭成為首匹三冠王評分高達114分的「佳龍駒」,上季以三歲之齡來港,已顯露驚人潛力,來港經兩場賽事熱身後,立即顯現一級良駒本色,上季尾連下三城,於香港三級賽1600米獅子山錦標擊敗「美麗大師」、「天才」,雖有讓磅之利,卻盡顯實力。
  • 「天真」的香港人
    在香港最大的討論區「香討」搜索「天真的香港人」,出來的頁面就已達至上限。這兩天又發生了幾件事,似乎在加深少數港人「天真」的標籤印象。一是前「港獨」組織成員周庭,日前被香港警方國安處以幹犯香港國安法,涉嫌「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拘捕。
  • 【香港通】香港的冰室很有「範兒」
    冰室有點傳統範        大約40平米的狹長格局,綠白相間的馬賽克鋪就的地板,除了收銀臺和廚房位,剩下是木製卡座、圓檯和摺疊櫈,一水兒(「一律」、「全部」的意思)的復古色調。最引人注意的是牆面裝飾,張貼著舊時香港街區圖片,懸掛著舊時香港少女照。多處可見的「1967」,如同小孩出生紙一般佐證它的創辦時間。
  • 「光復香港」實質是「港獨」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這八個字聽起來頗有迷惑性:光復意味著自由,革命意味著合理,再冠之以「時代」的名頭,很有點「捨我其誰」的「勇氣」和「百世流芳」的自詡。可是,這個由某「民主派」人士在幾年前出選區議員時提出、這幾個月來頻頻出現在示威者隊伍上空的口號,真的是那麼理直氣壯、那麼正義嗎?「光復」,究竟要把香港「光復」到哪裡去呢?「革命」,究竟要帶給香港這個城市和740 萬港人什麼?妄撼「一國」之本「光復」一詞的中文含義是恢復原有的領土、統治或事業。
  • 臺北市長一句「香港很無聊!」惹怒香港人
    香港一個小島,有甚麼好看的?」此言一出,不僅其隨行人員需要四處滅火,而且引得大批香港人口誅筆伐。柯文哲:「香港很無聊!香港一個小島,有甚麼好看的?」3月底,柯文哲出訪東南亞推銷臺北旅遊業。29日,他在參觀曼谷佛寺時指出,泰國佛寺有體驗行程,臺北市的龍山寺和行天宮也可如此包裝一下。
  • 「石屎森林」之外的香港園林
    對於此問,終日穿梭於「石屎森林」裡的我,跟許多人一樣,腦中並沒有清晰的「香港園林」概念,答案自然是傾向於否定的。雖偶爾會去郊野公園行山,也不時到街角公園漫步,或陪著家人到遊樂園玩耍,但似乎很難立即想到香港有某個地方能與「園林」一詞掛起鉤來。
  • 杜葉錫恩辭世 「香港精神」永存
    1995年,杜葉錫恩與已故的司徒華競逐市政局觀塘北議席,但落敗,之後再參選立法局直選,再落選。1997年至1998年,杜葉錫恩獲委任為臨時立法會議員,並於97回歸後獲頒大紫荊勳章,她其後逐漸淡出政壇。登報反「佔中」 怒斥偽「民主派」  不過,杜葉錫恩晚年眼見香港政治亂象,曾痛斥香港的反對派自詡民主,「真正的『民主派』是可以包容其他人不同的意見,願意和別人合作。
  • 創科局「難產」是香港損失
    需要創新發展思維先講講這個好事多磨的創新科技局,2012年梁振英未上任行政長官前,已將議案交立法會審議,但遭到否決。到莫乃光當選議員,獲得43個資訊科技界團體響應、並得到約700名業界人士聯署,他表示「清晰顯示科技界對成立創科局的強烈要求」。
  • 香港公開大學將改名「香港都會大學」!
    香港公開大學即將更名,更改為「香港都會大學」,小夥伴們還以為多了一所新學校香港公開大學香港公開大學,簡稱「公大」,前身為香港公開進修學院。香港公開大學將改名「香港都會大學」12月10日,香港公開大學校董會通過大學新名稱。之後將啟動修改大學條例的程序,並呈交立法會作正式審批。至此,沿用23年的「香港公開大學」將成為歷史,「香港都會大學」將代替舊名。
  • 香港的「地攤經濟」早就火了!
    而放眼商業高度發達、購物商場眾多的香港,其市區仍有不少地攤在營運,養活著幾代香港人。過去百多年來,街頭販賣一直是香港的生活特色之一。「擺地攤」其實就是香港指的做小販。上一輩香港人對此並不陌生。在上世紀60年代,大批內地新移民逃港,香港人口驟增,住屋、就業均成社會大問題。
  • 【追蹤打吡新星】「綠色勁駒」、「東方快車」
    出自父系War Front的「綠色勁駒」,來港前以War Dispatch之名上陣,在法國及美國兩地合共出賽十次,取得六場頭馬,且為六連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