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一個真實的偽滿洲國:從溥儀就任到汪精衛訪滿,很多都是第一次見

2021-02-18 平民讀歷史

來源:鐵血網

1930年11月10日,溥儀(前排左二)由鄭孝胥(後排左一)等輔弼著,登上大沽口外的日本商輪「淡路丸」號

1931年2月29日中午,東北行政委員會在奉天自治指導部禮堂內召開了「全滿促進建國運動聯合大會」,參加會議的人員共700人,大會由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代表分別發表宣言和決議,並通過了「全滿促進建國運動聯合大會宣言」及「全滿促進建國運動聯合大會決議」,最後,作為緊急建議案,大會通過了由溥儀就任滿洲國「執政」,下午2時30分大會結束。會議結束後在奉天城內舉行了由60輛轎車和20輛卡車組成的車隊巡遊,揮舞著偽滿洲國國旗,高唱滿洲國國歌。整個活動一直持續到5時結束。此也是滿洲國國旗首次面世。

李頓調查團

1931年,溥儀到達大連的皇家車隊

1932年3月1日,東北行政委員會委員長張景惠宣布滿洲國成立。

1931年溥儀以及關東軍司令官本庄繁、政府、滿鐵、關東廳各首腦、各國領事等皆出席了「滿洲國協和會」的創會儀式

1932年執政溥儀進入新京

1932年3月溥儀抵達長春時行進在日本橋通上的車隊

1932年3月8日,溥儀到達長春火車站

1932年3月1日,溥儀就職偽滿執政,走向會場

1932年就任執政

在執政就任式上滿鐵總裁內田康哉向溥儀致祝詞

1932年3月9日,溥儀在長春就任偽滿執政

1932年就任執政,升旗儀式

第一屆滿洲國內閣

1932年3月1日就任執政的溥儀與文武官員合影

慶祝滿洲國建國發行的建國功勞章

1932年3月6日,溥儀和婉容從旅順來到長春

1932年3月6日,溥儀和婉容到達長春後步出車站

「日滿議定書」籤字後合影

《日滿議定書》籤字後的紀念攝影

1932年9月15日日滿議定書籤字當晚,溥儀在關東軍司令部舉行的祝賀會上致辭

1932年軍服常服

協和會成立大會

熙洽送的老虎標本

所謂,執政溥儀的辦公照

1934年溥儀稱帝後皇帝和皇后的照片

1934年3月1日登基大典當天鄭孝胥在廣播室

1934年3月1日,前往祭天現場的皇帝

祭天的天壇

新京的燈飾

白天看是個塔,實際也是燈飾,晚上會亮的

覲見室

皇家車隊滷簿

1934年3月2日的正裝照,所謂,滿洲國陸海空三軍大元帥正裝

1934年登基祭天

1934年稱帝的溥儀與內閣成員合影

1934年稱帝登基大典後,接受天皇特使親遞國書

1934年滿系將官在勤民樓前合影

1934年稱帝登基大典後,退出親民樓的皇帝

1934年5月19日,溥儀前往勤民樓御臨勳章親授式

1934年4月,溥儀向12個軍團授軍旗

皇帝專車

皇帝專車蘭花標誌

滿洲國陸海空三軍大元帥正裝

滿洲帝國國璽

康德皇帝玉璽

滿洲國皇帝登基大典紀念章

1934年溥儀在新京火車站迎接日本高松宮親王(此人為日本昭和天皇的二弟)

