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有一次我和Bob Gibson在投手丘上交談,他讓我站在打者後面,那次我切實感受到要想打中這顆球,很難。
Tim McCarver,前大聯盟捕手
來源 | 棒球wiki(ID:baseballwiki)
頭圖 | Pixabay
棒球故事:No.5
全文翻譯自《Watching Baseball Smarter》
Zack Hample Zack Hample對棒球非常的執著,他曾在大學擔任三壘手,並且在Bucky Dent(美國前棒球大聯盟球員和經理,以本壘打聞名)的棒球學院(Bucky Dent’s Baseball School)擔任教練和發言人。Zack最出名的是他曾在42個大聯盟球場上收集了3277個棒球,包括Barry Bond職業生涯中的第724個本壘打球。他的第一本書是1999年出版的「How to Snag Major League Baseballs」,這使他登上了體育畫報(Sports Illustrated)、人物(People)、花花公子(Playboy)、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加拿大郵報(The Canadian National Post)、男人裝(FHM)等雜誌封面,受到了包括FOX體育、CNN等多家電視臺的採訪。作為一名紐約土著,他經營著自己的一檔欄目,叫做「和Zack一起看棒球」,帶著人們去美國各地觀看棒球比賽。他還有一個十分受歡迎的博客,叫「棒球收藏家(The Baseball Collector)」,裡面展示了他的收藏品。www.zackhample.com
第二章 · 投手與捕手
關於棒球,我只知道它很難打中。
「The only thing I know about baseball is, it's hard to hit!」
1. 等待自己擅長的球
你可能會有這個感覺,一個大聯盟的球員站在打擊區,看著投手的球進入好球帶,結果他卻不揮棒,這不是很蠢嗎?大聯盟給你300萬的薪水是讓你這樣做的嗎?相信我們也遇到過這種事,拿著一個棒球棒,對著球一頓亂揮,直到我們真正開始打棒球了,教練會告訴我們:「眼睛盯著球,等著投手投出你自己擅長的球你再打。」
聽起來打擊很容易,對於我們業餘選手來說也不難。當你還在業餘水平階段時,你面對的投手投球可能不穩,一直是壞球,或者甚至剛能投到本壘,你站在打擊區,有足夠的時間去判斷球的方向和軌跡,有時間去考慮晚餐吃什麼。因為你不用考慮球速,這個水平的投手沒有什麼球速可言。但是也有時候,可能明顯是壞球了,但是你還是會去想打,這應該是我們每個打棒球的人都會經歷的一個過程。
即使大聯盟選手,打中150km/h的球也很難
我們業餘選手看見球不打也還說得過去,但是大聯盟的人不應該吧?這是因為這個水平階段的投手投出的球球速非常的快,打者必須很快的確定投手投的是什麼類型的球,並且基於他的判斷,在球剛出手的時候就要朝本壘板的位置打了。事實上,很多下沉快速球或者曲球在未到達好球帶之前都是朝著好球帶的方向來的,而有的變化球本來是衝著好球帶中心來的,結果快到的時候偏到了外角區域,這時候裁判就會大叫一聲「strike」。所以,下次你再見到這種打者的時候,看見好球不打,壞球來了卻打的,你可以盡情的朝他大喊大叫,但是有一點要記住,他面對的是大聯盟的投手,而投手一生最大的目標就是將對面的打者三振出局。
Wade Boggs是20世紀80年代紅襪隊優秀的擊球手,他將「一雙好眼」這個詞拉伸到了不可企及的高度。在擊球時,他不用一直靠猜測投手的投球類型,因為他有一雙絕佳的好眼,當球離開投手的手時,他就能判斷出球的類型,而很多大聯盟的球員是靠球的旋轉來判斷球的類型的,這給了Wade更多的時間來準備打擊。但是即使靠球的旋轉來判斷球的類型,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也是很難。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擊球員在打擊區所面對的幾種球種。
2. 聊一聊各種球路
快速球(Fastball,也叫做heater, hummer,dead red,cheese,smoke,gas, swiftly,express,number one等)快速球的球速一般在85mph-100mph,從出手到捕手的時間不超過0.4秒。快速球是最常見的球種,也是最容易控制的球種,因為握球方式很簡單,釋球動作也簡單。快速球一般有五種出球方式:
