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碑:蔡邕留下的隱語成為字謎之始,曹操和楊修的智力之爭

2021-01-08 聽喵說故事

《世說新語·捷語》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曹操和楊修路過曹娥碑,在碑的背面看到了8個字「黃絹幼婦 ,外孫齏 臼」,曹操就回頭問楊修說「這8個字你看懂了嗎」。楊修想了一會答道「看懂了」,曹操馬上說到「你先別說出來,讓我想想」。

又往前走了三十裡,曹操恍然大悟說道「我明白了」,然後召來跟楊修說,你把8個字的意思寫下來。於是楊修寫到「黃絹,是指有顏色的絲線,合起來就是絕字。幼婦是少女的意思,合起來就是妙字。外孫是女兒的孩子,合起來就是好字,齏 臼是搗蒜的容器,代表它是承受辛辣之物,合起來就是辭(辭)字,這8個字合起來就是絕妙好辭。再看曹操寫的,和楊修的一模一樣。於是曹操感嘆說「我和你的才智差著三十裡呢」

電視劇中的曹操

出題者:蔡邕

「黃絹幼婦 ,外孫齏 臼」這8個字被認為是最早的字謎,在《韻鶴軒筆談》中說

「燈謎有十八格,曹娥格為最古,次莫如增損格,增損即離合也」

現在謎語中的曹娥格就是來自這個典故。因為這八個字是寫在碑的背面,因此曹娥格也被稱作碑陰格。

那麼這個謎語是誰出的呢?據記載這8個字是蔡邕所提。蔡邕字伯喈,東漢著名的文學家,擅長書法,精通音律,陰陽讖緯術數以及天文曆法他都有涉獵,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博學的人,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因董卓被誅受牽連,下獄而死,享年六十歲。

蔡邕畫像

根據清西吳悔堂老人《越中雜識》記載,曹娥碑立好之後,蔡邕曾在深夜到來,用手撫摸著碑上的字讀完了碑文,讀完之後非常感慨,就在碑的背面提上了「黃絹幼婦 ,外孫齏 臼」8個字,這就是曹操和楊修開頭猜的謎語的由來。蔡邕的碑文和書法對後世也有深遠的影響,劉勰的《文心雕龍》裡曾用很大的篇幅來評價蔡邕。

曹娥是歷史上有名的孝女,蔡邕自己也是個大孝子。根據《後漢書》記載蔡邕的母親多年臥病在床,蔡邕在旁伺候,如果不是冬季夏季這樣的季節變換,蔡邕連衣襟都沒解開過,連續七十多天沒有躺下睡過覺。

母親去世之後,他在墓旁搭了一個草廬居住,進出都非常遵守禮法。他居住的草廬附近,經常有溫順的兔子出現,還有連理枝這樣的奇觀顯現,附近的人都紛紛趕來看這位孝子。蔡邕還有個女兒就是著名的蔡文姬。

電視劇中的曹操

猜謎者:楊修

說完了出題人,再來說說猜謎的人。按照《世說新語》的記載猜謎的人是曹操和楊修。但是根據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

「然《世說》文字,間或與裴(啟)、郭(澄)二 家 所 記 相 同,殆亦猶《幽明錄》《宣驗記》然,乃纂集舊文,非由自造。」

魯迅先生的意思是《世說新語》的故事不是原創的,而是抄自裴啟的《語林》,只是《裴子語林》裡記載的這則故事,曹操並沒有猜出這個謎語,而是看完楊修寫的謎底之後大笑著說道「你和我想的一樣呀」(曹公笑曰:「實如孤意。」)

電視劇中的楊修

不僅如此《三國志》裡在也有這麼一條記載:

魏文為世子,經(陳留)陳太丘墓,見碑題曰:『黃絹幼婦,外甥(孫)齏臼』,思之不解。楊德祖答曰:「陳實之墓、蔡邕之辭、鍾繇之書,『絕妙好辭」

可見到了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裡曹操的被美化了,雄才大略的魏武帝急智確實不如楊修,難怪之後寫的各種謎語,都被楊修輕易的猜到了。而楊修也是因太過聰明外露,最終給自己招來了殺生之禍。

碑的主人:曹娥

據說昇平二年王羲之曾到過曹娥廟,此時的漢碑已經損毀,王羲之又用小楷寫了《孝女曹娥碑》,新安吳茂先為他刻碑放在廟裡,三年之後王羲之就去世了,《孝女曹娥碑》就成了他所做的最後一幅小楷。當然王羲之寫的碑現在也遺失了,現在留下的只有絹本,是不是王羲之所作還有爭議。

那麼這個吸引了曹操、楊修、蔡邕、王羲之的碑記載的到底是什麼故事呢?