秩父宮向溥儀遞交天皇的親筆書信,祝賀其即位,這是返回皇宮的情景

皇后婉容在勤民樓親自迎接。

1934年6月,日本的秩父宮雍仁親王(當時天皇裕仁的弟弟)訪滿,6月6日,皇帝溥儀於新京車站迎接。

1935年溥儀從新京車站出發動身日本訪問,進入新京火車站。

1935年溥儀從新京車站出發動身日本訪問

1935年溥儀從新京車站出發動身日本訪問

1935年乘坐比叡號戰艦赴日本,觀看上空航空部隊表演

橫濱港,溥儀與前來迎接的秩父宮

橫濱港,溥儀與前來迎接的秩父宮

1935年在橫濱港上岸,檢閱日本水兵

1935年,日本東京車站,為歡迎滿洲國皇帝訪問,專門搭建的奉迎門

奉迎門夜景

溥儀與秩父宮通過東京車站奉迎門

1935年溥儀訪問日本,天皇裕仁在東京車站迎接他

東京銀座為歡迎滿洲國皇帝訪日,搭建的奉迎門,可見懸掛的滿洲國旗

秩父宮恭送溥儀前往赤坂離宮

秩父宮恭送溥儀進入赤坂離宮

1935年溥儀訪問日本與日本內閣成員合影

1935年溥儀訪問日本,與天皇同乘,前往代代木練兵場

1935年東京,與天皇同乘的皇帝

1935年訪日,代代木練兵場

1935年4月10日,溥儀參加日方舉行的招待演出。

1935年4月10日,溥儀參加日方舉行的招待演出。

1935年訪問日本,進入國會

1935年訪日期間5月17日,溥儀蒞臨由京都府商工會議所在平安神宮內舉辦的歡迎會。會上聚集了1200餘名府民以及5000餘名學生兒童代表。

東京街頭懸掛的滿洲國旗

滿洲國東京公使館舉行的皇帝訪日奉迎會

歡迎溥儀訪日的花車遊行

為滿洲國皇帝訪問日本,專門製作的花電車組

參拜靖國神社

參拜靖國神社

溥儀參觀神宮外苑繪畫館

溥儀至大宮御所拜見日本皇太后

1935年,慰問醫院的日本軍人

1935年奈良餵鹿

1935年皇帝訪日紀念章

1938年7月29日,義大利、德國承認滿洲國,以經濟部長韓雲階為首的友好使節團前往歐洲。

1938年德國元首希特親自接見滿洲國歐洲訪問團團長韓雲階

1940年滿洲國皇帝第二次訪問日本

1940年訪問日本啟程前

1940年參拜神宮神社

1940年溥儀第二次訪日,參拜靖國神社

1940年訪問日本,東京日比谷大音樂堂,日本國民奉迎滿洲國皇帝之盛況。

1940年訪日,檢閱日本海軍

1940年訪日,進入日本內閣

1940年參拜神宮神社

1940年訪問日本進入日本國會

1940年甲板照

1940年甲板照

1940年甲板合影,中座者是溥儀

1940年迎接回來的天照大神

所謂天照大神,就這三樣玩意兒

1940年訪問日本後,溥儀宣讀詔書

1932年9月23日,蘇聯同意滿洲國向莫斯科、新西伯利亞等城市派駐領事官員。

1941年4月13日,蘇聯和日本在莫斯科籤訂《日蘇中立條約》。蘇聯尊重滿洲國的領土完整與神聖不可侵犯性,並正式與滿洲國建立「外交關係。」

蘇聯在哈爾濱的領事館

建國十周年紀念章

建國十周年紀念郵票

建國十周年,郵政保險紀念證書

建國十周年國庫券紀念券

建國十周年紀念電車票

十周年慶典上的皇帝

滿洲國建國十周年紀念典禮開幕式時間表及注意事項

滿洲國首任內閣總理鄭孝胥在建國典禮現場

協和會組織的建國十周年慶典霓虹燈標語

建國十周年慶典的旗幟

建國十周年慶典治安部大臣于芷山從溥儀手裡接受敕書

建國十周年慶典溥儀進入會場

建國十周年慶典溥儀視察江上軍

建國十周年的遊行隊伍

建國十周年慶典結束後的分列式表演

建國十周年慶典現場

參加滿洲國建國十周年慶典,冰球裝束的滿洲國明星李香蘭。

左起第一人為汪偽政權外交部長褚民誼,第三人為新京市長金名世,第四人為滿洲國內閣總理大臣張景惠,第五人為來滿洲國訪問的汪兆銘

汪精衛(右起第二人)率南京偽國民政府官員訪問偽滿洲國。圖為「新京」市長金名世向其介紹市情。汪精衛左側小個子為偽滿國務總理大臣張景惠,左起第一人為汪偽政權外交部長褚民誼。

