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四時(四季)與「三九」「三伏」

2020-12-17 名師領讀模範

食荔枝

食荔枝

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裡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四時,即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每節又分孟、仲、季(暮)三月(夏曆月起為孟春、仲春…)還要注意,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二時,因此用春秋來代指一年,而平常所說「春秋冬夏」背後有著一定的道理。

思考題:如何劃分四季

劃分四季的方法很多。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為四季的開始;

四季

民間習慣上習慣上用農曆的月份來劃分四季:農曆一月到三月是春季,四月到六月是夏季,七月到九月是秋季,十月到十二月是冬季;

在天文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為四季的開始;

氣象上,通常以陽曆的3月之5月為春季,6月到8月為夏季,9月到11月為秋季,12月到 第二年2月為冬季。

這種劃分四季的方法,存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不論什麼地方,都是分別在同天進入同一個季節,這就和各地區的實際氣候狀況有了很大差距。為了儘可能真實地反映一個地區季節變化的物候情況,現代氣候學是用五天平均氣溫的高低(簡稱氣候平均氣溫)作為劃分四季的指標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下,比較寒冷的時期稱為冬季;平均氣溫穩定在22C以上,人們可以穿單衣的季節稱為夏季;平均氣溫在10℃C至22℃之間、不冷不熱的季節就是春季和秋季。這樣的劃分方法和我國氣候的實際情況,尤其是我國東部地區自然景物的變化,還是比較符合的。

思考題:什麼是「三九」、

"三伏從冬至起,每九天為一九,一直到九九,共81天。

冬至後第一個九天至第二十七天為「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有民謠:「一九二九難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年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

八九燕來,

八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又有:「春打六九頭」(或五九尾),即六九的第一天(或五九的第九天)立春,自此天氣漸暖。

三伏,是初伏、中伏、未伏的統稱。

我國從公元前776年至今,流行「幹支紀日法",即是把天幹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取一個字結合而得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組的不同名稱來記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秦漢時盛行"五行生剋"的唯心說法,認為最熱的夏天日子屬火,而庚屬金,火克金(金怕火燒融)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

於是就規定從夏至日(陽曆6月21日或22日)後第三庚日為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陽曆8月7日或8日)後第一庚日為三伏,有十天。

三伏通常也指從初伏第一天到未伏第十天的段時間。可以算出伏天在陽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一般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