四縫線快速球(Four-seam,也叫做four-seamer,cross-seam fastball等)需要將食指與中指放到球的縫線最寬的上方,也就是馬蹄形的地方,並且手指與縫線垂直然後將姆指置於球的下方,位置大約就在食指與中指中間,姆指通常不會碰到縫線。球出手的時候,全力讓球由下往上旋轉,由於球的旋轉與空氣摩擦的緣故,四縫線快速球可以讓球速達到最快。之所以稱它為四縫線快速球,是因為從打者的角度看,是四條幾乎平行的縫線朝打者旋轉而來。
(圖源baseball-pitching-tips)
二縫線快速球(Two-seam fastball,也叫做two-seamer,tailing fastball等)是將食指和中指放在兩條縫線最窄的地方,從指尖到指跟貼住縫線上。
(圖源baseball-pitching-tips)
切球、外切快速球或卡特球(cut fastball或者cutter)握法和二縫線握法差不多,但是食指更靠右一些(左投則是靠左一些),這種球路介於直球和滑球之間,但是球速沒有直球快。右投手投出的卡特球會向右打者的外角方向移動(向左打者的內角移動),左投手則相反。卡特球很容易打傷左打者的腿或者球棒。
(圖源baseball-pitching-tips)
伸卡球、下沉快速球(Sinker)握法和二縫線一樣,只是大拇指在球的正下方,球出手時食指施力稍大於中指。下沉球比一般的快速球慢一些,但是在快到本壘板的時候會下沉。
(圖源baseball-pitching-tips)
上升快速球(Rising fastball)握法與二縫線握法相似,但是投球時施加的力更大,導致球快到本壘板的時候還沒下降或者下降幅度很小,就會給打者一種上升的錯覺。這種球很難打到,但是投對了的話打者一般都會出棒,因為看起來擊球目標會越來越大(實際上還是錯覺)。
上升快訴球的球路軌跡
曲線球,或者叫做曲球(Curveball,也叫做bender,deuce,hammer,hook,Uncle Charlie,Lord Charles,yakker,snapper,Mr. Snappy,number two等)要知道,目前絕大部分的棒球依舊是手工做的,所以他們並不是完全的一樣。每個球的差別(尺寸、重量、形狀、密度等)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不會影響到比賽,但是如果一個球的縫線如果凸起很多,那麼投手就會很喜歡。當投曲球時,投手會將更多的力作用到中指上,然後在釋球點旋轉自己的手腕,雖然這種球速度會比直球慢個10-20mph,但是球的轉速卻增加了,這樣球的變化就更大,而凸起的縫線可以讓投手施加更多的力在球上。空氣阻力和球的高速旋轉導致球的運行軌跡變化幅度更大,打者更難打到。還有一種曲球叫做「彈指球」或者叫做「蝴蝶球」(Knuckleball),握球時候用食指的指尖扣住球,其他手指握球與二縫線握法相似(也有很多其他手指都是指尖扣住的,相對更難),投球時,揮臂不用太用力,主要靠手指在伸直時的彈力將球彈出去,因此這種球法稱為彈指球,這種球的軌跡幾乎沒有旋轉,所以變化軌跡難以預測,因此又被稱作「蝴蝶球」。蝴蝶球的投法相對於其他球種來說相對難練,有時候捕手都接不到。當一個右打碰到右投(或者左打碰到左投)時,打者的角度看彈指球就像球朝自己飛來,但是快到本壘板的時候卻掉進好球帶了,這也說明了面對右投,左打是佔優勢的。
(圖源baseball-pitching-tips)
滑球(Slider,也叫做biter,slide piece等)與卡特球很像,但是速度稍慢,球路軌跡就像曲球,但是增加了橫向移動。投球時投手將中指壓在縫線上,食指靠近中指,投球時儘可能多的將力作用在食指上。滑球又分為三種:
後門滑球(Backdoor Slider),這種球的軌跡通常不是正衝好球帶,但是快到好球帶的時候球會改變軌跡鑽進好球帶成為好球;側位滑球(Backup Slider),從好球帶的側部進入;滑曲球(Slurve[1]),滑球與曲球相結合的一種變化球。
(圖源baseball-pitching-tips)
變速球(Change-up,也叫做Dead fish,Palmball,change-of-pace,fosh等)之所有這個稱號是因為該種類的球速會發生變化。投手以手掌握球,以投直球的姿勢將球投出去,但是速度比直球慢大概10mph,這樣子打者以為是直球,便會提前揮棒,導致揮棒落空,投手用此球種擾亂打者的打擊節奏。最常見的變速球持球方式是Circle Change,即我們所謂的「OK球」,將食指與拇指圍個圈圈,再將其他三指伸直握住球,像是比出一個OK的手勢。(下次你可以嘗試當捕手接變速球,你就會感覺到確實沒有直球的速度快)。