1936年,溥儀前往奉天北陵祭祀

1936年溥儀前往奉天北陵祭祀

1936年南次郎與溥儀合影

皇帝溥儀在帝宮的常服照

1942年,關東軍日人組玩偶使節團,出發前與皇帝的合影。這些人不是來滿洲國訪問,而是,關東軍以滿洲國名義派出去勞軍的。

植田謙吉與溥儀合影

帶著略帽的尉官愛新覺羅溥傑(左立者)。實際上這是溥儀親自設計的一套只能由皇室宗親穿著的制服,領章上的圓形符號就是滿洲國的「國徽」——蘭花星

參觀大東亞戰爭館的溥儀


▲1934年偽滿洲國溥儀閱兵紀實影像

關於我們

黎明前的黑暗,春暖前的嚴寒,你懂得……如果您認同我們的觀點,可加小編微信chenchunli199001,以防止失聯(負能量爆棚,忠黨愛國之士勿加),每天為您分享更多精彩內容

總有刁民舉報朕,刪前打賞見真情!

相關焦點

  • 偽滿洲國「亡國」時:溥儀磕頭自打嘴巴,大臣無一人自殺
    這個時候,最驚慌失措的人,除了關東軍司令山田乙三之外,還有日本傀儡——偽滿洲國的君臣。圖:偽滿洲國皇帝溥儀8月13日夜,大雨滂沱。溥儀攜皇妃和近親,以及宮內府、政府、參議府的要人和家屬,冒雨丟棄了新京(即長春,偽滿洲國的首都)的皇宮,乘火車於第二天秘密逃到了通化的大慄子溝。
  • 溥儀偽滿洲國的800禁衛軍,去哪兒了?
    末代皇帝一生做過三次皇帝,前兩次是渾渾噩噩、身不由己做了大清國皇帝。最後一次是自己作死,想靠日本人復闢滿清,結果成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這三次當皇帝又有一個共同點——都沒有實權。第一次當皇帝時年齡太小,抱著登上龍椅,實權在他父親攝政王載灃手裡。第二次是張勳復闢,依然沒有實權。
  • 經典老照片之偽滿洲國溥儀,和日本天皇坐馬車,被捕時心情複雜
    這是1934年登上時代周刊的溥儀,《時代》在封面上對溥儀形象一定是經過精挑細選繪製而成,圖中還是溥儀的彩色肖像。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溥儀身穿黃色龍袍,一隻手還拿著玉如意,頭頂寶石皇冠,身後是萬丈光芒。雖然在東北成為滿洲國皇帝,但是從畫面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非常祥和的景象。
  • 彈丸小國薩爾瓦多為什麼偏要跟偽滿洲國建交?
    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派鹿鍾麟帶兵進入紫禁城,逼溥儀離宮,歷史上稱這為「逼宮事件」。溥儀搬進北府(載灃的居處),繼而又逃進日本公使館。溥儀被逼宮後,日本各大報章都刊登出同情溥儀的文章,為以後建立偽「滿洲國」造勢。
  • 溥儀當偽滿洲國皇帝後,所有奏摺上只允許寫這兩個詞語
    皇帝的生活一般都是我們普通人所無法企及的,什麼花天酒地呀,各種奢侈的生活,他們都能夠體驗到,而且待遇非常尊貴,出則寶馬香車,入則美女相伴。但歷史上有一位皇帝非常悲催,他一生的經歷並不那麼風光,這個人就是溥儀。溥儀3歲登基,只做了3年皇帝就被趕下臺。他當時才3歲,屬於小孩子,所以宮女們都逗著他玩兒,讓他跳舞出醜。
  • 偽滿洲國罕見老照片
    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日本佔領中國東北三省後,所扶植的一個傀儡偽政權。勤民殿溥儀用來舉行儀式和大典的正殿。1932年3月9日,在日本軍隊的攛掇下,末代皇帝溥儀,從天津秘密潛逃至東北,在長春成立了傀儡政權——偽滿洲國。