相關焦點

  • 【祥雲灸道】三九養生灸原理
    導語:「三伏灸」、「三九灸」是依據中醫「秋冬養陰,夏病冬治」和「治未病」的理論,順應四時氣候特點,內病外治的一種特色灸療法「夏養三伏,冬補三九,冬夏共調,陰陽調衡,療效相得益彰」。認識三九養生灸原理,科學制定灸療方案,能更好地達到養生效果。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環境的各種變化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的生命活動。人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的思想,即是祖國醫學「天人一體觀」的整體思想。人是宇宙萬物之一,與天地萬物有著共同的生成本原。古代哲學家認為,宇宙萬物是由「道」或「氣」產生的。氣分陰陽,以成天地。
  •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堅持跑步,來一次脫胎換骨的自己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堅持跑步,來一次脫胎換骨的自己今日是冬至,是夜最長的一天,也是我想你最久的一天。不知什麼時候開始,開始關心24節氣。冬練三九,「三九」指的是冬至後的第三個九天,冬至是第一天,也就是19-27天的時候。有個說冬天「三九」鍛鍊,可以增強身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我感覺說得很有道理。冬天的時候,我一般穿得比其他人少很多。
  • 農村老話「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今年啥時候數九,啥時候最冷?
    導讀:農村老話「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今年啥時候數九,啥時候最冷?時間過得飛快,隨著節氣的改變,寒冷的冬天已經到來,農村有句老話叫做「熱在三伏,冷在三九」描述的是一年之中,最為寒冷和最為炎熱的時間段。一九為九天,數九寒天九九八十一天,在這漫長的八十一天中,並不是都特別的寒冷,最冷的時間段也是有區別的,從熟悉的數九歌之中,就可以看出寒冷的端倪,雖然南北溫差很大,但總的來說,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階段是處於三九和四九期間。
  • 三九貼敷!冬病冬防正當時
    瀋陽市中醫院針灸門診主任楊國峰提醒市民,「三九」天是夏病冬治,冬病冬治的好機會。瀋陽市中醫院將在12月21日這一天開始「三九貼敷」,市民可以趁此機會治療各類疾病。資料圖片【名醫小傳】楊國峰,瀋陽市中醫院針灸門診主任,醫學碩士、主任中醫師。
  • 三九貼 · 12月21號,正式開貼!
    三九貼 · 12月21號,正式開貼!「三九」即為二十四節氣「冬至」後的三個九天,在節令為「冬至、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三九貼敷」指的每年三九天用中藥外敷特定的穴位,已達到預防和治療呼吸、消化、骨傷、婦科等系統疾病的一種中醫傳統外治療法。《黃帝內經》認為「天人相應」,人與自然是和諧統一的整體。
  • 「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是什麼意思?三伏天的養生攻略請收下
    在民間,還有「夏練三伏,冬練三九」的說法。具體意思就是:夏季的三伏天以及冬季的三九天是鍛鍊身體的好時機,抓好這兩個機會,說不定能提高強身健體的作用。現在恰好就是三伏天,而且今年三伏天的時間也很長,足足有40天,雖然已經過去了幾天,但是還有那麼長的時間可以利用。
  • 「夏練三伏」一二三
    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老qin輕鬆運動操」俗語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一、 對「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認識三伏天,是一年最熱的季節。入伏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所以一天比一天熱。加之夏季雨水多,空氣溼度大,天氣悶熱的讓人特別不舒服。有人說,「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溼、燥、火」)中的暑邪,是多發病的時候。因此,這個期間的鍛鍊要十分的慎重。
  • 辛德勇談清華簡「四時」篇與中國古代的天文曆法
    《四時》這篇竹書雖然保存得相當完好,可卻沒有題寫篇名。現在我們稱用的這個《四時》,是整理者根據其載述的內容擬加的。寫下著述而不題寫篇名或是書名,這是中國古代早期著述通行的形式。就像整理者為其擬加的「四時」這一書名業已顯現出來的那樣,這篇戰國竹書,主要講述的是古代「四時」的內容。那麼,什麼是「四時」呢?——所謂「四時」是中國古代天文曆法體系當中的一個基本概念,也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核心內容。這篇戰國竹書《四時》講述的就是這項內容,而且記述得還非常系統,非常具體。
  • 三九貼時間到!德州市中醫院可以預約了!
    2020年冬病冬治三九貼時間快要到了,德州市中醫院根據多年經驗,研製獨特穴位三九貼敷秘方,治療哮喘、風溼腰腿痛、慢性胃炎等疾病療效顯著,價格費用低,三九貼操作簡便,不僅可以鞏固三伏貼療效,更對白領上班族亞健康調理及中老年人冬季養生有很大裨益。
  • 農村俗語「冷在三九」是啥意思,為什麼三九最冷,今年啥時候數九
    但是我們應該知道,現在並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俗話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還沒開始數九呢,今年最冷的時候還沒到呢。那麼你知道為什麼說三九最冷,那麼今年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進入數九呢?最冷的時候要來了,農業生產要注意什麼呢?經過長期的生活經驗,人們總結出一年中最冷、最熱的時間段都基本是固定的。
  • 華山論劍,「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等武術諺語隱藏的散手訓練法
    武術散手來源於古代戰爭和自衛防身。不同於現代擂臺武技,傳統的格鬥技擊必須考慮到風雪、夜間、船頭、山地等非常規條件下的應用。一些針對性的訓練方法,暗含於濃縮精煉的武術諺語當中。轉身鞭拳夏練三伏之河練夏天炎熱,穿沙袋衣和沙綁腿容易長痱子。
  • 明日進三九,俗語「三九凍破石,長工不停歇」,啥意思?
    導讀:明日進三九,俗語「三九凍破石,長工不停歇」,啥意思?時間到了2021年之後,這幾天天氣特別的冷,而新一輪冷空氣又在從北向南移動了,最近還是有雨雪寒冷天氣的。不過,看看時間,我們明天就要進入三九天了,一年中的最為寒冷的日子要到來了。
  • 12月21日冬至 「三九」貼敷科普知識
    問 健康諮詢:12月21日冬至,節氣進入「三九」天,請中醫院專家介紹下「三九」貼敷,適合哪些人?有哪些注意事項? 答 專家解答:好的。
  • 農村俗語說「冷在三九」,三九怎麼數?今年三九冷嗎
    導讀:農村俗語說「冷在三九」,三九怎麼數?今年三九冷嗎?對於一年中什麼時候最熱,什麼時候最冷,人們都總結出來了,其中流傳最廣的是「熱在三伏,冷在三九」,這就是告訴我們,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期是在「三伏天」的時候,而一年中氣溫最低的時候是在「三九天」。三九天到底怎樣數?說到數三九天,我們不得不說關於數九的問題。
  • 長沙市婦幼保健院「冬病冬治三九貼」開始預約啦!
    紅網時刻11月30日訊(通訊員 張蓓)「三九貼」與「三伏貼」一起,被統稱為「伏九貼敷療法」,是「冬病冬防」「冬病夏治」的中醫特色療法。「三九貼」是在寒冬「三九」時節,用含有辛散溫通功效的中藥,貼敷特定的穴位,通過藥物對穴位的刺激、經絡的傳導,起到溫煦人體陽氣,驅散內伏寒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 三伏天辟穀,瘦身祛寒最佳時機
    古人云: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所以三伏天是練功的最佳時機,排溼祛寒、瘦身塑形千萬不要錯過喲。夏闢三伏,冬闢三九,一年中最好的辟穀時節即將到來,承天陽,接地陽,升人陽,三陽開泰,將骨髓裡深層的寒溼外排。01三伏天辟穀的好處:1、夏季是一年中最容易辟穀的時節,由於天氣炎熱大多數人都不愛吃飯,特別是不愛吃主食。
  • 「熱在三伏」 中醫養生全攻略
    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三伏天的入伏的時間:  初伏:7月18日-7月27日   中伏:7月28日-8月6日   末伏:8月7日-8月16日。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為二十天,則共有四十天。
  • 冬病冬防 海慈醫療集團三九貼敷冬至開始
    12月21日是冬至節氣,冬病冬防三九貼敷正式開貼。海慈醫療集團兒一科、婦一科、治未病科、心血管一科、針推康復中心理療科等科室有序開展貼敷工作。「三九」時節進行穴位貼敷,扶正祛邪,調補陰陽,不僅能夠幫助人體抵禦外邪,預防疾病,而且也會對夏天三伏貼的療效起到加強和鞏固的作用。
  • 如何夏練三伏?
    人們常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那夏練三伏就是通過練和三伏天的熱,把體內寒氣、溼氣練出體外。從而達到冬病夏治的目的。三伏天的練也是有講究的。三伏天要進行適量的運動,以下幾項運動尤其適合在三伏天進行。
  • 「輕運動」最適合「夏練三伏」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說明夏季運動對健康起著重要作用。「輕運動」尤其適合「夏練三伏」。遊泳 遊泳既鍛鍊身體,又可祛暑消夏。遊泳時產生的熱量迅速發散到水中,從而保持體溫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