曹娥是著名的孝女,她的父親曹盱是一個巫祝,負責為當地祭祀祈福。有一年端午節,曹盱帶著人正在進行端午節的祈福活動,由於那天風大浪高,曹盱不小心掉進了河裡,人們趕緊組織救援。然後打撈的人沿著河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他的屍體。

王羲之《孝女曹娥碑》絹本(部分)

曹娥那時只有十四歲,聽說了這件事大哭,邊哭邊沿江尋找父親的屍首。一直找了十多天還沒有找到父親的屍體,於是她就縱身跳入河中,五天之後她的屍首從水裡浮了起來,背上還背著他父親的屍體。曹娥雖然死了,可是她臨死前找到了父親的屍體,把他帶回了岸上入土為安。

到東漢年間上虞縣長為曹娥的故事所感動,於是要為建廟她立碑,他先是讓魏朗撰寫碑文,魏朗擔心自己寫不好這位孝女的碑文而被後世恥笑,就推脫了這件事。上虞縣長只能讓自己的弟子邯鄲淳來寫碑,碑文寫完之後,拿給魏朗修改,魏朗閱讀之後大加讚賞,撕毀了自己寫的底稿。這就是曹娥碑的由來。

曹娥碑絹本

一塊簡單的曹娥碑,背後卻有無數的故事,可見文物不僅僅是一件死物,而是歷史的經歷者和見證者。每一塊文物代表的都不僅僅是物品本身,而是時間所流過的痕跡,是歷史所留下的印記。