  • 偽滿洲國為何會將國都定在長春而非瀋陽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侵佔東北,擁立清朝廢帝溥儀建立傀儡政權——偽滿洲國。立國必定都,當時供日偽政權待選之地不少:瀋陽、哈爾濱、大連……孰料,幕後操盤的日本人最終卻選擇了聲名不顯的長春,連定奪國都之名都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復京」、「盛京」等名一律不用,稱之「新京」。
  • 當年溥儀治下,偽滿洲國的民生照片
    美國傳教士在「偽滿」時期遼寧吉林兩省所拍攝的照片,看看溥儀時期的偽滿洲國的社會百態。 九一八事變日本佔領中國東北地區後,扶持愛新覺羅·溥儀並與部分清朝宗室在中國東北地區(滿洲)聯合建立滿洲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和中國共產黨對其均不予承認。
  • 中國的末代皇帝、賣國賊溥儀為什麼要申請加入蘇聯共產黨?
    眾所周知,愛新覺羅溥儀是清朝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的最後一位皇帝。「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鬼子扶持溥儀建立了「偽滿洲國」,溥儀從此墮落為抗日戰爭時期的大賣國賊。蘇聯出兵東北後,溥儀被蘇軍俘虜。
  • 日本天皇送溥儀3件國寶,說這是你的祖宗,溥儀私下罵了4個字
    日本天皇送溥儀3件國寶,說這是你的祖宗,溥儀私下罵了4個字說起末代皇帝,可能大家不約而同都會想到溥儀,他曾在年幼時兩次登基退位,後來又投靠了日本人建立的偽滿洲國。溥儀在當所謂的偽滿洲國皇帝期間,曾經兩次去日本。
  • 傀儡皇帝溥儀的憋屈事:日本「天照大神」被篡改為祖宗
    近日,記者採訪了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員王慶祥先生,從一個人性化的視角——「傀儡皇帝」溥儀的憋屈事兒,來解讀偽滿洲國那段歷史,其意義絕不僅僅是讓人們了解當年溥儀一個人的生活狀態,更重要的是想通過溥儀這個偽滿洲國皇帝的遭遇,告訴今人當亡國奴的滋味,使人們體會到「『皇帝』尚且如此,尋常百姓又當怎樣度日」。
  •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溥儀退位之後,究竟還有多大的影響力
    溥儀並沒有真正落魄溥儀退出之初,民國政府依照著《優待條例》的約定,每年都要給溥儀400萬銀元作為生活費。再加上清朝歷代皇帝在紫禁城中積累的財富,溥儀在退位之後,仍然不失為一個富豪。同時溥儀在紫禁城內依舊保持著皇帝的權威,大臣們在紫禁城內見到溥儀,仍然需要進行三跪九叩。
  • 溥儀在偽滿洲國有多難過?祖宗都不能認,一舉一動都被日本人監視
    消息傳來,整個醇親王府亂作一團,四處都是哭聲、喊聲,溥儀的祖母劉佳氏聽到消息後更是當場昏厥過去。然縱有一萬個不願意,還不滿3歲的溥儀仍是被帶去了宮裡,不久之後,光緒便去世了,慈禧將年幼的溥儀推上了帝位,他的噩夢,也就此開始……接下來的故事,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年幼的溥儀並沒有實權,終日被「關」在紫禁城這個美麗的籠中,而清朝滅亡時,溥儀才6歲,他根本不知道這一切意味著什麼,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仍然被允許留在紫禁城裡,並享受著「皇帝」的待遇,他幾乎什麼都不缺