(圖源baseball-pitching-tips)
指叉快速球(SPLIT-FINGER FASTBALL,也叫做Splitter,Splitty,Forkball等)屬於快速球球路的一種。將食指與中指叉開夾住球,利用投快速球的動作以及兩根手指的力量將球投出,球在本壘板前會下沉,影響打擊者的擊球。
(圖源baseball-pitching-tips)
彈指球(Knuckleball,也叫做knuckler,floater,dancer,flutterball,rabbit,butterfly,moth等)速度只有50-70mph,是迄今為止最古怪,最難投出,最難打中,最難接住的球。投手用指尖抵著或者扣著球,投球時不必非常用力,利用指尖的推力將球投出,因此球幾乎在飛行中沒有旋轉,但是球的縫線在空氣中受到阻力會形成難以預測的飛行軌跡。一般來說,大聯盟裡沒有投手專門以彈指球為自己的主力球型,只有面對很難對付的打者時才會用這個投法。對打者來說,打中這種球非常難,對捕手來說,即使捕手知道這是彈指球,但是要想接住也是非常難,對投手來說,這種球路要練好也是很難,因此,大聯盟裡通常只有幾位彈指球投手。
彈指球握法 (圖源網絡,侵刪)
螺旋球(Screwball,也叫做scroogie, fadeaway等)的投法現在已經很過時了,這種投法對投手的傷害很大,因為投球時候投手做的投球動作非常不自然。一般我們投變化球時,釋球時手都是從右到左,但是投螺旋球時需要投手將手從左到右旋轉。一般的曲球都是球從外向內側進入好球帶,而螺旋球恰恰相反,因此螺旋球又稱作「反曲球」或「魔球」。你可以想像一下你以反方向擰門把手的方式投球,同時將球以80mph左右的速度投出,螺旋球的投手就是以這樣方式投出的球。
螺旋球握法 (圖源The New York Times)
口水球(Spitball,也叫做shineball),也叫「髒球」是指投手將口水(或者其他光滑的物質,如凡士林等)塗在他的手指上,這樣口水或其他光滑物質粘在球上之後,球在飛行時就會產生難以預測的飛行軌跡,產生如「蝴蝶球」般的效果。在20世紀時候,因為投手競爭激烈,有的投手就將凡士林等光滑物質塗在自己的帽簷上,投球時用手摸一下帽簷,但是這樣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因為口水球球路很不穩定,因此大聯盟在1921年賽季開始前將口水球認定為不合法投球,但是大聯盟官方卻豁免了17位以口水球出名的投手,允許他們在剩下的職業生涯內使用口水球。名人堂(Hall of Famer)成員伯利·格裡姆斯(Burleigh Grimes)在1934年投出了大聯盟比賽史最後一個合法的口水球。
口水球 (圖源NBC Sport)
小便球(Eephus[2],也叫做blooper,dewdrop,folly floater,LaLob等)
是棒球中的一種球路,也叫做高弧度慢速曲球,屬於一種變速球或是曲球投法。小便球速度較慢,但下墜幅度相當大。小便球於1890年代首次出現,辛辛那提紅人的投手比爾·菲利浦斯(Bill Phillips)首度在MLB使用,而1940年代時匹茲堡海盜的投手瑞普·史威爾(Rip Sewell)將其發揚光大。小便球的球路類似於慢速壘球的球路,在臨近本壘板的時候鑽進好球帶,因此打者在面對小便球時必須以一個十分尖銳的角度去擊中該球。有的投手甚至投出過50mph的小便球,但是現在真正投小便球的很少了,大聯盟中也很少見。
小便球軌跡
子彈球(GYROBALL)你可能更沒有聽說過這種球,這種球是棒球界的「大腳怪」,它甚至可能根本不存在。這個球路模型是日本兩個科學家姬野龍太郎(Ryutaro Himeno)和手塚一志(Kazushi Tezuka)通過計算機模型設計出來的,最初的目的是尋找一種新的投球方式以降低投球對投手手臂造成的傷害。他們研究指出投手有可能以完美力學的動作投出子彈出膛時的球路(就像美式橄欖球的傳球旋轉方式),當今世界只有幾個投手,包括松坂大輔(Daisuke Matsuzaka),被認為可以投出這樣的球路。這種投球方式與傳統的手臂向身體側移不同,在投子彈球時,投手旋轉手臂使手臂遠離身體側。當投手投出子彈球時,它會在臨近本壘板時急速下墜並向右打者外角移動。
子彈球的旋轉方式
從球路上看可以將子彈球認為是一種呈現出滑球軌跡但依然擁有逼近該投手快速球速度的球種。