相關焦點

  • 曹操為何要置楊修於死地?再說「楊修之死」
    而舊史裡比較普遍的觀點,則是楊修捲入了曹植曹丕兄弟魏世子之爭,深陷曹魏內部權力鬥爭因為遭到誅殺。實際上這種看法,也並不全面,還很難解釋為什麼楊修死於嗣子之爭結束兩年之後,而且同樣參與了這場「爭鬥」的其他曹植黨羽沒有致誅,所以這個看法並沒有觸及到楊修之死的實質。
  • 王羲之、王寵小楷作品《孝女曹娥碑》欣賞
    後世遂將曹娥列為孝女的典範,《曹娥碑》碑文又因蔡邕所題黃絹幼婦外孫齏臼(曹操與楊修猜測為『絕妙好辭』四字),更被人稱為燈謎鼻祖。此帖傳為王羲之所書。此碑書法非常精彩,帶有濃重的魏晉楷書書法色彩。用筆含蓄渾厚,多用藏鋒,字形結構趨於扁平,略帶隸書筆意。總體風格給人以稚拙可愛之感。
  • 楊修之死「真相大白」,並非死於「雞肋」,看完肅然起敬!
    影視劇中的楊修《楊修之死》是《三國演義》的經典篇目,還講了幾個有趣的小故事,得罪曹操的過程也由淺到深:1.猜透了曹操的「闊」字謎。結果:操雖稱美,心甚忌之。2.一合酥事件。結果:操雖喜笑,而心惡之3.夢中殺人事件。結果:操聞而愈惡之4.站隊錯誤,涉及奪嫡之爭。結果:此時已有之心。5.雞肋事件。結果:今乃借惑亂軍心之罪殺之。
  • 謀士楊修之死,是曹操對士族門閥的打壓,也是為曹丕鋪路
    公元前219年,四十四歲的楊修死了,死在了曹操的一道命令之下,罪名是「前後漏洩言教,交關諸侯」。這樣的罪名一眼看去便是莫須有之罪,然而在曹操眼中,楊修必須死,不僅僅是楊修,還有著很多和他一樣身份的人也必須死。究竟是怎樣的原因讓曹操對這位出生三國第一門閥士族的子弟動了殺心呢。楊修,父親楊彪,乃是弘農楊氏四世三公之中最後一位在漢代位列三公之人。
  • 別人因才成名,楊修為何因才被殺
    從楊修告密,曹丕假戲真做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楊修參與了世子之爭。這使得曹操十分憎恨,因為曹操忌憚楊修會像他自己一樣,利用曹植逐漸掌握魏國權力。楊修卻沒有意識到自己身份和位置的特殊性,使自己逐漸走入一個危險的境地。
  • 曹操臨死前為什麼要殺楊修,留下司馬懿?
    如果問曹操為什麼臨死前為何斬殺楊修,而留下了司馬懿?這的確是值得每一個人思考的問題。上層人物可以在曹操的為人處世中,找到怎樣做,才能成就大業!而普通人物,則可以從司馬懿和楊修的為人處世中,找到怎樣做,才能找到聰明轉型成睿智的方法!從而使自己的人生變得睿智,而更好!楊修為什麼會死曹操與楊修生活的那個時代,天下軍閥割據連年混戰。
  • 曹操為何討厭楊修
    要知道曹操是漢末權相,就是以善耍陰謀著稱於世,楊修在曹操面前賣弄小聰明,無異魯班面前舞大刀。真是貽笑大方。曹操一直都很有心機,不然也不會主政東漢朝局,你看他殺伏完,殺伏皇后,殺董貴妃,殺董承,一路儘是除異己,鞏固自己的統治。史稱曹操為治世之良臣,亂世之奸雄。
  • 世子之爭萬不得已,造反一事空穴來風,曹操憑什麼非要殺了楊修?
    楊修的頂頭上司是曹操,曹操胸能容人,天下皆知——想當年,陳琳一篇《討曹檄文》,將曹操家醜事外揚,罵的曹操狗血淋頭,可後來陳琳被抓,曹操憐其才,放了他;張繡在宛城一戰中,設計殺死了曹操長子曹昂、侄兒曹安民、愛將典韋,可後來張繡投降,明明有著血海深仇,曹操卻依然寬厚待之。
  • 楊修,一個最懂曹操的人,為何卻死於非命?
    魏蜀吳三分天下,其中當屬曹操勢力最大,他不僅在官渡之戰擊敗袁紹,盡取冀、並、幽、青四州之地,還藉此一統黃河以北的土地,成為最大最強的諸侯。
  • 曹操除掉17歲神童,卻留下鷹視狼顧的司馬懿,到底什麼原因?
    赤壁之戰前夕曹操已經拿下荊州,周不疑的家人覺得荊州以後會戰火連天,於是舉家搬遷到許都。那時候周不疑還是少年,在許昌私塾裡念書的時候認識曹操的兒子曹衝,曹衝也是非常優秀的孩子,兩人很快成為了好朋友。
  • 楊修之死,絕對不是因為耍小聰明,換了你是曹操,也不得不殺
    楊修非常有才華,深受曹操喜愛和重用,讓他擔任主簿的重要職位,成為曹操的得力助手之一! 」留下的。見《三國志·卷十》 袁本初就是袁紹,劉景升就是劉表,賈詡借用袁紹和劉表的故事,暗示曹操廢長立幼而導致滅族的慘痛教訓,我啥都沒說。具體怎麼辦,曹操你自己看吧! 什麼沒說,有什麼都說了,話不挑明,意思很明白,這才是高人所在! 曹操決定了:曹丕年長,選他當太子了!
  • 楊修之死,並非恃才傲物,不過是曹操在為繼承人曹丕鋪路罷了
    楊修之死,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經典片段,甚至還入選了小學教材。作為三國時代頗負盛名的才子,楊修的聰明才智,當時實至名歸。就連一向眼高於頂的曹植,也獨對楊修稱讚有加。只可惜,這樣一位大才子,卻聰明反被聰明誤。
  • 為何曹操憤怒地殺了楊修,卻放過了發動高平陵之變的司馬懿?
    同樣,楊修和司馬懿都是很有才華的青年才俊,但楊修恃才傲物,傲慢自大,司馬懿志向遠大,不甘屈服於他人。曹操雖然重視人才,但他不會讓人才威脅到自己的利益。那為什麼老謀深算的曹操要殺楊修而不是司馬懿呢? 我們逐一來進行分析。雖然楊修很有天賦,但他太自大了,認為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就是自己。我們先來看看楊修做了什麼讓曹操厭惡。曹操在一個新建的院子的門上寫了一個活字。當其他人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時,楊修猜到了這是「闊」的含義,讓人們建造一堵牆來遮擋它。
  • 楊修為何會被曹操處決,易中天:不作死就不會死
    其他人都不知道曹操的用意,唯有楊修看破天機,他說「門」內一個「活」字,就是「闊」字,丞相是嫌門太大了。於是楊修命人把門改造。「闊」字故事當中的楊修,雖然賣弄了小聰明,然而筆者觀之,手下洞察了領導的心思,不聲不響把事情辦好了,這是一件好事。曹操在這件事情上,還不至於對楊修起殺心。