  •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溥儀說了一句什麼話,惹得全場轟然大笑
    溥儀甘心當傀儡,認賊作父也就罷了,第二次的日本之行,溥儀為自己迎回了一個新祖宗——「天照大神」。溥儀第一次去日本,是感謝日本友邦對他的提攜。1934年,日本政府為了繼續迷惑溥儀,同意將「滿洲國」更名為「滿洲帝國」,溥儀也由「執政」華麗轉身為「滿洲帝國皇帝」,年號由「大同」改為「康德」。第二次復闢成功,重新做回了皇帝,如何不令溥儀欣喜若狂?
  • 溥儀上班後第一次掙到60塊工資,都買了什麼?網友:不愧當過皇帝
    都說溥儀是所有被推翻王朝的國君裡面,最幸運的一位了,他的這波折的一生,要從慈谿的決定開始,1906年出生,三年後,他還是一個幼小的孩子,就被慈禧選做了皇帝,如果沒有這一決定,可能在清朝滅亡之後,他會像自己的父親,或者其他宗親一樣歸隱。從此遠離政治舞臺。
  • 蘇聯是同盟國,為何承認偽滿洲國的合法性,不怕養虎為患嗎?
    北洋政府給溥儀留下了一座紫禁城,但是溥儀仍不能高枕無憂。直到有一天溥儀被趕出了紫禁城,流落到東北。事實上北洋政府繼續供養溥儀是有意義的,畢竟末代皇帝都有相當高的利用價值,果不其然,溥儀被日本人盯上了,在祖上的龍興之地,在日本人的策劃下,偽滿洲國成立了,溥儀又可以過上帝王生活。
  • 毛主席宴請溥儀稱:溥儀是大家的頂頭上司 溥儀7個妹妹都嫁給了誰?
    這下大家更糊塗了,就在這時只見一個瘦高個、戴著眼鏡的男子來了。大家一看是溥儀,的確曾是大家的上司。溥儀後來多次表示,「1962年五一節,我和李淑賢建立了我們溫暖的家,這是我生平第一次有了真正的家。」清朝滅亡後,溥儀7個妹妹都嫁給了誰?很多明星都是她們的後代    1912年2月12日,清朝隆裕太后正式以太后的名義,代年幼的宣統皇帝頒布《清帝退位詔書》。此舉也意味著,自1644年清軍入關以來,屬於滿清的統治生涯,正式落下了帷幕。
  • 廢帝溥儀的佩刀驚現
    中國刀劍發展到清代是一個高峰,而清朝刀劍中,皇家的刀劍最具歷史價值和經濟價值。清代皇家刀劍為數眾多,製作精良,集中國古代之精華,繼承和發揚了我國傳統兵器的製造技術,並帶有強烈的時代特徵。而作為宣統皇帝的溥儀在紫禁城時為他製作的佩刀尚未見到,這可能是因為清朝很快就煙消雲散了,年紀幼小的溥儀只是一個「關門皇帝」。
  • 傀儡政權皇帝訪日,為何日本給予超高規格待遇?真相令人「感動」
    長春偽滿皇宮博物館導遊詞有介紹,溥儀曾經留下了「御詩」一首:「海平如鏡,萬裡航行,兩邦攜手,永固東方」,說的就是1935年溥儀訪日有感而留下的到此一遊。溥儀第一次訪日,日本給溥儀的待遇極高,裕仁親自迎接,皇弟雍仁則幾乎全程陪同,完全不像宗主國對待傀儡的態度。但是在溥儀一人光鮮亮麗的背後,卻是幾百萬東三省人民的屈辱。
  • 說一說一個普通東北人的「偽滿洲國」經歷
    「九一八事變」後,小日本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建立「偽滿洲國」。從此,一個普通的劉姓東北漢子,開始了他的「偽滿洲國」經歷。 這位劉姓東北漢子,年輕的時候經人介紹,來到了長春的一家高級俱樂部當服務生。每當節假日的時候,俱樂部燈紅酒綠,人來人往,煞是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