一般投手會掌握三到四種球路,全部球路都掌握的投手幾乎不存在。但是這已經足以應付絕大多數打者了,一般來說打者不太可能知道投手下一個球的球種,除非是投手在投球之前手上微小的動作比如說握球方式被打者看到了。當然進攻方也會密切注視著投手,以分辨他的球路。而投手則需要在球出手前小心翼翼,防止進攻方發現自己的球路。
3. 暗號與手勢
我們知道打者有時候是會被投手捉弄的,但是如果捕手不知道投手下一個投什麼球,那麼他也會被投手捉弄,因此在捕手不知情的情況下會造成許多的捕逸(Passed Ball)。為預防這種情況發生,捕手需要自己決定讓投手投什麼種類的球,然後在蹲下時雙手放在兩腿之間給投手信號。我們稱這為「暗號」或者「捕手手勢」。
捕手手勢
但是為了防止進攻隊偷看到自己的手勢,尤其是一三壘上的跑壘指導員和二壘的跑壘員,捕手需要將蹲立的高一點,然後手在大腿根處來給投手信號,他的手足夠高,這樣別人就看不見了。同時,捕手在放信號的時候也要看著打者,不能讓打者看到。打者也很少會去看捕手的信號,但是他可以用餘光來感知捕手的左右移動。但是有時候太陽的角度或者場地燈光的角度會將投手的影子照射到打者一側,這時候捕手就需要很注意了,他必須在最後一刻再給投手信號,但是也不能給的太晚,因為會打亂投手的節奏。有時候捕手會耍點小手段,比如開始時將手套移到內角,讓打者以為投手要投內角球,但是投手出球後迅速的將手套移到外角來,以此來打亂打者的打擊節奏。
當你看到投手對著打擊區搖頭或擠眉弄眼時,他不是為了嚇唬打者,而是在賣力的接收捕手的手勢信號。看比賽直播時,如果你足夠幸運,你可以看到特寫鏡頭切到捕手的手勢上,但是這種情況很少,鏡頭大部分時候是轉向球場前排的小孩子或者正在摳鼻子的經理。捕手有時候會在自己的手指上做些手腳,比如指甲上塗上色或纏上白膠帶,這樣在給投手手勢的時候投手更容易看清。
好了,那麼真正的手勢信號是什麼呢,我們來講一下。通常,捕手伸出一根手指表示快速直球,兩根手指表示曲球,三根手指表示變化球(Breaking Balls),比如滑球或指叉球等。當捕手想讓投手投變速球(Change-up)時,他會搖動四根手指。要求外角壞球時會握緊拳頭,要求牽制時會拇指指向一邊,用小拇指或大拇指指向本壘板的一側來要求內角球或是外角球,通過掌心的朝向來要求投球高度。
捕手手勢
當二壘有跑壘員時,一切就都變得複雜了。因為二壘跑壘員在二壘可以輕易看到投捕組合(Battery)的手勢,那麼他就會將此信號發送給打者。比如將手放在大腿上表示球要來了,握拳來表示球的位置,或者摸一下自己的頭盔或者踢一下土等來暗示其他信息。這時候投手和捕手就需要來一套真假信號來欺騙二壘跑壘員了。至於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就需要投手和捕手自己商量了。但是有時候投手和捕手自己也會因為交流不清楚而產生問題。比如投手沒有清楚手勢信號,他想讓捕手再來一次,然後捕手可能會右手擦一下嘴角表示重新來,然後給出了三個信號,但是實際上只有第二個才是正確的(第一個和第三個是為了迷惑二壘跑壘員),有時候投手就會當成第一個,導致投捕問題出現。[3]
當投手和捕手在與打者周旋時,二壘手和遊擊手也在接受者手勢信號,他們會參與投手丘會議來保持消息可靠性。一旦他們知道了投手的下一個投球,那麼就會適時地調整自己的方向或者重心來防守下面的擊球,或者將信號傳遞給外野手。要知道,棒球是一項決斷一秒間的運動,你的向前一步或者重心下降一下就有可能防守住下一次進攻或者拯救整個球隊。
隨著投手丘上會議時間的拖長,球迷們會在下面發出唏噓聲,尤其是客隊拖延。如果時間很長的話,那就是變得很煩人了。但是這是棒球比賽的一部分,下次有人抱怨棒球運動沒意思無聊的時候,你可以告訴這個人兩點:一,解釋每次投球前的戰略重要性,二,引用一下名人堂發言人瑞德·巴伯(Red Barber)的話:「只有無聊的人才會覺得棒球無聊。」(Baseball is dull only to dull minds.)
注釋:
[1] 有時候播音員區分不清滑球或者曲球的時候,會用這個詞來表述
[2] Eephus是匹茲堡海盜隊外野手Maurice Van Robays在20世紀40年代早期發明的一個無意義的詞,而他的隊友Rip Sewell將這種球法發揚光大。
[3] 1989年NLCS的第一場比賽中,巨人隊的一壘手Will Clark看到了小熊隊投手Greg Maddux嘴裡說出「fastball」給他的經理Don Zimmer,然後下一個投球Will就擊出了一個全壘大滿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